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法华寺:在异域色彩中体验融合之美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华寺位于大同古城和阳门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亩。根据清道光十年(1830)的《大同县志》记载,此寺,“明时建,久废,砖塔存。”可知法华寺始建于明代。法华塔是寺的中心,是我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
  2008年,在我市名城保护工程实施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源自早期藏传佛教的珍贵遗存,法华寺得以原址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工程以白塔为中轴线,整体院落前移至和阳街大槐树下,使古木大刹相得宜彰。整体院落共分四进,前院建筑有天王殿,左右掖门、钟鼓楼、东西禅房;二进院建筑有三士殿、左右掖门、东西配殿及游廊;三进院建筑有毗卢殿,左右朵殿,东西配殿及游廊;后院建有牌楼门,白塔左右建廊庑,东西碑亭及游廊。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十分明显。
  法华寺山门是琉璃牌楼,这类牌楼多用于佛寺建筑群内。上面有云龙等图案组成的饰件,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牌楼翼角翘起,斗拱层叠,拱门门额用九块草白玉构成,门额正面雕有卷草图额,底座刻莲花文饰。四柱式黄绿琉璃相间的云纹和绿柏图案,三门之山绿光额枋,额枋两侧为莲花,四楼中间穿插三座体积略大的“楼”,整座牌楼用黄绿琉璃和草白玉构成,体现该建筑雍容華贵、端庄典雅的风格。
  法华塔因通体是白色,也称白塔。覆钵式指塔身呈向下的半球体,状如倒覆之钵。此种塔型,印度称为窣堵波式,是印度佛教的原创塔式,早在东汉末年便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在后来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的传统建筑样式相融合,南北朝后,逐渐被密檐式和楼阁式塔所取代。
  法华塔为砖石结构,高约12米。分为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有石级踏道可登平台,洞门上雕有“小洞天”三个石刻大字。在塔身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留一个方形的佛龛,其周围是呈方形黄绿色琉璃图案装饰,龛两侧是两尊金刚雕像,造型雄壮勇猛、姿态威严,饰以彩带和祥云。塔身上部是瓶颈式的塔刹,在瘦长塔肚的衬托下,显得很粗大,有九层黄、绿、紫三色玻璃砌成相轮八重,其间饰华丽别致的图案,上面置玻璃砌筑的花盖。据了解,此塔在1984年由市政府拨款进行过维修,维修时发现塔内存放了一部民国时期的《法华经》。整个宝塔通体为白色,高高屹立在古城内,四周衬以湛蓝天空,显得分外端庄静谧。这座印度式佛塔在大同塔群之中独具一格,令游客称赞不已。
  法华寺东西配殿内所画的水陆壁画是以右玉县宝宁寺的水陆壁画为底本绘制的,原画现保存在山西省博物馆内,共有136幅明代卷轴水陆画,是我国单堂水陆画数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一堂水陆绢本。这堂水陆画用浅黄色或浅红色花绫装裱,用色沉稳而无火气,在用色上讲求装饰性,多以大红、大绿进行渲染,给人以浓烈的夸张艺术效果,以多色彩、分染的技法色调,庄重中现华丽气派,非平常画工所能及,更趋于文人画用色时所追求的透明感。
  斑驳的古槐,记录着历史长河留下的点点滴滴;悠悠的古塔,在宁静中释放着博爱的力量;恢弘的水陆壁画,无声阐释着大千世界中不变的真谛……修复后的法华寺完整矗立,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再次洗涤心中的尘埃,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自《大同日报》
其他文献
一  这几年,春节期间的大同灯展无疑是大同最大的靓点之一。很多国家级媒体连篇累牍地宣传,使大同灯展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越来越大。  大同灯展具有欢乐、喜庆、祥和、新奇、博大的特点,灯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色感,因地制宜利用展览空间,着力打造新时代新大同特征、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地域民俗风情等几大板块,融故事性、趣味性、象征性、娱乐性与一体,不断注入文明元素和文化内涵,成了吸引八方来客
期刊
