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千古美文 提升学生素养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更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词,既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智慧,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的要求。因此,引导、激励、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更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途径。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逐一分析、解答,不仅将一首诗词肢解的支离破碎,还妨碍了学生对诗词的美的直觉感知,教育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诵读,即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眼、口、耳、脑并用的朗读方式。
  1.诵读的重要性
  1.1 诵读能帮助教师发现不正确的读音、断句,并帮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词汇、语句。如在辛弃疾的《破阵子》里,学生容易将“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炙(zhì)”读作“灸(jiǔ)”的音;也容易将“马作的卢飞快”断句为“马作的/卢飞快”。类似这样的错误,如果不要求学生大声诵读,教师往往忽视这些问题,从而导致学生记忆上的错误。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会恰当断句,就是让学生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达到一定的字词积累量。
  1.2 诵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文、把握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感。诵读,是我们打开诗词大门的钥匙。古人曾说过:“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不断加深对诗词的记忆,然后在占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消化,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达到完全理解诗意的目的;这个过程就好象牛将草大量吞入腹中,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反刍消化。教师在学生反复诵读基础上引导、帮助他们把握诗意,其效果远远胜过把诗词拆成一堆破碎的字、词、修辞的残片再交给学生的教法。例如,在向学生讲授《观沧海》一诗时,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曹操的豪情壮志,学生肯定会有疑惑:明明只写了自然的景色,和豪情壮志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不妨让学生先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画出当时的景色,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诗的最后几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不是描写自然景色,此时教师结合背景适当讲解,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人的豪情壮志了,而“互文”这种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修辞方式也就很好理解了。
  另外,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文入情,学生在反复诵读时,将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作家的语言就好象成了读者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出现艺术形象,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感受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所以说,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能够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
  1.3 诵读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1.3.1 感受古诗的“音乐美”。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魁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诗文莫不如此。古诗词一般都具有句式整饬、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好似高山流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从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中感受到古诗词所具有的旋律美、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比如,初一教材中《钱塘湖春行》,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时,学生会很快被诗的节奏感染:节奏欢快明朗,每句七个字、读来朗朗上口,且押“i”的韵,这种节奏会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1.3.2 诵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受能力。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把诗意藏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大地。“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
  1.4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写作能力。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它是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相协作,它所获得的信息会比听更广泛、更主动、更活泼;更为重要的是诵读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其求知欲望的过程。所以说: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
  富兰克林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抓耳挠腮,依然大脑一片空白。这主要是平时读的太少,积累不够,这样米袋子又怎能站起来呢?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古诗文艺术力量充沛,描写细致,语言精炼,抒情写物生动活泼,吟诵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现,不知不觉就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量,随时由自己运用,不必临渴掘井,搜索枯肠,郑板桥就有这样的体验:“倘能背诵如流,则下笔思潮汹涌,不患枯涩矣”。 我们所熟知的台湾作家三毛,随时都会有令人叹服、引用十分恰当的古诗文,又何尝不来自于她头脑中熟记的内容呢?所以说,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诵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增加知识储备,夯实写作基础大有裨益。   那么,反复诵读是随意平淡的、简单重复的读呢?不是,反复诵读必须是有规矩、有目的、有方法的读。
  2.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2.1 诵读必须作到“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诵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地全身心投入。正如朱熹所说:“整顿几案,正身体”,以端正的态度、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洪亮的声音进行诵读,看清每一个字、积极思考所读内容。
  2.2 利用各种形式带领学生诵读
  2.2.1 声情并茂的范读。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首古诗,作者都是“情动而辞发,动情而缀文”,读者理应“披文入情”。对一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课文,教师要仔细揣摩,认真体味,在琅琅读书中受到多元化的感悟,为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学生读错字、读破句,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诗词,诱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感悟蕴涵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因为语言文字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入情入境地范读,可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感染,得到美的熏陶。
  2.2.2 字正腔圆的领读。领读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利用朗读磁带。这种方法可以将正确的“声音”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尽快掌握诵读要领。尤其是请学生领读这种方法,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诵读。在教学中,每讲一首古诗,我都会让一些学生表演诵读:有时是在刚刚接触古诗词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作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断句无误;有时是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其作用是帮助学生把握古诗词大意;有时是在“理解诗意,把握情感”环节,领读者的激情,势必会影响跟读者的情绪,从而更好理解诗意。
  2.2.3 诗情画意地配乐读。文学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如在诵读杜甫的《石壕吏》,播放一首悲惋的古筝曲,便让学生深深为老妇人一家悲伤,对于主题的理解便显得较为轻松。
  2.2.4 “各领风骚”的表演读。当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诗词的字词、断句,恰倒好处的领悟诗词蕴涵的情感时,在学生中展开表演朗读的小竞赛,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表演者尽情表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观看者则一次次加深对于诗词的理解;与此同时,这种竞争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极大兴趣,对于我们的教学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2.2.5 精神饱满的齐读。齐读就好象是全班共同演奏一首乐曲,任何“不和谐”的音调都会显现出来,这也是一种帮助教师最快发现问题的方法。在齐读过程中,学生会努力跟上全班的整体步伐,注意力往往较集中,所以对于记忆古诗的内容、寓意都有很大的好处。
  2.3 组织学生根据本班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古诗词朗诵比赛,不仅丰富了语文课的内容,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扩大学生古诗词的积累量。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我想,将诵读贯穿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古诗词的天地里漫步、神游,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响亮”起来、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充实起来,也将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九期,第29页《用朗读亲近文本》.
  [2] 《快乐作文阅读》2004年第九期,《语文教学心得》.
  [3]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三年级学生初入作文课堂,在学会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刚开始练习写作文,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说还是主要归于“不知道怎么写,写些什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内心感情的手段。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强调用词造句的规范性、谋篇布局的合理性,这是作文教学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表现为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理清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情境创设应有趣味性、启发性、挑战性、情境创设应有现实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误区 应对  1. 创设
期刊
作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语文界在新课程改革中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等等。由此可看出,新课程对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梳理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求教方家。  1.首倡模仿,指导学生掌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
期刊
新课程提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教学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
期刊
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历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常有师生感到“几何、几何,叉叉、角角,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当然产生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造成入门难的原因有:一是初中阶段的课程科目设置比小学增加了,尤其又在初一下期增添了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这样一来,数学课内容包括了代数和几何,并发生了由数到形,由计算到推理的转变。但多数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弱。二是几何第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强调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我认为,应从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良好习惯这几方面来培养。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亲近数学  兴趣对学好数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数学感到有趣,才愿意学;愿意学,才能学好。要靠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培养、巩固。我从以
期刊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联系生活,引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引入新的课题。如第一章以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
期刊
语文课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真可谓,“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其实,细分析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源,无外乎两点:一是无东西可写;二是教师对作文评判要求过高。因此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需要重新认识作文。“文为心声”作文课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的心声为之倾吐,这不仅是语文课的目的,也是能更好的与他人合作相处的要求。  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达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
期刊
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得并不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