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对网络集群行为倾向的影响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764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相对剥夺感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显著高于低相对剥夺被试。(2)在实名认证条件下,高相对剥夺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显著高于低相对剥夺被试;在低相对剥夺的条件下,匿名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实名认证被试。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匿名性;网络集群行为倾向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这种空前的变革固然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和危害。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渐呈现出群体化倾向,即我们所说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加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现阶段,中国社会呈现出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群体性事件频发、多发相交织的景象。特别是在当今这个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网络为人类拓展了一个自由发布信息、表达意见并形成需求共鸣的社会交往空间。互联网虽然源于虚拟,但伴随着我国网民群体的逐渐壮大,诸多源发于网民的网络集群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思想、生存与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项研究发现,集群行为事件更容易在网络环境下发生(李晓娟,2012),如这几年发生的周森锋事件、魔兽铜须门事件、网友抵制家乐福事件和景德镇“别墅门”事件等,这些事件均证明,网络群体事件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调控网络集群行为事件就成为政府在信息社会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鉴于网络集群事件的不断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治理难度,因此就迫切需要我们及时对其形成与演化的内在规律和应对方法进行研究。
  1.1网络集群行为
  网络集群行为是為数众多的人的共同行为;是自发的,行动者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组织;个人在集群中具有匿名性、过激性、情绪化、被暗示性、无批判性等特质。最早关注集群行为现象的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Le Bon,他在著作中使用了“乌合之众”一词,对集群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Park和Burgess则首先明确提出了“集群行为”的概念。
  1.2 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由美国社会学家Stouffer等人提出,指与参照群体相比, 个体或群体对自身不利地位的感知(张书维,王二平,周洁,2012)。这种不利地位的感知不是对自己的绝对地位的感知,而是与他人或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的结果。由于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差距也逐渐拉大,致使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感到不满,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1.3 匿名性
  去个性化是由心理学家Zimbardo等人提出来的。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一种现象。当个人处于去个性化的状态时,常常表现出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匿名性,是网络媒体有别于其它媒体的显著特征。网络的匿名性给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发泄自己被压迫心理的人们一个渠道,使人们产生了“法不责众”的心理,诱发了大量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群体行为。
  1.4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目前呈多学科化趋势,但以从社会学视角和新闻传播学视角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果居多,而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探讨不多,特别是通过操纵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来研究的更是少见。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通过操作匿名性和相对剥夺感来考察这两个因素在网络集群行为倾向中是否有影响、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匿名性和相对剥夺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为相关部门控制网络集群行为或制定网络规范等提出有效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学者认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社会心理特点(董嘉明,2008)。
  在初始传播阶段,心理特征表现为公众的基本的归因偏差和较为严重的剥夺感。乐国安等提出,根据认知失调、相对剥夺或剥夺侵犯理论,大众在现实环境中形成的不平衡感、被剥夺感会促使其产生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需求和动机,这正是人们进入网络或参与网络事件的根本动因。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居民均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相对剥夺感,在某个网络舆情的激发下,基于人们这种共同的相对剥夺心理,致使人们做出更多的集群行为呢?本研究通过情景设计的范式(张书维、王二平、周洁,2012)来操纵相对剥夺感,探讨相对剥夺感这一变量究竟能不能影响人们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
  在扩散阶段,心理特征表现为无意识从众心理的相互影响,匿名心理和谣言的广泛流传。匿名性的网络空间确实给了人们一个摆脱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约束和价值导向、相对来说自由的空间。LeBon认为,“群体事件中,人们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去个性化。由于网络的这种匿名性和虚拟性,使许多网民认为自己在网络情境中的行为是虚拟行为,并不需要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人们更倾向于做出在现实情境中不会做出的行为,这样便助长了网络情境中的集群行为。因此,有学者提出,网络的匿名性能促进个体做出集群行为。基于以上理论观点,我们提出:实名认证这种降低网民匿名性的做法,是否会减少人们做出网络集群行为的倾向呢?
  斯皮尔斯等人发现,劣势群体成员利用计算机媒介沟通的匿名性抵制强大的优势群体。那么,个体因体验到相对剥夺感而在心理上处于劣势状态,是否会在网络情境下表现出对其他群体的抵制,从而发生网络集群行为?
