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唐时期,文士多有军旅经历,擅用舒卷自如的歌行体描绘弯弓大漠、兵刀驽马,颇具英雄气概和理想精神。盛唐诗人既采建安梗概多气,又取六朝善写离愁别恨,在边塞诗中展现边城古堡、西风烈马、黄云狂沙、雁阵风雪、长河大漠、枯蓬白草等图景,其中,更不乏有以胡乐为主的边塞音乐的描写,形成诗歌悲壮高昂的基调和雄浑的开阔意境,悠扬婉转,极富民俗韵味,抒情浓郁强烈。
一、盛唐边塞诗出现胡乐的原因
在大唐这个思想开放、多元文化交汇的异域融合时代,胡汉两族由冲突走向融合。在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除语言、衣着、宗教等民族差异碰撞交融外,音乐歌舞艺术也是其交融的重要内容。《大明宫》记载道:“唐代开放包容,政治上不分疆界,张开怀抱;经济上不分族别,竞争谋生;民族上不分胡汉,皆为臣民。”自唐太宗推行华夷一家后,长安聚居近10万胡人:粟特人主宰西市贸易;龟兹舞女酒肆最受欢迎;于阗人精于绘画;高昌人常于宫廷演奏。
因此,胡乐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广泛进入中原人民的生活。文士也对军旅经历更加看重,选择投笔从戎。游牧文化多渠道对盛唐边塞诗进行了风俗意象的输入,其中包括众多的风俗音乐乐器,如羌笛、号角、琵琶。这些游牧地区产生的文化意象进入中原诗人的视野,成为唐代诗人创作边塞诗的基本元素和审美基础。
二、盛唐边塞诗中的羌笛等胡乐意象
据检索,唐诗中提及“琴”的有1401条,包含“鼓”的有1057条,提到“瑟”共402条,直接包含“笛”字的共454条,涉及“箫”共408条,“琵琶”96条,“琴瑟”29条。诗歌类型大多为边塞诗。
纵观整个盛唐边塞诗中的胡乐运用,出现最多的乐器主要是笛、琵琶、胡笳、號角、鼙鼓、觱篥等乐器。由此可见,笛是羌汉文化交流互动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也是盛唐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意象。“笛有雅笛、羌笛。唐所尚,殆羌笛也。其乐与觱篥、箫、笳列横吹部者同。”指出羌笛是一种横吹乐器。谈到羌笛,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盛唐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戍边的战士们常用羌笛吹奏《折杨柳》来抒发自己的乡思与悲伤之情。除此诗之外,还有众多的边塞诗中运用了羌笛这一胡乐器。列举如下: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孟浩然《凉州词》:“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高适《金城北楼》:“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王维《陇头吟》:“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三、羌笛在盛唐边塞诗中所传达的情感
羌笛,作为古代胡族乐器中最有特色、最负盛名的乐器,与羌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羌笛为盛唐边塞诗所常用,甚至在诗中一度成为笛子的代名词,与其特有的音色及其主要曲调所擅长表达的情绪不无关系。以下是对羌笛在盛唐边塞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的考察:
(一)行旅送别之哀
除《折杨柳》之外,《关山月》亦是一首哀婉幽怨的笛曲,其多为伤离别之辞,加以羌笛的悲凉音色,显示出浓郁的离愁别绪。如“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塞外之地与离别总是紧紧相连,王昌龄《从军行》所描述的军中送别固然离不开这羌族特有的乐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也渲染出了军中送别豪壮深沉的情思。
(二)羁旅思乡之情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江上闻笛》中,边城游子王昌龄的悲愁由羌笛表现。笛曲中还有一首《梅花落》,同《折杨柳》一样,亦表达归家无期的思乡之情。李白《清溪半夜闻笛》:“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写听闻笛奏《梅花曲》的感受,传达出忧国与乡思之哀情。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所吹也是《梅花落》。《梅花落》与茫茫的宁静夜色构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勾起了战士们深沉的乡思。那羌笛所吹的《梅花落》表达出来的含而不露的无尽乡情,比直抒胸臆更为真挚可感。
(三)征夫思妇久别之怨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凉秋是游子思亲、思妇远念的季节。王昌龄作为边塞将士中的一个思考者,抓住征人特殊的情感体验,视听结合,用悲凉哀怨的笛声填补视觉描写的扁平感,表现征人内心情感的突然波动,客观的羌笛之声和征人思妇的主观情感融为一体,动人而缠绵。
(四)坚定不渝的报国之志
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实力给予诗人及人民以自信心与包容力,使其皆有报国尽忠之志。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展现了狼烟暂熄,边关危解后,战士听到羌笛之声才敢涌起的乡思,却反而让读者联想到之前紧迫的战事,从而展现了战士为国戍边伟大的奉献精神。李颀《塞下曲》:“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呜咽、悲壮的羌笛声和沙场的悲凉残酷融为一体,更彰显了将士们报国的飒爽英姿和豪迈气概。
