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德育困境与创新德育体系的构建,调查分析现存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及解决方法,通过德育教育课程的教育创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这方面的教学成果,贴近新时代互联网+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在职业院校,不单单学习相关技术,德育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修炼心性,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规范行为准则。在职业院校的课堂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规范大家的生活学习,并且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是一种文化学科,提高学生日后的社会工作能力等等。因而,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引入互联网思维,融入德育教学当中去,与时俱进。
一、"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德育困境
(一)课堂传统,缺乏创新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们学习目的是拿到高分,难免会对德育课程产生懈怠情绪,如果老师在课堂中只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这样会很大程度损害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1]。但是,传统的德育教育难免有些生硬,课堂效率低下。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想让学生有效地的了解到相关知识,就必须丰富自己的教学材料。因此老师们不得不增加相关有趣的延伸内容的介绍,比如一些相关的时事热点,社会时政方面的案例。
但是在新时代的互联网+教育中,不仅仅要求老师准确高效的讲述基础知识,更要求老师们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及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对相关社会常识以及道德准则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向老师们提出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准备丰富的教学材料,合理安排好课堂内容的讲述时间,融入同学自行探讨的环节,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低
由于现在的职业学校的相关德育课大多都是老师讲解,以及口述解释为主,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社会常识,所以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不强,总是会跑神或感到无趣等等,导致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们只能在狭小的教室里学习读书,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们对这门课也就失去了兴趣。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当前职业院校德育课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德育课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2],因此老师们应该着重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融合多元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兴趣,合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
二、"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创新德育体系的构建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互联网思维,认识到互联网思维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晶,运用网络工具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在空余时间扩展基础知识;而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德育课教师更应当意识到以人为本的关键性[1]。因而老师们应该着重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融合多元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兴趣,合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
(二)构建良好互动氛围
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解释当中是指: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其实,在教学当中,教师是施教者,负责传递相关专业知识,学生是学习者,是知识的接受方,这两者都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要准确的传述知识,学生也得主动吸取知识,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除此之外,在當今时代背景下,还要求作为新时代下的老师,懂得合理运用身边的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工具完善课堂教学,使得自己的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中,老师们的任务除了讲述相关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外,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的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老师只是作为引导和辅助,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不断提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不断地引领学生从问题中自己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建立牢固的价值体系。同时,除了把现成的知识教会学生,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学习习惯以及思考方式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自发性的学习,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三)完善互联网评价测评系统
除此之外,经过了解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互动方式:小组讨论、核心问题提问以及抢答等方式。但是,这些传统的互动方式缺少创新,以至于学生习以为常,很难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积极性。小组讨论过程中主要有讨论的目标性不明确、讨论时间长、老师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方向以及容易发生争吵不易形成最后的结论这几点弊病。因而针对这几点问题,经过分析,得出一种“框架化”讨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且在这种讨论机制上可以融合相关互联网的多元化测评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做出一种可视化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增加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一个完备系统的教育评价系统也可以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同时也是当今现代化社会对更高要求的素质化教育需求的体现,因而对德育基础学科教育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专业的授课老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追求基本的社会准则,行为道德规范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学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社会知识道德标准的兴趣,采用合作化、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创新德育教育课程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也是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模式的创新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求实。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为对象来展开分析,然后结合各方面因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艳丽.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现代职业教育,2018(14):101-101.
[2] 雷洪梅.“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现代职业教育,2018(35):147-147.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在职业院校,不单单学习相关技术,德育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修炼心性,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规范行为准则。在职业院校的课堂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规范大家的生活学习,并且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是一种文化学科,提高学生日后的社会工作能力等等。因而,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引入互联网思维,融入德育教学当中去,与时俱进。
一、"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德育困境
(一)课堂传统,缺乏创新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们学习目的是拿到高分,难免会对德育课程产生懈怠情绪,如果老师在课堂中只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这样会很大程度损害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1]。但是,传统的德育教育难免有些生硬,课堂效率低下。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想让学生有效地的了解到相关知识,就必须丰富自己的教学材料。因此老师们不得不增加相关有趣的延伸内容的介绍,比如一些相关的时事热点,社会时政方面的案例。
但是在新时代的互联网+教育中,不仅仅要求老师准确高效的讲述基础知识,更要求老师们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及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对相关社会常识以及道德准则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向老师们提出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准备丰富的教学材料,合理安排好课堂内容的讲述时间,融入同学自行探讨的环节,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低
由于现在的职业学校的相关德育课大多都是老师讲解,以及口述解释为主,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社会常识,所以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不强,总是会跑神或感到无趣等等,导致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们只能在狭小的教室里学习读书,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们对这门课也就失去了兴趣。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当前职业院校德育课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德育课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2],因此老师们应该着重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融合多元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兴趣,合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
二、"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创新德育体系的构建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互联网思维,认识到互联网思维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晶,运用网络工具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在空余时间扩展基础知识;而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德育课教师更应当意识到以人为本的关键性[1]。因而老师们应该着重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融合多元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兴趣,合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
(二)构建良好互动氛围
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解释当中是指: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其实,在教学当中,教师是施教者,负责传递相关专业知识,学生是学习者,是知识的接受方,这两者都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要准确的传述知识,学生也得主动吸取知识,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除此之外,在當今时代背景下,还要求作为新时代下的老师,懂得合理运用身边的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工具完善课堂教学,使得自己的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中,老师们的任务除了讲述相关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外,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的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老师只是作为引导和辅助,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不断提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不断地引领学生从问题中自己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建立牢固的价值体系。同时,除了把现成的知识教会学生,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学习习惯以及思考方式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自发性的学习,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三)完善互联网评价测评系统
除此之外,经过了解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互动方式:小组讨论、核心问题提问以及抢答等方式。但是,这些传统的互动方式缺少创新,以至于学生习以为常,很难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积极性。小组讨论过程中主要有讨论的目标性不明确、讨论时间长、老师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方向以及容易发生争吵不易形成最后的结论这几点弊病。因而针对这几点问题,经过分析,得出一种“框架化”讨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且在这种讨论机制上可以融合相关互联网的多元化测评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做出一种可视化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增加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一个完备系统的教育评价系统也可以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同时也是当今现代化社会对更高要求的素质化教育需求的体现,因而对德育基础学科教育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专业的授课老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追求基本的社会准则,行为道德规范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学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社会知识道德标准的兴趣,采用合作化、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创新德育教育课程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也是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模式的创新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求实。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为对象来展开分析,然后结合各方面因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艳丽.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现代职业教育,2018(14):101-101.
[2] 雷洪梅.“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现代职业教育,2018(35):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