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目的:通过自由回忆来检验语言解释对无意义图片记忆的影响。被試为大学生。实验假设:有或无言语解释对无意义图片的记忆有重要的影响。Droodle(复数形式为droodles)“图示猜谜”是一个美国游戏,一个人画一副四不像的图片,让其他人去猜他所画为何物,并通过各式各样的答案来取乐。同时该游戏也用于人类的认知研究,研究儿童的创造力。一般认为,如果人们能够理解无意义图片的内容,那么他们就能更好的记忆这些图片。图片跟语言相似,有一系列的联合规则,指示领域和用来解释图片内容的传统规则。图片跟语言又不同,除了包括一个二维的符号系统,还含有表面结构和有意义的深层含义。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物体或场景的图片,尤其是真实的图片可以表达单个字和句子代表的意思。既然理解对语言记忆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对于图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那么一副图片的记忆就比没有理解时的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对图片进行记忆,我们是应该凭直觉去记忆还是我们先获得图片的概念性解释,理解后再进行记忆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图片的记忆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理解;图片;记忆;图片优势效应
引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联系过的动作等以映像形式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得到的恢复。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对信息的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对信息的储存相当于保持过程,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过程[1]。
认知科学研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们对物体的视觉表征是如何储存的。物体常常出现在特定的背景中,并且是伴随着其他的物体一起出现的,既然在视觉搜索和识别中存在着背景效应,那么在物体的视觉表征的储存中是否也同样存在这种效应?以往对于物体视觉记忆的研究大多采用简单的无意义图形或简单的物体序列为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在研究中可能是多次重复的,它们与真实的自然场景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在这些研究中所发现的背景对物体视觉记忆的作用在真实的自然场景中是否也有同样的表现?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田宏杰采用自然场景为材料考察场景背景对物体的视觉记忆的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场景背景对场景内物体视觉记忆作用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场景内物体视觉加工的本质,了解场景的视觉加工机制。通过对真实的自然场景中物体视觉记忆的背景效应、作用的时间进程、位置特效性及结构参照性的分析,可以为自然场景与物体之间作用的理论,功能独立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提供差别性的证据,并且可以为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在机制提供解释。从应用角度来看,了解了物体的视觉记忆保持的特点及场景特征对物体视觉记忆的作用机制,可以为教育、广告、交通、界面设计等领域提供指导。如在教育领域中,当引导儿童学习新环境中的物体时,了解物体的记忆形式,记忆的容量以及环境因素对物体记忆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广告领域中,为产品做广告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记住该产品,那么了解产品在人们记忆中的储存形式、广告背景对产品记忆的作用将是广告心理学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而在广告中会伴随着声音刺激,而这钟刺激是否能让消费着理解广告的意思,这对广告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
图片优势效应最早由KirkPatrick于1894年发现的[7],是指记忆测验中,图片的记忆成绩比单词的成绩更好,即图片记忆优于单词记忆。图片优势效应这种现象在记忆的回忆和再认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支持,图片再认的正确率甚至可高达90%以上。早期对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主要偏向外显记忆,在内隐记忆得到关注后,虽也有关于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但内隐记忆任务中的图片优势效应未得到有力证明,因此对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呈现出外显任务(如再认)的回归。近年来,关于其临界条件的探索以及新涉及的脑科学研究,再度掀起一股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热潮。尽管研究图片优势效应的历史悠长,但一直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解释。Paivio和CsaPo早在1973年就对此现象做出理论解释,他们认为图片是双重编码,单词是单一编码,所以图片更容易记忆;Nelson等人则认为是图片的感觉编码更有优势,导致了图片优势效应的产生。从加工优势的角度看,上述两种观点强调图片的知觉加工优势。另一方面,强调概念加工优势的是Weldon和Roediger,他们将图片优势一记忆归因于图片的概念加工优势,认为图片的加工水平比相同学习阶段的单词要深得多,因而会出现图片记忆优于单词的结果。
问题的提出和实验设计
问题的提出
