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2年后再发胰尾部假性囊肿二例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淋巴血管侵犯(LVI)对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初次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行TURBT且术后病理结果显示LVI阳性的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35例(观察组)和初次行TURBT且术后病理结果显示LVI阴性的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肿瘤进展率、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观察组随访15~ 71
1例55岁男性患者因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74 U/L,γ谷氨酰胺转肽酶712 U/L]和低血钾(3.40 mmol/L),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30 mg、1次/d口服,贝那普利10 mg、1次/d口服,阿卡波糖片25 mg/次、三餐前嚼服,复方甘草酸苷60 ml(120 mg)/d静脉滴注,氯化钾片1.0 g、3次/d口服。用药第14天患者出现下肢无力伴全身肌肉疼痛,四肢肌
2例女性患者(例1,61岁;例2, 48岁)因宫颈癌使用伊立替康200 mg联合洛铂50 mg化疗。例1在第2周期化疗后第9天出现腹泻、IV度骨髓抑制及败血症伴感染性休克;例2在第1周期化疗后第6天出现腹泻、IV度骨髓抑制伴发热,后继发败血症。经止泻、抗感染、免疫支持治疗,5 d后腹泻停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分别于10、6 d后明显好转,败血症分别于20、6 d后有效控制。
期刊
目的对比老年患者应用心律植入装置(EPD)围手术期给予不同抗凝或抗血小板方案对术后囊袋血肿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正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且需要应用EPD的410例老年患者,依据围手术期给予不同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分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DAP)治疗组(DAP组)114例、低分子量肝素(LMWH)桥接治疗组(LMWH组)98例、单用阿司匹林(ASA)治疗组(AS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