天气稍一变凉,或者天阴下雨的日子,家乡的人们就会时不时地来几声,“这天气阴麻胡都的,热呼呼喝他碗抿拨股儿哇。”“可长日子没吃抿拔股儿了,今儿个咱抿他一锅去。”这声音像是在叙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正如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中秋风凉时,老北京人长长的那一声儿:这天儿,可是真的凉啰……是的,家乡人们从来都离不开对抿拔股儿的一声声呼唤。  抿拨股儿是一种用抿面床子抿下来带汤吃的面食,不过在山西灵丘一带,人们管
期刊
左云有句俏皮话:戏要有看头,莜面认土豆。  在左云吃的最多的是莜面,如果是到了吃饭的时间,走在左云的大街上抽抽鼻子,就能闻到一股很浓很浓的味道,本地人自然是熟悉那味道的,就看着外地人不解的样子说,是莜面的味道噢!外地人的味蕾接收到的就全是莜面的味道了,心思也就全在那莜面上了。  莜面可做的品种很多,随便拨拨指头就是一长串:块垒、炖子、抿扒股、筋丸子、老鸹含柴、饺子、焖鱼子、和子饭……莜面好吃,但有
期刊
庚子金风送爽,马蹄翻着银碗儿,越过绵延的夏界而来。我终算成行,前往太岳山东麓的沁源,一路阳光灿烂,呼啦啦如五彩经幡。  沁源之名早知,我曾两眼蝇虎似的趴在课本里或在悬挂的山西地图上想象它的模样,与想象其他陌生的地方一样,一无所获地想过了也就搁过了,真正心动是在多年后的2005年。这年的《黄河》上,我责编了一篇散文《龙出沁源》,作者是去年不幸去世的沁源作家杨栋。对这篇散文,我最初是因“龙”生奇,龙乃
期刊
少年时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老一辈著名女作家丁玲所著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描写的是解放初期河北怀来桑干河畔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庄,刚刚解放的农民为追求美好新生活所进行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小说很生动,很吸引人,记得那时的我看得津津有味,几乎一口气读完,从此成为女作家丁玲的粉丝,也对那条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的河流——桑干河印象深刻。好多年后的一天,当突然发现原来我的老家山阴就坐落在桑干河中游
期刊
深秋的早晨常常是从浓雾。  天早就亮了,屋里仍然不见泛白放光。似乎是个阴天,屋里就难以敞亮豁朗了。  出屋一看,起了雾。雾好大!天上地下灰蒙蒙的一团,像是老天爷撒下千里纱绢,把世间万物遮遮掩掩,藏藏盖盖,弄得人看不清,看不远。十几步以外的树木没了影,屋舍也没了影,天地间又好像突然遭了劫,好多好多的东西竟然被洗掠一空,唯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我了。  我就在这一片迷蒙中间向前走去。走近哪里,哪里的景物就显
期刊
云冈,自北魏文成帝开凿以来,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墨宝和诗词。  他们中间,有的是慕名前来,有的是路经大同,有的是送别好友,也有的是据此为僧。  他们在云冈石窟游览尽兴,面对大佛抒发情怀。  其中一些诗人,写下脍炙人口的好诗句。  截至现在,留有文字记载的,主要有唐代的张九龄、宋昱、顾况、喻凫,宋代的释文珦,清代的王度、陈宝琛、蔡珽等。  他们的诗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  诗人
期刊
父母都走了,家乡已成了故乡,但故乡总是让我魂牵梦绕,除了怀念父母,还总是怀念故乡老院子旁那棵老榆树,因为那是我的根。  老榆树的确老了,爷爷在世时说,他小时候就快有脸盆粗了。这棵参天老榆树己陪伴了爷爷、父亲和我祖孙三代人,至于是谁栽种的还是塞北的西北风刮来的种子生长的,谁也说不清楚。树龄足有二百年以上了,老榆树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沧桑岁月无情的剪刀,在它的躯体上刻满了累累斑驳的痕迹,道道年轮似用粗
期刊
我是在城市长大的,儿时的记忆经久如昨,挥之不去。尤期是我居住的旧宅子,虽然现在已经破旧,失去了昔日的原貌,但留在我记忆里的点点滴滴还像四十多年前一样,并没有因为岁月蹉跎而褪色。  万字会院位于大同旧城区西南隅,东西走向,蜿蜒曲折,东邻欢乐街。西接北马市角。西口几十步之遥的七号院,是过去的万字会。  传说万字会是放粥的地方。墙高院深,高大的门楼,飞檐兽脊,门廊两侧彩绘砖雕,褐漆大门上兽形的门叩,硕大
期刊
挖金湾就是大同矿务局的八矿,八矿就是挖金湾。挖金湾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一个地方,这里承载着我少年时代的梦想,也是产生我最初炽热的纯真爱情的地方。年少时的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都在这个温暖而陡峭狭窄的地方流淌着。  在这个地方尽管生活的时间不长,仅仅三四年,但常有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事情生灵活现地浮现在脑海中。和它分别已经20余年了,但它似乎在耳边和眼前从未消失过,身边也不时有来自这里的人或者有关它的消息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