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乙肝的烦恼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ja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只有二十几岁,却有20年的病龄,是什么样的病症让她如此痛苦,她的病能治好吗?
  
  主持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得了乙肝,这个病就会终生与你相伴,再也无法将它从你身体上根除。乙肝是一个什么样的病症,为什么它那么难以治疗?它究竟能不能被治愈?
  看着眼前健康的小雪,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曾经是一位二十年的病人!小雪得的是什么病,一病就是二十多年呢?那是小雪刚刚六岁的时候,一天她的妈妈急匆匆带着她去医院做了一次体检。
  小雪:我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她是在一次体检的时候发现的,当她知道自己是携带者后马上带我去医院检查。
  这次体检后小雪就发现自己好像跟其他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样了。
  小雪:不停地去找医生看病,不停地吃药不停地看病。
  对于只有六岁的小雪来说,她只知道自己生病了,需要经常去医院看病,吃药,但自己究竟得的什么病,她并不清楚。她开心地过着每一天,每天照样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打闹,但是,每当这个时候,妈妈都会提醒她尽量离其他小朋友远一点玩。
  小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她心里始终存在着疑惑,她也问过妈妈很多次,然而妈妈每次总是告诉她,等你长大就会知道的。疑惑一直伴随着小雪上完小学,直到初中一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小雪彻底了解了自己得的什么病。
  小雪:上初中的时候,一个跟我特别要好的女同学,突然间就不理我了,不接我电话,也不见我。
  这是邻居家的一个小伙伴,她们一块上学,一块玩乐。然而小伙伴突然对她形如陌路,让小雪感到很奇怪。在她一再追问下,小伙伴告诉小雪,你有肝炎,是传染病,我们不能在一起玩,你会传染给我的。我怎么有肝炎呢?此时的小雪虽然对这种病并不十分了解,但听到自己有传染病时,她感到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打击,她不相信自己有什么传染病,她生气地跟同学大吵起来。为了挽回面子,她匆匆跑回家向妈妈求证自己没有肝炎。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妈妈并没有否认这个事实,她无奈地告诉小雪,这几年来你常去看的病的确是乙型肝炎。小雪第一次听到自己得了这种病,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和失落。
  对于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小女孩来说,这种打击是致命的。她感到自己从此再也无法在同学面前抬起头,她觉得每个同学都会躲避她,都会在背后议论她,她开始害怕去公共场所,开始害怕与人交往,她变得少言寡语,每天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生活。
  看着女儿的消极状况,小雪的妈妈感到异常难过,她除了安慰女儿要学会坚强外,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女儿一家医院又一家医院地去寻找能为女儿治疗的医生。
  小雪:妈妈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专家,可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效果。
  时间匆匆又过去了几年,转眼到了高考的年龄,上大学就要离开父母去过集体生活,这对于有乙肝的小雪来说无异是很大的难题
  是放弃还是坚持高考?坚持考下去,离开家之后该怎么办?她和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就在全家感到异常绝望的时候,一个朋友提供的信息引起了他们全家的注意。
  小雪:当时听一个朋友介绍,说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治我这种病治得很好,而且已有很多得了我这个病的人被陈新月教授治愈了。
  去了那么多医院,找了那么多医生都没能把小雪的病治好,这个医生能治得好吗?一家人对此心存怀疑,抱着再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佑安医院。
  ?陈新月,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25年,擅长诊治各种传染病,尤其是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有着独特的思路和丰富的经验。她给小雪作完检查后发现,此时小雪身体状况处在一个很不理想的状态(图1)。
  
  


  (1)陈新月医师擅长诊治各种传染病
  
  陈新月:病情不是很严重,但是比较棘手,在治疗上我们两难。
  陈医生发现,此时小雪的身体处在一种叫“免疫耐受”的状态,并不适合治疗。
  陈新月:医学术语叫“免疫耐受”状态。也就是通常老百姓称的大三阳:病毒复制,转氨酶却是正常的。这种状态通常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会很好。
  此时如果强行治疗,不但治不好小雪的病,对她的身体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另选时机。
  小雪的身体为什么会出现“免疫耐受”状态呢?这就要从这个病的特点说起。乙肝,也就是乙型肝炎,是我国很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当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病毒便寄宿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内,人的身体就会产生反应(图2)。
  
  


