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BOT是一种通过提供特许经营权来进行商业融资并开发建设项目的项目融资方式。在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利用BOT方式可以快速获得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和解决民间资本的投资出路。
关键词:BOT;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管理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BOT模式的操作程序及要点
BOT方式涉及多种法律主体,如政府、项目发起人、金融机构、工程承包人、设备供应商、保险公司、项目经营者等;同时涉及的法律关系也很复杂,如项目公司、政府特许融资、担保、工程建设、采购、保险等,因此使得BOT模式操作程序复杂,特点突出。由于修建高速公路所处地区不同,法律及经济环境的差异,再加上投资者由于对项目风险的多种考虑,BOT模式已出现不同的差异模式,但不管何种模式,从其定义看主要包括四个过程:即特许过程、建设过程、运营过程和移交过程。运营过程主要属于项目公司内部经营的问题,移交过程主要是对所移交公路的验收、技术资料的交接以及相
关债权债务的清理等,这两个过程操作程序较为简单,这里仅就特许过程、建设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加以分析。
1.1、特许权协议的签订。签订特许权协议是BOT项目运作最重要的一项,在完成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招标工作后,就应当签署正式的特许权协议。特许权协议是BOT项目的最高法律文件。在特许权协议履行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其他合同,如贷款合同、工程承包合同、产品购买合同、保修合同、保险合同等都是在特许权协议的基础上签订的。特许权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特许权授权范围;特许权期限;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组织及措施;投融资方式;高速公路的经营和维护管理高速公路的成本计划、收费标准及调整原则;高速公路的移交;协议双方的其他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不可抗力;其他如法律适用、争议的解决等条款。
1.2、BOT项目融资及担保。BOT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通常的融资方式主要采取银团贷款,而且主要以设立BOT项目公司为融资工具。在融资谈判中,贷款银行往往要求项目投资人和东道国政府提供一系列担保或作出相应的承诺。项目投资人的担保主要包括:偿还贷款担保、项目完工担保、运营资金保证协议、现金亏欠协议、承诺保证函和安慰函。由于我国法律不允许政府机构为商业行为担保,因此,更多时候,政府的担保可体现为一种书面的承诺,如项目付款准备承诺、经营许可承诺、税费减免承诺、综合或专项补偿承诺等等。
1.3 、BOT项目投融资补偿。确定对BOT投融资项目的投资人以何种方式进行补偿以及补偿标准等也是BOT运作模式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投资人主要通过对所建高速公路投入运营后的经营收入为主要的投资回报和补偿,但大多数高速公路前期存在通行费收入不足以弥补财务及管理费用的情况,回收周期较长,因此往往可采用其他一些补偿措施,如减免税收、提供公路沿线的广告经营权或以优惠价格提供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补偿。
二、BOT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自上世纪80年代BOT概念提出以来,BOT在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从实施来看,BOT方式主要有以下的优势:第一,它是一种吸收外资、内资的有效手段;
第二,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第三,有利于加强管理、控制成本。BOT项目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项目建设速度与质量,降低成本。BOT项目可实行的项目管理方式,能集中与项目有关的多方面专家,有利于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造利润的目的;第四,有利于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设备。由于BOT方式采用“一揽子”总承包方式,在项目设计中:项目公司中的设计人员有时会带来新的设计观念,而且在BOT項目的实施中,项目公司为了加速BOT的施工进度,提供施工质量,或为了达标运营,必然会引进或开发研制先进技术设备、仪表仪器等,提高了项目的技术质量水平。
BOT方式是目前国际上基础建设项目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之一。在我国高速公路路网建设中,采用BOT方式进行政府融资,可以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吸引国内
非交通行业国有、民营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不出钱就可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面貌,同时投资方在经营期内能够得到较好的回报。当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较大、资金明显不足的形势下,可以采用B0r方式对新建的、效益成本比较高的高速公路项目进行融资。我国正在为形成一套结构完善的BOT框架积极探索。可以预见,BOT方式将会
广泛应用于建设高速公路项目,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活跃社会资本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BOT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质量安全监督难点
3.1、参与项目各方存在某些利益冲突,内部利益分配和协调难度大。股东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各单位都以业主自居,抱着我就是代表投资方,我就是业主的想法,对业主的管理模式及下发的文件、指令没有得到及时的贯彻执行,把本是投资方董事会组建的业主的管理职能无形中进行削越和简化,会削弱业主在管理上的执行力度,造成在施工建设中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没有很好的监控,整改通知、指令贯彻不到位,人情化管理的存在会给质量、安全埋下很大的隐患 。同时,业主单位考虑各施工单位都是自己企业内部队伍,不敢管的太严。
3.2、项目建设收费实际上涉及到投资各方利益和关系的平衡,从“利”的角度看,业主的管理相对简单,因为由单一总承包商牵头,承包商的工作具有连贯性,减少了内部协调工作量。由于总价固定,基本上不用再支付索赔及追加项目费用。从“弊”的角度看,质量安全的保障全靠承包商的自觉性,承包商获得业主变更令以及追加费用的弹性也很小。所以为降低成本经常通过调整设计方案,因此业主对总包监控手段的落实十分重要。
3.3、对监理方来说施工各方都是投资方,代表着投资方的利益,在实际运作中,必然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敢管的太多太细,发现问题隐患没有真正的督促整改落实,没有严格的执行相关管理规范,长此下去,就会对施工建设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3.4、BOT项目内容涉及投资、融资、建设、转让等一系列活动,当事人与参与人包括地方政府、项目主办人、项目公司、项目货款人、项目原材料供应商、融资担保人、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可能的参与人。因此,投资方式形成了众多当事人或参与人的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法律性质的特殊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因此,BOT项目的监管难度大。
四、影响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因素
4.1、生产安全
各单位安全生产开展状况,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设施配备及安全责任的明确,安全检查的落实,对项目的安全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4.2、交通安全
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普及,机动车辆安全行驶的监控机制建立,交通安全的定期检查,对项目安全目标的管理过程不容忽视。
4.3、施工现场及驻地安全