(五)对和平宁静的诉求与对战争的厌恶
羌笛牧歌自然而流畅的音色悠扬动人,其中所蕴含的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是羌族人民性格的基调,也是它引起人们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高适《金城北楼》:“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通过羌笛间接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和力求早日平息战乱、安定变土的愿望。
总而言之,羌笛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寄托着征戍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报国的豪情壮志,反映着人们对和平宁静的诉求以及对战争的厌恶。诗人们把意象的客观意义与戍边战士们的悲苦融为一体,创作出了盛唐独一无二的瑰丽边塞诗。
四、盛唐边塞诗使用羌笛等胡乐意象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首先,展现边塞的崇高力量。具有无穷力量的肃杀边塞景象使诗人产生一种辽阔的崇高感,盛唐前所未有的昌盛国力使得诗人们对于边塞的空旷辽阔、寂静荒远的环境并没有产生畏惧之心,更多的是对其包容接纳的自信心,由此他们将羌笛等胡族风物写进边塞诗里。盛唐边塞诗人内心的这种自信心与自然雄浑伟岸的崇高感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最终在边塞诗等作品中体现出二者的完美融合,由此也产生了盛唐边塞诗所特有的崇高悲壮的艺术风格。
其次,以羌笛为代表的胡族乐器被写入诗中,帮助塑造典型边塞环境,将读者一下子拉入边塞异域情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边塞自有的悲壮美。乐入诗中,以听觉感受衬托情感感受,通过塑造以悲戚为主基调的声音环境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最后,羌笛所固有的民族性质和特有音色,对于传达向往平静的诉求、厌恶战争的情感以及思乡怀人的幽怨,具有较为普遍的社会意义,易于引起征战时期人们的共鸣。以羌笛为代表的胡乐及以羌文化为代表的胡族文化与中华固有传统文化观念自然结合,产生一种民族文化上的交融互动,羌笛也因此成为一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意象,堪称促进羌汉文化融合的经典范例。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盛唐边塞诗擅用胡族乐器以突出其感人的力量,既能充分表现边地民族的艺术才能,也能表现创作主体自身远离故土、投身边塞的寂寞与乡愁等情思,几种因素融为一体,奏响了一曲曲哀怨缠绵的盛唐边塞乐章。
一、盛唐边塞诗出现胡乐的原因
在大唐这个思想开放、多元文化交汇的异域融合时代,胡汉两族由冲突走向融合。在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除语言、衣着、宗教等民族差异碰撞交融外,音乐歌舞艺术也是其交融的重要内容。《大明宫》记载道:“唐代开放包容,政治上不分疆界,张开怀抱;经济上不分族别,竞争谋生;民族上不分胡汉,皆为臣民。”自唐太宗推行华夷一家后,长安聚居近10万胡人:粟特人主宰西市贸易;龟兹舞女酒肆最受欢迎;于阗人精于绘画;高昌人常于宫廷演奏。
因此,胡乐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广泛进入中原人民的生活。文士也对军旅经历更加看重,选择投笔从戎。游牧文化多渠道对盛唐边塞诗进行了风俗意象的输入,其中包括众多的风俗音乐乐器,如羌笛、号角、琵琶。这些游牧地区产生的文化意象进入中原诗人的视野,成为唐代诗人创作边塞诗的基本元素和审美基础。
二、盛唐边塞诗中的羌笛等胡乐意象
据检索,唐诗中提及“琴”的有1401条,包含“鼓”的有1057条,提到“瑟”共402条,直接包含“笛”字的共454条,涉及“箫”共408条,“琵琶”96条,“琴瑟”29条。诗歌类型大多为边塞诗。
纵观整个盛唐边塞诗中的胡乐运用,出现最多的乐器主要是笛、琵琶、胡笳、號角、鼙鼓、觱篥等乐器。由此可见,笛是羌汉文化交流互动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也是盛唐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意象。“笛有雅笛、羌笛。唐所尚,殆羌笛也。其乐与觱篥、箫、笳列横吹部者同。”指出羌笛是一种横吹乐器。谈到羌笛,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盛唐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戍边的战士们常用羌笛吹奏《折杨柳》来抒发自己的乡思与悲伤之情。除此诗之外,还有众多的边塞诗中运用了羌笛这一胡乐器。列举如下: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孟浩然《凉州词》:“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高适《金城北楼》:“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王维《陇头吟》:“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三、羌笛在盛唐边塞诗中所传达的情感