  (2) 乙肝病毒寄生在人的肝细胞内
  
  陈新月:不想吃饭,没有劲儿,甚至会尿黄,肝区不舒服。
  这时如果人的身体抵抗力强,并且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治疗,病毒会很快被清除掉,身体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病毒没有得到及时清除,就转化成慢性,长期携带病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乙肝。
  陈新月:慢性乙型肝炎在活动期,转氨酶会增高,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如果不能控制它,那么机体的免疫功能,就很难达到能够把病毒清除掉的效果,还可能形成反反复复的拉锯战,反复医治,反复损伤。反复纤维化诊治,最终可能向肝硬化发展。
  慢性乙肝的治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然而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虽然能抑制病毒,使转氨酶处在正常的状态,然而此时免疫系统却无法识别病毒,也就产生免疫耐受,使其它药物根本无法对其治疗。所以,进行治疗必须寻找一个时机。
  陈新月:最佳的合适的时期医学术语叫作免疫清除期。
  免疫清除期,就是患者的转氨酶处在高位的时候。要达到免疫清除,除了要根据病人病情的发展来寻找这一时期外,更重要的是要为此创造条件,要让病人停止服用抗病毒药物,让转氨酶升高,以达到免疫系统能识别病毒的地步。
  陈新月:转氨酶比较高,免疫功能就有一定的识别病毒、清除病毒的能力,这时候我们再给一些抗病毒的药,外援配合机体的免疫功能,清除病毒,就会比在免疫耐受期效果好得多。
  小雪正处于免疫耐受期,转氨酶指标并不高。若要进行治疗,就必须要把她日常所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全部停下来,让转氨酶升高。但小雪正处在备考时期,如果停止使用抗病毒药物,她身体内的病毒出现反弹,病情就会加重,这对于她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陈新月:所以我们想,让她继续用一个阶段药,高考之后再给她停药。
  经过努力,小雪顺利地考上了东北的一所大学,她感觉自己的心情放松了很多,也就在这个时候,陈医生觉得治疗小雪的时机到了,她一面让小雪停止服用原来的所有药物,一面决定给她实施一种叫作“联合疗法”的治疗方案(图3)。
  
  


  (3) 陈医生对小雪开始了“联合疗法”
  
  陈新月:就是两种抗病毒的药一起使用。
  ?采用多种抗病毒治疗方法来治疗乙肝,这种方法目前是在临床上最为常用,而且最为有效的。它是在病毒活动性强时,采用抑制病毒繁衍的药物把体内病毒数量迅速降下来。待时机成熟,再通过长效干扰素直接抗击病毒,调整人体免疫功能,同时加强人体免疫来逐渐“耗竭”病毒,消灭病毒。
  陈新月:药用到三个月的时候,她乙肝病毒DNA已经转阴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经过两年多治疗和两年的观察,最后的结果显示小雪的各项指标都已恢复正常,表面抗原转成了阴性,她终于摆脱了困扰20年的疾病(图4)!
  
  


