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的利比亚账单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日,北京宏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宏福”)等企业接到了来自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特急传真。传真称,应利比亚驻中国大使馆要求,准备就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建项目受损失情况,与利比亚方面启动谈判。
  北京宏福副总裁陈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目前我们正在向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部门反映受损失的情况,希望商会能将中国企业的要求协调统一后,由商会或政府出面,谈判解决赔偿问题,相信这样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新闻发言人张湘则表示,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商会一直在向中国企业了解其在利比亚受损失的情况,并积极与商务部等部门协调,帮助中国企业寻找索赔渠道,一旦有了结果,将会对外公布。
  2007年前后,中国企业开始大量赴利比亚承包项目,主要集中在基建、电信、石油天然气领域。经张湘证实,与利比亚方面直接签订合同的中国国有企业为13家,以大型央企为主;而与利比亚方面直接签订合同的民营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包括北京宏福、浙江宁波世纪华丰控股集团等。
  今年3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共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有媒体据此分析,“按照当前汇率换算,合同金额共计人民币1233.28亿元,这是天量的损失。”
  但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查,赴利比亚承包工程的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战乱遭受的实际损失,要远低于合同金额,整体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与大型央企,及中兴、华为等已经长期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相比,几家刚刚走出国门,正试图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的民营企业,则在这次利比亚战乱中遭受了较大打击。
  
  实际损失可控
  大型央企及中兴、华为等企业,在利比亚的受损情况,并不如此前外界预期的那样悲观。
  “由于带队领导是铁道兵出身,对战争非常敏感。中铁23局在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正式通知撤侨之前,就已经开始集结员工,做撤退的准备。”中铁23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中铁23局主要承担着利比亚南北铁路的建设任务。由于反应及时,中铁23局员工在撤退前,已经将所有的设备集中在4个基地,将电瓶等重要部件拆卸下来,深埋地下。大型机械设备则雇佣当地人看管。“已知的损失,只有部分作为生活用车的皮卡车,被当地反政府武装征用,用于打仗了。”
  来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中国铁建旗下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中铁23局、中铁11局等企业,在利比亚一共承建3条铁路,合同金额达42.3亿美元,均是由利比亚方面出资建设。这些铁路项目于2008年开工建设,在中国铁建的工作人员撤出利比亚前,中国铁建已获得了利比亚方面支付的工程预付款及部分工程进度款,而这部分款项大于该项目的支出。目前中国铁建的实际损失主要集中在,为建设该项目购买的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设备和材料滞留利比亚,这原本属于需要逐年摊销的成本。
  “中国铁建在利比亚的工程都购买了工程保险,投保对象既有国内也有国外保险公司。”中国铁建副总裁庄尚标介绍,“中国铁建正在评估受损失的具体情况,将会获得一定金额的理赔。”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交股份在利比亚承建的是住房项目,合同金额21亿美元,由利比亚住房和基础设施委员会出资建设。在撤离前,已经完成了全部工程的16%,而中交股份拿到的工程款则达到了15%到20%,对方已经支付的款项基本能够覆盖成本。目前主要是一些设备滞留当地,由于受损失较小,中交股份并没有为此专门发布公告。
  另一家大型央企——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曾经在今年3月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利比亚的承包项目,均为政府国民住宅项目,工程规模为2万套,累计合同额约合176亿元人民币,工期40个月,项目工程量已完成近半。
  据一位曾长期在利比亚工作的中建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中建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是较早进入利比亚的工程承包企业,中建总公司与利比亚方面签订的合同规定,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金额的25%。而完成工程量的50%,中建总公司已经拿到的工程进度款,应该超过合同总金额的40%。
  与从事基建项目的企业相似,电信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也并不严重。
  中兴公司副总裁、北非区总经理陈杰文日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兴、华为这两家电信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合同金额相对较小,此外电信行业具有特殊性,即便是发生战乱,当地买家对其的依赖性也很大。
  陈杰文介绍,卡扎菲政府和反对派都要求保持电信网络通畅——无论谁主政,都需要电信企业的技术和服务,并且会保证相关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前述中建总公司人士也表示,据他了解,中国企业与利比亚方面签订的基本上都是工程承包合同,预计中国企业的直接损失不会超过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受损失的主要是与利比亚方面签订承包合同的企业,跟在这些直接签约企业背后的分包商们,则谈不上有什么直接损失。
  
  受伤的民企
  与以上企业的相对乐观不同,少数去利比亚承包项目的民营企业受战乱打击似乎更为沉重。
  以民营企业北京宏福为例,该公司2009年到利比亚总承包5000套住房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工程,预算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4亿元——这是该企业首次赴海外承包项目。
  虽然项目全部由利比亚政府投资,北京宏福只是作为总承包方进行项目实施,但利比亚战乱,还是给该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2.3亿元。
  “2月20日至2月26日,北京宏福在利比亚的两个工地,先后遭当地人抢砸。十几台汽车及机械设备和几十台电脑被抢走,大部分办公设备被砸。工作人员将剩余的部分设备和物资集中存放到附近的村庄。但很多当地人还没等我们的工作人员离开,便开始动手抢夺。”该公司副总裁陈刚介绍。
  现场设备损失之外,北京宏福还被拖欠了4个月的应收工程进度款。
  宁波世纪华丰也是一家与利比亚直接签订合同的民营建筑企业,合同金额约33.54亿元,在利比亚承建一个大型住房项目。利比亚战乱后,该工程只能全部停止,给世纪华丰带来了巨额损失。
  前述中建总公司人士分析,由于一些民营企业首次走出国门,对利比亚当地的情况缺乏了解,采取“国外项目国内打法”,对突发事件应对不足,以及管理水平不高,受利比亚方面刁难等因素影响,没有及时领到工程进度款,增加了企业的损失。
  不过据记者了解,首次走出国门的北京宏福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2009年6月,该公司为在利比亚的项目,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赔付比例为商业风险赔付90%,政治风险赔付90%,最高赔偿金额为2300万欧元。
  “目前北京宏福已经获得首笔赔付款8568万元,最终具体能够获得多少赔偿,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陈刚说。
  
