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杰作,沈从文先生也因为《边城》和其他众多作品闻名中外,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高中语文教材节选了《边城》的第13至15章,教材和教参谈的基本上是主题和情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我以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小说文本、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边城》,光让高中生理解其深刻的主题是片面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鉴赏它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美学风格。本文着重谈论《边城》独特的美学风格,认为《边城》既是现代文学史上描绘风俗画的高峰之作,又是深得中国传统水墨画神韵的不朽之作。
一、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
沈从文先生是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在《边城》里画出了一幅幅“湘西社会”的风俗长卷,婚丧、节日、饮食、服饰、居所、信仰、礼仪……五光十色,绚丽多姿,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表现内容。理解和鉴赏这些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才能深入沈从文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小说第2章集中描绘了“茶峒”这座小山城的风土人情,请看其中的一段:
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故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一点。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还有卖船上檀木活车、竹缆与锅罐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抽出一双筷子捏到手上,那边一个眉毛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白粉的妇人,就走过来问:“大哥,副爷,要甜酒?要烧酒?”男子火焰高一点的,谐趣的,对内掌柜有点意思的,必故意装成生气似的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子,还问人吃甜酒!”那么,酽冽的烧酒,从大瓮里用木滤子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身边案桌上了。
这里对“茶峒”城外河街的描写,自然、朴实、生动,河街店铺林立,具有浓厚的湘西特色,尤其是小饭店里的菜肴陈设,顾客与老板娘的一问一答,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风人情。
小说一再写到“端午”这一民俗节日,尤其详细描画了湘西人过端午节划龙舟、放大群水鸭到河里让人捉的热闹场面,他们把绘有朱红线条的龙船划得来去如飞,争先恐后地下水追赶和捕捉河面上那些绿头长颈、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的大雄鸭,个个生龙活虎,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描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作家为何花这么多笔墨来描述端午节呢?除了要展现湘西特有的民风民俗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翠翠与天保、傩送兄弟的爱情纠葛都是因为几次端午节而发生、发展,翠翠的性爱意识也随之萌芽、增强。
以上只是举了两个例子,在某种程度上《边城》通篇都是风俗画,是湘西社会特有的风情民俗的集中大展示。当然,沈从文又绝不是为写风俗而写风俗。在小说中,这些风土习俗、陈年遗风,或是用于人物出场前的铺垫,或是用于故事的发展,或是用于整部作品情调的渲染。而且沈从文又非常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从而直接服务于小说主题的揭示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风俗是与社会发展、民族性格和精神密切相连的,从风俗的变化,可以发现社会发展和民族心理变化的轨迹。所以《边城》里的风俗描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部《边城》就是一部湘西社会发展史,甚至是原生态的、唯美的中国正面形象的重塑和展示。
二、宁静淡远而又充满诗意的水墨画
阅读《边城》,就好像在欣赏一幅幅或浓或淡的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国传统水墨画虽是纯用水墨不着彩色,但有时寥寥几笔,就形神兼备,境界全出。沈从文的《边城》深得中国传统水墨画和古典诗歌的气韵和精神,以形传神,创造出像传统水墨画那样宁静淡远而又形神兼备的意境。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作家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手段。
1.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抒写自然美
《边城》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反而极其简单明了: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二人和议以唱歌打动她,让其选择。天保自知无望,外出遇难,哀伤中的傩送也出走了。老船夫也溘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归来。故事情节既不复杂,也不曲折,作家故意淡化情节,用大量笔墨去抒写自然美,以自然美来衬托人性美、人情美。如第13至15章写到二老为翠翠唱歌,歌声将翠翠从睡梦里托浮起来爬上山崖摘虎耳草的那个夏日夜晚,美景与浓情交织,浪漫而有情趣。现摘录其中一段: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月光下的翠翠是那样的美丽动人,繁密的虫声、夜半吟叫的草莺又衬托出翠翠那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怀,充满着诗情画意。
