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着走基层采访的任务,我们先抵达西安,然后驱车走了5个多小时山路,到达了甘肃省镇原县。
临行前我了解到,镇原县是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甘肃中东部18个干旱县之一。经过近一周的采访,在我意料之内的是镇原县物质条件的恶劣,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而意料之外的,则是镇原县人民对教育那始终如一的信仰。
虽然许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对于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里的农民不亚于任何一个城市人。
一路上不断有人告诉我,“读书改变命运”是这里无数家庭的座右铭,即使再穷再苦,却极少有人选择辍学。如今在镇原县的53万人口中,在校师生就占了10万。
当地人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令我们动容,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痛心地看到,同样是心怀梦想的求学之路,城里孩子吃着面包牛奶,这里的孩子却嚼着学校免费供应的馒头青菜;城里的孩子放学以后可以打球玩电脑,这里的孩子却要帮家里做农活;城里的孩子为了上更好的学校交着高昂的“择校费”,而这里的孩子却连课本都要互相借阅。
我们特意走访了几名刚刚考入高中的贫困学生。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自立自强的品格为贫困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这样珍贵的学习机会,却几乎要因为金钱的匮乏而从指间流走。
杨继红:没有父亲的明天也可以绚烂
杨继红就是这样一位在幸运与不幸中徘徊的姑娘。她今年19岁,原本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却由于家庭贫困上学较晚,刚刚读完高一。
在杨继红还不到2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杨得智就因病去世了。“在别人的谈论中,我只能凭着那张压在方桌玻璃下的照片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父亲依稀的形象,但是却清楚地感受到父亲被病魔夺去生命的那一瞬间,面对蒙昧未启、不分混沌的大哥二姐及母乳未断的三姐和我,他是多么的不舍、惋惜,而爷爷又是多么的悲恸欲绝,母亲又是怎样的孤立无助。”
父亲走了,在之后的岁月里,小继红的妈妈和爷爷撑起了整个家,一方面要照料常年卧床的奶奶,一方面要供四个孩子读书生活。
为了维持家庭,为了孩子们能在求学的路上能走得更远,已68岁的爷爷至今仍在附近的砖厂打工。小继红告诉我们,爷爷是砖厂里年龄最大的工人。
小继红的妈妈没有改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母亲的汗水洒满了我家的五十几亩山地、浇灌了数不清的小草,母亲的泪水从眼睛里流出来,从口中咽下去,苦涩了干在嘴里的舌头,淹没了坚强不屈的心。可是我从没有听到母亲抱怨过一声苦、一声累,她默默地承受了一切。”
光阴如年轮一般累积,在全家人的辛苦劳作以及对未来的不懈憧憬中,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接连而来。小继红的大哥考进了天水师院,并且毕业后在平泉中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小继红的二姐和三姐也都顺利进入了天水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水师院就读。
而小继红本人也考进了当地最好的公立高中开边中学。在考进高中的那一天,小继红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化很大。我们在爷爷那种一声不哼的精神感染下,在学校我将找回可以弥补过去损失的东西,虽然我们兄妹物质屡受牵绊,可是我的心一往无前。”
张成涛:坐在轮椅上求学
1994年出生的张成涛是镇原县郭原乡王沟圈村人,在他一岁多时,就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症,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每到农闲,父亲就抱着小成涛四处治病,村卫生所、乡医院、县市医院遍布了爷俩的足迹。多年来,为了给小成涛治病,父亲变卖了家里所有可以换钱的东西。
成涛上小学时,父亲磨破了嘴皮向亲戚筹措了两万元钱,满心憧憬地带着他去西安的大医院治病。然而经过诊断,手术费需要二十几万元。面对天价的手术费,父亲只能带着小成涛回家,从此靠药物控制病情。
小成涛坐在轮椅上度过了9年的学习生活。身体的残疾没有让小成涛自怨自艾,反而铸造了他无坚不摧的品格。多少次他在上学的路上轮椅滑倒,在雨中淋半个小时也爬不上轮椅;多少次考试前他为了节约上学往返时间,就坐在教室里彻夜读书。小成涛知道自己没有健康的双腿,只能靠坚强的心来赢得未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中考,小成涛以614分的成绩被开边中学高中部录取。今年9月,他将继续摇着轮椅追逐他的求学梦。