施工现场的各项设施、设备、物质材料、工程资料、人员人身安全、治安状况等,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重中之重。
4.4、事故发生处理
伤亡事故发生后的调查与处理措施是否得当,也影响项目安全管理的成效。
五、为加强BOT项目安全和质量监督管理,提高监督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落实BOT项目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责任
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健全组织,责任到人。建设单位应制定下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文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参建各方都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奖惩办法,做到工前有布置,工中有检查,工后有小结,用制度管人,很抓落实,一抓到底。
(一)建立专业的组织机构
建设单位应按安全管理计划的要求,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作为工程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措施,并通过专业化人员的配备,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各部门相关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相互协调,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安全管理组织。
1、参建单位应成立由党政工团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集体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参建单位应配备安全监督专职人员,直接从事施工生产的基层作业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形成安全生产监控网络。
3、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和部门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
(二)有效的制度保证
建设单位应有一套完善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确保安全管理计划得到持续实施,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同时避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安全制度与政策,符号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和工程的实际情况。
1、安全生产台账制度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台账,完善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充分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安全生产台账包括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教育宣传培训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整改通知书及反馈情况记录、专职安全员日志、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
2、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季节,建设单位有针对性地先进行安全施工的安排,并组织落实,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宗旨;针对现阶段或以前发生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建设单位应积极分析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不断改进。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建设单位应每月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并进行不定期的安全专项检查,不断改进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报检制度
在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报检制度,针对在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是否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方案是否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安全责任人是否到岗,施工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准备因素是否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等条件,若准备不足,不准开工。通过推行安全生产报检制度,加强了安全事故的事前控制,根本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建設单位应制定、实施安全培训制度,通过工地座谈、专题培训、管理培训及演习,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三)充分的技术保障
对总体和分项工程施工和技术方案采取事先上报、评审的做法,对重点工序和重大施工方案,均通过专家评审会和专题生产会议的形式,从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上确保施工安全。
(四)主动的事故应对
工程建设过程中,即使重视生产建设安全,但由于工程建设事故的不确定性,安全事故仍有可能发生,建设单位针对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具体办法。
二、项目前期对项目从业的各方主要人员(业主代表、总监理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进行质量安全宣贯,推行监督告知制度,进行质量安全监督交底。
三、在建设前期依据规定建立健全《质量责任登记卡》,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专业工程师、作业班组;同时将监理质量责任落实到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并在监督中按计划进行责任落实及履约检查。
四、质量和安全监督范围重心前移,要从单一的建设期间监督向项目的全过程监督转变。因为,政府对BOT项目的设计、项目招投标的干预力度小。BOT项目为投资回报一是扩报成本二是降低标准。而建设行政审批权在委,建设实体监督在站,脱节会给项目长久带来不利影响。
五、BOT+EPC项目投资主体既是建设方又是施工方,其招标的监理地位模糊,为强化质量,应引进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费用由业主支付,管理由质量监督站进行,数据对项目负责,保障项目质量可靠性。
六、健全安全管理奖惩制度,逐步推行并完善从业单位及主要从业人员质量安全信用评价办法。
七、加强与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联动沟通与协调,按照建设部《关于严格实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若干补充规定》(建质[2006]18号)要求,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的监管力度。
六、结束语
积极采用BOT方式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尝试。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实施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作为政府部门应真正创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在吸引投资商和金融机构方面下功夫,切实解决高速公路BOT融资方式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高速公路BOT项日管理水平,为BOT项目规范化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庆华.中国土地操作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鲍海君等.BOT:土地融资新模式[J].中国土地,2002,(6).
