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母羊,眼巴巴盯着
  一头饿狼,吞下自家一轮旭日
  多少日后,又有一顶日头
  穿过呼伦贝尔草原上空的云朵
  照射到,失独母羊
  新欢的情景
其他文献
没有谁的饭碗  比麻雀的放得更高  麻雀的饭碗在峰峦之上,云层之上  每天它们才早出晚归  去天空上班  公车不能再用了  又买不起私车  麻雀只能走路去单位  为节约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麻雀,一次次把走变成了飞  天空纪录了一只麻雀所有的飞行  并在夜晚提供了发光的铁证  但,对一只盘家养口的麻雀  知错就改的麻雀  即便它挪用了月亮这只银碗  只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归还  我照样,判它无罪
期刊
春风在丽日下招摇  她一会儿拉扯着树的手,一会儿拉扯着河流的  河流很瘦,尽显一身骨架  爬在卵石上的水草脚下有一肚子苦水  我和一群鸟儿活在春风里  它们凭借着蓝天,我对蓝天只有张望  有人在高飞远去,在春风中长出翅膀  我可不愿做鸟人,我脚踏实地  有草从泥土里伸出耳朵,听春风吹  可它只听到了我的脚步声  在丽日下在春风里  除了我和小草的耳朵,谁都是过客  我们就这样等着一些事物的到来  
期刊
今天的会议室和昨天一样  只是多了和少了些过客  麦克风是公共的情人,不管对谁  都叫得很欢,叫得两面三刀  我看到它春药的一面,也看到它匕首的一面  我不在人左,也不在人右  一杯清茶,慢慢地陪我  消磨时间。我已习惯了  在别人高度发情的声音中打盹  和磨厚我的脸皮  这一早,时光肯定不会倒流  我自然也不会返老还童  我突然发现窗外有一只鸟  我拿了一早的时间羨慕它的自由  它却用了一早的时
期刊
那些不着声的水,骨子里全是响声  有铁骨铮铮,也有扼腕叹息  我常常在他们身边坐下来,一坐就是深夜  谁也不开口说话,更不用说吐露心情  月光倒流,它逆流而上  像是劝什么人停下脚步  它的努力和时光的流失成正比  而静水,静水边的我  却无意抓住和放弃什么  除了晚风还是晚风  除虫鸣声的流淌,就剩下心跳了  而此时,似乎什么都是多余的  包括这幽灵般的夜色  而此时,不知是谁朝静水扔了石头  
期刊
呜呼!1938年的中国,国将不国兮!  ——5月,徐州会战失败;6月,安庆沦陷;10月,武汉和广州相继沦陷;12月,汪精卫率领陈公博、周佛海在越南河内发表臭名昭著的“艳电”,提出了“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卖国求荣当了汉奸。  ——让我们再俯身看看1938年中国的政治版图:东北是伪满洲国,张家口是“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华北北平是日伪政府,华东是南京维新政府和没有收回租界的“孤岛”上海,
期刊
又一个轮回与山河无关  与周遭的草木也没多大关系  日出日落,日照样出照样落  我却不得不承受这生命的流水  已经老得够可以了,须发开始变白  肯定还会沿着这条道走下去  儿子离开家,更愿说是远走高飞  我已经忘却了我曾经的家,父母不再  不再用人间烟火喊我回去  脚下的路一并汇成车水马龙  每天醒来,怀揣不安  不安是免不了的  每天的太阳是新的,人却一天天变旧  我怀揣什么样的心事,终将不会改
期刊
三十年差一点,我们都老了  老在思念和记忆里  今天阴转雨,北风面向北方  你拿出手机传看翻拍的毕业照  你说谁谁谁,我们都成了各自口中的谁谁谁  光阴怎么说逝就逝呢  一杯薄酒无须窖藏  恰同学少年,各自在欲望上倾注才华和力气  多年的倾注  换来往事一起回首  再过一会儿,我们会各奔东西  这为了离别的相聚或是为了相聚的离别  都会成为过客  这是否就是蚌和珍珠成长的过程  如果是,情谊会天长
期刊
色为苍,苍为天  苍穹之下,人头浮动  哪儿才是核心层面,苍茫之间  无轴心之争,偏南永远不止一些  漏下点点,让我惊讶  世道交叉,就像蓝色星球  转动无限止  谁读到圆心圈,谁就最先摸到  云雾中升起的石头和水流里流亡者的脸  就读到一片蒹葭  人之初,我在横阳江畔  期待上苍,恩赐  善良的光芒  在潮湿闷热的气旋间,照我前行  环视对岸荡漾  天之苍,苍之南  还要诠释阳光肥沃,大地茂盛 
期刊
今日宜投胎和放生,小乌龟归来  水陆两生,冒着热气滴滴煎熬  今日宜安床和扫舍,人生荒芜处  每一粒尘土,洁净无比  今日宜祈福和祝寿,木鱼敲起点点  雨水滋润,日月有序  今日宜安葬和祭祀,唯独死亡不可模拟  闪电过后,入土归还  万物归心,万事皆休  让我明了:人生雷同处,别无选择  取舍之间,所有思想  绝不会在南方腐殖物空隙里出轨
期刊
起早,江雾慢慢退去  这里感觉刚从另一个世界转过来  灰蒙蒙,江水还在睡眠中  还在父亲临终前  那一丝慢慢淡去的气息  横阳江畔,多么熟悉的灰墩  新的叠加和新的灰味,让我心悸  没有足够大的雨水  没有谁会主动把它铲平,或者清洗  灵厝及遗物  在自家园地烧化  三年之内,不动一石一锄  否则,像陨石落入  膝下儿女担心,灵厝漏风漏雨  亡灵没有安身之所  阴间在西北侧,阳间在东南侧  昨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