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看老谋子执导的电影《山楂树之恋》是一个静场,观众都被剧情中凄美、纯真、压抑的恋情所吸引,以至片尾打出旁白字幕“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后,观众才从沉浸中起来慢慢离场。
而我的观看则像一场时光倒流,那1970年时的车站、街道、商店、学校、农村、医院等历历再目,甚至那布店用来传递钞票夾的铁丝轨道、用塑料丝编织小金鱼挂件等细节,都那么清晰和熟悉。更不可思议的是主人公——老三孙建新的工作岗位,竟与我的经历惊人的一致。
1970年夏季,我们高中毕业后被选调到一个以“70”为代号的军事保密单位的矿山工作,地点就在南京郊区。有不少像影片中挂了绿帆布的钻井架和帐篷,那是开采铅锌锰矿的,而我们则是露天开采铀矿。
每天手持咖吗仪漫山遍野地探测,听到指针偏转嘎嘎声响就断定有矿,然后钻镐打洞、填药炸炮、扒石找矿。每每都是不等硝烟散尽,就捧起那一块块品位不高的鸡窝矿,装上车送往神秘的地方提炼。
那时,我们充满着神圣的豪情,想得是为了“要准备打仗”而造原子弹。还经常看到一身戎装的许世友司令员,脚穿布草鞋在爬山找矿,来到我们身边叮嘱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正像电影中孙建新的工友对静秋说的,听说他拿了几块矿石到省里去化验,有放射性,孙建新也因此得了白血病一样,当时并没人给我们讲防护知识,也忽视劳动保护,只是给我们发较多的劳保用品和保健费,我们心里还乐滋滋的。
矿山每天用当时刚从日本进口的三凌翻斗车(号称“大青蛙”),接送我们上下班,工作服上沾上一身矿粉还穿回家。
后来,我们全体转战到了放射性物质更集中的提炼工厂,分配在矿石破碎、硫酸浸泡、液相萃取、板框压滤、离心提纯等不同的岗位上,最后的成品是黄灿灿的铀235,被装进用铅防护的铁桶中,武装押运到更神秘的地方进一步加工。
可以说,工序越向后放射性越强,而我们必须在毫无防护的敞开式岗位上工作。硫酸浸泡池出渣,我们要跳进去用铁锹掀到皮带机上;萃取槽铅衬漏了,我们要钻进去补焊;成品压滤机出清后,我们要清洗换滤布……
时时与放射性金属铀打交道,而我们的防护只是戴两只纱布口罩,每天洗澡换衣回宿舍。渐渐地职业病出现了,普遍的白血球低(通常每毫克在3000单位以下),老感到疲劳。一些同学还经常住院治疗,后来也有同学老是低烧莫名病因而去世的。
据说,在放射性铀中存在α、β、γ三种射线,穿透强度是几何能量地增加,γ射线的半衰期就是万年。因此,我完全相信影片主人公为什么会得那个病,为什么会死亡。庆幸的是我们那个车间几年以后因为缺乏原料而关闭了。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但经历弥足珍贵。不管怎样,感谢影片还原了这段真实的生活,留下了让人记住的历史。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
而我的观看则像一场时光倒流,那1970年时的车站、街道、商店、学校、农村、医院等历历再目,甚至那布店用来传递钞票夾的铁丝轨道、用塑料丝编织小金鱼挂件等细节,都那么清晰和熟悉。更不可思议的是主人公——老三孙建新的工作岗位,竟与我的经历惊人的一致。
1970年夏季,我们高中毕业后被选调到一个以“70”为代号的军事保密单位的矿山工作,地点就在南京郊区。有不少像影片中挂了绿帆布的钻井架和帐篷,那是开采铅锌锰矿的,而我们则是露天开采铀矿。
每天手持咖吗仪漫山遍野地探测,听到指针偏转嘎嘎声响就断定有矿,然后钻镐打洞、填药炸炮、扒石找矿。每每都是不等硝烟散尽,就捧起那一块块品位不高的鸡窝矿,装上车送往神秘的地方提炼。
那时,我们充满着神圣的豪情,想得是为了“要准备打仗”而造原子弹。还经常看到一身戎装的许世友司令员,脚穿布草鞋在爬山找矿,来到我们身边叮嘱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正像电影中孙建新的工友对静秋说的,听说他拿了几块矿石到省里去化验,有放射性,孙建新也因此得了白血病一样,当时并没人给我们讲防护知识,也忽视劳动保护,只是给我们发较多的劳保用品和保健费,我们心里还乐滋滋的。
矿山每天用当时刚从日本进口的三凌翻斗车(号称“大青蛙”),接送我们上下班,工作服上沾上一身矿粉还穿回家。
后来,我们全体转战到了放射性物质更集中的提炼工厂,分配在矿石破碎、硫酸浸泡、液相萃取、板框压滤、离心提纯等不同的岗位上,最后的成品是黄灿灿的铀235,被装进用铅防护的铁桶中,武装押运到更神秘的地方进一步加工。
可以说,工序越向后放射性越强,而我们必须在毫无防护的敞开式岗位上工作。硫酸浸泡池出渣,我们要跳进去用铁锹掀到皮带机上;萃取槽铅衬漏了,我们要钻进去补焊;成品压滤机出清后,我们要清洗换滤布……
时时与放射性金属铀打交道,而我们的防护只是戴两只纱布口罩,每天洗澡换衣回宿舍。渐渐地职业病出现了,普遍的白血球低(通常每毫克在3000单位以下),老感到疲劳。一些同学还经常住院治疗,后来也有同学老是低烧莫名病因而去世的。
据说,在放射性铀中存在α、β、γ三种射线,穿透强度是几何能量地增加,γ射线的半衰期就是万年。因此,我完全相信影片主人公为什么会得那个病,为什么会死亡。庆幸的是我们那个车间几年以后因为缺乏原料而关闭了。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但经历弥足珍贵。不管怎样,感谢影片还原了这段真实的生活,留下了让人记住的历史。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