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记住高晓攀是因为朋友转的视频,一胖一瘦的俩人穿着迷彩长褂站在传统相声台子前,现场声音太杂,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只是觉得气氛很high,样子很怪。我不知道哪个是高晓攀,后来听说是相声界的帅哥,遂努力地看了一下,正欲不屑之时,仔细斟酌了一下定语。嗯,不是说郭德纲跟林志颖同岁么,那高晓攀绝对不是自夸,确实是相声界的帅哥。
往死里说相声的“80后”
高晓攀在博客里说:“听相声的少,说相声的更少,听相声的‘80后’少之又少,说相声的‘80后’,那只能往死里找。”那我们找着你这个“80后”说相声的到底是算人还是……但其实,高晓攀是真往死里说相声的“80后”。
翻看高晓攀的博客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幽默,似乎透露出更多忧虑和对相声的种种思考,让我看的有些压抑和纠结,很想探究这个“80后”相声帅哥的过往。
跟一些童年混在少年宫的“80后”差不多,高晓攀的童年也是从那度过的,不同的是他选的是相声,这个绝对不算热门的项目。我很佩服他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和给予的自由。师从冯宝华先生的经历,让还是孩子的高晓攀体验了相声带来的无限乐趣和巨大魅力。2003年,高晓攀考入中央戏曲学院大专班相声组。但3年后,紧随毕业而来的就是失业。很多同学都改行了,因为说相声吃不饱饭,高晓攀也害怕吃不上饭,但他却依然饿着坚持。
在西单卖过衣服,去798给人刷了两年的油漆,后来还干上了婚礼司仪,差点搅黄了几桩婚事,据他说是因为自己太帅。搭档尤宪超揭发说,其实他当时比他自己说得更惨点,一星期吃4个馒头,每次出去都捡着朋友喝剩下的空瓶子卖,家里都是收的瓶瓶罐罐,北京破烂市场的行市直接跟他打听就行。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消减他对相声的热爱。“一星期只吃了4个馒头,这是真事,但当时对我来说并不痛苦,吃4个馒头是因为买完书就没钱了。那时候最痛苦的不是吃不上饭,而是说相声要不要继续,要不要坚持。”
对于自己的梦想多数人都没能坚持到最后,但高晓攀做到了。2004年,高晓攀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组建了北京相声青年剧团。这一年,高晓攀火了。之后的高晓攀开始接受着各种追捧和崇拜,这种突如其来的“成功”一时间让年轻的他飘飘然,迷失了方向。桀骜不驯、标新立异、张狂和浮躁等等这些都充斥着高晓攀,他的一些大话也得罪了圈内同行,甚至有人说让高晓攀在相声界消失。成立仅一年的青年剧团解散了。高晓攀一个人躲到后海痛哭流涕,所有的委屈、压抑、责骂都随着眼泪一同倾泻。一个大学刚毕业的19岁的年轻人、刚成立了自己的相声团体,那些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合作伙伴,一夜之间全都背离了自己,甚至一见面就会被他们骂得体无完肤,高晓攀在怀疑自己。第二天,高晓攀跑回了保定老家,跟老妈哭了两个小时,可转天他又踏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也许在火车发动的一刹那,高晓攀有种悲壮的感觉吧,没死就还继续说吧。
从小打小闹到强劲嘻哈风
2008年,鼓楼广茗阁茶楼的老板找到一直蛰伏的高晓攀,希望他在茶馆里办个相声专场。高晓攀于是叫上十多位相熟的相声爱好者,开始操练。当时,“嘻哈包袱铺”相声专场的票价是20元一张,相声剧30元一张,但还是没人看。“第一个月,我只挣了27元。”可是高晓攀没把这种尴尬当回事,反而将其编进了段子:“我们说相声的,不管来多少观众都得演。来200人,演;来3个人,演;来1个呢?那得考虑考虑。比方说,他听着听着要去上厕所,我们还接着说吗?这个观众太珍贵了呀,我们得跟进厕所去。”
2008年年底,高晓攀和“嘻哈包袱铺”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经过这两年的不断发展,铺面遍及鼓楼广茗阁、东四环广茗阁、崇文门俱乐部、新安贞剧场4处,几乎场场爆满。2010年,广茗阁茶楼的座位被迫扩容一倍,这标志着北京的相声界进入了“嘻哈包袱”的时代。同年,他们甚至把舞台延伸到了上海,把演出搬到了香港。最忙时,他们一天内在3个城市间赶场。今年,他们还要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
高晓攀抖包袱的手段是越发高超了,在传统相声中穿插网络语、流行语、新闻事件甚至是唱歌跳舞。很快,“嘻哈包袱铺”变成了新时代相声、搞笑喜剧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捧这种不拘一格的“嘻哈相声风”,其知名度也随之暴涨。现在“嘻哈包袱铺”的宣传标语上写的是:“你还在听德云社么?那你out了!”