羌笛,作为古代胡族乐器中最有特色、最负盛名的乐器,与羌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羌笛为盛唐边塞诗所常用,甚至在诗中一度成为笛子的代名词,与其特有的音色及其主要曲调所擅长表达的情绪不无关系。以下是对羌笛在盛唐边塞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的考察:
(一)行旅送别之哀
除《折杨柳》之外,《关山月》亦是一首哀婉幽怨的笛曲,其多为伤离别之辞,加以羌笛的悲凉音色,显示出浓郁的离愁别绪。如“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塞外之地与离别总是紧紧相连,王昌龄《从军行》所描述的军中送别固然离不开这羌族特有的乐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也渲染出了军中送别豪壮深沉的情思。
(二)羁旅思乡之情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江上闻笛》中,边城游子王昌龄的悲愁由羌笛表现。笛曲中还有一首《梅花落》,同《折杨柳》一样,亦表达归家无期的思乡之情。李白《清溪半夜闻笛》:“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写听闻笛奏《梅花曲》的感受,传达出忧国与乡思之哀情。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所吹也是《梅花落》。《梅花落》与茫茫的宁静夜色构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勾起了战士们深沉的乡思。那羌笛所吹的《梅花落》表达出来的含而不露的无尽乡情,比直抒胸臆更为真挚可感。
(三)征夫思妇久别之怨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凉秋是游子思亲、思妇远念的季节。王昌龄作为边塞将士中的一个思考者,抓住征人特殊的情感体验,视听结合,用悲凉哀怨的笛声填补视觉描写的扁平感,表现征人内心情感的突然波动,客观的羌笛之声和征人思妇的主观情感融为一体,动人而缠绵。
(四)坚定不渝的报国之志
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实力给予诗人及人民以自信心与包容力,使其皆有报国尽忠之志。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展现了狼烟暂熄,边关危解后,战士听到羌笛之声才敢涌起的乡思,却反而让读者联想到之前紧迫的战事,从而展现了战士为国戍边伟大的奉献精神。李颀《塞下曲》:“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呜咽、悲壮的羌笛声和沙场的悲凉残酷融为一体,更彰显了将士们报国的飒爽英姿和豪迈气概。
(五)对和平宁静的诉求与对战争的厌恶
羌笛牧歌自然而流畅的音色悠扬动人,其中所蕴含的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是羌族人民性格的基调,也是它引起人们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高适《金城北楼》:“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通过羌笛间接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和力求早日平息战乱、安定变土的愿望。
总而言之,羌笛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寄托着征戍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报国的豪情壮志,反映着人们对和平宁静的诉求以及对战争的厌恶。诗人们把意象的客观意义与戍边战士们的悲苦融为一体,创作出了盛唐独一无二的瑰丽边塞诗。
四、盛唐边塞诗使用羌笛等胡乐意象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首先,展现边塞的崇高力量。具有无穷力量的肃杀边塞景象使诗人产生一种辽阔的崇高感,盛唐前所未有的昌盛国力使得诗人们对于边塞的空旷辽阔、寂静荒远的环境并没有产生畏惧之心,更多的是对其包容接纳的自信心,由此他们将羌笛等胡族风物写进边塞诗里。盛唐边塞诗人内心的这种自信心与自然雄浑伟岸的崇高感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最终在边塞诗等作品中体现出二者的完美融合,由此也产生了盛唐边塞诗所特有的崇高悲壮的艺术风格。
其次,以羌笛为代表的胡族乐器被写入诗中,帮助塑造典型边塞环境,将读者一下子拉入边塞异域情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边塞自有的悲壮美。乐入诗中,以听觉感受衬托情感感受,通过塑造以悲戚为主基调的声音环境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最后,羌笛所固有的民族性质和特有音色,对于传达向往平静的诉求、厌恶战争的情感以及思乡怀人的幽怨,具有较为普遍的社会意义,易于引起征战时期人们的共鸣。以羌笛为代表的胡乐及以羌文化为代表的胡族文化与中华固有传统文化观念自然结合,产生一种民族文化上的交融互动,羌笛也因此成为一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意象,堪称促进羌汉文化融合的经典范例。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盛唐边塞诗擅用胡族乐器以突出其感人的力量,既能充分表现边地民族的艺术才能,也能表现创作主体自身远离故土、投身边塞的寂寞与乡愁等情思,几种因素融为一体,奏响了一曲曲哀怨缠绵的盛唐边塞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