在现在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和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物体的视觉记忆表征,但是却很少进行图片和声音的混合研究。一直以来,国内几乎没有人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此相关的研究是图片与汉字记忆之间的对比研究[4],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在单独进行图片记忆时,以及图片和语言解释即声音混合进行记忆时是否存在有语言解释存在的情况下,图片记忆是否优于没有语言解释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图片记忆。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通过自由回忆来检验语言解释对图片记忆的影响。实验属于2(听到语言解释与没有听到语言解释)×2(男,女)因素被试间设计。
实验方法
实验假设:有或无言语提示对无意义图片记忆有重要影响。
被试:64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32名。
材料:计算机,18张简单图片。
试验程序:让被试学习18张简单的无意义图片,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每10秒一张,在呈现图片时,标签组会得到主试的适当的语言解释,而无标签组得不到任何解释。在图片呈现完了后,给被试10分钟的时间,他们可以以任意顺序画出他们所能回忆的所有图片。画纸大小为幻灯片大小。在自由回忆的时候,强调被试只要画出图片的要点即可,不需要进行艺术加工。回忆任务完成后实验结束。 标签组指导语:下面你们将会看到一组图片,每张图片将会呈现10秒钟,你们要把它记住,每张图片我会给你们适当的语言解释。当我们看完图片后,我会给每人一张白纸,你们把你们刚刚看到的图片进行回忆并且画在白纸上。画图片时不需要进行艺术加工,没有顺序要求,只要画出每张图片的要点即可。
非标签组指导语:下面你们将会看到一组图片,每张图片呈现10秒钟。你们要把它记住。当你们看完图片时我会给每人一张白纸,你们把刚刚看到的图片画在白纸上。画图时不需要进行艺术加工,没有顺序要求,只要画出每张图片的要点即可。
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自由回忆分析结果:
M SD t p
标签组 11.22 1.59 3.255 0.003
非标签组 9.75 1.93
表2:男女自由回忆量的比较
M SD t p
男 10.81 1.94 1.39 0.169
女 10.17 1.83
表3:前5张图片和后5张图片回忆量的比较
M SD t p
前5张 2.87 1.18 3.272 0.003
后5张 1.78 1.00
(1)*P<0.05
(2)N=64,(N1=N2=32)
实验结果显示,标签组被试能平均回忆出18张图片中的11.22张.非标签组被试能回忆出9.75张。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标签组和非标签组均数在置信水平上差异显著[t=3.255,P<0.0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标签组的自由回忆量要明显高于非标签组。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男女之间的差异不大[t=1.39,P>0.05]。程灶火、王力、李欢欢、郑虹《图、词回忆中的序列位置效应及其年龄变化规律》中的研究结果是受试在对项目进行自由回忆时,呈现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 对测验中前面和后面项目的回忆明显高于中间的项目, 呈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4]。本实验中前五张和后五张的回忆量明显高于中间8张图片的回忆量。即在图片记忆中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但是在实验中,前五张圖片的回忆量为2.9张/人,后五张图片的回忆量1.78张。从表3可以看出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在置信水平上差异显著[t=3.272,P<0.05]。这与程灶火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发展不平衡的。而本实验有意将最后的一张和第五张图片的意思设置得很难理解,实验的结果是非标签组没有一人将最后一张图片和第四张图片画出来。而标签组有4人将最后一张图片清晰的表达了出来。有6个人将第五张图片准确的画了出来。这与程等人的研究是有出入的,但是本人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在图片进行自由回忆时不存在近因效应。而更好地证明了本研究的假设,另外,对图片的回忆量进行比较时发现,18张图片中回忆得最多的是第十张图片,正确率为100%。最少的是最后一张图片。原因在于第十张图片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本田汽车标志,而第十八张也就是最后一张图片的意思表达很不清晰,导致被试根本就不能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意思。
结果的讨论
(1)本研究发现听觉和视觉信息都呈现以及视觉信息单独呈现时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与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McFarland 等人的研究发现听觉和视觉形式的材料均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9], 而且两者对听觉和视觉信息的保持是相似的(经过10 秒间隔) , 同时还发现系列位置效应受刺激所采用的形式影响较小, 受反应类型(再认、回忆)的影响较大。现在一般认为首因效应属于长时记忆的范畴, 而近因效应属于短时记忆的范畴。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Gulya 等采用非言语的动物图片进行研究时, 发现3~6 个月大的婴儿在24 小时后仍表现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一周后重测系列位置效应曲线仍呈U形, 以此说明以往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归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Howard 等让受试在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和存在持续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自由回忆, 发现近因效应在三种情况下均可观察到, 认为序列位置效应的两种记忆模式假说无法解释延迟和干扰情境下的近因效应, 故而推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一种记忆模式[3]。如果从这些观点出发, 本研究发现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就有些难于解释, 那么是否可以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在即刻回忆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分属于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范畴, 正因为对首因成分和近因成分的良好记忆, 使两者均转化为长时记忆。这可能就是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2)研究显示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影响图片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布兰斯福德和约翰逊(Bransford
