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自收录西周时期古朴民风的《诗经》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破文言的桎梏,诗歌在每个重要的文化节点都不曾缺席,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诗歌在继承古典诗歌言辞优美,意蕴丰富等特点的基础上,更为直接地抒发个人情感,“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全部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因此,现代诗歌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却发现现代诗歌的教学相对沉寂。如何打破僵局,调动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上的积极性,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知和思考谈一些浅见,请大家斧正。
一、放宽选材限制,引入新诗的活水
入选教材的现代诗歌原则上都是编审认定的名家名篇,同时考虑到教材的“典范性”,入选后的文章很多年都不曾更迭,忽视了学习者的代际差异。如《星星变奏曲》一文,原是“文革”背景下的作品,作者苦闷于被摧毁的人伦亲情和美好愿望的激烈碰撞,却又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能借助于一些物象来进行暗示,词句朦胧含蓄,单是讲清“变奏”一词的内涵已实属不易,想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弄清楚诗里面的意象叠加,教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再者,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现代诗歌在教材中所占比率较低,学生们反复学习的就是那么几首,且教学的宗旨过于追求思想性,这与新诗诞生之初是为打破文言藩篱,寻求文字自由的初衷是有一定距离的。现代诗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肇始,至今已逾百年,从早期倡导浪漫主义的创造社,主张新格律主义的新月派,到新中国建立初的新现实主义,及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诗群,新诗的发展历经多次争锋与变革,产生过多种思潮和诸多流派,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面旗帜。现在却偃旗息鼓,只见诸于各类文学发展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放宽选材限制,引入文学性诗歌的活水,是改善新诗少人问津局面的首善之举。
二、提升教师诗歌素养,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语文教师更是本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推手,肩负着沟通作者和少年读者心灵交流的重任。现代诗歌作为民族文化转型的重要成就,却因其风格多变,考试权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显得日渐式微,所以,提升教师自身的诗歌素养,转变新诗的教学理念如箭在弦。
那么,如何才能不负使命,将新诗的艺术魅力向学生展现出来呢?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具有健康美好的育人品格,要能包容青少年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上反叛传统的意识,努力引导他们突破“小我”思维的局限;其次,教师自己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努力提升自己在现代诗歌教学上的理论水平和语言艺术,如新近成为“网红”的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以其语言幽默风趣、讲课内容接地气又不失深度备受学生和网友的推崇,而这“有趣的灵魂”却是戴老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学术研究所沉淀出来的;再者,要敢于结合学生的情感渴求拓展阅读空间,如我在教学郑愁予《雨说》一文时,发现拟人手法下的欢快活泼似乎并不是很合九年级学生的胃口,课堂氛围较为沉闷,索性一带而过,引入郑愁予先生的成名作《错误》来作比较阅读,让“三月的柳絮”飞落,用“达达的马蹄声”来拨动学子的心弦,惟愿这“江南的情愫”能让诗的种子在他们心底萌发。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转变竟收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原本沉寂的课堂立刻鼓噪起来,似乎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新诗的拥护者。所以,当我们学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心理渴求来转变教学理念时,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幸福来得太突然。
三、拓展信息技术运用,营造诗意空间
朱子有言“诗本性情”。现代诗歌更是饱含诗人自身情感,掺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文学产物,如何解读彼时彼地作者的心境,让那些天马行空的思想穿越时空来到学生们的身旁,使他们能知晓时代、触碰过往,能和作者肩并肩的挥斥方遒、笑谈人生,我觉得,拓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现代诗歌的学习营造感性的诗意空间很有必要。
如我在备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时,发现诗作侧重写意,诗中象征事物的选择也自北而南,用“残损手掌”的感受来串联“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意象,极具地域的跳跃性和历史的深邃性,这就使得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的初中生读来倍感吃力,也难以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痛楚,更枉论触摸作者柔软的心灵和赤子的衷肠了。对于破解这一难题,我从央视“国家记忆”栏目中得到了启示,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努力撷取真实素材,把当年日寇的残暴,民众的苦难和解放区给祖国大地带来“生”的希望用历史的镜头来回放,在光影声电营造出的情境中让学生融入感性思维,从而达到触摸作者思想,管窥作者灵魂,在心灵深处去感受诗歌诗性美的教学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有效地弥合了时空的界限,使学生不再耽于文字的抽象而无法领悟诗意,因而此课的教学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四、融汇古今词韵,放飞创作灵感
正值豆蔻年华的中学生们,情感正处于复杂敏锐时期,而现代诗歌不羁的风格、自由鲜活的语言正是他们抒发情愫,放飞心灵的绝佳选择,他们可以在读诗、写诗中荡涤青春的焦虑,还原本真的自我,这种诗兴盎然的场景在十数年前的校园里比比皆是,然而,现在的中学生们却不爱写诗了。有人指责是“快餐文化”浮躁了孩子们的心性,我对此并不赞同,因为即使是个段子,要是能做到文从字顺、谐音押韵,那一定是传播得最快最广的,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中学生不爱写诗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不惧挂一漏万—不敢写诗。诗歌作为一种最精致、最文学的语言艺术,其高度理应令人仰视,学生们怀有敬畏之心不是问题,白话诗歌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无病呻吟,但现今快节奏、高负荷的校园生活又确实让他们无暇他顾,如何调和这一矛盾,笔者的处理办法是这样的:鼓励学生将古诗词的译读采用新诗的形式来进行,具体的说就是让学生们用写现代诗的方式来翻译古诗。虽说诗意隽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学生们的学习需要文字的解读,那么,让直译的文字能多一些意蕴,使新诗能孩子们的笔下重生在,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毕竟,创作的路也是走出来的。
总的来说,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应以培养教学情趣为要义,重新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现代诗歌的兴趣,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情绪生成和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努力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和文化胸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对祖国语言文字诗性美的热爱之情,让诗歌的花园能再现争奇斗艳的美妙情景,也不失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百年华诞呈上一份厚礼吧!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第六中学(242000)