  (4) 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小雪:当我接到化验单,看到我各项指标全都正常,表面抗原也转成了阴性,我当时特别特别地高兴,就感觉天一下就变蓝了。
  虽然小雪的病已经完全治愈,但是专家也提示人们,在中国,目前仍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4千万慢性乙肝患者。很多患者对乙肝的治疗缺乏信心,认为乙肝抗病毒治疗必须终身服药。但是小雪的故事告诉我们,治疗乙肝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难题,只要你积极面对,坚定治疗的信念,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案,战胜乙肝并不是没有希望。
其他文献
1936年11月,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冰雪包围着齐齐哈尔市:一个身影闪出来,四下张望后,匆匆消失在夜色里。在中央路的一幢房子外,已经蹲守了2个多月的日本宪兵,发现守候已久的目标终于出现在眼前。 见来人悄悄地进入了房间,日本宪兵突然踹开了房门。     神秘电波惊日寇 情报站踪迹成谜    1936年11月18日,齐齐哈尔的日本宪兵破获了一起震惊了整个关东军的“张惠民通苏间谍案”。时任关东军宪兵
期刊
器官移植的昂贵费用,让很多病人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如果适合移植的器官数量再多一些,而且可以随时取用,很多在生命线边缘挣扎的人,将有可能重获新生。  一个被称为“养猪专业户”的科学家,正在打造一个不可思议的神话,这个神话将给那些绝望的生命带来希望。    1987年3月,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曾养志,像往常一样在猪场观察小猪的生长情况,这时,他收到来自西双版纳基地养猪场工作人员的电话。  曾养志:电话告诉我
期刊
一个小学文化的农民,用废品站淘来的材料,造出33个机器人!  一时间,他成了名人,媒体竞相报道。从此,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现实却让他屡屡碰壁。为此他患上了抑郁症,再不能做机器人了……    离北京7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马务村的村庄,村子虽小,却声名远播,经常有各路媒体记者在这里出入,更有许多国外知名电视台的主持人、记者坐着飞机,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小村庄。    33个孩子同一个爹    这村里可没
期刊
湿地是地球之肾在生态系统中举足轻重。可中国北部的一些重要湿地有的被排干了水改造成农田有的日益干涸变为荒地。    从靠近北极的西伯利亚向南延伸,一直到中国东部的平原,有一条全球最大的鹤类迁徙路线,是地球上鹤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每年的秋天,成群的白鹤从西伯利亚起飞,飞往江西的鄱阳湖过冬。来年春天,它们再返回西伯利亚,繁衍后代。在5000多公里的迁徙中,湿地是它们休息、觅食的地方。现在,这条
期刊
王树增 研究军事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家。为了探寻长征的原貌,他花费六年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并且数度重走长征路,终于写成著名历史纪实文学作品《长征》。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红色革命的必然需要和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中央红军官兵已经对博古和李德的指挥产生了严重质疑。比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曾经对伍修权(李德的翻译)说:“如果再这样打下去,我们有胜利的希望吗?”  广昌战役时,张闻天就指出,
期刊
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南部,土层下面的沉积带埋藏着地球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生命信息。  2006年夏天,新疆准格尔盆地的五彩湾来了一群人。他们是中外联合科考队的队员,来到这里寻找一个洪荒年代的秘密,关于恐龙和鸟,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动物之间的联系(图1)。      (1)在沙海里寻找鸟类的起源    早在100多年前,一个叫赫胥黎的著名科学家首次提出,鸟是从恐龙演化而来。  在那之后100多年,这
期刊
2008年的3月29日,湖南长沙的刘珊和夏军就要举行婚礼了。但这对新人不抓紧时间筹备婚礼,却冒雨到机场去接大连来的客人。什么贵宾让他们如此期待呢?    刘珊和夏军迎接的客人终于出现了。两人同时喊道:认出来了,认出来了!  出乎人们意料,这两位客人是来自大连的盲人按摩师文世鹏和他的导盲犬沙沙。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两年前,22岁的女孩刘珊与26岁的夏军开始谈恋爱。由于两人性格差异较大,
期刊
公元1018年,神秘的黄金面具和它年轻的主人,被一同深埋于地下。直到23年前,考古人员偶然的发现,一段黄金面具的历史传奇,出现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     一、惊现奢华古墓    1986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一个小山村的水库施工现场,推土机的声音轰轰不断。突然,施工停了下来。  锡木德(通辽市博物馆副馆长):推土机直推到墓室的墓门上。墓门是大青砖,还有壁画,壁画是红颜色。他们觉得这不是一
期刊
临夏盆地是个多山的地方。在山里,人们经常看到一种人工挖掘的洞。洞打在红土层里,洞里有很多白石头似的东西,当地人称作龙骨。龙骨是一种中药,这些山洞就是老乡挖龙骨留下来的。临夏盆地的和政县搭拉乡,有一位老乡叫赵勇昌,以前就是挖龙骨的。他说,大雨过后,是挖龙骨的最好时机。  赵勇昌:有的地方滑坡了,大雨、洪水一冲,露出很多龙骨,国家当药材收购,老百姓就挖呗,卖给药材公司。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派专
期刊
亲爱的朋友们:   我在你们美丽的国家生活了5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为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而斗争的年轻共产党员。那是在1930年-1935年。   我结识了理查德·佐尔格,他是我的老师和我的榜样。 杰出的革命新闻记者艾格尼斯·史沫特莱,是我的朋友.  我也见过伟大的中国作家鲁迅,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在为我们的目标:和平,大家有工作,大家有文化并过上体面的生活的奋斗中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