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公略与公略县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革命时期的1931年11月,在今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青原区东固一带,有一个以红军将领名字命名的县——公略县。这位红军将领就是有“飞将军”之称的黄公略。
  黄公略,字汉魂,生于1898年,湖南湘乡人,著名的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被人们并称为“朱、毛、彭、黄”。早年参加湘军,曾任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底进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后回湖南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随营学校副校长、第三团三营营长。1928年7月同彭德怀、腾代远一起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副师长兼第四团党代表,红五军军委委员。后任红五军第二大队大队长,湘鄂赣红军游击支队支队长,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29年9月任红五军副军长。1930年1月调任红六军军长。6月任红一军团第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使分散的游击区联成一片,成为大块的革命根据地。
  1930年2月24日,这支部队在黄公略的指挥下,配合红四军在吉水县水南,青原区值夏、赤家山和富滩大湾一带,重创国民党军唐云山旅,毙、俘敌1600余人,缴枪2000余支。8月20日随红一军团配合红三军团,在文家市歼敌三个团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次大捷。特别在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时,红三军在著名的“龙冈战役”中担当正面攻击任务,首先发起冲锋,俘国民党军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警卫营全体官兵,为全歼国民党第十八师活捉张辉瓒立下大功。第二次反“围剿”时,红三军为中路,在泰和县伯佐、瑶岭和紫瑶山地区设伏,一举围歼国民党第二十八师师部,为以后的五战五捷首开胜局。当时红三军先于敌军占领了制高点白云山将军帽,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黄公略指挥部队从山上横压下来。霎时,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枪炮齐响,杀声震天,敌人溃不成军。当时,黄公略率军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上观战的毛泽东留下深刻的印象,挥笔写下了“飞将军自重霄入”的诗句。第三次“反围剿”时,红三军和兄弟部队一道,首战莲塘,次战良村,再战黄陂,三战三捷;老营盘一战,又取得歼灭国民党蒋鼎文第九师独立旅的胜利。毛泽东对黄公略的指挥才能十分器重,在《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一词中用“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词句,对黄公略及其所率领的红三军作了很高的评价。
  1931年9月14日,中央红军在兴国方石岭全歼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从师长到士兵,无一漏网。次日,黄公略率领红三军从方石岭追击逃往东固的国民党第九师,部队赶到东固罗坑村与张家背村之间的六渡坳时,军长黄公略和政委蔡会文、参谋长陈奇涵等人正在坳上一间民房里小憩,研究军事部署。突然,天空传来隆隆的马达声。黄公略出门一看,三架灰黑色的意大利造道格拉斯飞机,已贴着树梢呼啸而来,而大队红军正列队通过坳口。这些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大多数尚不知道飞机为何物,正在好奇地抬头仰望。黄军长急忙冲到坳上,挥手指挥:“快散开,到树林里去隐蔽!”黄公略大声命令士兵们往两边树林里隐蔽。“哒哒哒”,敌机鱼贯俯冲,向地面扫射。黄公略不幸中弹,身负重伤。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纷纷赶到六渡坳看望。黄公略是肋部中弹,血管被子弹打破,血喷如注。红军由于缺乏止血器械和药品,止不住血,虽然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终因失血过多牺牲。
  黄公略牺牲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具体负责料理后事,他亲自安排人员同黄公略的警卫员一起选好墓址。为防敌人破坏,曾山嘱咐出葬时同时抬出几副棺柩,往不同方向去,以布下掩护,迷惑敌人。曾山和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亲自抬棺将黄公略烈士安葬在张氏宗祠后面的山坡上。为便于日后寻找,将刻有黄公略姓名的手枪、腰带、短剑一起下葬。但解放后多次发掘,竟未能找到。红一方面军前委在六渡坳召开会议,决定就此结束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全军转移到兴国县鼎龙一带休整。
  为纪念这位战功卓著的红军将领,1931年11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全苏一大决定,在吉安与吉水县东南境苏区设立公略县,其具体管辖范围是:水东、儒林、纯化、富田、东固、中鹄、水南、白沙、折桂、开伦、冠山、罗家圩等12个区。即现在的整个青原区,吉水的水南、白沙,吉安的永和部分,泰和的罗家圩、万合圩部分,永丰的罗坊、潭头。全县共68个乡苏,共计11.4万人口。公略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是毛泽覃,县政府主席是胡海。11月27日县苏维埃政府在吉水水南松山尊德堂召开成立大会,那天追悼会和成立会同时举行。毛泽东为追悼大会亲撰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來。”同时在东固和瑞金各修建了一座纪念黄公略的“公略纪念亭”,将红军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1932年3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苏区中央局指示,在中共公略县委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公略中心县委,与中共公略县委合署办公,毛泽覃仍任书记,李福槐任副书记。中心县委机关先驻公略县水南区水南街天主堂,后迁公略县富田区陂下村(今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公略中心县委成立时的管辖范围,包括公略、永丰、万泰、新干、龙冈等五县,纵约120公里,横约90公里,总人口30余万。其全盛时期,向东、北发展后,纵约185公里,横约105公里,与其它苏区联成一片。当时县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整党建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筹款扩红,支援前方打胜仗。广大革命群众为配合红军主力反“围剿”,积极购买公债,出借粮食,组织运输等。1933年夏季,苏区群众不仅支援了大批粮食给驻本县的红军,还拿出上千担稻谷支援驻兴国、宁都等地的红军,战斗时还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作战。
  1932年9月,国民党反对派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的军队开始进犯苏区。1934年四、五月间,敌人基本占领了公略中心县。但其间,县机关工作人员还在工作,直到1935年初,才停止了活动。公略县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却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黄公略及公略县的英名将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 刘金旭
其他文献
舒国藩,1907年2月生于南昌县泾口乡北湖舒村(解放前属进贤县)。曾任江西省农协秘书长,参加了八一起义。起义后被国民党通缉,前往上海躲避,后转赴香港等地,以从事教育为生。解放后回
提出一种新的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方法,利用水管加热、表面热水或表面热风,以加热下部混凝土,减少上下部温差,防止混凝土裂缝。制冷设备复杂,而加热设备简单,因此在一定条件下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于广州郊外黄埔创办至1949年的25年时间里,在祖国大陆共办了23期。其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23万余人。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历史上,黄埔军校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想,知道黄埔军校名字的,可能不在少数,但对军校组建之初发生的一些故事,可能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心底的呐喊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十月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