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路径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是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就围绕这一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人文关怀的路径。

人文关怀概述


  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指的是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人的价值和作用,对人的价值进行肯定,其强调对人的思想进行尊重,按照人的需求来开展管理工作。可以说人文关怀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思想,在任何企业、单位员工管理中都应当融入人文关怀这一思想,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管理过程的更为科学、管理效果的不断提升。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也出现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工作,能否根据时代变化及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科学融入人为关怀理念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成效。在时代发展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为明显,对管理的要求更高,传统单一性、硬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必须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变更。详细来看,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可以总结下面几点:第一,是推动学生良好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有效融入人文关怀管理理念,能够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探究管理思路、管理流程等,这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人情味,体会到管理的柔性,从而更能够配合教师开展管理工作。如此一方面能够提升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学生更为健康地成长与发展。第二,能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高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教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通过人文关怀的引入,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学生需求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深入感受学习的乐趣,消除对学习的反感情绪或者恐惧心理等,从而更有学习的信心,不断提升学习成果。第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通过有效实施人文关怀,教师可以更为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走出坎坷,应对困难等,更能够得到学生的青睐,拉近自身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往往更能够与教师谈心,及时将自身的困惑说出来,教师为学生讲解正确面对的途径,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实施现状


  当前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思维也得到了深化发展,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整体来看,人文关怀的实施依然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文关怀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亟待进行解决。
  教师们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欠缺
  人文关怀是一项综合性内容,其并非仅仅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关怀和教育,同时还包含心理教育、学习教育、学习引导、日常沟通等,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对人文关怀的认识都较为片面,只看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从其它方面入手加强人文关怀,这一工作的实施受到了影响。高校要想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自身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并使其起到更好的作用,就必须要做好人文关怀的分析,使教师们能够对人文关怀有一个全面而审核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运用。当然,这一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全面分析与思考,从自身的思想入手强化对人文关怀的认识。
  人文关怀环境建设不力
  人文关怀的有力实施,离不开环境建设。环境能够影响人,也可以改变人,所以高校在开展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注重进行人文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深切感受人文关怀的魅力,享受人文关怀的乐趣,并提升自身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高校应当做好规划,对校园各个区域进行科学运用,比如墙壁、走廊、楼道等,实现环境建设效果的不断提升。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都属于人文关怀的一部分,高校在加强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原有的制度、文化等进行创新,尽量提升人文关怀建设的有效性。比如,在制度中融入人文关怀、在文化中强化对人文关怀的凸显等,从多方面对人文关怀进行实施。
  人文关怀的实施受限
  由于很多高校教师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存在不足,难以从更深的层面对人文关怀进行分析,所以在实际学生教育与管理中也往往难以更深刻、彻底地对人文关怀进行实施。比如一些教师仅仅是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并没有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观念等进行改变,也没有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也不利于人文关怀的实施。可以说人文关怀的实施是具有多面性的,教师应当尽量拓宽人文关怀的实施面,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出发来实施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当前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教师也应当积极在教学中引入新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推动人文关怀的更有力实施。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的路径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出发进行人文关怀思想的融入,不仅要从学习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而且还要从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与学生一起成长,打破传统学生教育管理中机械化的模式,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
  深化对人文关怀的认识
  可以说人文关怀是一项思想,并非一件具体的事情,高职教师对学生开展人文关怀的前提是要对人文关怀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明确到底何为人文关怀,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会起到何种作用,并且探究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人文关怀的融入等。只有弄清楚人文关怀的内涵、意义等,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运用,制定人文关怀的详细引入计划。这就要求高职院相关校领导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多为教师讲解人文关怀有关的内容,且在对教师管理的时候也积极进行人文关怀思想的运用,使教师直观感受人文关怀的价值和意义,并将其运用到学生管理中。同时教师自身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究人文关怀的运用思路,从学生现实情况入手进行人文关怀融入计划的制定,循序渐进将其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

  營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文关怀的实施还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高校应当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第一,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要对生活措施进行完善,宿舍楼附近、教学楼附近等要设立自行车停放点,满足学生日常需求;在每栋楼中设置数量足够的垃圾桶,便于学生丢弃垃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等。第二,要做好文化建设。要借助于各种可利用的设备、空间等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在走廊、教室悬挂名人名言、张贴激励话语等;还要对校园进行美化,在墙壁中多引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带给学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使学生产生学习、奋斗的动力等。第三,要对传统制度进行改变。比如将传统的硬性制度、不合理制度改变为柔性制度,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并尝试构建人文管理制度,为学生和教师留取一定的自由与弹性,实现他们自主管理等。通过对这些措施,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人文关怀效果的提升。
  在日常管理中坚持人文关怀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要时刻铭记人文关怀理念,将该理念切实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遵循,尽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可以将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小组合作探究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主思考时间的同时,也是遵循学生主体意识的表现,更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要多对学生进行关心,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跟踪,如果发现哪位学生出现了思想问题,那么要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其走出困境和迷途,更积极向上地生活。如果发现哪些学生有不良心理,比如迷恋互联网或者沉迷于游戏等,则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采用多种途径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其走出来,以更好地姿态来生活。通过多措并举,有效开展人文关怀,能够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另外,还可以构建互联网交流平台,或者教师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鼓励学生匿名进行心理咨询,教师根据学生的疑惑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境,更好地成长。借助于互联网来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高校教师应当对互联网进行科学运用,挖掘其潜力,提升人文关怀的有效性。

结束语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管理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本文提出一系列人文关怀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需要注意的是,人文关怀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一定时间之后才能够看见其效果,所以高校在对人文关怀深化认识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对其进行体现,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学校对自身的关爱,并定期对自身的人文关怀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针对移相相减技术对弱目标检测与判决所需最低信噪比较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形态学滤波的移相相减方法。该方法采用组合形态学滤波方法提取移相相减法输出空间谱基底;采用
本文将写作活动同时看成是一种认识活动,拟运用认识论对新闻评论写作的三个步骤(选题、立意、论证)加以解析,从而找出这三个步骤在认识上具有的特质,并进而分析新闻评论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