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糖尿病新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二甲双胍0.75 mg,连用2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用叶酸15mg及维生素B12 0.15 mg,连用2周。治疗前后予以定期抽血检测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较治疗前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前治疗前各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小波转换三维频谱分析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小波转换三维频谱分析,观察QRS波下限频率及100HZ以上的高频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QRS波的下限频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宽、100~1000Hz频带内心电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利用小波转换三维频谱分析,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可能有较大意义.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肝素化透析时影响肝素用量的相关因素,为肝素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52例血液透析患者,测定血液中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抗凝血酶-Ⅲ活性,同时检测血色素、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及相关生化参数和干体重.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肝素用量随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数量和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的不同而改变.两两变量相关分析,肝素用量与血小板、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8和-0.
目的:本课题的目的是探讨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们研究了106例老年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并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无脑白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及吸烟史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冠心病史在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分别为55.7%、38.7%、44.3%;在无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中发病率分别为3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已经越来越趋于规范化、理念化.在工程实施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做好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这有助于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与支出,另一方面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具体预防保健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于2016年1—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行常规保健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服二甲双胍,B组加服阿卡波糖,观察二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音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但联合组餐后血糖下降明显低于单用二甲双胍组(P<0.02),且糖化血红蛋白亦明显降低.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对防止并发症可能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