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教与学双方围绕文本开展的教学互动活动。可从笔者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析”得过深,学生“动”得过少的现象,“互动”变成了“单动”,学生阅读文本过于浅表化、粗略化,精彩的课堂也因之少之又少。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哪里?
笔者尝试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罗列十种文本细读的方法,或许能破解学生的细读入门问题。
一、替换法
对初中生而言,由于阅历、基础和文本解读力、感受力的局限,有时很难找到走入文本的路径,经常只靠“模糊意会文本”。如此,会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词语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细读词语、沉入词语是走进文本的捷径,替换品析法又是学生细读词语、沉入词语的捷径。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冒(长)出来”。
将“冒(长)”与“钻”比较,不难看出“钻”字更能表现小草旺盛而又顽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动态的描写。而“冒(长)”则平淡、无味的多。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替换为“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叫着。”
“叫”与“闹”比较,“闹”更能体现蜜蜂多、较热闹的场景,形象生动写出了蜜蜂的顽皮,赋予了画面动感,而“叫”字只是单纯声音的感受,不能体现出蜜蜂多而熙攘的特点。“闹”不仅有声音,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又嫩又绿。”
原句“嫩嫩的,绿绿的”是叠词的运用,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叠词不仅描摹了色彩,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替换为“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混合着。”
“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该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酝酿”较之“混合”更有慢慢的生成之感,令人有舒缓的美感。
5.“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替换为“呼朋引伴地放开清脆的喉咙”。
“卖弄”是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在这儿贬词褒用,从听觉角度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所以恰当!“放开”只写出了声音,缺少了情趣!
二、咀嚼法
“咀嚼”就是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在此引申为对耐人寻味的文字进行品尝和品读,从而领悟其中深层含义。要让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就要“咀嚼”,如何“咀嚼”?慢慢“嚼”,一点点“嚼”,要“嚼”到位。
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静默”是肃立不做声的意思。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写房屋,实则从侧面表达了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气氛,渲染了房屋沐浴春雨的温馨画面。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是作者以视觉的角度对春雨进行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晶莹透亮的特点。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写了春雨,而且也写了春风。“织”字是承上句像细丝的比喻,准确地表达出了春雨的动态。而且“织”字做动词讲是“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之意,春风有情,春雨如丝,织出的自然是美好的生活,用“织”和本文的意境相同。
三、删除法
删除法,顾名思义,就是删除句中某个词语,然后比较删前删后的表达效果。
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删去“微微”如何?
“微微”一词,本意是轻轻的,很淡。作者用该词形容空气,更突出了春雨的细,密和轻,如此轻微的细节也能被作者感觉到,自然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花里带着甜味儿;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删去“仿佛”如何?
“仿佛”是好像,似乎的意思,“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意思是说花里的甜味儿就好像让我看到了树上已经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仿佛”在这里是指作者的一种想象,能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已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中。如去掉“仿佛”则不能如此传神地表达花香的迷人。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删去“偷偷的”如何?
删去后文章也就缺少了趣味,不能表达出不经意间发现刚冒出的小草的惊喜之情。“偷偷的”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令读者读起来印象深刻。
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删去“呼朋引伴”如何?
“呼朋引伴”是招呼朋友,引来伙伴的意思。拟人化的手法,鸟儿要将自己的喜悦彼此分享,表现出鸟儿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
四、联想想象法
根据自己的积累,联想想象补充作家在文本中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以体会文本中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以事物相同的特质为中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活泼与趣味。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设想来到了一个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地方,每一朵花都在尽力地绽放,生怕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天。快看,那一片红,像火;那一处粉,如霞;那一抹的白,像雪。现在请用鼻子轻轻地吸一口气,只能轻轻地,因为这儿太香了。有没有嗅到甜味儿?如果嗅到了就咽下口水吧,因为再过几个月,这些树上就会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摘一个下来,等不及去擦、去洗,你只想啊呜一口咬上去…… 好,请睁开眼,说说刚才你脑海中的所见、所感……
2.“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同学们,请联想:老老小小都会做点什么呢?如果是你,在这样美好的春天,你又会做些什么呢?
五、改变句子法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将以上三个句子的语序改变一下,如何?
