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送润笔找错门
唐代诗人王维(701—759),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唐玄宗时曾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官职,唐肃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右丞相),世称“王右丞”。
王维以诗文著称于唐开元、天宝年间。他擅长五言诗,田园山水诗尤佳;加之他精通书画,山水画技艺极臻精妙,又浑然天成,当时的画家几乎无人能及。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深谙音律。有一次,有人得到一张《奏乐图》,不知道乐曲的名字,就拿去请教王维。王维揣摩了一下,马上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的情境”。在场的人半信半疑。有好事者召集乐工按照曲谱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时,果然与图上画的一模一样。众人惊愕之余,不禁对王维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是这么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画家,却从来不以“名家”自诩,为人谦和朴实,且信斋吃素,生活俭朴。他平素作一些山水画,也大都是馈赠友朋,一般都不收取润笔。
与王维同时的宰相王玙(?—768),并无多少真才实学。他迎合玄宗晚年崇信老庄,好神仙之术,于是上奏章谏议广修祠祭,讨得“圣意”大悦,得任太常博士、侍御史。肃宗即位,仍好巫术;王玙继以前议获宠,遂擢升至宰相要职。他的才学当然远不如王维,却喜欢自吹。他也能写一些应酬文章,人家便恭维他是“大作家”,他居然毫不推诿。他好为人作碑志,收取的润笔费相当昂贵。人们暗中将“二王”对比,认为维、玙之间人品和才学都相距甚远。
一日,有送巨资厚礼者,叩开了王维的家门。一问他姓王,又是丞相,便出示礼帖,说是给大作家王丞相送润笔费来啦。王维一看,酬金和礼品如此丰厚,不禁为之咋舌;同时也明白了来者是将他误当成王玙而找错了门,便指着对门王玙的家,不无讥讽地说:“错了,错了——大作家在那边!”
十、韩愈文好酬亦高
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县(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韩愈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曰“文”,故又称韩文公。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亦佳。他为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且身体力行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在当时名气颇大,对后世亦有很大影响。
名气大当然文章稿酬也高。韩愈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叛乱之后,奉宪宗诏谕撰写了著名的《平淮西碑》,笔力浑厚雄健。唐宪宗很满意,把勒有碑文的一块石刻赐给了在平叛中立有大功的韩弘,后者便送了五百匹绢给韩愈作为报酬。又有一次,韩愈给死去的王用写碑文颂辞,王用的儿子给韩愈送去了昂贵的鞍马和白玉带、黄金等物。韩的一位熟人刘义从中拿走了几斤金子,并说:“这是吹捧坟墓中的人而得到的报酬,不如送给我刘某人作寿礼更好。”韩愈没有阻止他。韩愈去世后,以《陋室铭》和“竹枝词”闻名于世的作家刘禹锡为他写祭文,说“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意思是说,你韩公一个字的价格,就能载运金钱堆积如山。所谓“一字千金”,“字敌金山”,极言韩愈的文章好获酬也高。
顺便提及的是,前面说到的那篇《平淮西碑》,虽然获酬甚高,却也惹出了麻烦。该文系受皇命作碑记功,旨在张扬唐皇声威,歌颂宪宗武功,表彰平藩诸臣;而于主帅裴度,颂词尤多。因此引起先入淮西擒获藩主的李愬不满,通过其妻唐安公主向皇上讼诉碑文不实。宪宗只好诏令磨平韩碑,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碑文勒石刊刻。然韩、段二碑,其文采辞章才华殊异,差别颇大。北宋时苏轼曾作《临江小驿》诗云:“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注:“吏部”即指韩愈)。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苏东坡的褒韩贬段虽然尖刻,却是有眼光、有见地的行家之语。韩愈《平淮西碑》虽已成断碣残碑,但其文古朴,酣畅淋漓,具雄健奔放之势,故终难湮灭其光芒而留传后世。这样看来,该文是完全值得起当初的“高酬”的,由此可见韩愈确是“才高八斗文无价”,时人酬以重金,在他是当之无愧的。
十一、白居易重情轻财
