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绝大多数涉及对数字的计算,且大部分为生活实践中常用的知识。所以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也能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强弱,以及对生活实践能力的强弱。本文将针对该问题,结合当今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计算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且会依托实际提出相关看法与意见,希望能给教师带来一些参考,也希望为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计算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五年级;实施方法
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若想让学生从根本上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高效计算能力。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计算教学从始至终都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与数学思维发散的一大原因。特别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对数学计算能力的掌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做题速度以及学习效率,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有效防止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出现问题,教师要通过一種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教学与培养,使之能够掌握一种高效的计算方式,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提供基本的保障。
一、加强训练,培养习惯
学生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切不可过于急切,让学生在一朝一夕中养成一种高效的计算能力。而是要通过不断地引导与培养,以及大量的训练等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让学生对计算、数字等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潜意识,在面对一个数字或者一道题目的时候,学生会下意识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人教版教材中“小数乘法”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的知识训练自身的计算能力。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堂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设计一道题目为“0.579×5.8+0.42×5.79”,然后让学生对该题目进行计算。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式子中计算的先后顺序,当学生得到明确的提示之后,通过认真的计算方可得出最后结果。另外,该题目还可以体现出小数乘法中的各种重难点问题,如不满1的小数、大于1的小数、乘法中含有加减法的计算步骤等等。当学生对该题目进行思考的时候,会结合教师给出的计算方法展开计算,如:把0.579扩大10倍,把5.8缩小10倍,此时它们的乘积是不变的。再依照同理计算后半部分,最后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要求对其进行相加。教师以此为法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遵守计算规则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算理算法,相辅相成
算理与算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数学计算离不开算理算法的引导。在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算理的基础对其展开教学,并且要结合算法的方式逐渐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将算理和算法有效地进行融合,从而体现相辅相成的计算法则。在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训练,以此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除法运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中最为简单的数理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如果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排除0)”在该数学算理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与教学,让学生去逐步了解不同的小数除法计算题该怎么去思考,并且要在运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运算的法则与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小数点、如何归整小数为整数、如何将前后不一致的小数融合为一致的小数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简化运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此时学生再对其计算便会方便很多。另外,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且要利用针对性较强的题目对个别学生进行相关的检测与训练,使其能够有效填补学生个体存在的不足。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大量的例题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并且要帮助学生了解算理算法之间的转换与关联。通过不断的学习,学生方可明白算理算法中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口算估算,熟能生巧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计算效率。在笔算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口算与估算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计算的整体速度与正确率。并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通过竞赛的方式在讲台上出题,题目给出后,每个小组均可抢答,若抢答成功则可以加分,抢答失败则要减分。在抢答过程中,教师可把题目设计为估算类型的、口算类型的、约等于类型的、加减乘除混算类型的等。以此为法,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感受计算训练带来的快乐。
总之,计算能力是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在对其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劳逸结合”的方法应用,将训练、引导与游戏的方式融合起来对学生展开教学,方可有效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娄燕娜. 基于小学五年级计算错误资源的教学再设计[D].杭州师范大学,2017.
[2]李新.识得“计算”真面目——计算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分析与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8):56-60.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五年级;实施方法
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若想让学生从根本上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高效计算能力。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计算教学从始至终都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与数学思维发散的一大原因。特别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对数学计算能力的掌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做题速度以及学习效率,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有效防止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出现问题,教师要通过一種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教学与培养,使之能够掌握一种高效的计算方式,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提供基本的保障。
一、加强训练,培养习惯
学生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切不可过于急切,让学生在一朝一夕中养成一种高效的计算能力。而是要通过不断地引导与培养,以及大量的训练等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让学生对计算、数字等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潜意识,在面对一个数字或者一道题目的时候,学生会下意识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人教版教材中“小数乘法”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的知识训练自身的计算能力。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堂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设计一道题目为“0.579×5.8+0.42×5.79”,然后让学生对该题目进行计算。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式子中计算的先后顺序,当学生得到明确的提示之后,通过认真的计算方可得出最后结果。另外,该题目还可以体现出小数乘法中的各种重难点问题,如不满1的小数、大于1的小数、乘法中含有加减法的计算步骤等等。当学生对该题目进行思考的时候,会结合教师给出的计算方法展开计算,如:把0.579扩大10倍,把5.8缩小10倍,此时它们的乘积是不变的。再依照同理计算后半部分,最后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要求对其进行相加。教师以此为法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遵守计算规则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算理算法,相辅相成
算理与算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数学计算离不开算理算法的引导。在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算理的基础对其展开教学,并且要结合算法的方式逐渐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将算理和算法有效地进行融合,从而体现相辅相成的计算法则。在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训练,以此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除法运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中最为简单的数理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如果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排除0)”在该数学算理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与教学,让学生去逐步了解不同的小数除法计算题该怎么去思考,并且要在运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运算的法则与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小数点、如何归整小数为整数、如何将前后不一致的小数融合为一致的小数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简化运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此时学生再对其计算便会方便很多。另外,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且要利用针对性较强的题目对个别学生进行相关的检测与训练,使其能够有效填补学生个体存在的不足。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大量的例题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并且要帮助学生了解算理算法之间的转换与关联。通过不断的学习,学生方可明白算理算法中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口算估算,熟能生巧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计算效率。在笔算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口算与估算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计算的整体速度与正确率。并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通过竞赛的方式在讲台上出题,题目给出后,每个小组均可抢答,若抢答成功则可以加分,抢答失败则要减分。在抢答过程中,教师可把题目设计为估算类型的、口算类型的、约等于类型的、加减乘除混算类型的等。以此为法,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感受计算训练带来的快乐。
总之,计算能力是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在对其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劳逸结合”的方法应用,将训练、引导与游戏的方式融合起来对学生展开教学,方可有效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娄燕娜. 基于小学五年级计算错误资源的教学再设计[D].杭州师范大学,2017.
[2]李新.识得“计算”真面目——计算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分析与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8):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