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进一步阐释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伟大学说。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正面临西方文化、社会转型、网络碎片信息、教育功利化与“95后”学生特质等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变革、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宣扬及网络渗透等路径做好培育工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培育路径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党首次提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至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进一步阐释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伟大学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校门后他们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国家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指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人或事物的价值定位,属于人文社科类的哲学范畴,是人在后天的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影响和支配其他价值观。现实社会中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由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3],也是凝聚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各类社会矛盾也在发展中激化,物质的日益富足不能弥补理想与信仰的缺失,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社会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及其价值目标的体现。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倾向于精神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强调外在体系的操作性。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表述中的关键词,是对国家层面价值追求的引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主导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即个体意志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彰显公平正义、努力实现依法治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行为层面的价值取向,融贯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公民道德规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个层面相互联系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部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93.9%的高校学生认同“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92.1%的高校学生认为“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97.6%的高校学生认可“诚信是做人之本”[4]。以上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以下挑战。
(一)西方文化引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
从本质上看,西方文化是个体文化,东方文化是整体文化,系统理论认为它们都是提高社会系统功效的重要因素,并且可以互补融合。但从现实看,在迈入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向国内传输,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系统全面,受到现实主义的片面影响,过于强调个体的自由,忽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平衡、平和、和谐,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种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和谐”、“友善”相悖。
(二)社会转型期带来对主流思想认识的动摇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时期,利益分配格局由一元转为多元,人们对新生利益主体与利益结构之间价值观念产生分化,价值多元化选择更明显[5]。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问题,影响了某些学生。
(三)信息碎片化造成对正确分析判断的影响
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存[6]。在互联网思维大热的今天,网络带给了人们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和体验,然而由于网络监管方式的滞后,导致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也带给人们很多困扰。大学生在接受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后,容易产生极端认识,无法理性思考和判断,并对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抵触情绪。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对互联网的清理整顿工作,同时呼吁网络不传谣、不信谣,也是对该问题的一种有力回应。
(四)教育功利化加剧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青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但现实中部分高校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品质培养,重学科建设轻学生培养,对人文类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公共课程不重视,加之教学方法呆板,加剧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强。
(五)当前大学生的特质呼唤培育方式的创新
当前大学生基本属于“95后”,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他们个性独立、重视参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及他人的关注与认可。因此,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不再适用,“95后”呼唤实践教学,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将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紧抓思政课堂教育,创新核心价值观解读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始终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但传统的、单一的灌输理论早已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当代大学生个性独立,思想开放,自我表现欲强,课堂教学应以互动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拓展等方式为主,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教师主要适时引导学生以自主思考、自我表达的方式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灌输的反感变作对核心价值观讨论学习的热情,更能够确保大学生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案,不断调整更新,打破部分教师教案十年如一日的情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应从教学改革项目、课堂评价、教师考核等多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引导,并大力推广优秀教学案例。
(二)依托实践育人平台,丰富核心价值观行为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而应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教育平台,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创业活动等方式,丰富大学生的行为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领会、辨认真伪、净化心灵,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时使命感,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的生命力,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高校应整合学校各部门资源,合力构筑科学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核心价值观精神土壤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并能够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中许多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通之处,例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为人友善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大学生自然而然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四)利用网络比较辩证,加强核心价值观生活渗透
网络是把双刃剑,高校既要扩大它的正面影响,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负面效应。一方面,高校要主动建立各级各类微博、微信网络平台,联系学生实际,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健康、心理、创业、就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让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堵”不若“疏”,面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应积极发出正面声音,引导学生学会甄别真伪、辩证思考,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处理身边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mw.cn/01gmrb/2007-10/16/content_683809.htm.
[3]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2(9).
[4]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405/169412.html.
[5]刘慧婷.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6]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培育路径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党首次提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至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进一步阐释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伟大学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校门后他们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国家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指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人或事物的价值定位,属于人文社科类的哲学范畴,是人在后天的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影响和支配其他价值观。现实社会中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由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3],也是凝聚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各类社会矛盾也在发展中激化,物质的日益富足不能弥补理想与信仰的缺失,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社会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及其价值目标的体现。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倾向于精神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强调外在体系的操作性。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表述中的关键词,是对国家层面价值追求的引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主导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即个体意志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彰显公平正义、努力实现依法治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行为层面的价值取向,融贯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公民道德规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个层面相互联系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部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93.9%的高校学生认同“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92.1%的高校学生认为“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97.6%的高校学生认可“诚信是做人之本”[4]。以上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以下挑战。
(一)西方文化引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
从本质上看,西方文化是个体文化,东方文化是整体文化,系统理论认为它们都是提高社会系统功效的重要因素,并且可以互补融合。但从现实看,在迈入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向国内传输,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系统全面,受到现实主义的片面影响,过于强调个体的自由,忽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平衡、平和、和谐,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种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和谐”、“友善”相悖。
(二)社会转型期带来对主流思想认识的动摇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时期,利益分配格局由一元转为多元,人们对新生利益主体与利益结构之间价值观念产生分化,价值多元化选择更明显[5]。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问题,影响了某些学生。
(三)信息碎片化造成对正确分析判断的影响
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存[6]。在互联网思维大热的今天,网络带给了人们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和体验,然而由于网络监管方式的滞后,导致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也带给人们很多困扰。大学生在接受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后,容易产生极端认识,无法理性思考和判断,并对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抵触情绪。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对互联网的清理整顿工作,同时呼吁网络不传谣、不信谣,也是对该问题的一种有力回应。
(四)教育功利化加剧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青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但现实中部分高校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品质培养,重学科建设轻学生培养,对人文类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公共课程不重视,加之教学方法呆板,加剧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强。
(五)当前大学生的特质呼唤培育方式的创新
当前大学生基本属于“95后”,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他们个性独立、重视参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及他人的关注与认可。因此,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不再适用,“95后”呼唤实践教学,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将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紧抓思政课堂教育,创新核心价值观解读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始终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但传统的、单一的灌输理论早已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当代大学生个性独立,思想开放,自我表现欲强,课堂教学应以互动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拓展等方式为主,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教师主要适时引导学生以自主思考、自我表达的方式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灌输的反感变作对核心价值观讨论学习的热情,更能够确保大学生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案,不断调整更新,打破部分教师教案十年如一日的情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应从教学改革项目、课堂评价、教师考核等多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引导,并大力推广优秀教学案例。
(二)依托实践育人平台,丰富核心价值观行为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而应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教育平台,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创业活动等方式,丰富大学生的行为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领会、辨认真伪、净化心灵,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时使命感,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的生命力,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高校应整合学校各部门资源,合力构筑科学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核心价值观精神土壤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并能够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中许多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通之处,例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为人友善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大学生自然而然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四)利用网络比较辩证,加强核心价值观生活渗透
网络是把双刃剑,高校既要扩大它的正面影响,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负面效应。一方面,高校要主动建立各级各类微博、微信网络平台,联系学生实际,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健康、心理、创业、就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让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堵”不若“疏”,面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应积极发出正面声音,引导学生学会甄别真伪、辩证思考,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处理身边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mw.cn/01gmrb/2007-10/16/content_683809.htm.
[3]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2(9).
[4]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405/169412.html.
[5]刘慧婷.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6]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