唐代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所指便是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属河南)人,唐穆宗时曾官至宰相。他的诗流畅激越,擅长讽喻,时称“元和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曾任翰林学士、刑部尚书。他的诗作多针砭时弊,反映民间疾苦,为时人争相传诵。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新唐书·白居易传》)。“元白”之称既代表了唐代文学史上一种诗才齐名、诗风相近的现象,又记录着这两位唐代诗人相互酬咏、交往密切的深笃情意。当时他俩的相互酬唱有三十韵、五十韵以至一百韵的,都被江南士人所传诵,流传至京师,闾里巷陌普遍传唱,至为感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俩共同倡导并推进的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即是上续《诗经》和《汉乐府诗》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現实主义传统,以自拟新题的方式写作乐府诗。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元稹则为“副帅”。他们二人的亲密合作和诸多实践,不仅开一代诗风,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且使他们的友谊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元稹比白居易早逝。他在生前就将题写墓碑之事托付给白居易。元稹死后,白居易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撰写了一篇碑文以示悼念。对此,元稹的家人欲付给他相当丰厚的润笔费,包括车马、绫绢、银鞍、玉带等相当于“七十万之巨”的厚酬;还同时送来他家一批奴婢。元家坚持要送,白居易坚决不收,如此往返多次。白居易诚恳地说:“我和元微之乃生死之交,写碑文是朋友的临终托付,也是对交情最好的挚友的信任。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深厚交情,怎么能收下这些礼物和酬金呢?”最后由于元家执意要送,白居易只好将奴婢退还,将所送的巨额润笔费捐助给当时正待修建的香山寺,并作《修香山寺记》叙其始末,于文末特意说明:“施舍给香山寺的这些财帛,其利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 通过这件事,可看出白居易对友情的看重;同时,一篇墓志碑文而以七十万为谢,亦可见唐人润笔之巨。此外,将奴婢作为“润笔”的一部分,见于记载的,尚属首次,亦堪称奇事也。
十二、皇甫湜按字论价索高酬
皇甫湜(777—835),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穆宗时进士,后官至工部郎中,曾师从韩愈学习古文。他是一位个性独特的文人,自信而恃才傲物,嗜酒而喜欢酒后为文。他的文章奇僻隐奥,尤善碑文。就连当时的文坛领袖、大名鼎鼎的韩愈,在垂老病危之际也曾专门写信给他:“我死后能彰显我之生平而让我不至于随世湮灭者,非你(指皇甫湜)莫属啊!”皇甫湜遵其遗嘱,撰写了《韩文公墓志铭》和《韩愈神道碑》二文,受到世人的称道。韩愈的儿子曾给他送去丰厚的报酬。由此可见皇甫湜撰写碑文名气之大。
当时流行的碑文主要是两大类。一类如前所述,是为死者撰写的墓碑或墓志铭;另一类是为新修佛寺或道观撰写的“功德碑”,这类文字一般都要请时贤名士、文章高手撰写,故润笔报酬亦高。当时皇甫湜供职于曾任宰相的裴度门下,当一名判官。裴度修福先寺,欲请人撰文为碑。其时白居易名气很大,裴度想请远在外地的白居易撰写《福先寺碑》文。皇甫湜听说此事,大为不满,认为裴度瞧不起他,于是递上辞呈耿直而言:“裴公既然舍近而求远,只知道白居易而不相信我皇甫湜,那就让我从现在起就辞职吧!”裴度只好改变主意,转而请他撰写碑文。
皇甫湜叫人备了好酒,于畅饮酣醉之际,洋洋洒洒,挥笔立就。文成之后,裴度觉得满意,赠送他许多车马和绢帛作为润笔。没料到皇甫湜却嫌润笔太少,很气愤地说:“我是不轻易为人作碑的。这篇碑文总共三千字,我的文章应当按‘一字三缣’计酬,即一个字该值三匹细绢,为什么给我这么少的润笔?”裴度暗笑曰:“真是个旷达不羁的文人啊!”赶快陪着笑脸又增送了五千匹绸绢的润笔。
这很有点像今天稿酬的“以(千)字计酬”法。而皇甫湜的“脾气”,与现时一些颇有个性和才气的作家按质论价、索要优酬何其相似乃尔!
十三、雅士重名节,高酬难动心
虽然求人作文付给润笔酬劳已成惯例,获酬者亦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列,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该得的钱物;然而,有一些文人却仍然在为别人作文、写碑之后,对请托者所赠财帛辞谢不受,体现了高人雅士的君子之风。
唐时柳玭是知名的书法家。他不轻易取人钱财,而是常常“义务”为他人写碑文。他从御史大夫贬为泸州刺史时,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请他给自己书写“德政碑”碑文,并备以厚礼作为润笔。柳玭对他说:“如果赠送给我财物作酬谢,我就不能答应你的请求。”顾彦晖只好免“礼”而称谢。
还有一类文人,严守德行,讲究气节,不轻易下笔,尤其不肯违心地为他人撰写(或书写)谀颂之辞;哪怕你付给很高的润笔,不该写的,他就是坚决不写。
唐人韦贯之,历仕唐德、顺、宪、穆宗四朝,官至宰相,以忠诚而“严身律下”著称。《旧唐书》称誉他“生平未尝馈遗,故家无羡(余)财”。裴均的儿子拿一万匹缣(细绢)作为润笔,请韦贯之为其父撰写墓志铭。韦贯之觉得裴均无德政可写,便断然拒绝道:“我宁肯饿死,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润笔。堂堂韦某,岂能写这样的文章!”