  2 方法
  2.1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相对剥夺感:高,低)×2(匿名性:高,低)被试间设计。
  2.2 被试
  被试为160名学生(男88,女72)。年龄在12~18岁(M=22.36,SD=1.43)。   2.3 工具
  问卷一:相对剥夺感问卷。采用马皑编制的相对剥夺感问卷。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 0.63。该问卷一共有4个题项,总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相对剥夺感程度越强烈。
  问卷二:网络集群行为倾向问卷。采用自编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问卷。该问卷有9个项目,总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越强。
  2.4 实验程序
  首先,分发实验材料,在高相对剥夺水平,材料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毕业生的高考成绩明显低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毕业生;在低相对剥夺水平则相反。
  第二,让所有被试阅读 “部分毕业生因未考上大学毕业证书被扣”的报道。
  第三,对被试进行匿名性的操纵。在高匿名水平,告知被试“网络ID为匿名”; 在低匿名水平,告知被试“网络ID为实名认证”。
  第四,让被试填写网络集群行为问卷。
  3 结果
  3.1 对相对剥夺的操纵检验
  相对剥夺操纵的有效性通过比较相对剥夺高低两组的相对剥夺分数来检验。本实验中,相对剥夺的均值为12.00(SD=3.29)。对高低两组的群体相对剥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低群体相对剥夺组的相对剥夺感得分(M=10.97,SD=3.68)显著低于高群体相对剥夺组(M=13.03,SD=2.50),t(58)=2.54,p<0.001。这意味着,本研究的对相对剥夺操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2 描述统计的结果
  高相对剥夺感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M=33.68,SD=5.305)比低相对剥夺感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M=30.53,SD=7.790)更强;匿名条件下的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M=32.80,SD=7.315)比实名认证条件下(M=31.40,SD=6.308)的更强。由表1可知,在四种实验处理下,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从大到小依次为:高相对剥夺、匿名(M=34.13,SD=6.249),高相对剥夺、实名认证(M=33.23,SD=4.416),低相对剥夺、匿名(M=32.38,SD=8.369),低相对剥夺、实名认证(M=28.68,SD=6.772)。
  3.3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对网络集群行为倾向影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以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为自变量,以网络集群行为倾向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相对剥夺感的主效应显著,F(1,156)=9.101,p<0.05,网络集群行为倾向:高相对剥夺感组>低相对剥夺感组;匿名性的主效应不显著,F(1,156)=1.798,p>0.05;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156) =4.852,p<0.05。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
  3.4 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
  为了更清楚说明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3.4.1相对剥夺感的单纯主效应分析
  相对剥夺感在低匿名性水平(实名认证)的条件下简单效应显著,F( 1,78) =27.36,p<0.05。即在实名认证条件下,不同相对剥夺感水平的个体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有显著差异,且网络集群行为倾向:高相对剥夺感组>低相对剥夺感组。相对剥夺在高匿名性(匿名)的条件下简单效应不显著,F( 1,78) =0.67,p>0.05,不同相对剥夺感水平的个体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不存在显著差异。
  3.4.2匿名性的单纯主效应分析
  匿名性在低相对剥夺感的条件下简单效应显著,F( 1,78) =5.97,p<0.05。即在低相对剥夺感条件下,不同匿名性水平的个体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且网络集群行为倾向:匿名组>实名认证组。匿名性在高相对剥夺感的条件下简单效应不显著,F( 1,78) =0.35,p>0.05。即在高相对剥夺感条件下,不同匿名性水平的个体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不存在显著差异。
  4 讨论
  4.1 相对剥夺感与网络集群行为
  相对剥夺感显著影响网络集群行为倾向,高相对剥夺水平下的被试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更强。Wright和Taylor的研究发现,长期的相对剥夺易引发成员参与的集群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整个群体的现状,如罢工,示威甚至暴动等(张书维等,2012)。
  4.2 相对剥夺感、网络去个性化与网络集群行为
  在匿名条件下,高相對剥夺和低相对剥夺的人们的网络集群行为倾向没有显著性差异。群体相对剥夺与集群行为之间的相关至多仅维持在中度水平(张书维等,2012)。在匿名条件下,无论人们体验到了什么程度的相对剥夺感,人们都倾向于做出网络集群行为。网络情境匿名性的特征和责任扩散的普遍心理,导致参与者在事发现场产生正常社会秩序下难以产生的非理性情绪与行为(邓希泉,2010)。
  当人们体验到较高的相对剥夺感,无论其匿名程度如何,他们都倾向于做出网络集群行为。相对剥夺感为群体性事件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动因。相对剥夺感在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网络以其独特的匿名性,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聚集场所。当个体处于高匿名状态时会降低自己的道德自律行为,同时参与者的真实信息得不到证实,故不必担心会承担行为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极容易使人无理性,从而滋生网络集群行为。
  参考文献
  [1]邓希泉. 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0, 1: 103-107.
