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东升最初在汉正街摆地摊时,成本5分的钢丝球,别人卖1元2个,谈东升卖1元4个,一个虽少赚2角5分,销量却数倍增长。“那时候经常为抢地摊位置打架,”谈东升说,“还好慢慢撑过来了。”
一年夏天,有一种叫“跳跳娃”的玩具风靡武汉三镇,汉正街很多商家抓住了这个商机,大赚了一笔。等谈东升反应过来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机,但他没有放过这次机会,风风火火地赶到浙江义乌“跳跳娃”的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此时,“跳跳娃”在市场上已出现明显滞销,“出厂价也在不停地跌,一天一个价格”。但谈东升认为,趁便宜进一批货回去还能赚一笔。妻子很清楚武汉市场上的行情,“商品已经饱和,并且大量滞销,汉正街多数商家已经开始向义乌的厂家返货,这个时候怎么能进货呢?”谈东升却有自己的想法,“武汉已经火过了,但下面的地市应该有一个滞后效应”。他还是背着妻子,运了几车便宜货回武汉。
这时,汉正街市场上几乎已经没有了“跳跳娃”,而“跳跳娃”在二三级市场的火热如期而至。一时间,偌大的汉正街只有谈东升有货,几车货迅速卖光。虽然错过了第一波行情,但谈东升在最短时间内赚得比准都多。
此后,在谈东升的店里打过货的人,几乎都会成为他的固定客户。“他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不管谁到店里来打货,谈东升总会很坦诚地给客户一个合理的价格,并且劝客户先到其他的店里看看价格,“货比三家不上当”。谈东升对自己的产品、价格和进货渠道有信心,多数商品他都有把握做到在汉正街同业中价格最低。
谈东升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钱不是一次赚得完的。“从我的手中绝不会轻易放走一个大客户”。对待大客户的生意,他就像对自己的生意一样关心,总是不定期地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对方近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并且教客户一些经营的方法,及时告诉他们来自市场上游的情况,让他们及时调整战略。
谈东升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在今后几年之内,他要开办自己的工厂。他要学习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打造自己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争取将汉正街的小商品打入义乌市场。
一年夏天,有一种叫“跳跳娃”的玩具风靡武汉三镇,汉正街很多商家抓住了这个商机,大赚了一笔。等谈东升反应过来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机,但他没有放过这次机会,风风火火地赶到浙江义乌“跳跳娃”的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此时,“跳跳娃”在市场上已出现明显滞销,“出厂价也在不停地跌,一天一个价格”。但谈东升认为,趁便宜进一批货回去还能赚一笔。妻子很清楚武汉市场上的行情,“商品已经饱和,并且大量滞销,汉正街多数商家已经开始向义乌的厂家返货,这个时候怎么能进货呢?”谈东升却有自己的想法,“武汉已经火过了,但下面的地市应该有一个滞后效应”。他还是背着妻子,运了几车便宜货回武汉。
这时,汉正街市场上几乎已经没有了“跳跳娃”,而“跳跳娃”在二三级市场的火热如期而至。一时间,偌大的汉正街只有谈东升有货,几车货迅速卖光。虽然错过了第一波行情,但谈东升在最短时间内赚得比准都多。
此后,在谈东升的店里打过货的人,几乎都会成为他的固定客户。“他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不管谁到店里来打货,谈东升总会很坦诚地给客户一个合理的价格,并且劝客户先到其他的店里看看价格,“货比三家不上当”。谈东升对自己的产品、价格和进货渠道有信心,多数商品他都有把握做到在汉正街同业中价格最低。
谈东升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钱不是一次赚得完的。“从我的手中绝不会轻易放走一个大客户”。对待大客户的生意,他就像对自己的生意一样关心,总是不定期地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对方近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并且教客户一些经营的方法,及时告诉他们来自市场上游的情况,让他们及时调整战略。
谈东升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在今后几年之内,他要开办自己的工厂。他要学习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打造自己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争取将汉正街的小商品打入义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