关键词:理解;图片;记忆;图片优势效应
引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联系过的动作等以映像形式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得到的恢复。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对信息的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对信息的储存相当于保持过程,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过程[1]。
认知科学研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们对物体的视觉表征是如何储存的。物体常常出现在特定的背景中,并且是伴随着其他的物体一起出现的,既然在视觉搜索和识别中存在着背景效应,那么在物体的视觉表征的储存中是否也同样存在这种效应?以往对于物体视觉记忆的研究大多采用简单的无意义图形或简单的物体序列为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在研究中可能是多次重复的,它们与真实的自然场景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在这些研究中所发现的背景对物体视觉记忆的作用在真实的自然场景中是否也有同样的表现?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田宏杰采用自然场景为材料考察场景背景对物体的视觉记忆的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场景背景对场景内物体视觉记忆作用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场景内物体视觉加工的本质,了解场景的视觉加工机制。通过对真实的自然场景中物体视觉记忆的背景效应、作用的时间进程、位置特效性及结构参照性的分析,可以为自然场景与物体之间作用的理论,功能独立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提供差别性的证据,并且可以为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在机制提供解释。从应用角度来看,了解了物体的视觉记忆保持的特点及场景特征对物体视觉记忆的作用机制,可以为教育、广告、交通、界面设计等领域提供指导。如在教育领域中,当引导儿童学习新环境中的物体时,了解物体的记忆形式,记忆的容量以及环境因素对物体记忆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广告领域中,为产品做广告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记住该产品,那么了解产品在人们记忆中的储存形式、广告背景对产品记忆的作用将是广告心理学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而在广告中会伴随着声音刺激,而这钟刺激是否能让消费着理解广告的意思,这对广告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
图片优势效应最早由KirkPatrick于1894年发现的[7],是指记忆测验中,图片的记忆成绩比单词的成绩更好,即图片记忆优于单词记忆。图片优势效应这种现象在记忆的回忆和再认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支持,图片再认的正确率甚至可高达90%以上。早期对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主要偏向外显记忆,在内隐记忆得到关注后,虽也有关于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但内隐记忆任务中的图片优势效应未得到有力证明,因此对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呈现出外显任务(如再认)的回归。近年来,关于其临界条件的探索以及新涉及的脑科学研究,再度掀起一股图片优势效应的研究热潮。尽管研究图片优势效应的历史悠长,但一直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解释。Paivio和CsaPo早在1973年就对此现象做出理论解释,他们认为图片是双重编码,单词是单一编码,所以图片更容易记忆;Nelson等人则认为是图片的感觉编码更有优势,导致了图片优势效应的产生。从加工优势的角度看,上述两种观点强调图片的知觉加工优势。另一方面,强调概念加工优势的是Weldon和Roediger,他们将图片优势一记忆归因于图片的概念加工优势,认为图片的加工水平比相同学习阶段的单词要深得多,因而会出现图片记忆优于单词的结果。
问题的提出和实验设计
问题的提出
在现在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和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物体的视觉记忆表征,但是却很少进行图片和声音的混合研究。一直以来,国内几乎没有人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此相关的研究是图片与汉字记忆之间的对比研究[4],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在单独进行图片记忆时,以及图片和语言解释即声音混合进行记忆时是否存在有语言解释存在的情况下,图片记忆是否优于没有语言解释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图片记忆。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通过自由回忆来检验语言解释对图片记忆的影响。实验属于2(听到语言解释与没有听到语言解释)×2(男,女)因素被试间设计。
实验方法
实验假设:有或无言语提示对无意义图片记忆有重要影响。
被试:64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32名。
材料:计算机,18张简单图片。