  索赔有望
  无论央企还是民资,要挽回在利比亚的损失,并非完全无望。
  前述中建总公司人士建议,中国企业目前应该注意搜集在利比亚承建工程期间的采购清单、清关清单、完成工程量报表、垫付资金清单、银行转账单等资料,以便为将来索赔做好准备。
  对于索赔的前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介绍,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建的大部分是住宅、道路等民生工程,发包方是利比亚政府。战乱过后,最终结果不管是卡扎菲政权继续统治全国,还是反对派统治全国,或者利比亚东西分治,当政者都有偿还这笔债务的国际义务,这是国际惯例。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也告诉记者,将来利比亚局势稳定,当政者应该会考虑中国企业此前在利比亚所做的工作,再开展相关建设的时候,不致于把中国企业完全抛开。
  “有一个例子,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时期,中石油与伊拉克方面签订了多项石油开采协议。海湾战争开始后,这些合同全部作废了。但伊拉克新政府建立后,考虑到中石油此前所做的工作,新政府欢迎中石油回去。”余国庆说。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企业表示,利比亚事件不会影响他们的“走出去”战略。
  中国铁建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建在建海外项目283个,合同金额1687.18亿元。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强调,虽然利比亚项目、沙特朝圣高铁项目建设目前都给该公司带来了一些损失,但企业“走出去”的整体战略不会改变。
  “由于资源和市场等原因,中国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挤进已经被西方企业占领的成熟市场,只能继续深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梅新育说。
其他文献
煤电矛盾反复出现,今年成为“电荒”的重要原因。煤电矛盾表面上看是煤企和电企两家的价格博弈,本质上则是涉及煤、电、运和政府四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在这个产业链中,过度管制和行业垄断问题十分突出,价格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这是导致煤电矛盾的根本原因。  有的专家把煤电矛盾归结为“市场煤”遇上“计划电”,事实上电煤交易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  中国电煤交易分为重点订货合同交易与市场采购两个不
期刊
多年等待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人寿”)的上市之路进入了最后阶段。  5月31日,新华人寿的一位董事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经基本拟定了上市进程表,选定了承销团,争取在今年9月实现“A+H”股的上市计划。  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寿险公司,早在2000年就明确提出了上市目标,几经沉浮未果。在经历了动荡的非常时期后,新华人寿终于等到了保监会的验资批复,偿付能力达标
期刊
5月18日,《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下称《后续规划》)出炉。  三峡工程的后期规划,虽在学术界早是共识,但其规划的出炉却等了4年。  早在2007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就不断向国务院打报告,希望三峡工程建成后,国家能延续或调整优惠政策,以适应运行管理期的需要。  重庆市最早提出设想,认为三峡工程进入正常运营状态后,移民、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需要在后续工作中逐步完成。  当时,国
期刊
不出意外,上海与温州将成为国内首批开放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试点城市。《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和温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获悉,两城市的试点方案均在等待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审批。  温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苏向青5月23日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温州的试点方案与此前1月中旬公布的方案并无不同,仍以实业投资为主;上海的方案比温州更进一步,允许投资房地产领域。此外,苏向青说,许多民营企业活跃
期刊
历经多年波折之后,中信证券(600030.SH)终于明确了华夏基金股权的转让预案。  中信证券在5月25日的公告中称,拟通过挂牌方式转让所持华夏基金51%的股权,首次挂牌价格将不低于75.63亿元的评估值。  中信证券董秘办人士表示,受让方目前并没有确定,需等股东大会通过方案并获证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后,再到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  股权转让后,中信证券对华夏基金的持股比例将降至49%,从而符合监
期刊
2011年 5月27日,证监会就《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修订稿)》(下称“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  据证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此番基金公平交易规则修订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公平交易制度,切断利益输送暗道。也是对 2008年 3月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进一步完善。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李骏表示,修订稿对一些重要指标的细化和量
期刊
一 组权威的数据,一则未被证实的消息,再次引爆各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关注。  6月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披露,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地方融资平台1万余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大体在14万亿元左右。  此前一天,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及发改委,拟于6月至9月期间处理2万亿~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间新设立的
期刊
6月9日,光大银行进行H股上市聆讯。按计划,光大银行此次IPO拟融资约60亿至70亿美元,并有望在7月份挂牌上市。  这将成为内地第9家“A+H”上市银行,同时对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来说,标志着光大集团四大战场中的银行战场,已基本完成目标。  但在金融控股的战场上,唐双宁依旧任重道远。  2010年8月25日,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光大金控”)出资820万元成立了光大金控(北京)投资管理
期刊
6月,房地产调控棋至中盘。就在各地频传“土地出让金同比大降”,“地方政府或为调控松绑”之际,一项有关土地出让金现状的中央部委摸底调研正悄然推进。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财政部综合司与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土地供应及收支管理情况”的专题调研。该调研除要求各地彻查“2007~2010年度土地收储、供应和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外,还就若干“当前社会关注重点问题”向系统内部征求意见。  
期刊
2011年6月7日,将作为国内资本市场一个标志性日期而被载入史册。当天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八菱科技”)因参与公司发行询价的机构不足20家,未能满足证券发行与承销的相关规定,而被迫中止发行。  八菱科技是新股发行询价制度改革后,首次因为询价机构不足而中止发行的公司。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二级市场新股破发不断,但并未阻止“三高”现象的蔓延,八菱科技中止发行案例,适时给市场敲响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