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点的辨识主要考查论点的摘录与提取,论点的提炼与概括,论点的提出方式辨识,论点与论题的辨识,对表达论点的关键句的理解。论点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论点常见的位置有:标题、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等。考生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对照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只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论点或论题的提出方式主要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引出论点;列举事实或生活现象引出论点,讲述故事提出论点,开门见出直接提出论点,讲述道理,加以分析(如运用比喻)提出论点。议论类文章关于文意的考查,侧重于把握文章的论点与论据,掌握文章的论证过程,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与主张等,主要题型有复述大意、概括要点、理解内涵、筛选信息、把握情感、分析态度等。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谈语言
◎王 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對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借鉴
1.通览全文,作者谈论了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解析:此类题目不能照抄标题,全文围绕书面语这个关键词,提出两个要求:书面语加工时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和大众化。
2.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解析:文章第6~12段论述了“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回到这道文题,我们应当结合文章分析,得出答案。文章第6、7段论述书面语应当要规范;第8、9段举例论述了一些书面语不规范;第10段认为书面语既要规范化,也要大众化;第11段论述不能用“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第12段论述规范的标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技巧
明确论点的特点。分论点一般是对中心论点的分条支撑。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文中若已明确提出中心论点,答题时尽量引用原句;如没有则需将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心论点。
文学何为
◎韩少功
①经常遇到有人提问:“文学有什么用?”我理解这些提问者,包括一些犹犹豫豫考入文科的学子。他们的潜台词大概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我买下房子、车子以及名牌手表吗?能让我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以及豪华会所里的VIP吗?
②我得遗憾地告诉他们:基本上不能——这意思是说,除了极少数畅销书,文学自古就是微利甚至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字的快餐乃至泡沫,其实与文学没有多大关系。街头书摊上红红绿绿的色情、凶杀、黑幕……让读者一次次地把钱掏出,但不会有人太把它们当回事吧? ③不过,岂止文学利薄,不赚钱的事情其实还很多。下棋和钓鱼赚钱吗?听音乐和看山水赚钱吗?与情投意合的朋友谈心赚钱吗?泪流满面地思念亲人赚钱吗?少年幻想与老人怀旧赚钱吗?走进教堂时的神秘感和敬畏感赚钱吗?做完义工后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赚钱吗?大喊大叫、奋不顾身地热爱偶像赚钱吗?……这些事非但不赚钱,可能还费钱,费大钱。但如果没有这一切,生活是否会少了点什么?会不会有些单调和空洞?
④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是有文化、有精神的,在于人总是追求一种有情有义的生活。换句话说,人没有特别了不起,其嗅觉比不上狗、视觉比不上鸟、听觉比不上蝙蝠、搏杀能力比不上虎豹,但要命的是,人这种直立动物往往比其他动物更贪婪。一条狗肯定想不明白,为何有些人买下一套房子还想圈占十套,有了十双鞋还去囤积一千双。想想看,这样一种最无能、最贪婪的动物,如果失去了文明,失去了文明所承载的情与义,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不是连一条狗都有理由耻与之为伍?
⑤人以情义为立身之本,因而人类社会几千年一直有文学的血脉在流淌。在没有版税、稿酬、奖金、电视采访、委员头衔乃至出版业的漫长岁月,仅仅依靠口耳相传和手书传抄,文学也一直能生生不息蔚为大观,向人们传达有关价值观的经验和想象,指示一条澄明敞亮的文明之道。这样的文学不赚钱,起码赚不出比肩李嘉诚和比尔·盖茨的财富,但它让赚到钱或没赚到钱的人都活得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因此它不是一种谋生之术,而是一种心灵之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修养。把文学与利益联系起,不过是一种可疑的现代制度安排,更是某些现代教育商、传媒商、学术商等乐于制造的掘金神话。文科学子们大可不必轻信。
⑥只要人类还存续,只要人类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文学就肯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哪怕是恶棍和混蛋心中也常有柔軟的一角,忍不住会在金钱之外寻找点什么。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呼吸从容、目光清澈、神情舒展、容貌亲切的瞬间,在心灵与心灵相互靠近之际,永恒的文学就悄悄上场了。人类的文学宝库中所蕴藏的感动与美妙,就会成为出现在眼前的新生之门。
(选自《读者》2019年第17期)
训练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第④段中,作者将人与动物进行了比较,认为相对于动物,人的劣势是(1)
(2) ,人的优势是(3) ,由此作者得到的结论是:人以情义为立身之本。
2.请阐述下面这段文字不能放到《文学何为》一文中的理由。
电子数码技术便于传达视觉和听觉,但语言文字仍然无法替代,文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钱钟书先生说过,任何比喻都没法画出,比如说爱情,说“爱神之箭射中了我的心”,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刺穿心脏吗?文学的修辞之妙,不可画,也不可拍摄。(韩少功)
答: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谈语言
◎王 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對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借鉴
1.通览全文,作者谈论了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解析:此类题目不能照抄标题,全文围绕书面语这个关键词,提出两个要求:书面语加工时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和大众化。
2.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解析:文章第6~12段论述了“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回到这道文题,我们应当结合文章分析,得出答案。文章第6、7段论述书面语应当要规范;第8、9段举例论述了一些书面语不规范;第10段认为书面语既要规范化,也要大众化;第11段论述不能用“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第12段论述规范的标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技巧
明确论点的特点。分论点一般是对中心论点的分条支撑。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文中若已明确提出中心论点,答题时尽量引用原句;如没有则需将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心论点。
文学何为
◎韩少功
①经常遇到有人提问:“文学有什么用?”我理解这些提问者,包括一些犹犹豫豫考入文科的学子。他们的潜台词大概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我买下房子、车子以及名牌手表吗?能让我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以及豪华会所里的VIP吗?
