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有效地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性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引起各个学校、各位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课外性劳动、内容、多种方式
学校通过开展多种课外性劳动活动,可以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外劳动性活动包括自我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
自我服务劳动是指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的劳动。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树立尊重他人劳动的思想品德。自我服务劳动是从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常常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洗脸、刷牙、剪指甲、叠被、梳头、穿衣服、系鞋带、钉扣子、整理书包等。这主要是针对小学低年级而言。到了中高年级,则应培养学生煮饭炒菜、收拾房间、洗衣服等技能。
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包括:做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卫生,绿化校园,劳动建校等。自我服务劳动不只是为自己服务,也包括为自己的集体服务,为同伴们服务。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报酬的义务劳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书中高度赞扬“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他把这种公益的、不计报酬的劳动看作是共产主义的萌芽,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是“伟大的英雄主义”。正是这种劳动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首创精神和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的崇高思想。因此,学校应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看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生的课外性劳动不同于成人的劳动,对他们参加课外劳动的内容、劳动量的大小、劳动的组织,都要认真研究,周密安排,使学生通过课外劳动受到全面的锻炼和多方面的教育。为此,在指导课外劳动时应讲究如下技巧:
(一)课外劳动应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课外劳动重点应放在教育上,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把劳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不去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学生不可能受到劳动观点的教育,也不能养成劳动习惯。有些学生也可能会在艰苦的劳动中产生怕脏、怕累、厌恶劳动的思想。因此,只有把劳动实践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劳动成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把组织课外劳动活动的过程变成教育的过程。
第一,布置课外劳动前应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明确劳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劳动中去。
第二,在劳动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育。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始有终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爱护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再次还要进行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注意劳动安全、爱护劳动工具等。
第三,劳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课外劳动的开展应注意经常性和多样性
课外劳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如果开展课外劳动有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可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应注意让学生不间断地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使学生在不间断的劳动过程中树立劳动观点,巩固劳动观点,以至养成习惯,使劳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课外劳动的内容和分量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在劳动内容上要有所选择,不能安排有碍健康的劳动。在劳动分量上要恰当,要让学生力所能及;组织劳动要考虑当地的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使劳动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指导学生注意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经验。
(三)在课外劳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教育
学生参加课外劳动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劳动事故的发生。
第一,教师应不断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劳动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要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第二,教师要在学生的集体劳动中密切注意劳动安全,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劳动中不准打闹,注意饮食卫生。
第三,不要组织劳动竞赛,因为每个学生的体力有差别,竞赛容易损伤学生的健康。
第四,在进行总结时,要把安全劳动作为总结的重要内容,表扬遵守纪律、安全劳动的学生,批评不注意安全劳动的学生。经过反复教育,使学生养成安全劳动的习惯。
第五,在没有教师参加的公益服务劳动中,要教育学生随时注意安全,不能单独行动,离家或离校应向家长、老师或同学打招呼,夏天劳动后不能下水游泳。
第六,在家务劳动中,告诫学生注意安全用电、用气,一切家用电器应按操作程序进行,不懂或做不了的家务劳动应请教父母或邻居,以免有损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周志刚.学校劳动教育亟待规范加强[N].河北日报,2000年.
方永.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常保晶.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作者电话:13732966365;信箱:[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课外性劳动、内容、多种方式
学校通过开展多种课外性劳动活动,可以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外劳动性活动包括自我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
自我服务劳动是指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的劳动。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树立尊重他人劳动的思想品德。自我服务劳动是从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常常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洗脸、刷牙、剪指甲、叠被、梳头、穿衣服、系鞋带、钉扣子、整理书包等。这主要是针对小学低年级而言。到了中高年级,则应培养学生煮饭炒菜、收拾房间、洗衣服等技能。
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包括:做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卫生,绿化校园,劳动建校等。自我服务劳动不只是为自己服务,也包括为自己的集体服务,为同伴们服务。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报酬的义务劳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书中高度赞扬“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他把这种公益的、不计报酬的劳动看作是共产主义的萌芽,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是“伟大的英雄主义”。正是这种劳动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首创精神和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的崇高思想。因此,学校应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看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生的课外性劳动不同于成人的劳动,对他们参加课外劳动的内容、劳动量的大小、劳动的组织,都要认真研究,周密安排,使学生通过课外劳动受到全面的锻炼和多方面的教育。为此,在指导课外劳动时应讲究如下技巧:
(一)课外劳动应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课外劳动重点应放在教育上,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把劳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不去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学生不可能受到劳动观点的教育,也不能养成劳动习惯。有些学生也可能会在艰苦的劳动中产生怕脏、怕累、厌恶劳动的思想。因此,只有把劳动实践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劳动成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把组织课外劳动活动的过程变成教育的过程。
第一,布置课外劳动前应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明确劳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劳动中去。
第二,在劳动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育。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始有终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爱护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再次还要进行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注意劳动安全、爱护劳动工具等。
第三,劳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课外劳动的开展应注意经常性和多样性
课外劳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如果开展课外劳动有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可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应注意让学生不间断地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使学生在不间断的劳动过程中树立劳动观点,巩固劳动观点,以至养成习惯,使劳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课外劳动的内容和分量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在劳动内容上要有所选择,不能安排有碍健康的劳动。在劳动分量上要恰当,要让学生力所能及;组织劳动要考虑当地的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使劳动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指导学生注意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经验。
(三)在课外劳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教育
学生参加课外劳动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劳动事故的发生。
第一,教师应不断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劳动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要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第二,教师要在学生的集体劳动中密切注意劳动安全,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劳动中不准打闹,注意饮食卫生。
第三,不要组织劳动竞赛,因为每个学生的体力有差别,竞赛容易损伤学生的健康。
第四,在进行总结时,要把安全劳动作为总结的重要内容,表扬遵守纪律、安全劳动的学生,批评不注意安全劳动的学生。经过反复教育,使学生养成安全劳动的习惯。
第五,在没有教师参加的公益服务劳动中,要教育学生随时注意安全,不能单独行动,离家或离校应向家长、老师或同学打招呼,夏天劳动后不能下水游泳。
第六,在家务劳动中,告诫学生注意安全用电、用气,一切家用电器应按操作程序进行,不懂或做不了的家务劳动应请教父母或邻居,以免有损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周志刚.学校劳动教育亟待规范加强[N].河北日报,2000年.
方永.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常保晶.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作者电话:13732966365;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