景勇:从窑洞走出的小男子汉
在和景勇一家交谈的过程中,我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人们常说“幸福的人有着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景勇一家老少5口人住在一间土窑洞里,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即使在当地也极为少见。他的母亲告诉我,景勇的中考分数足够上镇原县城最好的中学镇原一中,但因为县上生活成本高,无奈选择了家附近的开边中学。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学费还没有缴纳。
1995年景勇出生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他身为人民教师的父亲就因患肝癌而倒在了开边中学的讲台上。1998年底,因供销体制改革,景勇的母亲下岗了,这一来,整个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没有了。“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下岗后没日没夜地打工,不久便被查出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从此卧床不起。
这个家仿佛陷入了绝境。“面对7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正在读书的我及哥哥,母亲快要崩溃了,天天躺在床上以泪洗面。”景勇说。
我小心翼翼地问景勇母亲,既然家里经济如此困难,为什么不让两个儿子去打工挣钱。景勇母亲说:“那怎么行,那不可能。就算我不看病不吃药,也要让两个娃上学。”
景勇兄弟俩就从这土窑洞里,一个走进了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园,一个考入了开边中学的高中。当地人都感叹这兄弟俩有出息,而景勇母亲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希望这俩娃将来能自己找口饭吃。”
如今景勇家里5口人全靠景勇的哥哥在上大学之余打工挣钱。“他在餐馆做,也在超市做,每个月能给家里捎来几十块钱。”景勇母亲简单的话语中掩饰不住怜惜和自责。
“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因为我们信任你”
采访结束回到北京之后,我立即和景勇家再次取得联系,并决定长期资助景勇读书。“太不好意思了,这怎么好意思呢。”景勇妈妈喃喃地说。
令我感到心酸的是,偌大一家5口人,却从未有过一个银行账户,为了这次资助,他们还要特意去县城开户。
同时,我还将三个孩子的故事通过微博告诉了大家。短短一小时内,就有十几个同事、朋友站出来,表示愿意帮助这些孩子。
一名姓杜的姑娘刚参加工作两年,看了张成涛的故事顿时动容,迫切地表示希望能为孩子尽一份力。于是我让小成涛给她打了电话,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杜姑娘告诉我:“成涛特别可爱,像个小大人似的,回答问题总说‘是的,是这样的’。以后我会每个月给他汇钱的。”
第四军医大学一名张姓医生还主动联系我,表示愿意带小成涛再次复诊,她说现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技术更成熟,价格也更低了,小成涛站起来应该不是梦。
一名刚刚从美国回来的新华社记者看到我的微博,也毫不犹豫地表示要伸出援手。“我会资助杨继红读完高中。如果她能考上大学,我再资助她读完大学。”这位记者朋友特意叮咛我:“她不用打电话给我,我相信她的故事,她就不要浪费电话费了,她谢我的话,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此后的两天里,我接到了越来越多的留言和电话。有城市的,有农村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手头较宽裕的,有自己生活也很拮据的。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伸出援手,以至于我不得不再发一条微博告诉大家:“三个孩子都已经找到了结对子的对象,所以请把爱心留给别的需要帮助的人吧!”
在几十条朋友的留言中,有人这样写道:“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因为我们信任你。你让我看到了一个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这句话让我心头至今温暖。我想我会一直保留这句话终身自勉——我能够通过采访和报道,让一些人的困境得到缓解,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时刻更让我珍惜自己的职业呢?
小成涛告诉我:“我会记住一句话:只有勤学苦读,获得知识,才能摆脱困境,才能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的关爱,请大家放心。”
而通过这次下基层的机会,我也想说:“我会记住一个记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走进基层,真实地反映和解决一些人的问题,这才能回报社会对这个职业的期许和支持!”