像这样的描写,小说中随处可见。阅读《边城》,我们就像在欣赏湘西一带优美而又神秘的自然风光,沉醉在作家为我们创造的充满诗意的境界中。
2.克制情感,表现柔情,展现作品令人神往的秀美和静美
沈从文在《废邮存底》中收编有《情绪的体操》一文,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写作不过是“情绪的体操”的命题,认为“情绪的体操”是学会“控驭感情”、“运用感情”的体操,是“一种扭曲文字试验它的任性,重摔文字试验它的硬性的体操”。《边城》及其他许多作品集中体现了作家的这种美学追求。
沈从文不像现代文学史上某些作家在作品中毫无节制地宣泄情感、泛滥情感,恰恰相反,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克制情感、淡化情感,追求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情感的流露往往是轻徐、舒缓、婉转的。《边城》里的人物绝对不会作义愤填膺状、惨痛欲绝状、昂扬激越状,而是镇定自若、感情自然、行动平稳,痛苦和欢乐都是有节制地流露。如翠翠在初涉爱情时是那样的矜持、害羞而又怦然心动。初遇二老傩送时曾因误解轻声骂过他,然而当她回去听说此人就是诨名“岳云”的傩送时,到了家,“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翠翠情窦初开,爱情心理十分含蓄。然而后来第一个来他家提亲的却是大老天保,“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这里没有激烈的情绪,甚至没有语气稍重的言辞,翠翠惊愕、失望的心理通过人物的神态、表情、从容的动作透露出来,写得平和自然,耐人寻味。在小说中翠翠与傩送这对恋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纯厚人性和含蓄的东方传统美德。
《边城》中不是没有矛盾冲突,老船夫和翠翠,天保与傩送,天保、傩送兄弟和父亲顺顺,老船夫和顺顺父子,矛盾无处不在,但作者没有让他们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这些人物是那样的善良,那样的充满爱心,他们之间也会有一时无法消除的隔膜和误解,但他们不会怒目相对、拔刀相向,甚至不忍心说句重话伤害人家,宁愿让自己孤独甚至痛苦,所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柔情的化身,弥漫着忧伤的气氛。美丽、单纯、善良、真挚的翠翠自然充满着柔情,即使是“结实如小公牛”的二老傩送也洋溢着如水的柔情。二老“眼眉”“秀拔超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有诗人气质”,含情脉脉的“注视”和“微笑”是他独特的求爱方式。即便其他几个人物,如老船夫、船总顺顺也都有柔情的一面。
沈从文曾写过一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的文章,文中说道:“我学会用小小的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深一点,也亏得是水。”他的小说总是将故事置于河上、水边,他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水的一大特点就是柔性,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沈从文最优秀的以船上、水上作为背景的小说《边城》自然从头到尾都笼罩着柔情,一种弥漫着忧伤的柔情。
就这样,沈从文在《边城》中把淡淡的忧伤、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他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从不采取宣泄泛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是让感情的细流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流动,微笑里藏着哀痛,微凉里夹着忧郁,形成自己独有的乡土抒情风格,展现了高贵典雅而又令人神往的秀美和静美。
3.含蓄、古朴、自然的语言
克制情感,抒写柔情,表现在语言上,就去掉了喧嚣的词藻,去掉了色彩强烈的句子,只求“言语的亲切”。沈从文的小说语言以自然为最高修辞原则,以恬静之美为最高美学风范,形成含蓄、亲切、古朴、自然的独特风格。
我们来欣赏《边城》中的一段描写: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这段语言几近白描,并没有用过多的修辞语,却极其生动地写出傍晚时分世上万物的勃勃生机,极其含蓄地传达出翠翠初涉爱情时那种骚动不安的内心。
不只景物描写如此,就是人物对话的语言也清新自然,富有个性化。如有一年端午节之前,翠翠和外祖父商量谁去看龙船:
见祖父不再说话,翠翠就说:“我走了,谁陪你?”
祖父说:“你走了,船陪我。”
翠翠把一对眉毛皱拢去苦笑着,“船陪你,嗨,嗨,船陪你。”
在这里,少女翠翠的天真烂漫,外祖父的爽朗风趣都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跃然纸上。
《边城》是沈从文在小说艺术上真正走向成熟的作品,整部小说的语言既是文白杂糅,又掺入方言土语和汲取西方句法的长处,形成含蓄、亲切、自然、凝练、简洁的艺术风格。
淡化情节,表现柔情,以古朴简洁的语言展现自然美和人情美,使得《边城》又独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学风格,质朴,优美,恬静,自然。
参考文献
1.《边城》 沈从文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2.《北大文学讲堂》 温儒敏、姜涛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3.《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 王嘉良、李标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0.
