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影响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也日益泛化。而由此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为普遍的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受到众多学者关注。隔代家庭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父母双方的压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落后,科学文化常识匮乏,在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同时,无暇顾及也没有能力顾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业发展等。况且留守儿童群体本就缺乏父母关爱,心理问题更加难以舒缓。
  ◆关键词:隔代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隔代家庭教育是指在农村,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家庭矛盾与社会矛盾共同的产物。一方面,城乡差距大,农村青壮年在农村没有很好的工作机会,收入也不高,难以满足一家人所必需的经济支出。另一方面,孩子在城市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上学难题多,同时父母在城市从事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辛苦,也难以给孩子比较好的家庭教育。两种矛盾下,孩子不得不跟着家里的老人留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差异明显。农村的教育水平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当前,农村的教育也仅仅局限于教学生书本层次上的东西,某些偏远山村甚至连基础的教学也做不到,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则难免无法顾及全面。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发突出,迫切地需要人们的关注与解决。
  一、社会转型时期留守儿童及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农村留守子女中,隔代抚养的比例占到了48%,因此,隔代家庭教育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式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在这一环中,由于老人教育观念以及思想观念的落后,农村留守儿童难以得到除了生理需求以外的需求满足。隔代家庭教育以单一式教育为主,对于孩子多半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而不对孩子加以约束,这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能被及时地发现,同时农村留守儿童也得不到适當的监管以及引导,使得儿童在心理、学习与安全方面的问题逐渐变得突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儿童犯罪率的上升。且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本就不佳,虽然父母外出务工,但仍然无法改善家贫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家中的老人节俭,对于孩子的生活质量并不加以重视,对于孩子科教文体类的经济支出持反对态度,更加难以改善孩子的教育环境。
  二、隔代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分析
  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
  隔代教育对于祖辈的教育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实际上,祖辈的教育能力往往是有限的,且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祖辈自身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在此情况下,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是跟随着经验而行,照顾孩子日常起居尚可,但在孩子学习的指导上经常是一窍不通,孩子是否完成作业也不知道。另一方面,祖辈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在教导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尚不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只要吃饱穿暖足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需要更加循循善诱以及全面的教育,要善于与孩子进行沟通,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祖辈们的教育方式十分单一,通常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以自己为主,无视孩子们的情感诉求。
  2.父母与儿童缺少必要的沟通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很少,根据调查,几乎一半的留守儿童父母平均一年只回来一次,与孩子的见面就只有过年那短短的几天。有这么一个案例:张××,男,25 岁,两年前结婚不久后和妻子一起到深圳打工,将当时只有一岁的女儿交给母亲照顾,为了赚钱,他们省吃俭用,为了省火车费,他们中间都没有回过家。平时与孩子沟通是以电话的形式,在电话中讲的话题也多半只关注孩子的吃穿问题以及学习情况等,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没有关注过。更有甚者,与孩子的亲子时间寥寥无几,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缺位,导致孩子的心理以及价值观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最终导致了留守儿童严重的心理问题。
  3.学校应试教育的弊端
  当前的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尤其在农村学校,只有通过读书的途径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应试成为学校教育唯一的教育目标。在这样的教育目标驱使下,学校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而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则加以忽视,这就导致了学习本来就差的学生缺乏老师的关心与鼓励,逐渐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导致学习成绩更加不好,并因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相关制度不健全
  导致隔代家庭教育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方面,表现在相关制度不健全上。城乡资源配置政策不健全,财政资金对于城市的投入比例远远大于农村的投入比例,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城市落后许多。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层面比较低,农民们只能采取自我保障来保证自身的吃穿住行。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存在,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个层面的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其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家长、学校以及政府责无旁贷,要尽一切努力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才能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吕碧霞.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36-38.
  [2]张婷.对农村隔代家庭的探讨—关注留守老人健康和留守儿童教育[J].教育,2021(03):71-73.
  [3]何小娟.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教师,2021(04):55-57.
其他文献
XX小区14楼,栗子和柚子聊着天,不一会便睡着了。  2014年9月26日,自栗子走进大学校门那天起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月,她站在寝室的桌前不紧不慢的收拾着,把桌上散着的东西挨个填进包里。“我走啦!”话音未落,便关门出去了。她一路小跑、一个大步便跨出了宿舍楼门口的台阶,像是出门找寻逍遥去了。可这一出门,便感受到了太阳满满的火辣辣的热情,直刺得人睁不开眼。“糟了,没带伞!”……栗子被晒得眉头蹙成一团,却
期刊
◆摘 要:《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所著。书中虽然对科举内容的着墨不多,但是科举线路却能够贯穿全文,由此可见,作者对科举内容的描写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主旨的表达。本研究通过对比曹雪芹与高鹗两位作者在《红楼梦》中的科举内容的描写,进而揣测二人对科举考试的态度,研究发现:前八十回中曹雪芹主要描写了科举考试无用论,而在续著中高鹗笔下的科举情节却违背了原著本旨。  ◆关键词:红
期刊
◆摘 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的德育过程中,进行德育的创新,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的德育水平,以此来有效完成立德树
期刊
◆摘 要:《死在午后》作为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自问世以来便很少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其畅销程度远远低于海明威的其他作品。这主要是由于很多评论家并不看好海明威《死在午后》这一部作品,这些专家大多都是使用小说的评判标准来对《死在午后》这部作品进行评判,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失偏颇。笔者经过仔细的研读后发现,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将斗牛看做作品的内在叙事动力,不仅如此,文章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分别为:
期刊
◆摘 要: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其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立足于当前幼儿教育的基本情况,从教师情绪的有效管理方面出发,对教师情绪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师有效管理情绪,提升幼儿教育的基本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教师;情绪;幼儿教育  作为孩子们前进道路上的明灯——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几年新课程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国家教育部门对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事业提出了崭新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一定要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内容积极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体系,完善教育结构,更好地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作为韩国类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犯罪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选材立意,成熟的叙事结构,细腻的角色塑造,从众多类型片中脱颖而出,大有成为后起之秀的架势。前有影史留名的《杀人回忆》,风格独特的《亲切的金子》,后有推动现实立法的《熔炉》,口碑爆棚的《素媛》……本文注重探究韩国犯罪电影对文化的传递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对其背后的审美价值加以阐述。  ◆关键词:文化内核;现实意义;民族认同;审美价值
期刊
◆摘 要:在网络的带动下,各大高等学校要重视双创——即创新和创业教学的改革,使这一课程与俱进,合理施展出网络的优点,提升学习者的双创能力。目前,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对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改进,打造全新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高校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价值,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进一步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法国两大报刊《世界报》与《费加罗报》作为语料源,分析两报于2015-2018年间对中国青年的报道,解读中国青年在法国媒体中的形象,对法国媒体所关注的的焦点进行探讨,进而为提升中国青年在法国媒体中的形象提出改善策略。  ◆关键词:法国媒体;青年形象;策略  中法兩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两端,一个代表东方文明,另一个作为欧洲政治、经济及文化强国,亦是西方文明的象征。自1964年中法建交,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论断。儒家生态伦理中的爱物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人与万物同源”为前提,提倡追求贵人而不惟人,尽物而亦爱物的观点,涵盖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我国现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儒家;生态;爱物  美国著名环境哲学家、环境伦理学家R·F纳什(R·F·Nash)在《大自然的权利》一书中曾提出:“东方的古老思想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