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2010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特点的分析,让我们体会到作为高三政治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几点:夯实基础知识,要把握知识的“深度”“宽度”“整合度”;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中要做到“求真务实”,把握知识的科学性,遵循思维的规律性。我想做到这几点有利于提高高三政治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试卷特点 备考启示 夯实基础 把握“三度” 时政教学 “灵活驾驭” 能力培养“求真务实”
作为指挥棒的高考对我们的教学起导向作用,研究高考试题是每一位战斗在教学一线教师的必修课。本份试卷重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迎着热点上,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创新命题手法,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下面针对试卷特点进行分析,以及给我的备考启示。
一、本份试卷特点分析
1.重视基础知识考查,突出“实”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卷中,完全依托基础知识展开设问的有42分之多。相对于一份120分试卷,它的权重为百分之三十。其中简答题第三十六题就直接考查学生对美国利益集团的把握。即使是能力加强的题目,如35题等也是在基础知识上的发展,也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注重能力立意,创新命题手法,突出“新”
主观试题命题强化了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项能力的考查。34题提供了2005到2009年GDP增长情况以及2007年到2009年财政收支情况。要求学生提取其中的经济信息,以及阐述江苏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35题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内容及其意义的了解,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探究题37题很有深度,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查,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时事热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及实践探究能力。客观题也很注重能力考查,再如选择题29题,考查学生对哲理的理解能力,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C很具有迷惑性,很多同学误选此题肢。c中的“问”仍然是获得间接经验,而非实践。题千和B都强调要注重实践。试卷能力要求很高,这就导向我们备考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试题在呈现形式上传承了过去一贯的风格。客观题33个共计66分,简析题3个共计36分,探究题一个18分。但命题手法上有创新,在选择题的题肢组合打破了单一学科内组合的现象,出现了3处经济和政治组合,文化和政治组合。哲学和政治组合。综合探究题以“世博之梦”“世博之魅”“世博之愿”三段主题材料,创设探究。以“网络发帖、跟帖”形式引出设问。“发帖、跟帖”在以往高考试卷中从未出现,但已经融入了学生的生活,既体现了命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体现了命题创新性。
3.关注时事热点,注意江苏省情,突出江苏“特色”
试题把教材重点,高考考点,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如大家关注的汇率问题、长三角珠三角的用工荒问题、劳动就业、最低工资标准、民族团结、玉树地震、中欧文化交流、百家讲坛、高铁时代、双百人物、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执政方式问题、上海世博等。整份试卷仅有9个选择题18分没有热点时政做背景。足以见证命题者对时政热点的和社会热点的问题的关注程度。以“江苏省情”作为背景材料的有第3题“台湾江苏周”、第10题“长三角用工荒”、第13题江苏最低工资标准、第30题《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第31题江苏素质教育五严、第34题江苏省GDP,财政收支、第37题上海世博会的江苏馆。这一命题特点鲜明的引导我们要关注时事,把握时代脉搏。
二、备考启示
1.夯实基础,把握三个“度”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不等于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我认为要从“深度”“宽度”和“知识的整合度”三个角度去把握。“深度”就是对知识理解要透彻,比如33题实现人生价值的题肢“c个人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个知识点包括三点:其一。社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客观条件;其二,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社会尊重个人的个性差异。只有把握这些点,理解透彻才能做对此题。“宽度”既要求我们构建知识体系,不仅注意学科内的知识问的联系,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在10、11、13、30、31题题肢组合都是两个学科的组合,复习时要注意善于多角度联系知识,注意学科间的联系。还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度”,例如,在《文化生活》中,把“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依据”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这个“依据”涉及第四课、第七课、第八课的内容,“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2.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包括团结统—等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4.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中华文化持久深藏于两岸人民心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这是联系两岸的最牢固纽带。”教师在复习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
2.时事热点教学,做到“灵活驾驭”
教师应密切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在教学中要注意筛选时事,灵活驾驭时事政治。比如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3月份的两会等,有时国家的方针政策就是我们答题的语言,教师要吃透其中的精神,对关键的时政语言要求学生记忆。在时事的选取上要重点把握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关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民生问题、民族团结等;在时事的整合、拓展与升华上注意与教材重点,高考考点的切人要巧妙,切人的角度要小,答案要具体深刻,切忌“大而空”。高三后期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进行热点梳理,归类复习,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角度思考。
3.能力培养,做到“求真务实”
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能力比教授知识给学生更加困难。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要求更高。(1)高三政治课堂再也不能是填鸭式的教学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政治课堂要做到“求真务实”。“求真”是指把握知识的科学性,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科学,答题时要表述完整准确。“求真”是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很多学生会反映“记过了就忘了”,教师要把握记忆规律,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创设意义记忆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意义记忆。运用思维规律,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问,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构建主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2)“务实”,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试卷命题的背景材料都是当前的热点,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越是与时代背景、热点材料相结合,教师的设问越具有思考性、创造性,就越能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越能提高学生能力,教学就会越有成效。“务实”,要敢于放手,不要害怕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教师要选好材料,创设“好”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恰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变式设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动手做一题,比老师口干舌燥讲十题效果要好。
我觉得落实以上几点启示,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提高高三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四期44页.