唐穆宗时,萧俯任宰相。“俯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且“趣尚简洁,不以声利自污”(《旧唐书·萧俯传》)。当时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亡故后,穆宗下诏书,要萧俯作《神道碑》颂其功德。按当时惯例,奉诏作碑文将得到(润笔)厚赏。萧俯上疏婉拒曰:“王士真政绩平平,何况这篇文章将涉及到他的儿子,士真之子王承宗就不仅是平庸的问题。他子承父职后曾对朝廷有反叛行为,后因宪宗平定淮西之乱后,迫于朝廷威慑他才不得不归顺。如要我秉笔直书,则没法为他(父子俩)撰写溢美之辞。何况,文成之后,皇上会按惯例给我重金奖赏,我若拒绝,会违拗了皇上的好意;我若接受,则又有违我平生的志向。所以,此文我还是不写为好。”唐穆宗表示理解,于是取消了要他写《神道碑》的诏令。
十四、蔡襄得欧阳修润笔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自然畅达,为世人所崇,史称“欧阳文忠公”。他在《归田录》中记载了他为书法家蔡襄付润笔的趣事。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与欧阳修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其工楷、行、草书;楷书端丽沉着,行书浑厚秀美,草书淳淡婉丽。欧阳修当时所作《集古录自序》,由蔡襄书写刻石,欧阳修感到很满意,称“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他想重重地酬谢蔡襄,但又想,作为朋友交情,送银钱蔡襄未必肯收,且难以免俗。他知道蔡襄有两大特长,一是工书法,二是善品茶,润笔最好能与此相关,既能投蔡襄之所好,又能脱俗,体现一定的品位。他便精心挑选了几件礼物作为润笔:一是书法家珍爱的鼠须笔,配上精制典雅的铜绿笔格;二是名贵的龙井茶,配上罐装的惠山泉。蔡襄得此润笔,开怀大笑,认为清高脱俗,典雅得体,又正中下怀,遂欣然受之。
過了一个多月,有人送给欧阳修“清泉香饼”一筐。乍听好像是可食之物,其实不然。清泉是地(产地)名;香饼是一种石炭,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灭。“焚香读书”或“焚香泼墨(写字)”乃是文人一大雅趣。蔡襄听说欧阳公近得此物,十分羡慕,便惋叹道:“可惜香饼送迟了,使我的润笔少了这一种绝佳之物!”欧阳修听了暗暗好笑,觉得老朋友虽不爱钱,却对焚香、品茶、挥毫的“三宝”得其二(茶、笔)而缺其一(香饼)深为遗憾,实在“求全”得太过分,也“贪婪”得太有趣了。出于友谊和宽容,且为补“三缺一”之憾,欧阳修遂再送去香饼。蔡襄于是大悦。
十五、司马光获“御批”稿酬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力辅四朝,官至宰相,政治上趋于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史学上却是个卓有建树的创新开拓型人物。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主持撰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司马光接受编史任务之后,蛰居洛阳达十九年之久。他和助手们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及至该书编成,他已齿发脱落,垂垂老矣,仅一年多后便去世了。《资治通鉴》全书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考异、目录),“博而要,简而周”地记载了十六个朝代、贯穿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兴衰治乱的史实。这样一部煌煌巨著,与汉代司马迁所撰《史记》一起,堪称史学双璧,将永远辉耀于中华史坛。
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该书告竣之后,司马光向神宗皇帝上《进书表》,言“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呈请皇帝披阅省览。宋神宗不仅“钦赐”了书名,还亲自为该书作序。可惜神宗未能阅毕,于次年三月去世。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下达了《奖谕诏书》,赞誉司马光“博学多闻,贯穿今古……发挥缀缉,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还说是“省阅以还,良深嘉叹”(“自从省阅以来,确实深为嘉许赞叹”)!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诏书的最后,宋哲宗特地亲自开列“润笔”奖项:“今赐卿银、绢、对衣、腰带、鞍辔马”;并详细地开列了清单目录,嘱其“至可领也”(“到库便可领取”——见《资治通鉴·奖谕诏书》)。这一笔数目不菲的金银财物,是皇帝从国库中专门拨出、对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們十九年辛勤劳作发给的“一次性”润笔奖赏,也可以称作“御批”稿酬。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这部史学著作是不朽的,他所付出的工作量和辛劳度也是空前的。据史载,为了抓紧时间,防止睡觉过头,他专门请人用圆木制了一个枕头,起名“警枕”。当睡觉翻身时圆木滚落于地,他便立刻惊醒起身,继续著书。司马光编书认真、细致,连书稿也誊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他和助手们誊写的《通鉴》草稿在洛阳城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了其中数百纸,竟未发现一个潦草的字迹。可见他们用力之勤、功夫之深、费时之多。由是观之,“御批”稿酬虽然丰厚,然而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所付出的巨大的精神劳动以及《通鉴》的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于这一笔“润笔”费,则是完全当之无愧的。
十六、苏东坡与“换羊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蜀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皇帝的“侍读”;后因讥议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他一生多次遭贬,仕途不畅,然而却应了“文章憎命达”(杜甫语)之说,诗极妙境,文臻佳绝。他具有卓越的艺术天才,诗、词、文、赋、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诣,被公认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在宋代书法界,苏东坡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他前承唐风而又不拘成法,突破古人的樊篱,开创了风格独特的“苏体”,不管是平淡冲和、典雅秀润,还是雄奇跌宕、酣畅淋漓,都自有一种神韵贯串其中。所以,时人将东坡书法誉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宋人之书,当以苏轼为第一”(陆维钊《书法述要》)。其作品备受世人珍爱。但苏东坡生性潇洒,并不看重润笔钱财,而是常常兴之所至,即写即送。故时人说他“于书画亦精绝。故其简笔才落手,即为人藏去,有得其真迹者,重于珠玉”(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
有个叫韩宗儒的文人,认识苏东坡,知道苏东坡的字是能换取钱财的。但他生性饕餮,很喜欢吃羊肉,便与苏东坡通信,每弄到一张有苏东坡笔迹的便函,便拿到统领禁军的殿帅姚麟许那儿换十几斤羊肉。对此,苏东坡一时还蒙在鼓里。有一天,苏东坡的朋友兼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将此事讲给他听,并和他开玩笑说:“昔时有晋人王羲之以字换鹅,称‘换鹅书’,如今先生的字可以叫做‘换羊书’罗!”东坡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敞怀大笑。有一天,苏东坡在翰林院奉旨撰写文稿,正忙得不可开交。韩宗儒则一日之内写了几封信来,想求东坡写一回函,而且让人在门外等着取回信。东坡暗忖:想必此人嘴馋了又没羊肉吃了。他生性幽默风趣,喜与人玩笑、戏谑,便笑着叫差役去打发来人:“请传我的话,本官今日断屠!”意思是本官今日没工夫写字,看来你今天没法拿到“换羊书”,羊肉是吃不成了!
