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变电所接地设计与实施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j1986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电气化规模不断扩大,变电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所覆盖。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土质条件,南方地区主要是粘土,北方地区主要是砾石和砂土,这将阻碍变电所的接地工作。对于变电所而言,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非常重要,而接地系统是确保其安全的主要因素,其能提供变电所设备安全运行条件,能够在变电所产生故障时发挥出排泄短路电流的作用,保证变电所中地电位维持在安全范围内,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安全有效设计和落实接地系统对于变电所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变电所;接地电阻;设计方案
  引言
  因为我国的平地资源有限,很多220kV变电所会将选址选在丘陵山顶上。本文以某地变电所为例进行研究,这一变电所所在位置有着较浅的覆盖层,花岗岩为基岩,其所在位置区有着较差的接地条件。结合土壤电阻率对数据进行实际测量,变电所的120m土壤的加权电阻率平均值是3809Ω·m,在不应用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接地电阻计算值大于10Ω。为达到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和计算机监控接地的要求,选用合理对策将220kV变电所的工频接地电阻值降低到1Ω以下,从而达到电力行业中对于接地网的要求标准。为达到防雷接地目标,选用合理措施将变电所冲击接地电阻降低到10Ω以下。本文首先针对某一变电所实际情况,对其接地设计目标价以探索,主要分析外引接地这一方案,提出相应方案设计以及其实施过程。
  1 案例概况
  本文主要以某变电所为例,其主变规模为180MVA,远景为3×180MVA。因为这一境内缺少平地资源,所以变电所位置选在了这一地区县城周边的丘陵上。根据勘测可知,这一位置的浅表地层主属于人工填土、残积第四系坡的粉质粘土以及粉质粘土混角砾,花岗岩为基岩,存在较浅的基岩面埋深。因为这一区域覆盖层薄,花岗岩下为伏基岩,这一区域没有良好的接地条件,这一所址是否成立取决于接地方案。在这一情况下,在选择所址时应该考虑能否落实外引方案,先后两次使用四极法测量所址位置及周邊滩涂土壤的电阻率。
  2 接地设计目标
  根据这一变电所系统计算,其入地电流在20kA左右。按照土壤电阻率的实际测量数据,变电所位置120m土壤加权的电阻率平均值是3809Ω·m,在不使用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接地电阻计算值大于10Ω,此外,对于变电所位置的西北侧水田和荒田进行了土壤电阻率测试,结果为浅部覆盖土层存在较小的电阻率,下部基岩存在较大的电阻率,通常会超过800Ω·m,因此在变电所位置区和周边的接地条件较差。为达到工频接地要求,可考虑外引至距变电所位置450m左右的地方。按照变电所位置获得这一地区的测量数据,土其壤电阻率为50m时,其平均值加权是421.8Ω·m。根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接地系统有效及低电阻接地系统之中变电所与发电厂电气装置保护接地阻宜应符合的要求为:
  ,其中R为对季节进行考虑的最大接地电阻(Ω);I是计算使用流经接地装置的短路电流(A)。
  3 外引接地方案
  结合工程经验,可以知道外引接地这一方案较为有效,但其与所区外的安全防护以及政策处理等问题相关,从而应该在充分考虑后落实。220kV变电所的位置周边存在较高的土壤电阻率,不适合进行外引接地,但在其200m的山下一处可以落实外引接地。
  4 外引接地方案的设计
  这一方案设计的主要外引点为高速公路,外引点为其所面对大片滩涂上、湖口外引点及湖口头外引点当做后备外引接地方案。利用外引可使整体接地电阻不超过1Ω为目标。按照这个目标与施工进度相结合,施工分阶段进行设计,结合实测的接地电阻值开展反馈改进设计工作。利用这类闭环反馈设计过程对工程规及投入费用进行控制。具体应用外引点则可实现预期目标。为了安全防护外引接地网,应该深埋接地体,并根据地下扁钢走线设置警示标示,以便投入使用后的警示和巡查。为避免在系统短路时出现接地网转移过电压,外引接线对地绝缘,并且引接线被雷击时,不会出现工频对地绝缘造成难以恢复的绝缘损坏,为方便查看绝缘子是否受到雷击损坏可运用玻璃绝缘子。通过三根LGJ240/30导线的应用,架空引接线路可避免雷击全部断线,三根导线在每个杆塔处互相连通一次,在系统短路时引接线会有16880V瞬时的过电压以及16.88kA瞬时电流。为使整体接地电阻不超过1Ω,则要求引接线路整体阻抗不超过0.1Ω,按照接地电阻的实际测量值来反馈设计,可分三次来实施外引接地。
  5 外引接地方案的实施
  5.1第一次施工
  完成第一次施工后,外引接地测量出的电阻是3Ω,在10天后测量第二次外引接地电阻是1.2Ω。对两次测量存在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1)不同的测量方式会使结果存在差异。首次测量应用老式摇表测量,再次测量使用新式摇表测量,再次测量数据更接近事实。(2)没有压实回填土壤,土壤与接地体没有紧密的接触,因此首次测量有较高的接地电阻。后因为地下水浸润,接触土壤情况恢复之前的紧密程度,同时加大了接地体接触面,从而降低了接地电阻。第一次施工没有满足外引接地电阻不超过1Ω的设计目标。结合现场施工具体情况可知,两接地体的长度分别是1354m和1279m,与原本设计要求相符合。但具体施工时因为场地等条件限制造成两接地体间距不超过60m的设计值,因此外引接地实际测量电阻会超过设计值。按照实际测量的电阻可得出滩涂外引区土壤平均电阻率为750Ω·m。
  5.2第二次施工
  原本设计方案是先水平设置两根最大70m间隔的200m镀锌扁钢,规格是80 ×8 mm2,3.5m的敷设深度;并打两口深100m的接地井。外引整体接地电阻大约在1Ω以下。落实中可先敷设水平的接地体,如果外引整体接地电阻达不到小于1Ω的要求时再打深井。因为滩涂上主要是沙石,如果钻头抽出,流砂将会淹没井孔,将难以打深井。因此二次施工应落实设计方案的水平接地网。完成施工后外引接地实际测量的电阻为1.13Ω。二次施工后没有明显降阻效果的原因为二次施工靠近公路侧有较高的地形,在挖到地表4m之下还没见到含水层,因此施工单位可在这一处打15根2m的垂直接地极直到含水层,由于进入含水层没有足够的深。加上表层土壤为较砾石和砂石,难以保持水分,从而此层敷设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难以起作用。
  5.3第三次施工
  滩涂上接近所址的一侧设置一根1300m的接地体,和已经设置的接地体最宽间隔能够达到50m,并加密原网格。三次施工后外引扩大接地网面积为二次施工后的2倍。一次测量后得知,放线约1270m,30°角,外引整体接地电阻为1.84Ω。这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理论计算值存在较大差别。主要是因为外引线第一次使用铝导线,施工单位经验不足,使用螺栓连接铁塔和接地扁钢,外引线存在较大的接触电阻,铝氧化层消除后可改为焊接连接,外引接地实际测量电阻为1Ω,所内的主接地网电阻在2.65Ω,整体接地电阻为0.9Ω,可达预期目标。
  6 结束语
  高土壤电阻率条件下,条件如果允许,220kV变电所的外引接地比较有效。变电所与外引点不可相隔太远,通常不超过1km,否则引接线阻抗会对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如果有条件,引接线尽可能使用接地扁钢与外引接地网深埋连接,从而将外引线感抗消除。
  参考文献:
  [1]王洪波.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应用[J]江苏大学,2014.
  [2]付晶.高电阻率土壤地区接地网的腐蚀与防护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3]丘文千,沈杨.高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变电所接地设计与实施[J].电力设计,2006,(08),4:73-77.
