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统编教材中复述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統编教材对复述教学关注度不高。自2019年秋季起,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统编教材,于是关于新版教材的解读层出不穷,尤其是新版教材的亮点,如学习策略(提问、预测、速度、有目的阅读)、习作单元编排(观察、写清楚、写作策略、写作细节)、单元要素达成(双线组织单元、单线编排单元)等内容,成为专家学者争相解读的话题,而作为语文素养之一的复述则显得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在新教材刚施行的这几年,目标达成、教学实施、对它的效果评价等内容缺少有效研究。故而也导致了一线教师对它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刚出现在新教材中的那些“语文要素”。
(二)统编教材中复述教学的达成度不足。统编教材将复述分成“详细复述”“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三大板块,分别安排在三、四、五年级,以便学生有效掌握。然而一方面因为教师缺乏对复述的宏观把握,对复述方法的指导也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学生缺少一、二年级复述讲练的铺垫,故而在统编教材推行的这几年中,学生的复述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学生以背诵取代复述;二是以缩句的方式浓缩内容;三是直接背诵教师提炼的内容。这些做法又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复述能力降低。
(三)统编教材中复述教学的评价度不强。复述是一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言语活动,它基本上是以有声语言的形式呈现的,这种主观性、易逝性的特点,对于习惯于分数评价、纸面评价的教师来说,难上加难。在统编教材推行的这几年里,因时间仓促,还未建立起一套公认的评价标准,故而很多教师明知复述教学重要,但在教学时依然是蜻蜓点水,没能很好地挖掘复述的要点、传授复述的技法,降低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要求。
二、统编教材中复述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加强研究,让教师认清复述的重要。
1.通读教材,明确复述在统编教材的编排情况。统编教材单独以“复述”为单元“语文要素”共出现了三次,这种多次编排同一“语文要素”的方法,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还是少见的。更为重要的是,为降低学生复述难度,统编教材在一、二年级安排了多达二十次的“讲故事”,以帮助学生“复述”,积累相应的言语经验。除此之外,高年级教材还继续安排了多次“讲故事”练习,以利巩固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对复述的重视程度。
2.剖析复述,知晓其在学生言语培养中的价值。正如上文所述,复述是一项综合性的言语活动,涉及信息吸纳与表达的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将影响复述效果。也正因为它是一项综合性的言语活动,故而对学生言语习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首先,复述可以提升学生理解概括文本的能力。因为理解概括是复述的前提,只有学生理解了文本,并概括出文本的要义,才能全面地复述文本内容。其次,复述可以提升学生表达的能力。当学生理解概括了文本内容后,就要进行语言内化、组织,有时还要根据复述对象的不同进行重组,以期进行正确全面的复述。再次,复述可以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日常言语交流中,复述事件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当学生习得复述能力后,他们可以运用概括将日常发生的事件提炼出来,然后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讲述出来。
(二)加强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复述的能力。
1.用好提示,开启学生复述的大门。“提示”是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一大特色。教材课后练习有“提示”的达几十次,如:二下《小马过河》的练习,“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二下《蜘蛛开店》的练习,“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二下《羿射九日》的练习,“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细细辨析,我们发现这些“提示”基本上是跟“讲故事”(复述)有关。有了这些“提示”,不仅课后练习变得有章可循,复述训练也将更有成效。
(1)运用这些“提示”,帮助学生掌握梳理文本内容的方法。在中低年级练习中的提示,大多有着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而概括课文内容却是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基于课文练习中的提示,帮助学生找出对应的语段,让他们明白较长的语段可以浓缩成一句话、一个短语或一个词,当然也要让他们明白一句话、一个短语或一个词,也可以扩充为较长的一段话。有了这种双向的讲练过程,学生对语段的概括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其次,教师要利用课文练习中的提示,帮助学生梳理出整个故事的梗概。比如,利用“思维导图”“内容填空”“词语串连”等方法,让学生经历整个文本的概括与梳理,初步将故事抽象成关键词的“点状”存在,以便为复述搭起支架。
(2)运用这些“提示”,帮助学生开拓复述文本的新路径。到了高年级,复述的要求再次提高,要求学生创造性复述。如何创造性复述?此时,课本的“提示”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教学《牛郎织女》创造性复述,教师可以基于课文练习中提示“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教师启发:牛郎会看见什么事?听见什么事?仙女们是怎么商量的?会怎样瞒着王母娘娘?有了这些提示的帮助,学生都发挥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情节,从而有效地完成这样的练习。
2.新老衔接,弥补学生复述能力的不足。2019年秋,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很多学校在没有新旧教材过渡衔接的情况下,直接并轨到新教材体系中,以至于现在中高年级的学生因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复述训练过程,故而没有形成有效的复述能力。所以,教师在完成当下新教材教学的同时,还应择时择地进行复述的增补缺漏工作。