像韩宗儒这样的人,不识东坡墨宝“重于珠玉”的价值,却拿去换羊肉,一般人都会为之生气;但东坡却不然。在他眼中,“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东坡对其弟苏辙语),故以宽阔的心胸,诙谐的语言对之,“点”到为止,却不以恶语伤人。由此可见苏东坡的大家风范以及性情中善良宽厚之一面。
十七、碑文润笔丰,东坡婉拒之
古时候的人很看重自己“百年之后”的名节,即对自己一生功德业绩盖棺定论的评价与颂扬。于是,或生前就预先托人,或死后由子孙请人撰写墓志铭、碑文者,不乏其人。因为这类文字勒石刻碑可以传之后世,甚至“永垂千古”,故撰写的润笔费也很可观。一些官宦或商贾人家甚至不惜重金悬购碑文,实际上是拿钱“买”一篇对死者的谀颂之辞。唐文宗时,长安城中,不少人争着为仕宦人家的死者撰写碑文,讨价还价,争来争去,热闹如市场一般。一些“专业写作”碑文的二三流文人,每请必到,不请自到,眼中盯住的是丰厚的润笔费,其所撰谀颂碑文与死者“功德”相距甚远,“管它离谱不离谱,反正死人已入土;管它违心不违心,只认白银和黄金”。此种以“拜金”为目的的碑颂之风,在唐时已成气候,宋时尤盛。
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苏东坡。以他当时的文才、名气,许以高酬而托人带信或登门请他作碑文的人不计其数;他若是要想借此“发财”,当是轻而易举之事。但苏东坡看重名节,不慕钱财,更不肯让自己手中的笔因违心谀颂而染尘蒙垢。他在《祭张文定公文》中说:“我从来就不愿意为天下人写墓志铭,除非其人确有大功德。”也就是说,他唯一看重的是死者的功德。东坡不仅如此说,也如此做。《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凡七十三卷,墓志铭仅占二卷,十三人,其中五人为女性(包括朝云),乃当时贤妻良母;其他八人(包括范镇、张方平、藤元发)则是德高望重的名臣名士,值得在碑文中大书一笔。
宋哲宗元祐年间,苏东坡曾给皇帝写过一篇奏稿,文中说:“臣近日得敕书所示,要臣为已故的同知枢密院事赵瞻撰写神道碑。请念臣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学业荒疏,文词浅陋,不能满足作为子孙而欲宣扬亲人功德恩泽的夙愿。因此,恳请陛下另选贤能高手,以免去臣的这个差使。”苏东坡此文托词借故,婉拒了为赵瞻写碑之事。究其原因,是赵瞻子孙虽许以重金润笔,而赵瞻其人却无德无才,不值一写。 十八、苏轼与文同“戏言”润笔
苏轼(东坡)与文同(与可)既是表兄弟,又是文场挚友。苏轼的文章与文同的文人画(尤其是墨竹)都为世人所称道。二人亲密无间,常常书来信往,交流创作心得。“画竹必先得竹于胸中”便是文同教给苏轼的绘画理论之一。苏轼潜心揣摩练习,其所画墨竹亦“独得其意,并得其法”,成为当时一绝。
文同画竹名闻遐迩,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当时习俗,常以白色的绢帛作为润笔画资,一则白绢可用于作画,省去畫家购材之费;二则绢帛价格较贵,本身就是可与银两等值兑换的酬资。文同重义轻财,并不看重润笔,尤其是不愿为那些附庸风雅的富人作画,哪怕他们送来整匹整匹的绸绢,他也毫不动心;有时甚至掷之于地,骂道:“我要把这些当成袜子!”此话被士大夫中的富人传为话柄。
后来苏轼到了徐州任上做官,文同来信说:“近来我对士大夫们说,深谙我画法技巧的苏学士,就在徐州,你们可去那里求画;苏公呵,那些做袜子的材料就都要汇集到你那里去了。”这当然是玩笑话。信末,文同还附了两句诗:“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诗中的“鹅溪绢”是名贵蜀绢,寒梢则指竹子。苏轼明知诗中的数字是不能用简单算术来推算的,却故意回信“戏言”道:“你要画一万尺之竹,我推算了一下,当用绢帛二百五十匹才够画。我知道文公你懒得动笔,只是想得到这些润笔(指绢帛)而已!”文同急忙回信改口道;“我那些话是胡诌的,世间哪有一万尺长的竹呢?”还不无自嘲地说:“像我这样的穷文人,若是真有二百五十匹绢帛的资产的话,我早就拿它买田还乡安度晚年罗!”
