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困境和对策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bo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强我国城市建设,推动我国乡村振兴,促进我国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最为基本的条件,是提升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社会发展至现阶段,乡村治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8-0004-03
  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构建新的乡土关系,为乡村治理的新动力和新业态拓展多元共生共治的环境,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和提升乡村人居活力已成为中国乡村发展和治理过程的必然选择。然而,该过程中除了各主体利益的不同诉求之外,各地的自然禀赋、社会人文和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治理的复杂性和持续性也会因地而异。文章从多元主体的视角出发,力求构建系统分析框架来探索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因此,未来还需在该框架基础上结合个案的跟踪调查,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将案例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和区位下的各利益主体与和乡村治理的交互影响机制。
  一、乡村治理的主要研究与发展变迁
  (一)乡村治理的主要研究
  “治理”的概念起源于西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开始在我国兴起。“乡村治理”概念于1998年首次在国内提出,随后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由“村民自治”转向了“乡村治理”,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乡村治理主体、治理权力配置方式、治理目的及治理过程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着重分析了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还通过实证分析等总结出不同地区乡村治理的模式及经验。国内学者研究认为,乡村治理是通过村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进行资源配置和促进生产,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改变“脏乱差”的农村现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改善。
  (二)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及政策变迁
  乡村治理改革是农村改革的关键领域,俗话说“基层治则天下安”。一般意义上讲,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是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倒逼和催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完善,大致经历了自我探索和制度化建设、组织化和农民主体能力建设、进入国家整合时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政策的侧重点也各不同。
  二、乡村治理同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
  长久以来,乡村治理都是“三农”问题的研究重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必须加入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实现全面发展。对于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总结了前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更符合现代治理理念的路线图,同时还提出了更加科学且具体的目标科学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是无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有效实现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价值遵循与目标导向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在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保障乡村振兴各项目标能够顺利实施完成的条件。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农村现代化日渐深入,农村常发各类基层的治理问题。想要推动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治理模式就必须发生转变,不应当继续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应该尽早转变为“治理”模式。对于我国广大农村而言,治理有效体现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各村发展实际情况推行适合本地发展的乡村治理方式。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点,其现状都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乡村需要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治理方案,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需要重视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治理过程中要坚持方法灵活性、目的有效性与形式多样性,不可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二是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关系着乡村的治理方向,完善的鄉村治理体系与健全的乡村治理结构可以为乡村治理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大化激活乡村的发展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予以可靠且高效的制度保障。
  三、乡村治理工作陷入的困境
  (一)乡村治理水平低,缺乏治理意识
  乡村治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乡村治理的总体水平较低,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乡村治理意识,阻碍了乡村治理的高水平进行。具体表现为:首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乡村也不例外。广大乡村地区坚持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这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力。然而,由于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部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村民们整日为生存而奔波,就导致了村民没有多余的精力与意识参与政治生活,就无法落实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制度。村民对于政治生活漠不关心,对于政治选举持较为随意的态度,这就导致了乡村的治理水平总体较低,选拔出的人民代表执政能力治理意识都有待考察,阻碍了乡村治理的健康开展。除此之外,乡村治理亦包括自治,而目前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教育不足、硬件设施较差等多方面原因,村民缺乏自治意识,对于乡村治理的理解程度不深,从而引起了一系列乡村治理的矛盾与冲突,阻碍了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缺乏正确的乡村治理意识,导致乡村治理陷入了低水平的困境。
  (二)三治融合治理机制尚未形成
  三治融合治理机制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同时还是解决乡村矛盾的路径。无论是浙江的“枫桥经验”,还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此类典型事迹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所谓三治融合,指的是从自治、德治、法治三层面消除矛盾,将乡村矛盾和问题当作切入点,借助“寓情于法、寓法于情、情法合用”的理念解决问题,进而实现乡村的和谐与振兴。但是在目前阶段,三治融合的理念并未完全形成,尚需一定的阶段用以发展和完善,且因为乡村治理的主流思想在于自治理念,许多地区在治理之时会忽视德治与法治的作用。德治可以对人们进行教化,法治可以对人们实施惩戒,二者的作用和自治是完全不同的。还有部分村庄在进行教化时一味使用我国的传统美德,反而没有起到法治的硬约束作用与自治的软约束作用。三治融合治理理念得到了基层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但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将其发挥出最大效用还需要更为深入的探索研究。   (三)乡村空心化,缺乏治理主体
  由于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差距加大,产业类型转变等原因,乡村人口逐渐出现了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大部分乡村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出村进城发展,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乡村居住,而年一过完乡村人口又会经历一波骤减,乡村逐渐出现了空心化的现状。而乡村治理工作,其治理主体一定是乡村人民,而目前乡村这种空心化的现状导致了治理主体陷入了困境,乡村缺乏治理主体,导致乡村治理工作难以开展。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乡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乡村经济缺乏吸引力,运行成本较高、收益较低、耗时较长、提供的资源较差等,导致广大村民不愿意留在乡村工作就业,并产生了乡村空心化现象。而留守在乡村的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年龄较小的孩子等,这类人群在乡村生活主要精力都用在维持日常生活,更没有时间与精力参与乡村治理等政治生活,有心无力。由此可见,乡村空心化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乡村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受到阻碍。