[3]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EB/OL].中国交通网.
[4]郗思崇.高速公路管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刘步存.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关键词:BOT;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管理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BOT模式的操作程序及要点
BOT方式涉及多种法律主体,如政府、项目发起人、金融机构、工程承包人、设备供应商、保险公司、项目经营者等;同时涉及的法律关系也很复杂,如项目公司、政府特许融资、担保、工程建设、采购、保险等,因此使得BOT模式操作程序复杂,特点突出。由于修建高速公路所处地区不同,法律及经济环境的差异,再加上投资者由于对项目风险的多种考虑,BOT模式已出现不同的差异模式,但不管何种模式,从其定义看主要包括四个过程:即特许过程、建设过程、运营过程和移交过程。运营过程主要属于项目公司内部经营的问题,移交过程主要是对所移交公路的验收、技术资料的交接以及相
关债权债务的清理等,这两个过程操作程序较为简单,这里仅就特许过程、建设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加以分析。
1.1、特许权协议的签订。签订特许权协议是BOT项目运作最重要的一项,在完成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招标工作后,就应当签署正式的特许权协议。特许权协议是BOT项目的最高法律文件。在特许权协议履行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其他合同,如贷款合同、工程承包合同、产品购买合同、保修合同、保险合同等都是在特许权协议的基础上签订的。特许权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特许权授权范围;特许权期限;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组织及措施;投融资方式;高速公路的经营和维护管理高速公路的成本计划、收费标准及调整原则;高速公路的移交;协议双方的其他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不可抗力;其他如法律适用、争议的解决等条款。
1.2、BOT项目融资及担保。BOT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通常的融资方式主要采取银团贷款,而且主要以设立BOT项目公司为融资工具。在融资谈判中,贷款银行往往要求项目投资人和东道国政府提供一系列担保或作出相应的承诺。项目投资人的担保主要包括:偿还贷款担保、项目完工担保、运营资金保证协议、现金亏欠协议、承诺保证函和安慰函。由于我国法律不允许政府机构为商业行为担保,因此,更多时候,政府的担保可体现为一种书面的承诺,如项目付款准备承诺、经营许可承诺、税费减免承诺、综合或专项补偿承诺等等。
1.3 、BOT项目投融资补偿。确定对BOT投融资项目的投资人以何种方式进行补偿以及补偿标准等也是BOT运作模式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投资人主要通过对所建高速公路投入运营后的经营收入为主要的投资回报和补偿,但大多数高速公路前期存在通行费收入不足以弥补财务及管理费用的情况,回收周期较长,因此往往可采用其他一些补偿措施,如减免税收、提供公路沿线的广告经营权或以优惠价格提供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补偿。
二、BOT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自上世纪80年代BOT概念提出以来,BOT在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从实施来看,BOT方式主要有以下的优势:第一,它是一种吸收外资、内资的有效手段;
第二,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第三,有利于加强管理、控制成本。BOT项目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项目建设速度与质量,降低成本。BOT项目可实行的项目管理方式,能集中与项目有关的多方面专家,有利于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造利润的目的;第四,有利于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设备。由于BOT方式采用“一揽子”总承包方式,在项目设计中:项目公司中的设计人员有时会带来新的设计观念,而且在BOT項目的实施中,项目公司为了加速BOT的施工进度,提供施工质量,或为了达标运营,必然会引进或开发研制先进技术设备、仪表仪器等,提高了项目的技术质量水平。
BOT方式是目前国际上基础建设项目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之一。在我国高速公路路网建设中,采用BOT方式进行政府融资,可以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吸引国内
非交通行业国有、民营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不出钱就可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面貌,同时投资方在经营期内能够得到较好的回报。当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较大、资金明显不足的形势下,可以采用B0r方式对新建的、效益成本比较高的高速公路项目进行融资。我国正在为形成一套结构完善的BOT框架积极探索。可以预见,BOT方式将会
广泛应用于建设高速公路项目,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活跃社会资本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BOT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质量安全监督难点
3.1、参与项目各方存在某些利益冲突,内部利益分配和协调难度大。股东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各单位都以业主自居,抱着我就是代表投资方,我就是业主的想法,对业主的管理模式及下发的文件、指令没有得到及时的贯彻执行,把本是投资方董事会组建的业主的管理职能无形中进行削越和简化,会削弱业主在管理上的执行力度,造成在施工建设中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没有很好的监控,整改通知、指令贯彻不到位,人情化管理的存在会给质量、安全埋下很大的隐患 。同时,业主单位考虑各施工单位都是自己企业内部队伍,不敢管的太严。
3.2、项目建设收费实际上涉及到投资各方利益和关系的平衡,从“利”的角度看,业主的管理相对简单,因为由单一总承包商牵头,承包商的工作具有连贯性,减少了内部协调工作量。由于总价固定,基本上不用再支付索赔及追加项目费用。从“弊”的角度看,质量安全的保障全靠承包商的自觉性,承包商获得业主变更令以及追加费用的弹性也很小。所以为降低成本经常通过调整设计方案,因此业主对总包监控手段的落实十分重要。
3.3、对监理方来说施工各方都是投资方,代表着投资方的利益,在实际运作中,必然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敢管的太多太细,发现问题隐患没有真正的督促整改落实,没有严格的执行相关管理规范,长此下去,就会对施工建设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3.4、BOT项目内容涉及投资、融资、建设、转让等一系列活动,当事人与参与人包括地方政府、项目主办人、项目公司、项目货款人、项目原材料供应商、融资担保人、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可能的参与人。因此,投资方式形成了众多当事人或参与人的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法律性质的特殊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因此,BOT项目的监管难度大。
四、影响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因素
4.1、生产安全
各单位安全生产开展状况,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设施配备及安全责任的明确,安全检查的落实,对项目的安全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4.2、交通安全
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普及,机动车辆安全行驶的监控机制建立,交通安全的定期检查,对项目安全目标的管理过程不容忽视。
4.3、施工现场及驻地安全
施工现场的各项设施、设备、物质材料、工程资料、人员人身安全、治安状况等,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重中之重。
4.4、事故发生处理
伤亡事故发生后的调查与处理措施是否得当,也影响项目安全管理的成效。