不久,文同将他画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送给苏轼,苏轼遂题写《筼筜谷》诗回赠,诗中继续与文同“戏言”:“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放过)箨(tuò)龙(即竹笋)。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其中“渭滨千亩”一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与千户侯同”。苏轼在此戏言其有“千亩”(千户侯)之富,亦暗指前面文同的“买田”之说。诗中最妙的是“清贫馋太守”句。当时文同任洋州知府,相当于太守;“清贫”是实话,“馋”是俏皮话。这是承接前面“二百五十匹绢”的话题,并暗指(戏言)其有千亩(千户)之欲;实际上是反语,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的友好调侃。苏轼深知文同不肯为富人作画,也不看重钱财,因而一生清贫,却故意拿种竹的面积与润笔的绢帛开玩笑,愈开愈“大”(千亩之“大”),愈开愈“多”(数百匹之“多”),不过是“画饼充饥”的子虚乌有而已。仔细玩味二人的对话,一则可见其幽默性格与亲密关系,二则可窥其清贫之乐与高雅之趣。其不失为以润笔为发端的一则佳话。(待续)
作者: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一级文学创作
唐代诗人王维(701—759),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唐玄宗时曾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官职,唐肃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右丞相),世称“王右丞”。
王维以诗文著称于唐开元、天宝年间。他擅长五言诗,田园山水诗尤佳;加之他精通书画,山水画技艺极臻精妙,又浑然天成,当时的画家几乎无人能及。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深谙音律。有一次,有人得到一张《奏乐图》,不知道乐曲的名字,就拿去请教王维。王维揣摩了一下,马上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的情境”。在场的人半信半疑。有好事者召集乐工按照曲谱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时,果然与图上画的一模一样。众人惊愕之余,不禁对王维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是这么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画家,却从来不以“名家”自诩,为人谦和朴实,且信斋吃素,生活俭朴。他平素作一些山水画,也大都是馈赠友朋,一般都不收取润笔。
与王维同时的宰相王玙(?—768),并无多少真才实学。他迎合玄宗晚年崇信老庄,好神仙之术,于是上奏章谏议广修祠祭,讨得“圣意”大悦,得任太常博士、侍御史。肃宗即位,仍好巫术;王玙继以前议获宠,遂擢升至宰相要职。他的才学当然远不如王维,却喜欢自吹。他也能写一些应酬文章,人家便恭维他是“大作家”,他居然毫不推诿。他好为人作碑志,收取的润笔费相当昂贵。人们暗中将“二王”对比,认为维、玙之间人品和才学都相距甚远。
一日,有送巨资厚礼者,叩开了王维的家门。一问他姓王,又是丞相,便出示礼帖,说是给大作家王丞相送润笔费来啦。王维一看,酬金和礼品如此丰厚,不禁为之咋舌;同时也明白了来者是将他误当成王玙而找错了门,便指着对门王玙的家,不无讥讽地说:“错了,错了——大作家在那边!”
十、韩愈文好酬亦高
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县(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韩愈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曰“文”,故又称韩文公。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亦佳。他为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且身体力行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在当时名气颇大,对后世亦有很大影响。
名气大当然文章稿酬也高。韩愈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叛乱之后,奉宪宗诏谕撰写了著名的《平淮西碑》,笔力浑厚雄健。唐宪宗很满意,把勒有碑文的一块石刻赐给了在平叛中立有大功的韩弘,后者便送了五百匹绢给韩愈作为报酬。又有一次,韩愈给死去的王用写碑文颂辞,王用的儿子给韩愈送去了昂贵的鞍马和白玉带、黄金等物。韩的一位熟人刘义从中拿走了几斤金子,并说:“这是吹捧坟墓中的人而得到的报酬,不如送给我刘某人作寿礼更好。”韩愈没有阻止他。韩愈去世后,以《陋室铭》和“竹枝词”闻名于世的作家刘禹锡为他写祭文,说“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意思是说,你韩公一个字的价格,就能载运金钱堆积如山。所谓“一字千金”,“字敌金山”,极言韩愈的文章好获酬也高。
顺便提及的是,前面说到的那篇《平淮西碑》,虽然获酬甚高,却也惹出了麻烦。该文系受皇命作碑记功,旨在张扬唐皇声威,歌颂宪宗武功,表彰平藩诸臣;而于主帅裴度,颂词尤多。因此引起先入淮西擒获藩主的李愬不满,通过其妻唐安公主向皇上讼诉碑文不实。宪宗只好诏令磨平韩碑,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碑文勒石刊刻。然韩、段二碑,其文采辞章才华殊异,差别颇大。北宋时苏轼曾作《临江小驿》诗云:“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注:“吏部”即指韩愈)。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苏东坡的褒韩贬段虽然尖刻,却是有眼光、有见地的行家之语。韩愈《平淮西碑》虽已成断碣残碑,但其文古朴,酣畅淋漓,具雄健奔放之势,故终难湮灭其光芒而留传后世。这样看来,该文是完全值得起当初的“高酬”的,由此可见韩愈确是“才高八斗文无价”,时人酬以重金,在他是当之无愧的。