  四、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培育规范维度下内外源动力主体的生存环境
  尽管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的资源输入模式对于市场要素差、发展落后的区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以国家力量改造农村社会,通过大量项目投入,带动普通农户实现乡村发展,对于消除农业资本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对小农发展机会的挤压,破解农村发展资源要素不足具有明显优势。但需要明确的是外来工商资本和本地创业精英作为市场逻辑的主体,对于补充乡村振兴的市场要素和市场动力、整合城乡社会资源、增加社会资本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在后续发展中让位于市场主体,避免直接参与建设和经营性事务,而是建立和完善合作规范、监督制度、奖惩制度等来扶持和引导内外源动力主体加入到乡村振兴事务中来,培育各主体共生的环境,形成可持续的振兴动力,营造政府、工商资本、本地创业精英和普通农户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形成合理制度
  乡村治理工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因此要建成合理的工作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以指导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乡村经济运行情况、乡村基础设施建成情况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以政府的乡村振兴文件为指导,制定一个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与监管制度。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成要重视多位融合,重视村民自治、依法治理、治理有德,深度融合乡村治理要素,统筹兼顾,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成。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责任监管制度,对于乡村治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跟进与监督,杜绝错误治理措施、预防工作失误等。通过责任监管制度,划分好各部门与各人员的责任,避免出现职责重叠、交叉指挥、推诿扯皮等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责任监管,及时追究工作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及时表彰优秀先进工作者,并树立成模范典型,鼓励全体村委会人员向其学习。通过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合理的管理制度,来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促进乡村振兴工程,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为广大村民提供实惠。
  (三)要积极引进培育乡村人才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治理有效,关键在人,在于有一支能扎根于农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祝温村建立乡贤捐资—做好村庄建设—乡贤再捐资的良性循环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家、能人等乡贤为乡村建设出钱、出力。福清市组建乡贤促进会,为企业家、华侨、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乡贤参与家乡建设和治理搭建平台。可见,人才是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乡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一是构建村两委人才选育管用新机制。要打破传统思维,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把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真诚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通过选举进入“两委”班子,突出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二是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治理。乡村治理要有全社会各类人才的参与,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共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三是搭建平台引导乡贤回归。要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全面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引导更多乡贤回归乡村参与治理。
  (四)保障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网络的通畅
  乡村治理自上而下的刚性和自下而上的柔性使得各利益主体之间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共同把乡村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种多元共治的特点使得治理主体必须积极为村民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主动获取治理资源。乡村治理的内容涉及增进村民公共利益的诸多方面。
  因此,在乡村振兴和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建立正式的网络关系,更要重视非正式的传统网络的维护。采取制度设计、平台建设等措施,加大“血缘、地缘、业缘”多种关系沟通的网络密度,增加各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的频率。如通過新乡贤组织、乡村振兴委员会等自治与半自治的组织形式来推动和组织各方利益协调和集体行动。同时,注重对原有地缘关系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包括父老关系、士绅关系在内的乡土关系得以延续,使乡村治理具有多元韧性,增强乡村振兴的社会活力。乡村治理过程中不同主体间刚性与柔性的关系网络的建立应该基于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营造治理主体和制度环境的沟通渠道。通过多类型、多渠道的关系网络传递各自的信息,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同时对治理的刚性和柔性整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得个人理性和公共理性相统一。
  (五)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发展
  乡村人口目前出现了空心化的趋势,这是由于乡村经济缺乏竞争力引起的。乡村经济的发展较为落后,成本较高、收益较低、耗时较长,导致年轻人不愿留在乡村就业,使得乡村经济进一步衰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一定要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使得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就业,城市居民愿意来到乡村工作,为乡村经济注入新鲜的活力。发展乡村经济,必须坚持创新的思维,立足于乡村本身的优势与资源开展建设,而不能一味模仿城市发展模式,要坚持乡村独特的优势,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进行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与此同时,要重视协调发展与绿色发展,即不能一味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建设,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应当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乡村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提高工业化程度的同时,依据当地地形地貌进行适当的环境建设,形成景区等,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带来多方面的收入。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不能丢失乡村独有的乡土文化,要在兼容并收的同时保持一份本土文化,在发展信息化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保留乡村的文化遗产。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手段,来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治理工作。
  五、结语
  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长远的大工程,不是一日之功。政府部门在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乡村经济模式、乡村发展情况以及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了解乡村治理的困境所在,深入研究治理工作遇到的矛盾与问题,并应用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对策。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工程的开展,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皇凤,汪燕.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6):63-71.
  [2]于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村治理:主体、模式及其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4):1-8.
  [3]李娟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困境和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7):19-20.
