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艺术思维和商业思维两者之间的天然隔阂,一直以来,市场对来自设计圈的呼喊或者主张保持着一种近乎冷漠的无动于衷。于是,今天那些曾经激情澎湃的“艺术青年”们也开始变得现实与“实利主义”起来。但在这种“实利”的追逐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逐渐明白,只靠一厢情愿地向老板兜售概念,设计师的生活维持和艺术追求有可能就会无以为继。于是,一些设计师最终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上,只不过这次他们说“我要做出我自己的品牌”。
公司+设计师
同床异梦式的“冷和”关系
这个说法并不新鲜。抛开时装界不说,最近的一两年,国内的珠宝首饰行业已经有那么一两位设计师在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南京的“王殿祥首饰设计工作室”,北京的“欧金匠”,接近于白手起家,而且做得比较辛苦,但他们的行动无意间唤醒了首饰设计师对实现自我商业价值的重新思考。
但首饰设计行业整体的不景气进一步加深了从业者内心的焦灼。在此背景下,实现起码的自我生存,并且是在不改行的前提下以何种手段维持生存进而实现发展成为这一群体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同时,他们也是一群游离于公司之外的“自由职业者”,建立个人品牌对他们而言更是一种安身立命之本。
“欧洲的首饰设计师或首饰公司,他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最多不超过3年,差不多每3年就要出一个新的主题系列。”一位在国外游历多年的首饰设计师说,这是因为那里的市场传统是,如果一家公司3年里没有一个新的系列产品面市,那么就会被认为是一家没有创新活力的公司,设计师亦然。所以在那里,无论是公司还是设计师个人,都会极力在系列产品的总体风格上推陈出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款式创新能力,设计师在这其中的主导作用非常突出,并且也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他们甚至以专门打造设计师品牌形象来提升公司的影响力。而在国内,却缺乏这样的“土壤”来培养设计师的个人品牌。而更为窘迫的是,国内某些公司里的首饰设计师(如果还可以称之为“首饰设计师”的话)简直就是某个部门的画图员。更不幸的是“公司不养设计师”已经成为不少生产商的“共识”。一个本该相对独立的职位,在国内却演变成为某个部门的附庸,这就是首饰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尴尬所在。
缔造个人品牌
寻求个体“独立”
既然“公司+设计师”这一成长环境还未成熟,那么设计师——如果还想坚守自己的职业使命——只能自谋出路。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他们的见识与品位,以及相应的消费需求,已不是国内珠宝市场同质化的产品结构所能满足的。在为这些人提供“个性化和个人化服务的前提下形成自己较固定的客户群,从而建立一个小众化的设计师品牌”这才是“设计师品牌”的终极目标。而实现手段总结出来就是“个体户和单干”。
一般认为,建立“设计师自己的品牌”并不需要多么大规模的商业操作,而是更接近于作坊式的小打小闹。有设计师曾把这种方式定义为“实现真正个性化的服务,成为顾客珠宝首饰消费的专业管家”。
但是公众甚至业内,目前对所谓的“个性化设计”存在一个认识误区。真正的个性化设计应该是设计师通过对顾客的深入了解,针对顾客的自身特质和个人的独特要求而设计的独一款产品,是设计师和顾客的充分互动,目标是顾客需求本身,是一对一式的服务。但现在市场上一些以个性化为卖点的首饰,实则是设计师以自己的喜好为创作元素,针对一个想象的目标客户群而设计,是一个封闭的创作过程,设计的前提是产品的个性(形式)要符合自己的胃口,说白了就是“自个玩儿”顺带“撒网捕鱼”。个性化太强的设计师改变自己的风格反而很难,这样的个性化产品,生命力并不是很长久,单调的风格总有一天会让人乏味。
“首先我会跟顾客有一个感情沟通上的预热过程,通过交谈聊天了解她的性格,还要知道她要在什么场合戴……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听取顾客的修改意见”,一位目前正在从事个性化服务的首饰设计师这样说道。她认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完全是一种谦恭而又有明确主张的管家式的服务。“当然,我的服务费也在几千块钱”,她笑着说。
多数从事这种个性化服务的设计师认为,这个客户群要“宜精不宜多”。“这种服务模式根本不适合让别人来代你制作,每件都要自己亲手做,顾客多了你会顾不过来。”怎样发展客户?“其实不需要你去大肆宣传,只要你的服务能让顾客满意,她就会告诉她的朋友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客户群自然就建立起来了。”有了客户群的认同,设计师品牌形象的建立就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这种模式已经被大多数设计师所认可,但要真正操作起来并实现稳定的商业回报并不容易,一是有这类需求的大多属于新富阶层或称之为高端消费阶层,但这种阶层具有一定的隐秘性,你通过何种方式来开拓这个消费群体,从而打进这个圈子?另外,对国内首饰设计行业的盗版抄袭之风,业内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来予以规范,对个性化的原创设计,只要一出工作室,就很难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遭遇盗版。
