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可罗雀
门可罗雀,门外冷清得可以设网捕雀,比喻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这个典故出自《汉书·郑当时传》。
原文:
下邦①翟公为廷尉②,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③。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注释:
①下邦:今陕西渭南县下邽镇。②廷尉:官名,九卿之一,主管司法。③爵罗:雀罗,捕雀的网。
译文
下部翟公做廷尉的时候,每天宾客盈门,等到他被免了职,大门外(冷冷清清)可以设捕雀的网。后来他又做了廷尉,宾客们还想去拜访他,他在门上写了几句话:
经过生和死的考验,
才看出一个人的交情;
经过贫和富的变化,
才知道人情世态;
经过贵和贱的升降,
才知道谁对你有真情。
桃李满天下
这个典故是从《韩诗外传》和《说苑》中记载的一段故事引申出来的。在故事中,作者用种植桃李来比喻培养人才。后来人们引申出“桃李满天下”这个成语,比喻教师培养出众多人才。原文
魏文侯①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②曰:“从今以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恐我以法,朝廷之大夫危我以众,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注释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君主。②简主:赵简子,名鞅。
译文
魏文侯的时候,子质做官犯罪,离开魏国到了赵国。他跟赵简子说:“从今以后我不再培养推荐人了。”赵简子说:“为什么呢?”子质说:“官府里的官吏有一半是我培养推荐的,朝廷上的大夫有一半是我培养推荐的,边境上的人有一半是我培养推荐的。但是如今官府里的官吏用法来威胁我,朝廷上的大夫靠人多使我处于危难之中,边境上的人用武力来逼迫我,所以我不再培养推荐人了。”赵简子说:“唉!你说得不对。人们春天栽种桃树、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乘凉,秋天可以吃到它的果实:如果春天栽种蒺藜,夏天不能采它的叶,秋天只能得到刺。从这看来,关键在于你栽种什么东西(意即关键在于你所培养的人的品质如何),如今你所培养的人不符合被培养的条件。所以君子总是先选择合适的对象然后再培养。”
唾面自干
娄师德在武则天当政时做过宰相,他的处世哲学就是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唾沫吐在我脸上,不发怒,自己擦干净,就算能忍了吧?”他则认为这还不够,应该让唾沫自己干了,才算能忍耐。后来用唾面自干形容受了侮辱,不作反抗,尽力忍受。
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
原文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怒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沽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浩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译文
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谦虚退让,不在脸上露出恼怒的神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肥胖,不能走快,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
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辞,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唾沫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违反了别人大怒的原意,应该让它自己干了。”
门可罗雀,门外冷清得可以设网捕雀,比喻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这个典故出自《汉书·郑当时传》。
原文:
下邦①翟公为廷尉②,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③。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注释:
①下邦:今陕西渭南县下邽镇。②廷尉:官名,九卿之一,主管司法。③爵罗:雀罗,捕雀的网。
译文
下部翟公做廷尉的时候,每天宾客盈门,等到他被免了职,大门外(冷冷清清)可以设捕雀的网。后来他又做了廷尉,宾客们还想去拜访他,他在门上写了几句话:
经过生和死的考验,
才看出一个人的交情;
经过贫和富的变化,
才知道人情世态;
经过贵和贱的升降,
才知道谁对你有真情。
桃李满天下
这个典故是从《韩诗外传》和《说苑》中记载的一段故事引申出来的。在故事中,作者用种植桃李来比喻培养人才。后来人们引申出“桃李满天下”这个成语,比喻教师培养出众多人才。原文
魏文侯①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②曰:“从今以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恐我以法,朝廷之大夫危我以众,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注释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君主。②简主:赵简子,名鞅。
译文
魏文侯的时候,子质做官犯罪,离开魏国到了赵国。他跟赵简子说:“从今以后我不再培养推荐人了。”赵简子说:“为什么呢?”子质说:“官府里的官吏有一半是我培养推荐的,朝廷上的大夫有一半是我培养推荐的,边境上的人有一半是我培养推荐的。但是如今官府里的官吏用法来威胁我,朝廷上的大夫靠人多使我处于危难之中,边境上的人用武力来逼迫我,所以我不再培养推荐人了。”赵简子说:“唉!你说得不对。人们春天栽种桃树、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乘凉,秋天可以吃到它的果实:如果春天栽种蒺藜,夏天不能采它的叶,秋天只能得到刺。从这看来,关键在于你栽种什么东西(意即关键在于你所培养的人的品质如何),如今你所培养的人不符合被培养的条件。所以君子总是先选择合适的对象然后再培养。”
唾面自干
娄师德在武则天当政时做过宰相,他的处世哲学就是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唾沫吐在我脸上,不发怒,自己擦干净,就算能忍了吧?”他则认为这还不够,应该让唾沫自己干了,才算能忍耐。后来用唾面自干形容受了侮辱,不作反抗,尽力忍受。
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
原文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怒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沽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浩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译文
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谦虚退让,不在脸上露出恼怒的神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肥胖,不能走快,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
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辞,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唾沫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违反了别人大怒的原意,应该让它自己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