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中探究活动是一个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活动的效率是实现科学课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要注意适时介入,让探究走向正轨;运用精妙的评价,变错误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反复推敲,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掌握技能,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等都是提高探究效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探究;兴趣;评价
小学科学课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科学学习是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的。如何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科学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机智处理,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探究状态
在学习科学这一门学科时,学生往往会放松学习,往往会出现课前准备不认真,学具准备不全等情况。教师针对这些不利于科学探究有效开展的不良现象,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措施。否则课堂上教师的一切课前准备,一切教学行为都将成为无效的一厢情愿。教师的内心深处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行为要冷静对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来说,学生上课前就有了充分进行学习的心理准备,就决定了这节课将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巧妙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鼓励和追问下,思维活跃,纷纷提出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的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长短粗细、电线长短粗细、线圈的大小等有关。然后呈现材料,让学生根据现有材料选择一个假设予以验证,并鼓励学生课外去验证其他的假设。这样保证了实验方案的理论性,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而且整堂课充分体现出可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活力。
三、精心选择,在有结构的材料中求效率
如在“斜面”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首先探究斜面是否能省力。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有意让几组的木板长短不一,用来垫起的木块高度相同,另外几组的木板长度相同,用来垫起的木块高度不同,而重物都一样。学生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各组的斜面都能省力,但省力多少却不同。于是又生一疑:省力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这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关于坡度大小与省力情况的结论。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就像一只大手,牵引着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
四、适时介入,让探究走上正轨
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当学生用教师的材料进行實验,得出不同的甚至矛盾的结论:轻的浮,重的沉;大的沉,小的浮;大的浮,小的沉。学生陷入迷茫,课堂出现混乱。有的学生开始否认自己的猜想,认为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这时,教师及时介入,问“真的无关吗?”于是提供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终于得出了比较合理的结论。当研究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时,已不再有混乱的局面。此时的指导,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时机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而定,学生能力强就放开一些,学生能力弱就多交流指导一些。
五、精妙评价,让探究更完美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用音叉探究声音的产生时,一个调皮的学生却把书放到嘴里吹,一不小心吹出了声,惊动了全班同学。可教师走到他身边,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走上讲台告诉大家刚才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他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吹响了书本,并感觉到纸张的振动,懂得了是纸张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教师还让全班同学也体验了用书本可以吹出声音。然后教师告诉他以后上课时应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完实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接着学生纷纷举出生活中用琴弦、橡皮筋、小瓶子里的空气等振动也能发出声音。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当你弯下腰来认真倾听,或许就会发现有的错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优质教学资源。
六、反复推敲,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
学生的汇报交流往往被教师忽视,只是走过场,匆匆得出结论。事实上,这个过程是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好机会。得出实验结论并不是实验探究的目的,学会分析数据,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真正的目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最后部分已经得出了两个结论:“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大的物体容易浮上来,小的物体容易沉下去。”“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现在能不能把这两句结论合成一个结论?也就是两个物体相比,又大又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又小又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物体的轻重用质量表示,物体的大小用体积表示,看质量除以体积等于什么?是密度。也就是说物体的密度大容易沉下去,物体的密度小容易浮上来。物体的密度和谁的密度相比能看出它能浮上来?水的密度。是不是这样?下节课继续探究。在教师步步深入的引导下,物体的本质属性脱去层层外衣,逐渐显露。学生不仅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的艺术是一门残缺的艺术,她的“残缺美”让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探索。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
参考文献:
金玲.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探究;兴趣;评价
小学科学课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科学学习是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的。如何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科学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机智处理,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探究状态
在学习科学这一门学科时,学生往往会放松学习,往往会出现课前准备不认真,学具准备不全等情况。教师针对这些不利于科学探究有效开展的不良现象,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措施。否则课堂上教师的一切课前准备,一切教学行为都将成为无效的一厢情愿。教师的内心深处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行为要冷静对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来说,学生上课前就有了充分进行学习的心理准备,就决定了这节课将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巧妙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鼓励和追问下,思维活跃,纷纷提出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的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长短粗细、电线长短粗细、线圈的大小等有关。然后呈现材料,让学生根据现有材料选择一个假设予以验证,并鼓励学生课外去验证其他的假设。这样保证了实验方案的理论性,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而且整堂课充分体现出可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活力。
三、精心选择,在有结构的材料中求效率
如在“斜面”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首先探究斜面是否能省力。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有意让几组的木板长短不一,用来垫起的木块高度相同,另外几组的木板长度相同,用来垫起的木块高度不同,而重物都一样。学生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各组的斜面都能省力,但省力多少却不同。于是又生一疑:省力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这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关于坡度大小与省力情况的结论。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就像一只大手,牵引着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
四、适时介入,让探究走上正轨
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当学生用教师的材料进行實验,得出不同的甚至矛盾的结论:轻的浮,重的沉;大的沉,小的浮;大的浮,小的沉。学生陷入迷茫,课堂出现混乱。有的学生开始否认自己的猜想,认为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这时,教师及时介入,问“真的无关吗?”于是提供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终于得出了比较合理的结论。当研究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时,已不再有混乱的局面。此时的指导,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时机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而定,学生能力强就放开一些,学生能力弱就多交流指导一些。
五、精妙评价,让探究更完美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用音叉探究声音的产生时,一个调皮的学生却把书放到嘴里吹,一不小心吹出了声,惊动了全班同学。可教师走到他身边,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走上讲台告诉大家刚才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他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吹响了书本,并感觉到纸张的振动,懂得了是纸张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教师还让全班同学也体验了用书本可以吹出声音。然后教师告诉他以后上课时应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完实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接着学生纷纷举出生活中用琴弦、橡皮筋、小瓶子里的空气等振动也能发出声音。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当你弯下腰来认真倾听,或许就会发现有的错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优质教学资源。
六、反复推敲,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
学生的汇报交流往往被教师忽视,只是走过场,匆匆得出结论。事实上,这个过程是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好机会。得出实验结论并不是实验探究的目的,学会分析数据,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真正的目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最后部分已经得出了两个结论:“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大的物体容易浮上来,小的物体容易沉下去。”“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现在能不能把这两句结论合成一个结论?也就是两个物体相比,又大又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又小又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物体的轻重用质量表示,物体的大小用体积表示,看质量除以体积等于什么?是密度。也就是说物体的密度大容易沉下去,物体的密度小容易浮上来。物体的密度和谁的密度相比能看出它能浮上来?水的密度。是不是这样?下节课继续探究。在教师步步深入的引导下,物体的本质属性脱去层层外衣,逐渐显露。学生不仅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的艺术是一门残缺的艺术,她的“残缺美”让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探索。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
参考文献:
金玲.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