五、为加强BOT项目安全和质量监督管理,提高监督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落实BOT项目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责任
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健全组织,责任到人。建设单位应制定下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文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参建各方都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奖惩办法,做到工前有布置,工中有检查,工后有小结,用制度管人,很抓落实,一抓到底。
(一)建立专业的组织机构
建设单位应按安全管理计划的要求,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作为工程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措施,并通过专业化人员的配备,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各部门相关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相互协调,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安全管理组织。
1、参建单位应成立由党政工团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集体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参建单位应配备安全监督专职人员,直接从事施工生产的基层作业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形成安全生产监控网络。
3、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和部门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
(二)有效的制度保证
建设单位应有一套完善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确保安全管理计划得到持续实施,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同时避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安全制度与政策,符号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和工程的实际情况。
1、安全生产台账制度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台账,完善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充分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安全生产台账包括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教育宣传培训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整改通知书及反馈情况记录、专职安全员日志、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
2、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季节,建设单位有针对性地先进行安全施工的安排,并组织落实,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宗旨;针对现阶段或以前发生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建设单位应积极分析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不断改进。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建设单位应每月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并进行不定期的安全专项检查,不断改进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报检制度
在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报检制度,针对在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是否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方案是否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安全责任人是否到岗,施工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准备因素是否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等条件,若准备不足,不准开工。通过推行安全生产报检制度,加强了安全事故的事前控制,根本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建設单位应制定、实施安全培训制度,通过工地座谈、专题培训、管理培训及演习,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三)充分的技术保障
对总体和分项工程施工和技术方案采取事先上报、评审的做法,对重点工序和重大施工方案,均通过专家评审会和专题生产会议的形式,从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上确保施工安全。
(四)主动的事故应对
工程建设过程中,即使重视生产建设安全,但由于工程建设事故的不确定性,安全事故仍有可能发生,建设单位针对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具体办法。
二、项目前期对项目从业的各方主要人员(业主代表、总监理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进行质量安全宣贯,推行监督告知制度,进行质量安全监督交底。
三、在建设前期依据规定建立健全《质量责任登记卡》,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专业工程师、作业班组;同时将监理质量责任落实到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并在监督中按计划进行责任落实及履约检查。
四、质量和安全监督范围重心前移,要从单一的建设期间监督向项目的全过程监督转变。因为,政府对BOT项目的设计、项目招投标的干预力度小。BOT项目为投资回报一是扩报成本二是降低标准。而建设行政审批权在委,建设实体监督在站,脱节会给项目长久带来不利影响。
五、BOT+EPC项目投资主体既是建设方又是施工方,其招标的监理地位模糊,为强化质量,应引进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费用由业主支付,管理由质量监督站进行,数据对项目负责,保障项目质量可靠性。
六、健全安全管理奖惩制度,逐步推行并完善从业单位及主要从业人员质量安全信用评价办法。
七、加强与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联动沟通与协调,按照建设部《关于严格实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若干补充规定》(建质[2006]18号)要求,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的监管力度。
六、结束语
积极采用BOT方式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尝试。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实施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作为政府部门应真正创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在吸引投资商和金融机构方面下功夫,切实解决高速公路BOT融资方式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高速公路BOT项日管理水平,为BOT项目规范化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庆华.中国土地操作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鲍海君等.BOT:土地融资新模式[J].中国土地,2002,(6).
[3]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EB/OL].中国交通网.
[4]郗思崇.高速公路管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刘步存.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