十一、白居易重情轻财
唐代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所指便是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属河南)人,唐穆宗时曾官至宰相。他的诗流畅激越,擅长讽喻,时称“元和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曾任翰林学士、刑部尚书。他的诗作多针砭时弊,反映民间疾苦,为时人争相传诵。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新唐书·白居易传》)。“元白”之称既代表了唐代文学史上一种诗才齐名、诗风相近的现象,又记录着这两位唐代诗人相互酬咏、交往密切的深笃情意。当时他俩的相互酬唱有三十韵、五十韵以至一百韵的,都被江南士人所传诵,流传至京师,闾里巷陌普遍传唱,至为感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俩共同倡导并推进的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即是上续《诗经》和《汉乐府诗》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現实主义传统,以自拟新题的方式写作乐府诗。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元稹则为“副帅”。他们二人的亲密合作和诸多实践,不仅开一代诗风,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且使他们的友谊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元稹比白居易早逝。他在生前就将题写墓碑之事托付给白居易。元稹死后,白居易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撰写了一篇碑文以示悼念。对此,元稹的家人欲付给他相当丰厚的润笔费,包括车马、绫绢、银鞍、玉带等相当于“七十万之巨”的厚酬;还同时送来他家一批奴婢。元家坚持要送,白居易坚决不收,如此往返多次。白居易诚恳地说:“我和元微之乃生死之交,写碑文是朋友的临终托付,也是对交情最好的挚友的信任。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深厚交情,怎么能收下这些礼物和酬金呢?”最后由于元家执意要送,白居易只好将奴婢退还,将所送的巨额润笔费捐助给当时正待修建的香山寺,并作《修香山寺记》叙其始末,于文末特意说明:“施舍给香山寺的这些财帛,其利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 通过这件事,可看出白居易对友情的看重;同时,一篇墓志碑文而以七十万为谢,亦可见唐人润笔之巨。此外,将奴婢作为“润笔”的一部分,见于记载的,尚属首次,亦堪称奇事也。
十二、皇甫湜按字论价索高酬
皇甫湜(777—835),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穆宗时进士,后官至工部郎中,曾师从韩愈学习古文。他是一位个性独特的文人,自信而恃才傲物,嗜酒而喜欢酒后为文。他的文章奇僻隐奥,尤善碑文。就连当时的文坛领袖、大名鼎鼎的韩愈,在垂老病危之际也曾专门写信给他:“我死后能彰显我之生平而让我不至于随世湮灭者,非你(指皇甫湜)莫属啊!”皇甫湜遵其遗嘱,撰写了《韩文公墓志铭》和《韩愈神道碑》二文,受到世人的称道。韩愈的儿子曾给他送去丰厚的报酬。由此可见皇甫湜撰写碑文名气之大。
当时流行的碑文主要是两大类。一类如前所述,是为死者撰写的墓碑或墓志铭;另一类是为新修佛寺或道观撰写的“功德碑”,这类文字一般都要请时贤名士、文章高手撰写,故润笔报酬亦高。当时皇甫湜供职于曾任宰相的裴度门下,当一名判官。裴度修福先寺,欲请人撰文为碑。其时白居易名气很大,裴度想请远在外地的白居易撰写《福先寺碑》文。皇甫湜听说此事,大为不满,认为裴度瞧不起他,于是递上辞呈耿直而言:“裴公既然舍近而求远,只知道白居易而不相信我皇甫湜,那就让我从现在起就辞职吧!”裴度只好改变主意,转而请他撰写碑文。
皇甫湜叫人备了好酒,于畅饮酣醉之际,洋洋洒洒,挥笔立就。文成之后,裴度觉得满意,赠送他许多车马和绢帛作为润笔。没料到皇甫湜却嫌润笔太少,很气愤地说:“我是不轻易为人作碑的。这篇碑文总共三千字,我的文章应当按‘一字三缣’计酬,即一个字该值三匹细绢,为什么给我这么少的润笔?”裴度暗笑曰:“真是个旷达不羁的文人啊!”赶快陪着笑脸又增送了五千匹绸绢的润笔。
这很有点像今天稿酬的“以(千)字计酬”法。而皇甫湜的“脾气”,与现时一些颇有个性和才气的作家按质论价、索要优酬何其相似乃尔!
十三、雅士重名节,高酬难动心
虽然求人作文付给润笔酬劳已成惯例,获酬者亦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列,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该得的钱物;然而,有一些文人却仍然在为别人作文、写碑之后,对请托者所赠财帛辞谢不受,体现了高人雅士的君子之风。
唐时柳玭是知名的书法家。他不轻易取人钱财,而是常常“义务”为他人写碑文。他从御史大夫贬为泸州刺史时,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请他给自己书写“德政碑”碑文,并备以厚礼作为润笔。柳玭对他说:“如果赠送给我财物作酬谢,我就不能答应你的请求。”顾彦晖只好免“礼”而称谢。
还有一类文人,严守德行,讲究气节,不轻易下笔,尤其不肯违心地为他人撰写(或书写)谀颂之辞;哪怕你付给很高的润笔,不该写的,他就是坚决不写。
唐人韦贯之,历仕唐德、顺、宪、穆宗四朝,官至宰相,以忠诚而“严身律下”著称。《旧唐书》称誉他“生平未尝馈遗,故家无羡(余)财”。裴均的儿子拿一万匹缣(细绢)作为润笔,请韦贯之为其父撰写墓志铭。韦贯之觉得裴均无德政可写,便断然拒绝道:“我宁肯饿死,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润笔。堂堂韦某,岂能写这样的文章!”