高晓攀明白“嘻哈包袱铺”的火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80后”的追捧,怎样才能让相声说的逗乐还能让人听完后稍微地那么琢磨一下,才是真正能吸引“80后”的原因。所以将“80后”的无奈、心酸、奋进和挣扎,都糅成“包袱”抖出来,掷给他们,在捧腹的时候还能不痛不痒地触及一下他们内心,这才是高晓攀式的相声的精髓。
高董“笑的事业”
2009年6月,高晓攀牵头成立了北京晓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共有70多名演员、20多名工作人员。在经营“嘻哈包袱铺”的同时,兼顾起曲艺、话剧、演出等多方面的文化经营活动。他的目标是,将“晓攀传媒”做成像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和周星驰的“星辉公司”那样的商业帝国。
“我们要搭建3个平台,发展‘笑的事业’。第一个平台,是人才输出,就像‘本山传媒’那样。第二个是造星平台。我们的几个剧场要同时出击,打造一个出名的途径,再通过自己打造的明星带动剧场的发展。第三个是衍生出来的明星经济,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嘻哈包袱铺’这个品牌,打造每个人自己的节目。”说这段话时的高晓攀已经明显不再是当年那个年少轻狂的无知少年,而是一个能够将相声作为发展事业考虑的商人。对于未来的发展,高董有自己明确的设想。曾经有投资商找上门来谈生意,高晓攀却说:“你给我1000万,但我不会花,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嘻哈包袱铺’要慢慢来,培养团队,培养演员,拓展人脉。这样,事业才能做好。”显然,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怎样创造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高董已经乐然于胸了。
请相信这么一个往死里说相声的“80后”吧,请给予这个“80后”的年轻团体更多的发展空间吧,也许他们的创新和改革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相声,但哪次变革不是经历痛楚呢?如果他们创造的产品曾让您捧腹,或是小小地与您共鸣了一下,那么就再宽容地给他们一次尝试的机会吧,因为这是往死里找的“80后”相声。
往死里说相声的“80后”
高晓攀在博客里说:“听相声的少,说相声的更少,听相声的‘80后’少之又少,说相声的‘80后’,那只能往死里找。”那我们找着你这个“80后”说相声的到底是算人还是……但其实,高晓攀是真往死里说相声的“80后”。
翻看高晓攀的博客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幽默,似乎透露出更多忧虑和对相声的种种思考,让我看的有些压抑和纠结,很想探究这个“80后”相声帅哥的过往。
跟一些童年混在少年宫的“80后”差不多,高晓攀的童年也是从那度过的,不同的是他选的是相声,这个绝对不算热门的项目。我很佩服他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和给予的自由。师从冯宝华先生的经历,让还是孩子的高晓攀体验了相声带来的无限乐趣和巨大魅力。2003年,高晓攀考入中央戏曲学院大专班相声组。但3年后,紧随毕业而来的就是失业。很多同学都改行了,因为说相声吃不饱饭,高晓攀也害怕吃不上饭,但他却依然饿着坚持。
在西单卖过衣服,去798给人刷了两年的油漆,后来还干上了婚礼司仪,差点搅黄了几桩婚事,据他说是因为自己太帅。搭档尤宪超揭发说,其实他当时比他自己说得更惨点,一星期吃4个馒头,每次出去都捡着朋友喝剩下的空瓶子卖,家里都是收的瓶瓶罐罐,北京破烂市场的行市直接跟他打听就行。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消减他对相声的热爱。“一星期只吃了4个馒头,这是真事,但当时对我来说并不痛苦,吃4个馒头是因为买完书就没钱了。那时候最痛苦的不是吃不上饭,而是说相声要不要继续,要不要坚持。”
对于自己的梦想多数人都没能坚持到最后,但高晓攀做到了。2004年,高晓攀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组建了北京相声青年剧团。这一年,高晓攀火了。之后的高晓攀开始接受着各种追捧和崇拜,这种突如其来的“成功”一时间让年轻的他飘飘然,迷失了方向。桀骜不驯、标新立异、张狂和浮躁等等这些都充斥着高晓攀,他的一些大话也得罪了圈内同行,甚至有人说让高晓攀在相声界消失。成立仅一年的青年剧团解散了。高晓攀一个人躲到后海痛哭流涕,所有的委屈、压抑、责骂都随着眼泪一同倾泻。一个大学刚毕业的19岁的年轻人、刚成立了自己的相声团体,那些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合作伙伴,一夜之间全都背离了自己,甚至一见面就会被他们骂得体无完肤,高晓攀在怀疑自己。第二天,高晓攀跑回了保定老家,跟老妈哭了两个小时,可转天他又踏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也许在火车发动的一刹那,高晓攀有种悲壮的感觉吧,没死就还继续说吧。