一、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
沈从文先生是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在《边城》里画出了一幅幅“湘西社会”的风俗长卷,婚丧、节日、饮食、服饰、居所、信仰、礼仪……五光十色,绚丽多姿,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表现内容。理解和鉴赏这些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才能深入沈从文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小说第2章集中描绘了“茶峒”这座小山城的风土人情,请看其中的一段:
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故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一点。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还有卖船上檀木活车、竹缆与锅罐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抽出一双筷子捏到手上,那边一个眉毛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白粉的妇人,就走过来问:“大哥,副爷,要甜酒?要烧酒?”男子火焰高一点的,谐趣的,对内掌柜有点意思的,必故意装成生气似的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子,还问人吃甜酒!”那么,酽冽的烧酒,从大瓮里用木滤子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身边案桌上了。
这里对“茶峒”城外河街的描写,自然、朴实、生动,河街店铺林立,具有浓厚的湘西特色,尤其是小饭店里的菜肴陈设,顾客与老板娘的一问一答,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风人情。
小说一再写到“端午”这一民俗节日,尤其详细描画了湘西人过端午节划龙舟、放大群水鸭到河里让人捉的热闹场面,他们把绘有朱红线条的龙船划得来去如飞,争先恐后地下水追赶和捕捉河面上那些绿头长颈、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的大雄鸭,个个生龙活虎,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描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作家为何花这么多笔墨来描述端午节呢?除了要展现湘西特有的民风民俗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翠翠与天保、傩送兄弟的爱情纠葛都是因为几次端午节而发生、发展,翠翠的性爱意识也随之萌芽、增强。
以上只是举了两个例子,在某种程度上《边城》通篇都是风俗画,是湘西社会特有的风情民俗的集中大展示。当然,沈从文又绝不是为写风俗而写风俗。在小说中,这些风土习俗、陈年遗风,或是用于人物出场前的铺垫,或是用于故事的发展,或是用于整部作品情调的渲染。而且沈从文又非常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从而直接服务于小说主题的揭示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风俗是与社会发展、民族性格和精神密切相连的,从风俗的变化,可以发现社会发展和民族心理变化的轨迹。所以《边城》里的风俗描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部《边城》就是一部湘西社会发展史,甚至是原生态的、唯美的中国正面形象的重塑和展示。
二、宁静淡远而又充满诗意的水墨画
阅读《边城》,就好像在欣赏一幅幅或浓或淡的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国传统水墨画虽是纯用水墨不着彩色,但有时寥寥几笔,就形神兼备,境界全出。沈从文的《边城》深得中国传统水墨画和古典诗歌的气韵和精神,以形传神,创造出像传统水墨画那样宁静淡远而又形神兼备的意境。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作家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手段。
1.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抒写自然美
《边城》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反而极其简单明了: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二人和议以唱歌打动她,让其选择。天保自知无望,外出遇难,哀伤中的傩送也出走了。老船夫也溘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归来。故事情节既不复杂,也不曲折,作家故意淡化情节,用大量笔墨去抒写自然美,以自然美来衬托人性美、人情美。如第13至15章写到二老为翠翠唱歌,歌声将翠翠从睡梦里托浮起来爬上山崖摘虎耳草的那个夏日夜晚,美景与浓情交织,浪漫而有情趣。现摘录其中一段: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月光下的翠翠是那样的美丽动人,繁密的虫声、夜半吟叫的草莺又衬托出翠翠那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怀,充满着诗情画意。
像这样的描写,小说中随处可见。阅读《边城》,我们就像在欣赏湘西一带优美而又神秘的自然风光,沉醉在作家为我们创造的充满诗意的境界中。
2.克制情感,表现柔情,展现作品令人神往的秀美和静美
