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降低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稳增长”。这是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变化点。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由扩张——撤出,转向保持合理力度。
随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越来越明显。受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大市场需求的影响,预计经济增长回落态势将在三季度基本结束。近期企业订单水平预计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加,去库存活动将结束,生产活动将趋稳或略有回升。全年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趋紧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受其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和经济运行特点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与2002-2008年的经济高增长相比,主要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降低,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活动全面展开。
外贸出口市场扩张速率减慢,竞争越来越激烈
2001-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4.1%,2008-2011年降低到3.8%,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的扩张速率明显减慢了。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规模持续较快扩大,美国近年开始启动再制造业化活动。针对国际市场的生产和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市场供求关系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
受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空间和土地供给潜力限制,预计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提高速率也将减慢。这些情况意味着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汽车和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速降低,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减弱。
国内投资增长速度减慢
受城市发展空间、地下设施配套能力、地方政府资金能力的限制,预计以城镇建设为主的地方投资扩张能力将减弱;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的转差,预计企业和产业投资活动也将趋缓。这些都将导致投资增速下降。
综上,出口、消费、投资等三大需求增速都出现了阶段性降低,国内外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是企业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一个重大改变。
2002-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由12373元/年增加到41799元/年,增长了23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了70%,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了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了35.8%。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这一变化预计是趋势性的,因此是企业和经济发展条件又一个重大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向集约和质量效益型转变,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了阶段性下降
市场需求增速下降,必然使企业订单增速下降;供求关系改变和市场竞争加剧,必然迫使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些必然会改变企业和整体经济低水平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要素成本的明显提高,必然迫使企业越来越注意节约人力和各类物质资源的投入。这意味着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重大变化,已经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客观必然趋势,能否成功转型,已成为企业能否继续存在发展的生死之搏。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各个经济层面生死攸关的现实任务。
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转型的客观必然性。这一进程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予以保障。包括与市场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相关体制的改革,放开市场准入、严格破产和市场退出机制、完善市场定价机制等;也包括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特别是增强责任约束的相关机制的建立;还包括政府自身改革,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基本保障方面的责任和职能,增强政府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能力。另一方面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预计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平稳变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预计将恢复到9%左右。
随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越来越明显。受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大市场需求的影响,预计经济增长回落态势将在三季度基本结束。近期企业订单水平预计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加,去库存活动将结束,生产活动将趋稳或略有回升。全年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趋紧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受其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和经济运行特点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与2002-2008年的经济高增长相比,主要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降低,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活动全面展开。
外贸出口市场扩张速率减慢,竞争越来越激烈
2001-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4.1%,2008-2011年降低到3.8%,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的扩张速率明显减慢了。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规模持续较快扩大,美国近年开始启动再制造业化活动。针对国际市场的生产和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市场供求关系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
受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空间和土地供给潜力限制,预计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提高速率也将减慢。这些情况意味着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汽车和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速降低,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减弱。
国内投资增长速度减慢
受城市发展空间、地下设施配套能力、地方政府资金能力的限制,预计以城镇建设为主的地方投资扩张能力将减弱;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的转差,预计企业和产业投资活动也将趋缓。这些都将导致投资增速下降。
综上,出口、消费、投资等三大需求增速都出现了阶段性降低,国内外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是企业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一个重大改变。
2002-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由12373元/年增加到41799元/年,增长了23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了70%,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了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了35.8%。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这一变化预计是趋势性的,因此是企业和经济发展条件又一个重大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向集约和质量效益型转变,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了阶段性下降
市场需求增速下降,必然使企业订单增速下降;供求关系改变和市场竞争加剧,必然迫使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些必然会改变企业和整体经济低水平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要素成本的明显提高,必然迫使企业越来越注意节约人力和各类物质资源的投入。这意味着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重大变化,已经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客观必然趋势,能否成功转型,已成为企业能否继续存在发展的生死之搏。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各个经济层面生死攸关的现实任务。
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转型的客观必然性。这一进程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予以保障。包括与市场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相关体制的改革,放开市场准入、严格破产和市场退出机制、完善市场定价机制等;也包括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特别是增强责任约束的相关机制的建立;还包括政府自身改革,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基本保障方面的责任和职能,增强政府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能力。另一方面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预计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平稳变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预计将恢复到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