  [2]董嘉明. 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机制探析及对策建议[J]. 决策咨询通讯, 2008 (6): 28-31.
  [3]李晓娟. 网络集群行为事件中社会网络结构的属性特征研究[J]. 信息通信, 2012 (4): 163-164.
  [4]薛婷, 陈浩, 乐国安. 集群行为诸理论的整合模型[J]. 心理科学, 2010, 33(6): 1439.
  [5]张书维, 王二平, 周洁. 跨情境下集群行为的动因机制[J]. 心理学报, 2012, 44(4): 524-545.
  [6]Tropp, L. R., & Wright, S. C. (1999). In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An examination across multiple social comparison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9(5‐6), 707-724.
其他文献
学生非常重视老师对他的评价。老师对他的充分肯定,往往可以激励他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老师的一次赏识,也许就能引发出他继续创造的源泉;老师的一句鼓励,足可以唤起他“抬起头走路的自尊”;老师的一句赞扬,说不定就点燃了他内心要求上进的火花。善于激励学生的老师,就意味着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因为这样,容易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后进
期刊
摘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基本目标,其是指幼儿身体与心理处在健全状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为幼儿构建良好生活环境,使幼儿的生理与心理能够健康成长。基于此种背景下,幼儿园教育需要构建家园合作平台,通过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的结合,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从而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家园合作教育现状,重点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心理
期刊
摘要:共青团组织在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团委在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不同对象(团干部、团员、全体受教育对象)入手,把学生变成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分享,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落后、自控能力差、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诸多种因素,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心理健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而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
期刊
摘要:中学共青团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之一,在团员学生的成长成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理念和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能够有效解决中学团工作的部分问题。  关键词:中学;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学生个性培养和学校特色教育都是学校的发展任务。中学共青团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之一,在团员学生的成长成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团工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干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教学对象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教育孩子成长时,不仅要看到孩子外在的表现和动作行为。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变化。用我们的师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你会发现学生因你而改变。  关键词:师爱;赞扬;积极语言;改变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期刊
摘要:教师情感承诺是以学校整体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以统一的办學目标为宗旨。最终营造教师对其所在环境产生归属感以及集体荣誉感、从而在情感上体现归属感并在行为上体现努力完成本职教育教学工作。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XX区的新建幼儿园教师的情感承诺水平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同时在此分析基础上,对教师情感承诺水平的提升,找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新建幼儿园;幼儿教师;情感承诺  一、
期刊
摘要: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让课堂教学高效,三步探究学习法教学模式即是一种。科学地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模式及实施策略,对学生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科渗透;三步探究;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效率。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特殊教育日益完善,一些在肢体或智力方面存在轻微残障的少年儿童也通过随班就读的形式参与到健全同龄人的学习生活中。但是,随读形式也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对这类特殊学生造成不便,并对其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他们健康、和谐成长。  关键词:随班就读;心理预警;干预措施  由于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就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
期刊
摘要:焦虑是儿童情绪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且会带来一系列的行为问题,例如神经性呕吐。本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作者如何通过改变认知、系统脱敏等方式,结合创设良好生存环境帮助一名神经性呕吐儿童停止呕吐,走出焦虑,恢复正常快乐的生活。  关键词:神经性呕吐;焦虑;系统脱敏法  一、背景描述  第一次知道小李的时候,我还是学校的心理老师,听他的班主任介绍他的情况:男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