沈从文在《废邮存底》中收编有《情绪的体操》一文,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写作不过是“情绪的体操”的命题,认为“情绪的体操”是学会“控驭感情”、“运用感情”的体操,是“一种扭曲文字试验它的任性,重摔文字试验它的硬性的体操”。《边城》及其他许多作品集中体现了作家的这种美学追求。
沈从文不像现代文学史上某些作家在作品中毫无节制地宣泄情感、泛滥情感,恰恰相反,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克制情感、淡化情感,追求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情感的流露往往是轻徐、舒缓、婉转的。《边城》里的人物绝对不会作义愤填膺状、惨痛欲绝状、昂扬激越状,而是镇定自若、感情自然、行动平稳,痛苦和欢乐都是有节制地流露。如翠翠在初涉爱情时是那样的矜持、害羞而又怦然心动。初遇二老傩送时曾因误解轻声骂过他,然而当她回去听说此人就是诨名“岳云”的傩送时,到了家,“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翠翠情窦初开,爱情心理十分含蓄。然而后来第一个来他家提亲的却是大老天保,“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这里没有激烈的情绪,甚至没有语气稍重的言辞,翠翠惊愕、失望的心理通过人物的神态、表情、从容的动作透露出来,写得平和自然,耐人寻味。在小说中翠翠与傩送这对恋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纯厚人性和含蓄的东方传统美德。
《边城》中不是没有矛盾冲突,老船夫和翠翠,天保与傩送,天保、傩送兄弟和父亲顺顺,老船夫和顺顺父子,矛盾无处不在,但作者没有让他们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这些人物是那样的善良,那样的充满爱心,他们之间也会有一时无法消除的隔膜和误解,但他们不会怒目相对、拔刀相向,甚至不忍心说句重话伤害人家,宁愿让自己孤独甚至痛苦,所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柔情的化身,弥漫着忧伤的气氛。美丽、单纯、善良、真挚的翠翠自然充满着柔情,即使是“结实如小公牛”的二老傩送也洋溢着如水的柔情。二老“眼眉”“秀拔超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有诗人气质”,含情脉脉的“注视”和“微笑”是他独特的求爱方式。即便其他几个人物,如老船夫、船总顺顺也都有柔情的一面。
沈从文曾写过一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的文章,文中说道:“我学会用小小的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深一点,也亏得是水。”他的小说总是将故事置于河上、水边,他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水的一大特点就是柔性,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沈从文最优秀的以船上、水上作为背景的小说《边城》自然从头到尾都笼罩着柔情,一种弥漫着忧伤的柔情。
就这样,沈从文在《边城》中把淡淡的忧伤、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他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从不采取宣泄泛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是让感情的细流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流动,微笑里藏着哀痛,微凉里夹着忧郁,形成自己独有的乡土抒情风格,展现了高贵典雅而又令人神往的秀美和静美。
3.含蓄、古朴、自然的语言
克制情感,抒写柔情,表现在语言上,就去掉了喧嚣的词藻,去掉了色彩强烈的句子,只求“言语的亲切”。沈从文的小说语言以自然为最高修辞原则,以恬静之美为最高美学风范,形成含蓄、亲切、古朴、自然的独特风格。
我们来欣赏《边城》中的一段描写: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这段语言几近白描,并没有用过多的修辞语,却极其生动地写出傍晚时分世上万物的勃勃生机,极其含蓄地传达出翠翠初涉爱情时那种骚动不安的内心。
不只景物描写如此,就是人物对话的语言也清新自然,富有个性化。如有一年端午节之前,翠翠和外祖父商量谁去看龙船:
见祖父不再说话,翠翠就说:“我走了,谁陪你?”
祖父说:“你走了,船陪我。”
翠翠把一对眉毛皱拢去苦笑着,“船陪你,嗨,嗨,船陪你。”
在这里,少女翠翠的天真烂漫,外祖父的爽朗风趣都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跃然纸上。
《边城》是沈从文在小说艺术上真正走向成熟的作品,整部小说的语言既是文白杂糅,又掺入方言土语和汲取西方句法的长处,形成含蓄、亲切、自然、凝练、简洁的艺术风格。
淡化情节,表现柔情,以古朴简洁的语言展现自然美和人情美,使得《边城》又独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学风格,质朴,优美,恬静,自然。
参考文献
1.《边城》 沈从文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2.《北大文学讲堂》 温儒敏、姜涛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3.《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 王嘉良、李标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