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在萨满的日落黄昏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帝遜位,到今天,刚好100年。有一个事实想必很少人知道,就是知道了恐怕也难以想象——满族,这个曾经建朝约300年、统治中华江山达268年的民族,在去国之后,迅速隐形。至2004年,能说一口流利满语的已不足20人。属于这个民族的独有语言,正处于无可挽回的消亡和湮灭之中。
  萧寒偶然中获知了这些。这个身上有一半满族血统的民谣摇滚歌手,开始的动机不过是接触一下满族音乐。哪料想,他眼前所呈现的,竟是一份已濒临灭绝的遗产。
  1974年出生的沈阳人萧寒,1997年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自1993年开始流行音乐创作,北漂于北京。因生活所困,1996年萧寒被迫返乡,组建“末日毒瘤”乐队,1998年自资出版《末日的毒瘤1998》专辑。
  2002年初,萧寒开始接触萨满文化,着手新满族音乐的创作。2004年,他打算将一首1993年写的有关蝴蝶的小情歌填上满文词,因为它的节奏和旋律有点像跳大神——满族所信奉的萨满教的神歌调调。四处托人才发现,亲戚朋友中竟没有会说满语的;联系到附近的新宾满族自治县,结果是,那里的满文老师只会说跟旅游有关的日常用语。就在萧寒打算放弃时,机缘巧合,朋友向他引荐了中国社科院满族文化研究所的关加禄教授。
  关加禄教授——刘庆华教授——王火教授——刘桂腾教授,循着这几位满文化研究家或萨满音乐学家的指点,萧寒一步步走进满语、满文、满族音乐的学习寻访之路。一个民谣摇滚歌手,由此转向,在东北、内蒙古及新疆的偏僻乡村里走家串户,寻找着一首首几近失传的满族歌曲——满族音乐的最后一缕呼吸。
  2012年问世的《萧寒》专辑,实际上是两张EP的拼合。一张EP,《冰河·心歌》,唱汉语;一张EP,《满语·神歌》,唱满文。2002至2004年与满文化的这次邂逅,正像是一面冰刀,把两张EP分开——前一个阶段的结束,与后一个阶段的开始,汇合、碰撞在这冰刀的锋面上,记录了萧寒最初接触满族音乐、萨满神歌的初恋。
  萧寒的汉语歌是一种暗沉灰黑的民谣,带着萧飒的寒意。确实,它是属于东北亚的,歌声带来很鲜明的北方寒带气候。音调和节奏偶尔闪过一丝蒙古或汉族的影子,一缕游牧气息若有若无,最终被北方中原气韵的沉沉古意笼盖。白山黑水的深邃神秘,黑土地的静谧空旷,山林、雪原与冰河交错的冷漠意象,从这歌声隐隐幻出面影,形成这些歌曲独树一帜的肃穆、苍远气质。
  萧寒的唱腔克制压抑,嘶哑略带哽咽,围绕着它的配乐萧索、素净,风格异常冷峻。那里面有东北亚的漫漫历史所积累的大自然的严酷寒意,也有经历巨大变故、由工业重镇急速坠落为工业废城的沈阳的破败气象。剧变和消失带来的幻象、幻灭感重重叠叠,又潜移默化受到满族音乐美学和满族历史没落的影响,凝固成歌者凝重的表情。
  萧寒是个全才,作词、作曲、编曲、演唱,吉他和三弦的演奏,这些主要的部分,尽由己出;只在需要打击乐、贝司、钢琴、手风琴等配合时,才不得不借助于乐队。他的歌词创作,也有歌坛中人大多不具的凝练。但萧寒并不是个擅于表达的人,他的文字幽咽凝涩,显然木讷于言辞,对自己的中心理念并不明晰,或有表达不清的问题。
  尽管如此,从萧寒曝光有限的词,已能窥见他的时间观念和美学主旨。写于2003年的《朝朝暮暮》是他的代表作:
  属于世界上所有生灵的时间/繁华陨落不过在朝夕之间/这舞台从未停止的表演/满天星辰已看倦的海枯石烂
  属于人群中所有烟火的变迁/翻云覆雨可以是短短一瞬/从风华正茂到风烛残年/陌生旅程终忘却了离愁爱恨
  为你写下朝朝暮暮的预言/奢望能多珍爱你一天/当你青春的白昼变成夜晚/我已跌倒在日落黄昏
  这首词证明萧寒是个循环论者、自己或未意识到的轮回信徒。甚至,他不相信时间。在他的世界里,时间决不是线性的流逝,而是循环的圈,或只是个假象。写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河》与《倒流》,加深了这一印象。
  我看见从前的树悄悄长高了/我看见过去的路渐渐苍老了/我看见失意的人面无表情的走了/我看见悲怆的风撞在我身上死了
  我看见天宇间的流星陨落了/我看见平原上的江河变迁了/我看见无奈的人在对孩子说谎了/我看见坚强的风生生不息的吹来了(《风化成石》,1997)
  在河畔 梦醒于夕阳/突然发现那些年轻美好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此时 有只蝴蝶在水面飞来飞去(《纸蝴蝶》,2004)
  这两段词,幻灭、幻象的意味很浓,显示着一种哀婉、悲怆却又凛冽、剽悍的情怀。满族词人中的一代偶像纳兰性德,显然影响了萧寒的歌词写作。纳兰“真切自然、哀感顽艳、凄婉兼悲壮”的美学,也差不多是萧寒的意旨。在进入萨满文化、满族音乐的研究之前,萧寒有一段曾作过纳兰词的弹唱。
  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心灵空间,一段已经被尘封的历史段落,在落日的巨影与时光的幻象中,歌声里飘忽着一片片恍惚的岁月、一页页失散的记忆和一张张亡灵的脸。它们发生在新世纪的灿烂景观中,别有意味,愈见惊心。萧寒的时间观,与满族的古老时间观,尤其是满族人所信奉的萨满教的仪式中所蕴含的时间意义,具有一致性。神附体、先人附体,通过狂舞而神志恍惚,而灵魂出壳,而通灵、通神、通鬼,这种宗教信仰,正表达了类似的时间观念。
  相比汉语EP,满语EP短得多,仅收录一首喜歌(《拉空齐》,满族民歌,用于婚嫁),一首劳动号子(《跑南海》,满族民歌,用于渔猎),一首萧寒原创的《纸蝴蝶》。冠以“神歌”之名,只掀开了这场萨满神调再现的一角——据“听心音乐”的出版计划透露,萧寒《神歌》系列将有基于田野录音的十张概念性唱片待出。
  

其他文献
出了考场进了菜地  44岁的许先生提及自己的高考说:“那时候太简单了,社会上也没现在这么重视。”高考几天,他都是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学校的考场去考试,“父母哪有时间啊,在地里从早忙到晚,我又是家里的老大,平时只要有空,就在地里帮忙,全部考完了,直接骑车回家就进了菜地帮忙了,父母问我考得怎么样,我随口说一句‘还行’,他们就不问了,就像以前考试的问答一样。”  一顿大肉饺的回味比高考还深刻  对高考
