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复习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190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涉及内容较广,包括力、电、热、光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复习起来耗费精力,却往往效果不佳。如何把握复习方法和节奏,指导学生高质量的开展复习是物理教师应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复习 知识 方法
  一、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好多同学有这样一个困惑:书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我都知道,可做题为什么还总是出错?其实,基本概念、规律仅仅停留在背诵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知道任何概念和规律都不是孤立的,要知道它提出的背景、要了解它与其它问题的联系。对于一个基本概念,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引入这概念?是如何引入的?如何定义?公式、单位与相关量的关系怎样?……对于一个基本规律,也应该清楚:为什么要引进这个规律?规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规律内容怎样(包括文字、公式、图像)?能解决怎样的问题,如何来验证它?……只有对物理概念、规律从宏观的、立体的角度来把握,才可以做到真正地学懂、会用。例如,对电场强度这个基本概念,可做如下把握:它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只是可以借助q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来探知),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
  二、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不要死记硬背
  由于“惯性”许多同学学习物理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洼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这样的同学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认识,是一种“可怜”的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即知物明理,理从物来。“理”如何从物中来的,这才是同学们最应关注的。也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弄清,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老师提供了哪些丰富、生动的典型材料?又怎样从这些材料中抽象出事物本质属性、归纳概括出客观规律,进行定义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又与哪些概念有区别和联系?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实际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概念?这一切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从中获取知识,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了解结论成立的条件和特点。
  三、注重知识的联系,解好新题型
  1、图像与知识的联系。物理中的运动学、振动和波以及热学是运用图像最多的地方,但在综合考试中图像所涉及的问题已经超出了这些部分,它不仅要求考生会解答已画好的图像问题,有时还需要考生利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比如实验的数据处理),所以同学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尽快学会解决方法。其实图像问题并不神秘,先要看清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在题目所涉及的物理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写出关系式,然后再对比图像上所反映的关系,解决问题。在解答计算题时也可利用图像,比如涉及物体运动的题目,可画V-t图,因为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解决问题时,画出V-t图线既直观,又能反映全过程,有时还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
  2、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好信息题。综合考试中有一类这样的题目,在题目中介绍给考生没有学过的概念或规律,要求考生当场学习并简单应用。这类题目一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考查考生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运用的能力,其实主要考查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因此,其难点在于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做好“题后反思”和“章后回顾”
  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运用能力,盲目的多做题是不会有太大的收获的,要处理好低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关系。当你吃力地做完一道题后,一定不要放过进一步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机会,要重新体会物理场景、再次对过程进行快速的分析,看看是通过哪几个关键的环节解出了这道题,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经过题后反思,要达到能够“线索清晰、思维流畅”地迅速求解,这样,下次再遇到同类题目,便可迅速地抓住要害,少走弯路。这一工作可能只需你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却是相当的宝贵。
  同样,当我们复习完了一个章节,在章末测试前,要对这一章做一系统的回顾,运用结构图,图表等形式,对这一章涉及到的知识、方法、物理模型进行梳理,把握知识结构,抓住主线,理清线索,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复习到一定阶段时,还要看一看各章节间有什么联系,构建好知识体系。比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之关系的有机整体。再如:磁场、电磁感应部分虽头绪繁多,但其核心可归结为如下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
  总之,物理学科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只要学习时抓住物理学科的特征,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坚信同学们“长风破浪會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 )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的史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通过客观历史现象所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而不仅是机械地硬贴理论标签。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了“史论结合”的要求,并在试题当中清楚地体现了出来。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考教学 史论结合  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缺陷,即,能力培养严重滞后,教学改革的步伐远远跟不上考试改革的步伐。具体表现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等。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 能力  一、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
期刊
摘要:英语听力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必经阶段,居于语言四大功能之首。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因受中考题型及分值的影响,听的能力大大低于其读写能力,突出主要表现在:不少学生面对极其简单的听力题仍束手无策,失分较多,尤其很难听懂对话和短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 培养  一、营造环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没有口语,就没有书面语。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
期刊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形式和内容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让他们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成功的导入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导入 教学  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每一篇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
期刊
摘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在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關键词:物理教学 提高 质量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出路在于改革。从目前全区物理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课内不足课外补”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做法带来的往往是负担重、效益低的恶性循环,成为制约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  就目前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改革课堂
期刊
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挖掘并充分利用历史素材,不仅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可以通过这些素材与历史教材有效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从而达到推动学生人格、品德的建塑,完善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 素材 教学  怎样使历史课才能洋溢着欢愉生气呢?历史教学中可以选用的素材教学。  一、故事类: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完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课堂 方法  一、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观念  低效的课堂教学原因来自于方方面面,教师观念的落后,学生学习的被动,方法的陈旧等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因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
期刊
摘要:课堂上如何提问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它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且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加强。因此,在平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理所应当掌握提问的艺术,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 有效提问 教学  1.合理设计问题难度,注重问题的难易梯度  提问的难度设置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太难的超过了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会使学生
期刊
摘要:新的数学课改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角色,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注重完善、提升、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把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期刊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课标改革的方向。实践证明,教學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养成自学习的习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等做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的“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创设更多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强化训练,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