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材施教”的若干思考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但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重点阐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对象,分析了因材施教的局限性,指出了如何正确处理因材施教与中庸的关系。
  关键词:论语;因材施教;孔子
  两千多年以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一直指导并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教学,但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阻碍了因材施教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对象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然而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因材施教的教育对象问题,往往只关注“差生”和“尖子生”少部分学生,而忽视处于中间的大部分学生;同时却片面地认为“照顾大多数,面向全体学生” 就是不讲因材施教了,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特别注意的问题[1]。
  出现上述认识误区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要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必须正确的全面的理解“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要拉平学生的素质、消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而是要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种素质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展[1]。
  全面发展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全体学生的平均发展,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的全体学生还是不同的、各有其特点,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各自不同的内容、水平和方向[1],因此,全体学生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对象。实际上,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教学的,而任何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不是针对学生数量的多少,也不是针对学生成绩的优劣。
  二、因材施教的局限性
  因材施教是一条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学原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未完全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与权威性、忽视学生的完整性以及造成教学的封闭性[2]。
  虽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主张“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但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与权威性,无论是对学生材质的挖掘、把握和确定,还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其主动权掌握在教育者手中,缺少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4]。在因材施教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关系,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3];另外,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合理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将会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教师的施教,从而影响了因材施教作用的充分发挥[4]。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完整性的忽视,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一是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二是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严重影响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造成教学的封闭性,一是使教师对学生的判定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缺乏动态的认识,二是教学缺乏灵活性[2]。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定“材”和选“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也成为判定“材”与“教”的主体,并保持判定过程的动态性与开放性。在确定学生的特点以及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师生之问应该采取一种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方式,并且这种方式要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
  三、因材施教与中庸的关系
  孔子把中庸人格作为理想人格,视中庸人格为做人做学问之理想,而中庸人格表现在个性上就是适中、适度、不极端,因此孔子以此作为学生受教的目标,并将此目标与学生的现状对比,判断学生是否“过或不及”,或者偏而不兼,由此选择其教育内容和方式而因材施教[5]。
  子贡问:“師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6]。显然,偏离中庸人格的“过”与“不及”,就构成了师与商的教育需求[5]。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这是孔子针对“冉求平日做事退缩,仲由好勇过人”的不同性格特征,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7]。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6]。这也充分说明了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贯穿中庸思想,要求学生在保持谦虚、果敢等美德的同时,既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8]。
  中庸不仅是做人的理想,也是待人处世的原则。中庸待人处世是一种灵活宽容而注重时机与度的哲学,其核心是守中不极端、务时而发[5]。
  在《论语·子张》中记载了子夏的“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与子张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不同交友观点,这是孔子针对“子夏为人太宽厚,容易被人利用;而子张为人太苛责”不同的、均不符合中庸的待人处世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后才出现的不同的交友之道[9],同时,也使子夏和子张的待人处世更接近、符合中庸之道。当然,因材施教一个重要的目标和标准就是扬长避短和扬长补短,使学生能成为合乎中道的高尚君子。总之,要正确处理好因材施教与中庸的关系,因材施教的具体策略应该受到中庸思想的调控。
  参考文献:
  [1]高稳.对“因材施教”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30):79-80.
  [2]孔祥渊.从“因材施教”走向“商材议教”[J].上海教育科研,2014,(06):27-29.
  [3]贾万刚.从“因材施教”到“因需施教”—关于“教育”一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6):17-19.
  [4]熊杰锋.电子类本科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52.
  [5]阳泽,余小燕.孔子因材施教的人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71-76.
  [6][南宋]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7]任晓英.《论语》中“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初探[J].亚太教育,2016,(10):100.
  [8]蔡践.论语全编[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6.
  [9]思履.论语·中庸·大学详解[M].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多平台融合的《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其他文献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汉字是延续千年的纽带,近六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是由汉字承载的,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与人文精神。对于中华儿女而言,汉字还是一种民族个性,它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品质和精神。汉字以力为美,反映了中华民族质朴、勇敢的气质,汉字是方块字,横平竖直,体现了中华民族正直、的品质。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汉字在历史文化中具有如此珍贵的价值,写
期刊
每天在幼儿进行自主性游戏时我都会思考:怎样能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怎样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怎样让小班的幼儿知晓角色分工在本学期的专题研究中,我了解到,每天的游戏讲评对游戏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角色游戏讲评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勤观察、善分析,是游戏讲评的关键。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是组织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幼儿游戏情况的窗口。如何更好地进行观察?我认为:观察幼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的研究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渗透教学。教师还需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好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前言:  在
期刊
摘要: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与部编教材为伴,与传统文化同行。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部编新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经典  引言:一门课标的出台、一本教材的问世,是国家事权的落实,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那么,在不同社会思潮、不同教育思想激荡、碰撞的时代,课程教材如何做到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弘扬正确价值导向,发挥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统领作用,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担当起民族复兴大
期刊
摘要:在当代教育中,初中生由于面对著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受到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对于生活、情感的关注以及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感恩意识薄弱的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很有可能在家庭、工作单位等人际关系的相处中也很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感恩”作为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其也是中学教育中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校园和家庭构建一个完整的“感恩意识”培养
期刊
摘要:英语在初中课程体系中一直以来都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当今国家间交流的日益广泛化,英语作为一门主要的世界通用语言,在国家间的商业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育的关键时期,其英语综合能力的培育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英语学习及发展。为此,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前阶段教学问题的探究,详细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完善对策。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文献与观察,得出我国小学机器人教育在国家标准、教学方法、设备上存在着一定不足,相应提出以下4个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做好课程设计、展开教学研究、加强教师培训、建立教育机器人标准。  关键词:小学机器人教育;教育机器人  笔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经验,析出我国小学机器人教育现状如下。  1.我国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现状  1.1开办机器人教育困难重重  早在2000年我国便已有小学开办机
期刊
摘要:留守学生的教育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与引导者,班主任应把对留守学生的爱放在工作的重点位置,应该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加强教育引导,让留守学生矫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笔者在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十几年中,在教育留守学生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学生;教育;关
期刊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更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仍以具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其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教师应正视错误资源,加强对错误资源的利用,以引发小学生关注错误、重视错误、反思错误,促进其认知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故此,笔者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对错误资源的利用现状,展开对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无论对于哪一个学科而言,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托良好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各项深入的实践与探索。然而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重视程度均有一定不足,而很多初中生自身更是缺少一种学习兴趣,下面就来结合这一现象展开研究,在找到内在原因的同时也能够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缺乏学习兴趣;原因及对策  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學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