关键在于,设计师能否跳脱开本土市场大环境的束缚。这对以创意思维为谋生手段的设计师来说,在当前的环境下,要想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就必须得寻求自我的独立,拒绝复制与抄袭,从而共同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生存环境。
公司+设计师
同床异梦式的“冷和”关系
这个说法并不新鲜。抛开时装界不说,最近的一两年,国内的珠宝首饰行业已经有那么一两位设计师在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南京的“王殿祥首饰设计工作室”,北京的“欧金匠”,接近于白手起家,而且做得比较辛苦,但他们的行动无意间唤醒了首饰设计师对实现自我商业价值的重新思考。
但首饰设计行业整体的不景气进一步加深了从业者内心的焦灼。在此背景下,实现起码的自我生存,并且是在不改行的前提下以何种手段维持生存进而实现发展成为这一群体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同时,他们也是一群游离于公司之外的“自由职业者”,建立个人品牌对他们而言更是一种安身立命之本。
“欧洲的首饰设计师或首饰公司,他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最多不超过3年,差不多每3年就要出一个新的主题系列。”一位在国外游历多年的首饰设计师说,这是因为那里的市场传统是,如果一家公司3年里没有一个新的系列产品面市,那么就会被认为是一家没有创新活力的公司,设计师亦然。所以在那里,无论是公司还是设计师个人,都会极力在系列产品的总体风格上推陈出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款式创新能力,设计师在这其中的主导作用非常突出,并且也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他们甚至以专门打造设计师品牌形象来提升公司的影响力。而在国内,却缺乏这样的“土壤”来培养设计师的个人品牌。而更为窘迫的是,国内某些公司里的首饰设计师(如果还可以称之为“首饰设计师”的话)简直就是某个部门的画图员。更不幸的是“公司不养设计师”已经成为不少生产商的“共识”。一个本该相对独立的职位,在国内却演变成为某个部门的附庸,这就是首饰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尴尬所在。
缔造个人品牌
寻求个体“独立”
既然“公司+设计师”这一成长环境还未成熟,那么设计师——如果还想坚守自己的职业使命——只能自谋出路。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他们的见识与品位,以及相应的消费需求,已不是国内珠宝市场同质化的产品结构所能满足的。在为这些人提供“个性化和个人化服务的前提下形成自己较固定的客户群,从而建立一个小众化的设计师品牌”这才是“设计师品牌”的终极目标。而实现手段总结出来就是“个体户和单干”。
一般认为,建立“设计师自己的品牌”并不需要多么大规模的商业操作,而是更接近于作坊式的小打小闹。有设计师曾把这种方式定义为“实现真正个性化的服务,成为顾客珠宝首饰消费的专业管家”。
但是公众甚至业内,目前对所谓的“个性化设计”存在一个认识误区。真正的个性化设计应该是设计师通过对顾客的深入了解,针对顾客的自身特质和个人的独特要求而设计的独一款产品,是设计师和顾客的充分互动,目标是顾客需求本身,是一对一式的服务。但现在市场上一些以个性化为卖点的首饰,实则是设计师以自己的喜好为创作元素,针对一个想象的目标客户群而设计,是一个封闭的创作过程,设计的前提是产品的个性(形式)要符合自己的胃口,说白了就是“自个玩儿”顺带“撒网捕鱼”。个性化太强的设计师改变自己的风格反而很难,这样的个性化产品,生命力并不是很长久,单调的风格总有一天会让人乏味。
“首先我会跟顾客有一个感情沟通上的预热过程,通过交谈聊天了解她的性格,还要知道她要在什么场合戴……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听取顾客的修改意见”,一位目前正在从事个性化服务的首饰设计师这样说道。她认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完全是一种谦恭而又有明确主张的管家式的服务。“当然,我的服务费也在几千块钱”,她笑着说。
多数从事这种个性化服务的设计师认为,这个客户群要“宜精不宜多”。“这种服务模式根本不适合让别人来代你制作,每件都要自己亲手做,顾客多了你会顾不过来。”怎样发展客户?“其实不需要你去大肆宣传,只要你的服务能让顾客满意,她就会告诉她的朋友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客户群自然就建立起来了。”有了客户群的认同,设计师品牌形象的建立就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这种模式已经被大多数设计师所认可,但要真正操作起来并实现稳定的商业回报并不容易,一是有这类需求的大多属于新富阶层或称之为高端消费阶层,但这种阶层具有一定的隐秘性,你通过何种方式来开拓这个消费群体,从而打进这个圈子?另外,对国内首饰设计行业的盗版抄袭之风,业内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来予以规范,对个性化的原创设计,只要一出工作室,就很难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遭遇盗版。
关键在于,设计师能否跳脱开本土市场大环境的束缚。这对以创意思维为谋生手段的设计师来说,在当前的环境下,要想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就必须得寻求自我的独立,拒绝复制与抄袭,从而共同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