  (作者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怀化经济技术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力企业小型基建工程的特点是建设规模相对而言较小,投资成本也较小,并且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改善企业的办公环境进而使企业的形象得到优化。但是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小型基建仍是存在着一些的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以解决。本文针对电力企业小型基建管理模式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有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小型
期刊
【摘 要】目前,使用智能化技术去控制电子工程已经很普遍。使用智能化技术能够管理电子工程设备中的电气设备,让电子设备可以正常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本文就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智能技术分析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探讨,进而提升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不断的创新,找出有效的办法,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促进智能技术的发展。  引言  智能技术在未来的信息环境下应用的頻率逐渐提高。智能技术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接着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技术应运而生。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电气工程的参与度很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使电气工程的控制更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不断提升,其中综放综采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煤矿开采率可以提升,为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综采技术运用中,可以使得煤炭资源利用的更加充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分析了综采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运用,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综采技术;煤矿开采;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对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城市燃气管道设计效果与燃气能源传输速率和安全水平等方面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就应结合城市空间分布和其他方面因素开展城市燃气管道设计工作,有效扩展燃气这种能源物质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范围。但是在城市燃气管道设计时往往会受到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加大了城市燃气管道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基于此,深入分析燃气管道设计常见问题及改善对策意义重大。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道设计;改善对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重要建设工程,也取得了发展与进步。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其将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下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作为参考,希望可以为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它的发展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有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达标,才能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专业优势。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是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问题;措施  1水利工程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煤矿科技的飞速发展,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煤矿环境监控系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这一系统在煤炭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得煤炭生产的安全性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使得瓦斯意外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为了使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能够更好的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深入的分析监控系统内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促进煤炭生产质量、效率
期刊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与行业也都应用了现代科学的相关技术与手段,建筑行业如今的发展也积极跟紧社会发展的脚步,也将科学技术注入行业发展中,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规模化。因为电气工程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整体工作的有序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的建筑电气发展情况来说,安全管控作为电气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环节,俨然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重视起来建筑
期刊
【摘 要】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但就现阶段我国的煤矿机电运输情况来看,在安全层面上存在很多问题,煤矿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障煤矿机电运输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本文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满足煤矿企业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