一、放宽选材限制,引入新诗的活水
入选教材的现代诗歌原则上都是编审认定的名家名篇,同时考虑到教材的“典范性”,入选后的文章很多年都不曾更迭,忽视了学习者的代际差异。如《星星变奏曲》一文,原是“文革”背景下的作品,作者苦闷于被摧毁的人伦亲情和美好愿望的激烈碰撞,却又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能借助于一些物象来进行暗示,词句朦胧含蓄,单是讲清“变奏”一词的内涵已实属不易,想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弄清楚诗里面的意象叠加,教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再者,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现代诗歌在教材中所占比率较低,学生们反复学习的就是那么几首,且教学的宗旨过于追求思想性,这与新诗诞生之初是为打破文言藩篱,寻求文字自由的初衷是有一定距离的。现代诗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肇始,至今已逾百年,从早期倡导浪漫主义的创造社,主张新格律主义的新月派,到新中国建立初的新现实主义,及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诗群,新诗的发展历经多次争锋与变革,产生过多种思潮和诸多流派,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面旗帜。现在却偃旗息鼓,只见诸于各类文学发展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放宽选材限制,引入文学性诗歌的活水,是改善新诗少人问津局面的首善之举。
二、提升教师诗歌素养,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语文教师更是本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推手,肩负着沟通作者和少年读者心灵交流的重任。现代诗歌作为民族文化转型的重要成就,却因其风格多变,考试权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显得日渐式微,所以,提升教师自身的诗歌素养,转变新诗的教学理念如箭在弦。
那么,如何才能不负使命,将新诗的艺术魅力向学生展现出来呢?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具有健康美好的育人品格,要能包容青少年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上反叛传统的意识,努力引导他们突破“小我”思维的局限;其次,教师自己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努力提升自己在现代诗歌教学上的理论水平和语言艺术,如新近成为“网红”的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以其语言幽默风趣、讲课内容接地气又不失深度备受学生和网友的推崇,而这“有趣的灵魂”却是戴老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学术研究所沉淀出来的;再者,要敢于结合学生的情感渴求拓展阅读空间,如我在教学郑愁予《雨说》一文时,发现拟人手法下的欢快活泼似乎并不是很合九年级学生的胃口,课堂氛围较为沉闷,索性一带而过,引入郑愁予先生的成名作《错误》来作比较阅读,让“三月的柳絮”飞落,用“达达的马蹄声”来拨动学子的心弦,惟愿这“江南的情愫”能让诗的种子在他们心底萌发。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转变竟收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原本沉寂的课堂立刻鼓噪起来,似乎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新诗的拥护者。所以,当我们学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心理渴求来转变教学理念时,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幸福来得太突然。
三、拓展信息技术运用,营造诗意空间
朱子有言“诗本性情”。现代诗歌更是饱含诗人自身情感,掺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文学产物,如何解读彼时彼地作者的心境,让那些天马行空的思想穿越时空来到学生们的身旁,使他们能知晓时代、触碰过往,能和作者肩并肩的挥斥方遒、笑谈人生,我觉得,拓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现代诗歌的学习营造感性的诗意空间很有必要。
如我在备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时,发现诗作侧重写意,诗中象征事物的选择也自北而南,用“残损手掌”的感受来串联“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意象,极具地域的跳跃性和历史的深邃性,这就使得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的初中生读来倍感吃力,也难以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痛楚,更枉论触摸作者柔软的心灵和赤子的衷肠了。对于破解这一难题,我从央视“国家记忆”栏目中得到了启示,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努力撷取真实素材,把当年日寇的残暴,民众的苦难和解放区给祖国大地带来“生”的希望用历史的镜头来回放,在光影声电营造出的情境中让学生融入感性思维,从而达到触摸作者思想,管窥作者灵魂,在心灵深处去感受诗歌诗性美的教学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有效地弥合了时空的界限,使学生不再耽于文字的抽象而无法领悟诗意,因而此课的教学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四、融汇古今词韵,放飞创作灵感
正值豆蔻年华的中学生们,情感正处于复杂敏锐时期,而现代诗歌不羁的风格、自由鲜活的语言正是他们抒发情愫,放飞心灵的绝佳选择,他们可以在读诗、写诗中荡涤青春的焦虑,还原本真的自我,这种诗兴盎然的场景在十数年前的校园里比比皆是,然而,现在的中学生们却不爱写诗了。有人指责是“快餐文化”浮躁了孩子们的心性,我对此并不赞同,因为即使是个段子,要是能做到文从字顺、谐音押韵,那一定是传播得最快最广的,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中学生不爱写诗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不惧挂一漏万—不敢写诗。诗歌作为一种最精致、最文学的语言艺术,其高度理应令人仰视,学生们怀有敬畏之心不是问题,白话诗歌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无病呻吟,但现今快节奏、高负荷的校园生活又确实让他们无暇他顾,如何调和这一矛盾,笔者的处理办法是这样的:鼓励学生将古诗词的译读采用新诗的形式来进行,具体的说就是让学生们用写现代诗的方式来翻译古诗。虽说诗意隽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学生们的学习需要文字的解读,那么,让直译的文字能多一些意蕴,使新诗能孩子们的笔下重生在,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毕竟,创作的路也是走出来的。
总的来说,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应以培养教学情趣为要义,重新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现代诗歌的兴趣,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情绪生成和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努力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和文化胸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对祖国语言文字诗性美的热爱之情,让诗歌的花园能再现争奇斗艳的美妙情景,也不失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百年华诞呈上一份厚礼吧!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第六中学(2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