(1)明确教材编排的侧重点,进行适当补漏。统编教材中的复述编排是遵循一定逻辑的:一、二年级大量选取情节简单的故事,让学生进行大量“试讲”练习,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语言经验”;三、四年级,教材明确了“思维导图”在复述中的作用,如三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五年级语文教材对复述又有了新的要求——拓展视角,如《猎人海力布》练习中要求学生“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教师要明白各年级复述的侧重点,并根据教学需要,给以前没有学习过复述的学生补漏,让其经历“试讲”,以获得有效的语言经验,同时还要渗透“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复述能力。
(2)寻找学生复述的不足点,进行补漏。不同学生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异的,尤其是遇到综合性非常强的复述,不管是一直接受统编语文教材学习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半途转入统编教材学习的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复述时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此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统编教材有关复述的编排逻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漏工作,努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复述方法,提升复述能力。
(三)加强评价,帮助学生提升复述能力。
1.学生复述首先要尊重文本内容的原意。复述是要求“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所以复述必须要基于文本内容,这是前提。我们对复述的评价,要遵从复述对象的原意,要关注复述内容的正确性、复述过程的逻辑性、复述结果的达成性。只有教师将其作为评判的首要标准,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复述。
2.要关注学生复述时的情感态度。复述是一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言语活动,只有调动记忆、概括、表达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复述。这一过程对于言语表达能力还不健全的小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巨大的学业压力,更是一种心理考验。为此,教师在评价复述主体时,要兼顾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消除他们的恐惧感。
3.要考量复述的创新性。因为复述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更是一种创造性表达。教师应以积极正面的评价,认可学生多样的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言语视野变得更广阔。
(作者单位:淮安市东双沟小学)
(一)統编教材对复述教学关注度不高。自2019年秋季起,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统编教材,于是关于新版教材的解读层出不穷,尤其是新版教材的亮点,如学习策略(提问、预测、速度、有目的阅读)、习作单元编排(观察、写清楚、写作策略、写作细节)、单元要素达成(双线组织单元、单线编排单元)等内容,成为专家学者争相解读的话题,而作为语文素养之一的复述则显得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在新教材刚施行的这几年,目标达成、教学实施、对它的效果评价等内容缺少有效研究。故而也导致了一线教师对它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刚出现在新教材中的那些“语文要素”。
(二)统编教材中复述教学的达成度不足。统编教材将复述分成“详细复述”“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三大板块,分别安排在三、四、五年级,以便学生有效掌握。然而一方面因为教师缺乏对复述的宏观把握,对复述方法的指导也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学生缺少一、二年级复述讲练的铺垫,故而在统编教材推行的这几年中,学生的复述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学生以背诵取代复述;二是以缩句的方式浓缩内容;三是直接背诵教师提炼的内容。这些做法又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复述能力降低。
(三)统编教材中复述教学的评价度不强。复述是一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言语活动,它基本上是以有声语言的形式呈现的,这种主观性、易逝性的特点,对于习惯于分数评价、纸面评价的教师来说,难上加难。在统编教材推行的这几年里,因时间仓促,还未建立起一套公认的评价标准,故而很多教师明知复述教学重要,但在教学时依然是蜻蜓点水,没能很好地挖掘复述的要点、传授复述的技法,降低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要求。
二、统编教材中复述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加强研究,让教师认清复述的重要。
1.通读教材,明确复述在统编教材的编排情况。统编教材单独以“复述”为单元“语文要素”共出现了三次,这种多次编排同一“语文要素”的方法,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还是少见的。更为重要的是,为降低学生复述难度,统编教材在一、二年级安排了多达二十次的“讲故事”,以帮助学生“复述”,积累相应的言语经验。除此之外,高年级教材还继续安排了多次“讲故事”练习,以利巩固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对复述的重视程度。