试验程序:让被试学习18张简单的无意义图片,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每10秒一张,在呈现图片时,标签组会得到主试的适当的语言解释,而无标签组得不到任何解释。在图片呈现完了后,给被试10分钟的时间,他们可以以任意顺序画出他们所能回忆的所有图片。画纸大小为幻灯片大小。在自由回忆的时候,强调被试只要画出图片的要点即可,不需要进行艺术加工。回忆任务完成后实验结束。 标签组指导语:下面你们将会看到一组图片,每张图片将会呈现10秒钟,你们要把它记住,每张图片我会给你们适当的语言解释。当我们看完图片后,我会给每人一张白纸,你们把你们刚刚看到的图片进行回忆并且画在白纸上。画图片时不需要进行艺术加工,没有顺序要求,只要画出每张图片的要点即可。
非标签组指导语:下面你们将会看到一组图片,每张图片呈现10秒钟。你们要把它记住。当你们看完图片时我会给每人一张白纸,你们把刚刚看到的图片画在白纸上。画图时不需要进行艺术加工,没有顺序要求,只要画出每张图片的要点即可。
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自由回忆分析结果:
M SD t p
标签组 11.22 1.59 3.255 0.003
非标签组 9.75 1.93
表2:男女自由回忆量的比较
M SD t p
男 10.81 1.94 1.39 0.169
女 10.17 1.83
表3:前5张图片和后5张图片回忆量的比较
M SD t p
前5张 2.87 1.18 3.272 0.003
后5张 1.78 1.00
(1)*P<0.05
(2)N=64,(N1=N2=32)
实验结果显示,标签组被试能平均回忆出18张图片中的11.22张.非标签组被试能回忆出9.75张。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标签组和非标签组均数在置信水平上差异显著[t=3.255,P<0.0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标签组的自由回忆量要明显高于非标签组。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男女之间的差异不大[t=1.39,P>0.05]。程灶火、王力、李欢欢、郑虹《图、词回忆中的序列位置效应及其年龄变化规律》中的研究结果是受试在对项目进行自由回忆时,呈现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 对测验中前面和后面项目的回忆明显高于中间的项目, 呈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4]。本实验中前五张和后五张的回忆量明显高于中间8张图片的回忆量。即在图片记忆中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但是在实验中,前五张圖片的回忆量为2.9张/人,后五张图片的回忆量1.78张。从表3可以看出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在置信水平上差异显著[t=3.272,P<0.05]。这与程灶火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发展不平衡的。而本实验有意将最后的一张和第五张图片的意思设置得很难理解,实验的结果是非标签组没有一人将最后一张图片和第四张图片画出来。而标签组有4人将最后一张图片清晰的表达了出来。有6个人将第五张图片准确的画了出来。这与程等人的研究是有出入的,但是本人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在图片进行自由回忆时不存在近因效应。而更好地证明了本研究的假设,另外,对图片的回忆量进行比较时发现,18张图片中回忆得最多的是第十张图片,正确率为100%。最少的是最后一张图片。原因在于第十张图片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本田汽车标志,而第十八张也就是最后一张图片的意思表达很不清晰,导致被试根本就不能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意思。
结果的讨论
(1)本研究发现听觉和视觉信息都呈现以及视觉信息单独呈现时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与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McFarland 等人的研究发现听觉和视觉形式的材料均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9], 而且两者对听觉和视觉信息的保持是相似的(经过10 秒间隔) , 同时还发现系列位置效应受刺激所采用的形式影响较小, 受反应类型(再认、回忆)的影响较大。现在一般认为首因效应属于长时记忆的范畴, 而近因效应属于短时记忆的范畴。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Gulya 等采用非言语的动物图片进行研究时, 发现3~6 个月大的婴儿在24 小时后仍表现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一周后重测系列位置效应曲线仍呈U形, 以此说明以往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归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Howard 等让受试在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和存在持续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自由回忆, 发现近因效应在三种情况下均可观察到, 认为序列位置效应的两种记忆模式假说无法解释延迟和干扰情境下的近因效应, 故而推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一种记忆模式[3]。如果从这些观点出发, 本研究发现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就有些难于解释, 那么是否可以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在即刻回忆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分属于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范畴, 正因为对首因成分和近因成分的良好记忆, 使两者均转化为长时记忆。这可能就是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2)研究显示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影响图片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布兰斯福德和约翰逊(Brans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