从小打小闹到强劲嘻哈风
2008年,鼓楼广茗阁茶楼的老板找到一直蛰伏的高晓攀,希望他在茶馆里办个相声专场。高晓攀于是叫上十多位相熟的相声爱好者,开始操练。当时,“嘻哈包袱铺”相声专场的票价是20元一张,相声剧30元一张,但还是没人看。“第一个月,我只挣了27元。”可是高晓攀没把这种尴尬当回事,反而将其编进了段子:“我们说相声的,不管来多少观众都得演。来200人,演;来3个人,演;来1个呢?那得考虑考虑。比方说,他听着听着要去上厕所,我们还接着说吗?这个观众太珍贵了呀,我们得跟进厕所去。”
2008年年底,高晓攀和“嘻哈包袱铺”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经过这两年的不断发展,铺面遍及鼓楼广茗阁、东四环广茗阁、崇文门俱乐部、新安贞剧场4处,几乎场场爆满。2010年,广茗阁茶楼的座位被迫扩容一倍,这标志着北京的相声界进入了“嘻哈包袱”的时代。同年,他们甚至把舞台延伸到了上海,把演出搬到了香港。最忙时,他们一天内在3个城市间赶场。今年,他们还要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
高晓攀抖包袱的手段是越发高超了,在传统相声中穿插网络语、流行语、新闻事件甚至是唱歌跳舞。很快,“嘻哈包袱铺”变成了新时代相声、搞笑喜剧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捧这种不拘一格的“嘻哈相声风”,其知名度也随之暴涨。现在“嘻哈包袱铺”的宣传标语上写的是:“你还在听德云社么?那你out了!”
高晓攀明白“嘻哈包袱铺”的火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80后”的追捧,怎样才能让相声说的逗乐还能让人听完后稍微地那么琢磨一下,才是真正能吸引“80后”的原因。所以将“80后”的无奈、心酸、奋进和挣扎,都糅成“包袱”抖出来,掷给他们,在捧腹的时候还能不痛不痒地触及一下他们内心,这才是高晓攀式的相声的精髓。
高董“笑的事业”
2009年6月,高晓攀牵头成立了北京晓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共有70多名演员、20多名工作人员。在经营“嘻哈包袱铺”的同时,兼顾起曲艺、话剧、演出等多方面的文化经营活动。他的目标是,将“晓攀传媒”做成像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和周星驰的“星辉公司”那样的商业帝国。
“我们要搭建3个平台,发展‘笑的事业’。第一个平台,是人才输出,就像‘本山传媒’那样。第二个是造星平台。我们的几个剧场要同时出击,打造一个出名的途径,再通过自己打造的明星带动剧场的发展。第三个是衍生出来的明星经济,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嘻哈包袱铺’这个品牌,打造每个人自己的节目。”说这段话时的高晓攀已经明显不再是当年那个年少轻狂的无知少年,而是一个能够将相声作为发展事业考虑的商人。对于未来的发展,高董有自己明确的设想。曾经有投资商找上门来谈生意,高晓攀却说:“你给我1000万,但我不会花,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嘻哈包袱铺’要慢慢来,培养团队,培养演员,拓展人脉。这样,事业才能做好。”显然,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怎样创造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高董已经乐然于胸了。
请相信这么一个往死里说相声的“80后”吧,请给予这个“80后”的年轻团体更多的发展空间吧,也许他们的创新和改革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相声,但哪次变革不是经历痛楚呢?如果他们创造的产品曾让您捧腹,或是小小地与您共鸣了一下,那么就再宽容地给他们一次尝试的机会吧,因为这是往死里找的“80后”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