临行前我了解到,镇原县是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甘肃中东部18个干旱县之一。经过近一周的采访,在我意料之内的是镇原县物质条件的恶劣,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而意料之外的,则是镇原县人民对教育那始终如一的信仰。
虽然许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对于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里的农民不亚于任何一个城市人。
一路上不断有人告诉我,“读书改变命运”是这里无数家庭的座右铭,即使再穷再苦,却极少有人选择辍学。如今在镇原县的53万人口中,在校师生就占了10万。
当地人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令我们动容,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痛心地看到,同样是心怀梦想的求学之路,城里孩子吃着面包牛奶,这里的孩子却嚼着学校免费供应的馒头青菜;城里的孩子放学以后可以打球玩电脑,这里的孩子却要帮家里做农活;城里的孩子为了上更好的学校交着高昂的“择校费”,而这里的孩子却连课本都要互相借阅。
我们特意走访了几名刚刚考入高中的贫困学生。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自立自强的品格为贫困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这样珍贵的学习机会,却几乎要因为金钱的匮乏而从指间流走。
杨继红:没有父亲的明天也可以绚烂
杨继红就是这样一位在幸运与不幸中徘徊的姑娘。她今年19岁,原本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却由于家庭贫困上学较晚,刚刚读完高一。
在杨继红还不到2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杨得智就因病去世了。“在别人的谈论中,我只能凭着那张压在方桌玻璃下的照片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父亲依稀的形象,但是却清楚地感受到父亲被病魔夺去生命的那一瞬间,面对蒙昧未启、不分混沌的大哥二姐及母乳未断的三姐和我,他是多么的不舍、惋惜,而爷爷又是多么的悲恸欲绝,母亲又是怎样的孤立无助。”
父亲走了,在之后的岁月里,小继红的妈妈和爷爷撑起了整个家,一方面要照料常年卧床的奶奶,一方面要供四个孩子读书生活。
为了维持家庭,为了孩子们能在求学的路上能走得更远,已68岁的爷爷至今仍在附近的砖厂打工。小继红告诉我们,爷爷是砖厂里年龄最大的工人。
小继红的妈妈没有改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母亲的汗水洒满了我家的五十几亩山地、浇灌了数不清的小草,母亲的泪水从眼睛里流出来,从口中咽下去,苦涩了干在嘴里的舌头,淹没了坚强不屈的心。可是我从没有听到母亲抱怨过一声苦、一声累,她默默地承受了一切。”
光阴如年轮一般累积,在全家人的辛苦劳作以及对未来的不懈憧憬中,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接连而来。小继红的大哥考进了天水师院,并且毕业后在平泉中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小继红的二姐和三姐也都顺利进入了天水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水师院就读。
而小继红本人也考进了当地最好的公立高中开边中学。在考进高中的那一天,小继红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化很大。我们在爷爷那种一声不哼的精神感染下,在学校我将找回可以弥补过去损失的东西,虽然我们兄妹物质屡受牵绊,可是我的心一往无前。”
张成涛:坐在轮椅上求学
1994年出生的张成涛是镇原县郭原乡王沟圈村人,在他一岁多时,就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症,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每到农闲,父亲就抱着小成涛四处治病,村卫生所、乡医院、县市医院遍布了爷俩的足迹。多年来,为了给小成涛治病,父亲变卖了家里所有可以换钱的东西。
成涛上小学时,父亲磨破了嘴皮向亲戚筹措了两万元钱,满心憧憬地带着他去西安的大医院治病。然而经过诊断,手术费需要二十几万元。面对天价的手术费,父亲只能带着小成涛回家,从此靠药物控制病情。
小成涛坐在轮椅上度过了9年的学习生活。身体的残疾没有让小成涛自怨自艾,反而铸造了他无坚不摧的品格。多少次他在上学的路上轮椅滑倒,在雨中淋半个小时也爬不上轮椅;多少次考试前他为了节约上学往返时间,就坐在教室里彻夜读书。小成涛知道自己没有健康的双腿,只能靠坚强的心来赢得未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中考,小成涛以614分的成绩被开边中学高中部录取。今年9月,他将继续摇着轮椅追逐他的求学梦。
景勇:从窑洞走出的小男子汉