[2]《教育学心理学》,北师大版2003年4月第五版.
关键词:试卷特点 备考启示 夯实基础 把握“三度” 时政教学 “灵活驾驭” 能力培养“求真务实”
作为指挥棒的高考对我们的教学起导向作用,研究高考试题是每一位战斗在教学一线教师的必修课。本份试卷重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迎着热点上,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创新命题手法,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下面针对试卷特点进行分析,以及给我的备考启示。
一、本份试卷特点分析
1.重视基础知识考查,突出“实”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卷中,完全依托基础知识展开设问的有42分之多。相对于一份120分试卷,它的权重为百分之三十。其中简答题第三十六题就直接考查学生对美国利益集团的把握。即使是能力加强的题目,如35题等也是在基础知识上的发展,也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注重能力立意,创新命题手法,突出“新”
主观试题命题强化了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项能力的考查。34题提供了2005到2009年GDP增长情况以及2007年到2009年财政收支情况。要求学生提取其中的经济信息,以及阐述江苏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35题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内容及其意义的了解,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探究题37题很有深度,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查,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时事热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及实践探究能力。客观题也很注重能力考查,再如选择题29题,考查学生对哲理的理解能力,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C很具有迷惑性,很多同学误选此题肢。c中的“问”仍然是获得间接经验,而非实践。题千和B都强调要注重实践。试卷能力要求很高,这就导向我们备考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试题在呈现形式上传承了过去一贯的风格。客观题33个共计66分,简析题3个共计36分,探究题一个18分。但命题手法上有创新,在选择题的题肢组合打破了单一学科内组合的现象,出现了3处经济和政治组合,文化和政治组合。哲学和政治组合。综合探究题以“世博之梦”“世博之魅”“世博之愿”三段主题材料,创设探究。以“网络发帖、跟帖”形式引出设问。“发帖、跟帖”在以往高考试卷中从未出现,但已经融入了学生的生活,既体现了命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体现了命题创新性。
3.关注时事热点,注意江苏省情,突出江苏“特色”
试题把教材重点,高考考点,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如大家关注的汇率问题、长三角珠三角的用工荒问题、劳动就业、最低工资标准、民族团结、玉树地震、中欧文化交流、百家讲坛、高铁时代、双百人物、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执政方式问题、上海世博等。整份试卷仅有9个选择题18分没有热点时政做背景。足以见证命题者对时政热点的和社会热点的问题的关注程度。以“江苏省情”作为背景材料的有第3题“台湾江苏周”、第10题“长三角用工荒”、第13题江苏最低工资标准、第30题《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第31题江苏素质教育五严、第34题江苏省GDP,财政收支、第37题上海世博会的江苏馆。这一命题特点鲜明的引导我们要关注时事,把握时代脉搏。
二、备考启示
1.夯实基础,把握三个“度”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不等于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我认为要从“深度”“宽度”和“知识的整合度”三个角度去把握。“深度”就是对知识理解要透彻,比如33题实现人生价值的题肢“c个人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个知识点包括三点:其一。社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客观条件;其二,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社会尊重个人的个性差异。只有把握这些点,理解透彻才能做对此题。“宽度”既要求我们构建知识体系,不仅注意学科内的知识问的联系,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在10、11、13、30、31题题肢组合都是两个学科的组合,复习时要注意善于多角度联系知识,注意学科间的联系。还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度”,例如,在《文化生活》中,把“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依据”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这个“依据”涉及第四课、第七课、第八课的内容,“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2.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包括团结统—等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4.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中华文化持久深藏于两岸人民心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这是联系两岸的最牢固纽带。”教师在复习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
2.时事热点教学,做到“灵活驾驭”
教师应密切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在教学中要注意筛选时事,灵活驾驭时事政治。比如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3月份的两会等,有时国家的方针政策就是我们答题的语言,教师要吃透其中的精神,对关键的时政语言要求学生记忆。在时事的选取上要重点把握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关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民生问题、民族团结等;在时事的整合、拓展与升华上注意与教材重点,高考考点的切人要巧妙,切人的角度要小,答案要具体深刻,切忌“大而空”。高三后期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进行热点梳理,归类复习,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角度思考。
3.能力培养,做到“求真务实”
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能力比教授知识给学生更加困难。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要求更高。(1)高三政治课堂再也不能是填鸭式的教学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政治课堂要做到“求真务实”。“求真”是指把握知识的科学性,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科学,答题时要表述完整准确。“求真”是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很多学生会反映“记过了就忘了”,教师要把握记忆规律,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创设意义记忆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意义记忆。运用思维规律,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问,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构建主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2)“务实”,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试卷命题的背景材料都是当前的热点,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越是与时代背景、热点材料相结合,教师的设问越具有思考性、创造性,就越能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越能提高学生能力,教学就会越有成效。“务实”,要敢于放手,不要害怕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教师要选好材料,创设“好”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恰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变式设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动手做一题,比老师口干舌燥讲十题效果要好。
我觉得落实以上几点启示,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提高高三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四期44页.
[2]《教育学心理学》,北师大版2003年4月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