期刊
2012年6月3日,英國伦敦,在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的泰晤士河驳船大游行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与儿媳卡米拉公爵夫人、孙媳凯特王妃及孙子威廉王子站在查特威尔精神号上。女王身穿纯白套装头戴经典英式礼帽,让全世界领教了最时髦祖母的风采。
期刊
几千年来,任何国家都把教育推崇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事业,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们适应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常态型事业,自然而然就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其中的“高考”也仅仅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规律中的一环,而并不是人生命运的决定因素,人的生存是需要在社会发展中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过程。  教育原本是国家提供给全社会人人平等享受的公共事业,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却被莫名其妙地演变成了具有商业属性的产业
期刊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在送女儿高考的路上,母亲被疾驶的车辆撞飞,生命垂危,女儿该忍痛继续参加考试,还是选择陪伴母亲——哪怕付出复读一年的沉重代价?  媒体报道,6月7日早上8时10分左右,在长沙新姚路与友谊路交叉路口斑马线附近,一位母亲带着高考女儿过马路。一辆黑色大众车突然撞上母亲,将其撞飞十多米,倒在血泊中。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女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  此事旋即引
期刊
  
期刊
6月7号是高考第一天,无论打开电视还是翻开报纸,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高考的“新闻”,有警车开道护送的,有家长组成护卫队揪噪声源的等等,没有你想不到的关怀,可以说高考逐渐步入病态。  本来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而且高考确实曾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让许多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但是如今它却逐渐地走向了不正常。好像参加高考的学生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到时到考场考试就行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请想一想,如果
期刊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明朝中叶以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说,到今天仍有研究价值。下面将讨论该思想与文学观的关系。  从哲学观看,“阳明心学”在内容上主要分三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的“天渊”,万物的“主宰”,“立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①,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心”的本体地位的强调。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 “知”是一
期刊
我一直认为,学习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有的人事半功倍,有的人事倍功半,付出与收获完全不匹配。但学习技巧这东西又太过抽象,这书要是由搞教育的人来写,始终是隔靴搔痒;要是由家长或者教练来写呢,整不好就变成了“哈佛女孩”那种书了。所以最好由刘国梁、孔令辉或者伍兹·乔丹这种人来写,虽然他们没写,但好在乔希·维茨金(Josh Waitzkin)写了,而且写得非常深刻、非常诚恳。  这本书之所以令我大呼过瘾,是因
期刊
教室要做高考考场,还在读高二的儿子提前放假,我去接他。在学校门口碰到一辆可以开进校园的轿车,猛然看到前后车牌上都贴着“高考专用车”的即时贴,这不是故意遮挡号牌吗?交警不管吗?我正纳闷,儿子提醒我,“为高考服务肯定可以”。  是啊,現在的高考可以说是全民为之“疯狂”。高考来临,很多地方出台各种措施为高考“护航”,紧急时可用警车送考生、考场周边禁止鸣号、社保卡可代替准考证、严查食品安全等等,为了保证考
期刊
五位平均年龄超过81岁的台湾老人,一个重听、一个癌症,三个心脏病,骑着摩托车挑战环岛旅行。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拍成广告短片,片名为《梦骑士》。  片中有一幕定格的画面,他们站在海边,带着与老友的旧合照,带着妻子的遗照。短短几分钟,扔掉药丸扔掉医生诊断书扔掉拐杖,站起来,骑着摩托车穿越黑夜白昼。  他们找回了自己的“梦”。  我们好似从未需要这样郑重地去面对一个问题:这个国家的老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