唐穆宗时,萧俯任宰相。“俯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且“趣尚简洁,不以声利自污”(《旧唐书·萧俯传》)。当时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亡故后,穆宗下诏书,要萧俯作《神道碑》颂其功德。按当时惯例,奉诏作碑文将得到(润笔)厚赏。萧俯上疏婉拒曰:“王士真政绩平平,何况这篇文章将涉及到他的儿子,士真之子王承宗就不仅是平庸的问题。他子承父职后曾对朝廷有反叛行为,后因宪宗平定淮西之乱后,迫于朝廷威慑他才不得不归顺。如要我秉笔直书,则没法为他(父子俩)撰写溢美之辞。何况,文成之后,皇上会按惯例给我重金奖赏,我若拒绝,会违拗了皇上的好意;我若接受,则又有违我平生的志向。所以,此文我还是不写为好。”唐穆宗表示理解,于是取消了要他写《神道碑》的诏令。
十四、蔡襄得欧阳修润笔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自然畅达,为世人所崇,史称“欧阳文忠公”。他在《归田录》中记载了他为书法家蔡襄付润笔的趣事。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与欧阳修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其工楷、行、草书;楷书端丽沉着,行书浑厚秀美,草书淳淡婉丽。欧阳修当时所作《集古录自序》,由蔡襄书写刻石,欧阳修感到很满意,称“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他想重重地酬谢蔡襄,但又想,作为朋友交情,送银钱蔡襄未必肯收,且难以免俗。他知道蔡襄有两大特长,一是工书法,二是善品茶,润笔最好能与此相关,既能投蔡襄之所好,又能脱俗,体现一定的品位。他便精心挑选了几件礼物作为润笔:一是书法家珍爱的鼠须笔,配上精制典雅的铜绿笔格;二是名贵的龙井茶,配上罐装的惠山泉。蔡襄得此润笔,开怀大笑,认为清高脱俗,典雅得体,又正中下怀,遂欣然受之。
過了一个多月,有人送给欧阳修“清泉香饼”一筐。乍听好像是可食之物,其实不然。清泉是地(产地)名;香饼是一种石炭,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灭。“焚香读书”或“焚香泼墨(写字)”乃是文人一大雅趣。蔡襄听说欧阳公近得此物,十分羡慕,便惋叹道:“可惜香饼送迟了,使我的润笔少了这一种绝佳之物!”欧阳修听了暗暗好笑,觉得老朋友虽不爱钱,却对焚香、品茶、挥毫的“三宝”得其二(茶、笔)而缺其一(香饼)深为遗憾,实在“求全”得太过分,也“贪婪”得太有趣了。出于友谊和宽容,且为补“三缺一”之憾,欧阳修遂再送去香饼。蔡襄于是大悦。
十五、司马光获“御批”稿酬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力辅四朝,官至宰相,政治上趋于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史学上却是个卓有建树的创新开拓型人物。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主持撰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司马光接受编史任务之后,蛰居洛阳达十九年之久。他和助手们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及至该书编成,他已齿发脱落,垂垂老矣,仅一年多后便去世了。《资治通鉴》全书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考异、目录),“博而要,简而周”地记载了十六个朝代、贯穿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兴衰治乱的史实。这样一部煌煌巨著,与汉代司马迁所撰《史记》一起,堪称史学双璧,将永远辉耀于中华史坛。
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该书告竣之后,司马光向神宗皇帝上《进书表》,言“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呈请皇帝披阅省览。宋神宗不仅“钦赐”了书名,还亲自为该书作序。可惜神宗未能阅毕,于次年三月去世。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下达了《奖谕诏书》,赞誉司马光“博学多闻,贯穿今古……发挥缀缉,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还说是“省阅以还,良深嘉叹”(“自从省阅以来,确实深为嘉许赞叹”)!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诏书的最后,宋哲宗特地亲自开列“润笔”奖项:“今赐卿银、绢、对衣、腰带、鞍辔马”;并详细地开列了清单目录,嘱其“至可领也”(“到库便可领取”——见《资治通鉴·奖谕诏书》)。这一笔数目不菲的金银财物,是皇帝从国库中专门拨出、对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們十九年辛勤劳作发给的“一次性”润笔奖赏,也可以称作“御批”稿酬。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这部史学著作是不朽的,他所付出的工作量和辛劳度也是空前的。据史载,为了抓紧时间,防止睡觉过头,他专门请人用圆木制了一个枕头,起名“警枕”。当睡觉翻身时圆木滚落于地,他便立刻惊醒起身,继续著书。司马光编书认真、细致,连书稿也誊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他和助手们誊写的《通鉴》草稿在洛阳城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了其中数百纸,竟未发现一个潦草的字迹。可见他们用力之勤、功夫之深、费时之多。由是观之,“御批”稿酬虽然丰厚,然而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所付出的巨大的精神劳动以及《通鉴》的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于这一笔“润笔”费,则是完全当之无愧的。
十六、苏东坡与“换羊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蜀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皇帝的“侍读”;后因讥议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他一生多次遭贬,仕途不畅,然而却应了“文章憎命达”(杜甫语)之说,诗极妙境,文臻佳绝。他具有卓越的艺术天才,诗、词、文、赋、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诣,被公认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在宋代书法界,苏东坡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他前承唐风而又不拘成法,突破古人的樊篱,开创了风格独特的“苏体”,不管是平淡冲和、典雅秀润,还是雄奇跌宕、酣畅淋漓,都自有一种神韵贯串其中。所以,时人将东坡书法誉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宋人之书,当以苏轼为第一”(陆维钊《书法述要》)。其作品备受世人珍爱。但苏东坡生性潇洒,并不看重润笔钱财,而是常常兴之所至,即写即送。故时人说他“于书画亦精绝。故其简笔才落手,即为人藏去,有得其真迹者,重于珠玉”(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
有个叫韩宗儒的文人,认识苏东坡,知道苏东坡的字是能换取钱财的。但他生性饕餮,很喜欢吃羊肉,便与苏东坡通信,每弄到一张有苏东坡笔迹的便函,便拿到统领禁军的殿帅姚麟许那儿换十几斤羊肉。对此,苏东坡一时还蒙在鼓里。有一天,苏东坡的朋友兼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将此事讲给他听,并和他开玩笑说:“昔时有晋人王羲之以字换鹅,称‘换鹅书’,如今先生的字可以叫做‘换羊书’罗!”东坡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敞怀大笑。有一天,苏东坡在翰林院奉旨撰写文稿,正忙得不可开交。韩宗儒则一日之内写了几封信来,想求东坡写一回函,而且让人在门外等着取回信。东坡暗忖:想必此人嘴馋了又没羊肉吃了。他生性幽默风趣,喜与人玩笑、戏谑,便笑着叫差役去打发来人:“请传我的话,本官今日断屠!”意思是本官今日没工夫写字,看来你今天没法拿到“换羊书”,羊肉是吃不成了!