在和景勇一家交谈的过程中,我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人们常说“幸福的人有着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景勇一家老少5口人住在一间土窑洞里,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即使在当地也极为少见。他的母亲告诉我,景勇的中考分数足够上镇原县城最好的中学镇原一中,但因为县上生活成本高,无奈选择了家附近的开边中学。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学费还没有缴纳。
1995年景勇出生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他身为人民教师的父亲就因患肝癌而倒在了开边中学的讲台上。1998年底,因供销体制改革,景勇的母亲下岗了,这一来,整个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没有了。“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下岗后没日没夜地打工,不久便被查出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从此卧床不起。
这个家仿佛陷入了绝境。“面对7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正在读书的我及哥哥,母亲快要崩溃了,天天躺在床上以泪洗面。”景勇说。
我小心翼翼地问景勇母亲,既然家里经济如此困难,为什么不让两个儿子去打工挣钱。景勇母亲说:“那怎么行,那不可能。就算我不看病不吃药,也要让两个娃上学。”
景勇兄弟俩就从这土窑洞里,一个走进了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园,一个考入了开边中学的高中。当地人都感叹这兄弟俩有出息,而景勇母亲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希望这俩娃将来能自己找口饭吃。”
如今景勇家里5口人全靠景勇的哥哥在上大学之余打工挣钱。“他在餐馆做,也在超市做,每个月能给家里捎来几十块钱。”景勇母亲简单的话语中掩饰不住怜惜和自责。
“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因为我们信任你”
采访结束回到北京之后,我立即和景勇家再次取得联系,并决定长期资助景勇读书。“太不好意思了,这怎么好意思呢。”景勇妈妈喃喃地说。
令我感到心酸的是,偌大一家5口人,却从未有过一个银行账户,为了这次资助,他们还要特意去县城开户。
同时,我还将三个孩子的故事通过微博告诉了大家。短短一小时内,就有十几个同事、朋友站出来,表示愿意帮助这些孩子。
一名姓杜的姑娘刚参加工作两年,看了张成涛的故事顿时动容,迫切地表示希望能为孩子尽一份力。于是我让小成涛给她打了电话,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杜姑娘告诉我:“成涛特别可爱,像个小大人似的,回答问题总说‘是的,是这样的’。以后我会每个月给他汇钱的。”
第四军医大学一名张姓医生还主动联系我,表示愿意带小成涛再次复诊,她说现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技术更成熟,价格也更低了,小成涛站起来应该不是梦。
一名刚刚从美国回来的新华社记者看到我的微博,也毫不犹豫地表示要伸出援手。“我会资助杨继红读完高中。如果她能考上大学,我再资助她读完大学。”这位记者朋友特意叮咛我:“她不用打电话给我,我相信她的故事,她就不要浪费电话费了,她谢我的话,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此后的两天里,我接到了越来越多的留言和电话。有城市的,有农村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手头较宽裕的,有自己生活也很拮据的。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伸出援手,以至于我不得不再发一条微博告诉大家:“三个孩子都已经找到了结对子的对象,所以请把爱心留给别的需要帮助的人吧!”
在几十条朋友的留言中,有人这样写道:“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因为我们信任你。你让我看到了一个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这句话让我心头至今温暖。我想我会一直保留这句话终身自勉——我能够通过采访和报道,让一些人的困境得到缓解,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时刻更让我珍惜自己的职业呢?
小成涛告诉我:“我会记住一句话:只有勤学苦读,获得知识,才能摆脱困境,才能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的关爱,请大家放心。”
而通过这次下基层的机会,我也想说:“我会记住一个记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走进基层,真实地反映和解决一些人的问题,这才能回报社会对这个职业的期许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