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一个很大变化是民营经济蓬勃兴起。现在全国拥有3400多万个体户和840多万家私营企业。中国人口按13.4亿计算,大约每30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在为其服务,中国的民营企业可谓星罗棋布。
  星罗棋布的民营经济占用了全社会30%到40%的资源,包括信贷资源、金融资源、政府资源和自然资源。那么,民营企业上缴的税收是多少呢?现已占到了国家全部税收的50%到60%。这里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两个数字放在一起足以说明两点:第一,民营企业占有的资源很大;第二,民营企业对国家在税收上所作的贡献更大。这是一种极为可喜的现象。
  发展民营经济是富民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民富则国强。国家要太平一定要藏富于民。而民富,又不可能在一个早晨喊个“一、二、三”,齐刷刷地都富起来,在中国先富起来的主要是民营企业主,他们是中国富裕的带头人。
  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主并没有忘记社会主义的宗旨是共同富裕。二三十年来,民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到新增就业的80%到90%,这便为“先富帮后富”创造了条件。民营企业不仅吸纳他们,而且在把他们吸纳进来成为员工以后,也关心员工的生活,不仅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而且关心员工的文化生活。
  作为经济实体的民营企业,并不是单纯地从经济到经济,企业同时注重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成为“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锦上添花。
  民营经济正在转型升级,民营经济正在高歌猛进。民营经济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需要各方面为他们扫除障碍,鸣锣开道。
  2005年国家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破除了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政策障碍,深受欢迎。2010年5月国家又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被称为“非公经济新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城和范围。民营经济可以进入基础产业、垄断行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市政、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民营经济之路越走越宽广。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第一位的。相信在“十二五”期间,正确的政策一定会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不过,要推动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要扫除思想障碍,辩证地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要破除“重公轻私”的思想。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骨骼,一些涉及国家全局、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如铁路干线、重要矿产等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一般都是这样做的。像最近为全球所关注的核能发电,现在看来就不宜由私企来经营。除此以外,民企都可以进去。国企与私企是骨肉相连的关系。国企是骨干,私企是血肉,是血液循环系统。肌肉坏死是很可怕的,肌肉的强健是很美的。具体到当前,那就是在准许民企进入垄断行业的情况下,还要降低垄断行业市场准入的门槛。倘若门槛太高,“准入”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二是要破除“重大轻小”的思想。站在历史高度看,民企不是新生事物,可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来讲,民营企业是年轻的事业。“年轻”二字就意味着民营企业以中小为主。现在,大型民营企业在经济上、政治上、舆论上都有较多的参与权、发言权,然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则往往被人忽视。岂止是被忽视,有时简直是受“歧视”。据调查,无序收费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乱收费,搞得小企业负担沉重,难以为继。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法律规范执法环境,千方百计降低或免除对民营企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通过制度化安排根治对民营企业的乱收费问题,在信贷、金融方面做到一视同仁。
  第三,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自尊”与“他尊”的关系。全社会都要尊重民企,为民企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民企也要强化“自尊”。民企越是“自尊”,社会越是会尊重民企,爱护民企。毋庸讳言,当今民企的犯罪率是比较高的。对民企来讲,合法经营的意识还有待加强。所谓“他尊”,应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尊重民企不够的地方,要强调尊重。尤其是政府,要倍加爱护、尊重民企,促进民企造福于社会。二是对官员来讲,也不要对民企老板尊重过头。过犹不及,过了头就变成了勾结。勾结不是尊重。勾结表面上是尊重,实际上坑害,是把民企引向邪路。
  民企是民生之基。随着“民生中国”的确立,中国也必将成为民企大国。
  作者: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责编/张立新)
其他文献
由于国情、民情和体制的差异,我国的社会管理呈现出许多特殊性内涵,这些特殊性内涵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源起性条件。充分认识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对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一、社会管理概念的特殊性  “社会管理”已成为当下国内各种媒体和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实“社会管理”却是一个十分“中国”的表述,在西方各国政府以及学者的话语中,很少提到这个词语,也没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稳物价、保民生”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增强价格调控监管能力”的工作要求。  一、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是经济价格形势的迫切要求  一是价格总水平持续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至今,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新政屡现。据初步统计,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等12省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各地改革措施不一,上海、深圳、济南等地相继推出居住证制度,部分城市推出购房落户政策,广东省推出积分入户政策,重庆尝试通过建立转户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弹性退出机制,以合理的过渡期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而成都则推出“让农
基本住房保障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住房需求,以实现住有所居。国家针对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提出了明确的保障要求,据估计,“十二五”期末保障性住房将占到全社会住房总量的20%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障性住房的逐步建成,如何将其真正用于保障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需求,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公平分配机制是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核心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政策初衷就是,解决低收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道出了民心向背、舆情民意对统治者的生死攸关。足“兵”、足“粮”,还必须足“信”;去“兵”、去“粮”,但不能去“信”,体现的是古代统治者对自身统治合法性的又一重自觉。金融危机背景下,温总理也强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充分肯定了社会心理和精神性的软要素在特殊时期所具有的抗风险、渡难关的超强效力。同样,社会心态之所以引起关注,并纳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视野
李家沟口是河北省平山县中部的一个小山村,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央马列学院所在地。从1948年7月党中央决定创办马列学院到1949年3月移驻北京办学,中央马列学院卓有成效地展开工作,为党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干部和宣传干部,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的党校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  194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向华北局、华东局、西北局、东北局、中原局和晋绥分局发出建立高
2010年9月14日,执政的日本民主党举行了代表(党首)选举。菅直人以较大优势战胜了挑战者小泽一郎,组成了新的内阁和民主党的领导班子。日本国内政局经过这一轮变动之后,有些什么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高层密集调研,似乎也是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做铺垫。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当前产能过剩的基本状况    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传统行业的低端产品上:钢铁、水泥、玻璃和化工。例如,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为6.6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