其他文献
底线心智是指以获取底线结果为中心,而忽视组织其他重要事项的一维思维.目前对于底线心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缺少关于该主题的系统综述.本文通过介绍其概念内涵和测量,进而梳理其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述评,构建了底线心智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发现,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探讨西方背景下底线心智的影响结果,对其前因以及中国情境下的影响结果关注不足.因此,本文从中国本土情境下底线心智概念内涵的完善、底线心智结构维度和测量工具的优化、底线心智前因后果及机制的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生产方式的快速发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和柔性更强的机械化或智能化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产品生产的主导,而手工生产模式已经处在日益被淘汰的边缘.观察和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两种生产模式所生产的产品存在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并进而会影响他们的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但已有的研究认为手工生产产品(简称手工产品)较之于机器生产产品(简称“机制”产品)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源于“爱”,很显然该解释存在具体性不足的问题.而本研究认为,手工产品更容易唤起消费者的心理意象,而心理意象会驱动消费者产生心理所有权
企业国际化扩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是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但外资持股是否以及将在企业国际化进程决策中扮演着何种角色,目前文献知之甚少.鉴于此,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实证检验了外资持股对企业国际化进程决策的影响,以及业绩期望落差与分析预测落差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外资持股对国际化速度、不规律国际化节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外资持股对国际化范围无显著影响.第二,随着业绩期望落差的扩大,外资持股对国际化速度、不规律国际化节奏的正向影响将增强.第三,随着分析预测落差的扩大,
触屏购买广告是指以触摸移动终端屏幕实现购买决策的网络广告.本文基于心理模拟理论,对触屏购买广告的核心要素——购买键的位置与距离对购买键点击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消费者生理层面的特征——眼动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购买键位于右下并且靠近中心图案能够显著提升购买键点击意愿,并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视觉注意.同时,购买键点击意愿还会受到广告产品类型和消费者本能性触摸偏好的调节.本文研究贡献在于拓展了触摸对购买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探索了触屏购买广告购买键位置与距离影响购买键点击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中介路径
跨国经营的区域品牌往往因为贸易壁垒和文化距离难以走进东道国消费者心智(如,信任、接受).本文基于认知合理性视角,提出并检验了区域文化自信策略(传承内化、创新扩散)影响东道国消费者区域品牌信任与接受的预测模型和情境条件.来自购买过外国区域品牌产品的932个有效样本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跨国经营的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实施区域文化自信策略获得东道国消费者的信任与接受.其中,通过持续共享、弘扬维护和熏陶内化实施区域文化的传承内化策略,通过组织学习、文化塑造和潮流引领实施区域文化的创新扩散策略,都可以促进东道国消费者的区域
以往个别协议研究多集中于协议授予方(管理者)与协议接受方(员工)之间,鲜有研究涉及不具有个别协议的第三方(同事)的立场.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探讨新员工个别协议对同事职场排斥和自我完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多行业25家企业204位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员工个别协议对同事的职场排斥和自我完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妒忌中介了新员工个别协议对职场排斥和自我完善的影响.整体公正感调节个别协议通过妒忌对职场排斥和自我完善的间接效应:高整体公正感下,个别协议通过妒忌对自我完善的正向间接效应更强
P2P网贷平台的野蛮生长,导致我国网贷行业风险密集暴露.以P2P网贷平台能否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为出发点,构建P2P网贷平台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两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点.研究发现,当网贷平台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获得的激励小于提供非纯信息中介服务获得的其他净收益,且金融监管部门强监管下监管收益大于监管成本时,P2P网络借贷平台能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且二者演化稳定均衡点达到“理想”状态.研究还发现,当提高网贷平台的“寻租”成本、加大
基于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CAPS理论),本研究对双元领导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认知和情感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探讨.采用Bootstrap法,对278份员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双元领导一方面通过提升员工认知紧张水平,降低员工任务绩效;另一方面也会增强员工工作活力,导致员工任务绩效的增加.进一步地,双元领导通过认知紧张和工作活力两条路径对员工任务绩效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正.此外,中国人传统性不仅显著调节双元领导与工作活力之间的关系,还显著调节双元领导通过员工工作活力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间接作用,即
本文以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参照,估算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市场价值.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存在更大的市场折价效应,而且其应收账款质量显著更低.本文基于代理冲突视角,从监督和激励两个主要方面为解释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高折价之谜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在监督层面,来自审计师、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机构投资者和媒体的监督力量越弱时,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价值显著更低.在激励层面,相对薪酬和管理层持股激励程度越低时,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价值也显著更低.本文从应收账款折价的角度,提供
关系型资源分配是中国组织领导者经常面临的一种决策情境.以往研究主要关注领导的关系型资源分配对下属的潜在影响,却很少关注关系型资源分配对领导自身的消极影响.在借鉴品行德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2×2的被试间因子设计检验了关系型资源分配与领导地位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这一关系链中有中介的调节机制.结果 表明,关系型资源分配会对领导地位产生负面影响,且这一关系受到了关系受益人绩效的调节.关系受益人绩效越高,关系型资源分配对领导地位的负面影响越弱.进一步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关系受益人绩效对关系型资源分配与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