2.剖析复述,知晓其在学生言语培养中的价值。正如上文所述,复述是一项综合性的言语活动,涉及信息吸纳与表达的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将影响复述效果。也正因为它是一项综合性的言语活动,故而对学生言语习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首先,复述可以提升学生理解概括文本的能力。因为理解概括是复述的前提,只有学生理解了文本,并概括出文本的要义,才能全面地复述文本内容。其次,复述可以提升学生表达的能力。当学生理解概括了文本内容后,就要进行语言内化、组织,有时还要根据复述对象的不同进行重组,以期进行正确全面的复述。再次,复述可以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日常言语交流中,复述事件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当学生习得复述能力后,他们可以运用概括将日常发生的事件提炼出来,然后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讲述出来。
(二)加强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复述的能力。
1.用好提示,开启学生复述的大门。“提示”是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一大特色。教材课后练习有“提示”的达几十次,如:二下《小马过河》的练习,“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二下《蜘蛛开店》的练习,“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二下《羿射九日》的练习,“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细细辨析,我们发现这些“提示”基本上是跟“讲故事”(复述)有关。有了这些“提示”,不仅课后练习变得有章可循,复述训练也将更有成效。
(1)运用这些“提示”,帮助学生掌握梳理文本内容的方法。在中低年级练习中的提示,大多有着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而概括课文内容却是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基于课文练习中的提示,帮助学生找出对应的语段,让他们明白较长的语段可以浓缩成一句话、一个短语或一个词,当然也要让他们明白一句话、一个短语或一个词,也可以扩充为较长的一段话。有了这种双向的讲练过程,学生对语段的概括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其次,教师要利用课文练习中的提示,帮助学生梳理出整个故事的梗概。比如,利用“思维导图”“内容填空”“词语串连”等方法,让学生经历整个文本的概括与梳理,初步将故事抽象成关键词的“点状”存在,以便为复述搭起支架。
(2)运用这些“提示”,帮助学生开拓复述文本的新路径。到了高年级,复述的要求再次提高,要求学生创造性复述。如何创造性复述?此时,课本的“提示”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教学《牛郎织女》创造性复述,教师可以基于课文练习中提示“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教师启发:牛郎会看见什么事?听见什么事?仙女们是怎么商量的?会怎样瞒着王母娘娘?有了这些提示的帮助,学生都发挥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情节,从而有效地完成这样的练习。
2.新老衔接,弥补学生复述能力的不足。2019年秋,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很多学校在没有新旧教材过渡衔接的情况下,直接并轨到新教材体系中,以至于现在中高年级的学生因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复述训练过程,故而没有形成有效的复述能力。所以,教师在完成当下新教材教学的同时,还应择时择地进行复述的增补缺漏工作。
(1)明确教材编排的侧重点,进行适当补漏。统编教材中的复述编排是遵循一定逻辑的:一、二年级大量选取情节简单的故事,让学生进行大量“试讲”练习,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语言经验”;三、四年级,教材明确了“思维导图”在复述中的作用,如三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五年级语文教材对复述又有了新的要求——拓展视角,如《猎人海力布》练习中要求学生“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教师要明白各年级复述的侧重点,并根据教学需要,给以前没有学习过复述的学生补漏,让其经历“试讲”,以获得有效的语言经验,同时还要渗透“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复述能力。
(2)寻找学生复述的不足点,进行补漏。不同学生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异的,尤其是遇到综合性非常强的复述,不管是一直接受统编语文教材学习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半途转入统编教材学习的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复述时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此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统编教材有关复述的编排逻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漏工作,努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复述方法,提升复述能力。
(三)加强评价,帮助学生提升复述能力。
1.学生复述首先要尊重文本内容的原意。复述是要求“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所以复述必须要基于文本内容,这是前提。我们对复述的评价,要遵从复述对象的原意,要关注复述内容的正确性、复述过程的逻辑性、复述结果的达成性。只有教师将其作为评判的首要标准,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复述。
2.要关注学生复述时的情感态度。复述是一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言语活动,只有调动记忆、概括、表达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复述。这一过程对于言语表达能力还不健全的小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巨大的学业压力,更是一种心理考验。为此,教师在评价复述主体时,要兼顾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消除他们的恐惧感。
3.要考量复述的创新性。因为复述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更是一种创造性表达。教师应以积极正面的评价,认可学生多样的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言语视野变得更广阔。
(作者单位:淮安市东双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