像韩宗儒这样的人,不识东坡墨宝“重于珠玉”的价值,却拿去换羊肉,一般人都会为之生气;但东坡却不然。在他眼中,“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东坡对其弟苏辙语),故以宽阔的心胸,诙谐的语言对之,“点”到为止,却不以恶语伤人。由此可见苏东坡的大家风范以及性情中善良宽厚之一面。
十七、碑文润笔丰,东坡婉拒之
古时候的人很看重自己“百年之后”的名节,即对自己一生功德业绩盖棺定论的评价与颂扬。于是,或生前就预先托人,或死后由子孙请人撰写墓志铭、碑文者,不乏其人。因为这类文字勒石刻碑可以传之后世,甚至“永垂千古”,故撰写的润笔费也很可观。一些官宦或商贾人家甚至不惜重金悬购碑文,实际上是拿钱“买”一篇对死者的谀颂之辞。唐文宗时,长安城中,不少人争着为仕宦人家的死者撰写碑文,讨价还价,争来争去,热闹如市场一般。一些“专业写作”碑文的二三流文人,每请必到,不请自到,眼中盯住的是丰厚的润笔费,其所撰谀颂碑文与死者“功德”相距甚远,“管它离谱不离谱,反正死人已入土;管它违心不违心,只认白银和黄金”。此种以“拜金”为目的的碑颂之风,在唐时已成气候,宋时尤盛。
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苏东坡。以他当时的文才、名气,许以高酬而托人带信或登门请他作碑文的人不计其数;他若是要想借此“发财”,当是轻而易举之事。但苏东坡看重名节,不慕钱财,更不肯让自己手中的笔因违心谀颂而染尘蒙垢。他在《祭张文定公文》中说:“我从来就不愿意为天下人写墓志铭,除非其人确有大功德。”也就是说,他唯一看重的是死者的功德。东坡不仅如此说,也如此做。《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凡七十三卷,墓志铭仅占二卷,十三人,其中五人为女性(包括朝云),乃当时贤妻良母;其他八人(包括范镇、张方平、藤元发)则是德高望重的名臣名士,值得在碑文中大书一笔。
宋哲宗元祐年间,苏东坡曾给皇帝写过一篇奏稿,文中说:“臣近日得敕书所示,要臣为已故的同知枢密院事赵瞻撰写神道碑。请念臣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学业荒疏,文词浅陋,不能满足作为子孙而欲宣扬亲人功德恩泽的夙愿。因此,恳请陛下另选贤能高手,以免去臣的这个差使。”苏东坡此文托词借故,婉拒了为赵瞻写碑之事。究其原因,是赵瞻子孙虽许以重金润笔,而赵瞻其人却无德无才,不值一写。 十八、苏轼与文同“戏言”润笔
苏轼(东坡)与文同(与可)既是表兄弟,又是文场挚友。苏轼的文章与文同的文人画(尤其是墨竹)都为世人所称道。二人亲密无间,常常书来信往,交流创作心得。“画竹必先得竹于胸中”便是文同教给苏轼的绘画理论之一。苏轼潜心揣摩练习,其所画墨竹亦“独得其意,并得其法”,成为当时一绝。
文同画竹名闻遐迩,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当时习俗,常以白色的绢帛作为润笔画资,一则白绢可用于作画,省去畫家购材之费;二则绢帛价格较贵,本身就是可与银两等值兑换的酬资。文同重义轻财,并不看重润笔,尤其是不愿为那些附庸风雅的富人作画,哪怕他们送来整匹整匹的绸绢,他也毫不动心;有时甚至掷之于地,骂道:“我要把这些当成袜子!”此话被士大夫中的富人传为话柄。
后来苏轼到了徐州任上做官,文同来信说:“近来我对士大夫们说,深谙我画法技巧的苏学士,就在徐州,你们可去那里求画;苏公呵,那些做袜子的材料就都要汇集到你那里去了。”这当然是玩笑话。信末,文同还附了两句诗:“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诗中的“鹅溪绢”是名贵蜀绢,寒梢则指竹子。苏轼明知诗中的数字是不能用简单算术来推算的,却故意回信“戏言”道:“你要画一万尺之竹,我推算了一下,当用绢帛二百五十匹才够画。我知道文公你懒得动笔,只是想得到这些润笔(指绢帛)而已!”文同急忙回信改口道;“我那些话是胡诌的,世间哪有一万尺长的竹呢?”还不无自嘲地说:“像我这样的穷文人,若是真有二百五十匹绢帛的资产的话,我早就拿它买田还乡安度晚年罗!”
不久,文同将他画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送给苏轼,苏轼遂题写《筼筜谷》诗回赠,诗中继续与文同“戏言”:“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放过)箨(tuò)龙(即竹笋)。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其中“渭滨千亩”一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与千户侯同”。苏轼在此戏言其有“千亩”(千户侯)之富,亦暗指前面文同的“买田”之说。诗中最妙的是“清贫馋太守”句。当时文同任洋州知府,相当于太守;“清贫”是实话,“馋”是俏皮话。这是承接前面“二百五十匹绢”的话题,并暗指(戏言)其有千亩(千户)之欲;实际上是反语,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的友好调侃。苏轼深知文同不肯为富人作画,也不看重钱财,因而一生清贫,却故意拿种竹的面积与润笔的绢帛开玩笑,愈开愈“大”(千亩之“大”),愈开愈“多”(数百匹之“多”),不过是“画饼充饥”的子虚乌有而已。仔细玩味二人的对话,一则可见其幽默性格与亲密关系,二则可窥其清贫之乐与高雅之趣。其不失为以润笔为发端的一则佳话。(待续)
作者: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一级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