②我得遗憾地告诉他们:基本上不能——这意思是说,除了极少数畅销书,文学自古就是微利甚至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字的快餐乃至泡沫,其实与文学没有多大关系。街头书摊上红红绿绿的色情、凶杀、黑幕……让读者一次次地把钱掏出,但不会有人太把它们当回事吧? ③不过,岂止文学利薄,不赚钱的事情其实还很多。下棋和钓鱼赚钱吗?听音乐和看山水赚钱吗?与情投意合的朋友谈心赚钱吗?泪流满面地思念亲人赚钱吗?少年幻想与老人怀旧赚钱吗?走进教堂时的神秘感和敬畏感赚钱吗?做完义工后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赚钱吗?大喊大叫、奋不顾身地热爱偶像赚钱吗?……这些事非但不赚钱,可能还费钱,费大钱。但如果没有这一切,生活是否会少了点什么?会不会有些单调和空洞?
④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是有文化、有精神的,在于人总是追求一种有情有义的生活。换句话说,人没有特别了不起,其嗅觉比不上狗、视觉比不上鸟、听觉比不上蝙蝠、搏杀能力比不上虎豹,但要命的是,人这种直立动物往往比其他动物更贪婪。一条狗肯定想不明白,为何有些人买下一套房子还想圈占十套,有了十双鞋还去囤积一千双。想想看,这样一种最无能、最贪婪的动物,如果失去了文明,失去了文明所承载的情与义,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不是连一条狗都有理由耻与之为伍?
⑤人以情义为立身之本,因而人类社会几千年一直有文学的血脉在流淌。在没有版税、稿酬、奖金、电视采访、委员头衔乃至出版业的漫长岁月,仅仅依靠口耳相传和手书传抄,文学也一直能生生不息蔚为大观,向人们传达有关价值观的经验和想象,指示一条澄明敞亮的文明之道。这样的文学不赚钱,起码赚不出比肩李嘉诚和比尔·盖茨的财富,但它让赚到钱或没赚到钱的人都活得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因此它不是一种谋生之术,而是一种心灵之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修养。把文学与利益联系起,不过是一种可疑的现代制度安排,更是某些现代教育商、传媒商、学术商等乐于制造的掘金神话。文科学子们大可不必轻信。
⑥只要人类还存续,只要人类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文学就肯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哪怕是恶棍和混蛋心中也常有柔軟的一角,忍不住会在金钱之外寻找点什么。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呼吸从容、目光清澈、神情舒展、容貌亲切的瞬间,在心灵与心灵相互靠近之际,永恒的文学就悄悄上场了。人类的文学宝库中所蕴藏的感动与美妙,就会成为出现在眼前的新生之门。
(选自《读者》2019年第17期)
训练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第④段中,作者将人与动物进行了比较,认为相对于动物,人的劣势是(1)
(2) ,人的优势是(3) ,由此作者得到的结论是:人以情义为立身之本。
2.请阐述下面这段文字不能放到《文学何为》一文中的理由。
电子数码技术便于传达视觉和听觉,但语言文字仍然无法替代,文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钱钟书先生说过,任何比喻都没法画出,比如说爱情,说“爱神之箭射中了我的心”,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刺穿心脏吗?文学的修辞之妙,不可画,也不可拍摄。(韩少功)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