这三句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他们的顺序不可以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这是写春天的成长过程。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有意将它放在句末,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比在前面会更加有趣味,也使文章生动起来。
学习这种句式,试将下面这句话中的某些成分单独拿出来放在句后,感受一下改变后的表现力。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雨是最寻常的。”
六、名句佐证法
教师提供一些资料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笼统地灌输长长的背景,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要找的小目标,细节材料的提供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憾,越小的材料越能打动学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结合课本的课下注释可以了解到这句诗的作者、诗名和整首诗文。如有兴趣,稍加了解,会发现古人的“杏花雨”、“杨柳风”更具有美感,更富于画意。作者引用此诗增添了美感和画意,并再次基础上增加了温度,即“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给人增添了一种温暖,舒心的感觉。
由此,能否展开联想和想象——
写春风的诗句有哪些?是“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可以像什么呢?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还是寒冷时握在手中的一杯温水……
七、空白点评析法
“文本细读”在一个“细”字。“细”即细小、仔细、细微之意。如何细呢?细到对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解读,甚至一个标点的理解。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文本的一些“空白点”进行了阐释。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替换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是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上句用“;”,表示嗅觉和视觉,现实与想象两个维度。如果改为“,”则体现不出此维度。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个“看”字,是让谁看,读者还是自己?“看”字流露出作者对于春雨的喜爱,他不但自己喜欢,他还要人们都爱上春雨。所以,跟着作者的指点,你必要看着春雨、观察春雨,否则怎能发现它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的特点?
八、演绎渲染法
演绎渲染法即通过对书面文字进行演绎,利用语言、动作将文字变得立体、丰富,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可分为教师演绎和学生演绎。
1.“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演绎这句话时,除了声音的配合,可以在读到“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时,和学生对视,眨一两下眼。这样,学生能感受到春天野花的气息。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那么在演绎第一句娃娃时,可以奶声奶气些;演绎第二句时声音是甜甜的,要面带笑容;演绎第三句时声音要有底气,表情坚定有力。三句的语气层层递进,渐渐升高、激昂,气势迭起。
3.扮演其中的角色。
本文写了很多春天的景物,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不妨让学生选择其一改变、扮演。
如:“我是春天的小草,我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看,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我的身影。我让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我软绵绵的。”
这样的改编、演绎能很好的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感受文章的美。
九、还原生活法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回想一下,春天里,你又会做些什么?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儿争先恐后的竞相开放,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或经历过类似的事。
3.“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此时天下着雨农民还在工作,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还在工作?工作时农民们又会想些什么?
十、质疑法
耳熟能详的《江雪》(柳宗元),我们学习了、背诵了,可似乎没有深究过什么问题。但是一位教授提出“为什么这么冷的天,老翁还在垂钓?”我们不妨在本文中也探究一点——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的“健壮”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体现在能战胜寒冷的冬天,带给万物生命,并能带着人们走完这新的一年。不健壮,何以完成这些重任?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一般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教学能达到第一、二个层面,少部分的教学能真正进入第三、四个层面。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第三、第四个层面?但愿以上我们的做法有实战意义。
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语的含义;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正确地品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正的语文课堂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喝温吞水,不是粗枝大叶!真正的语文课是“不厌其烦”,要有“耐心”。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在师生的“文本细读”中绽放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光彩!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但愿笔者归纳的方法对一线老师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研室)
笔者尝试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罗列十种文本细读的方法,或许能破解学生的细读入门问题。
一、替换法
对初中生而言,由于阅历、基础和文本解读力、感受力的局限,有时很难找到走入文本的路径,经常只靠“模糊意会文本”。如此,会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词语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细读词语、沉入词语是走进文本的捷径,替换品析法又是学生细读词语、沉入词语的捷径。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冒(长)出来”。
将“冒(长)”与“钻”比较,不难看出“钻”字更能表现小草旺盛而又顽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动态的描写。而“冒(长)”则平淡、无味的多。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替换为“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叫着。”
“叫”与“闹”比较,“闹”更能体现蜜蜂多、较热闹的场景,形象生动写出了蜜蜂的顽皮,赋予了画面动感,而“叫”字只是单纯声音的感受,不能体现出蜜蜂多而熙攘的特点。“闹”不仅有声音,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又嫩又绿。”
原句“嫩嫩的,绿绿的”是叠词的运用,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叠词不仅描摹了色彩,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替换为“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混合着。”
“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该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酝酿”较之“混合”更有慢慢的生成之感,令人有舒缓的美感。
5.“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替换为“呼朋引伴地放开清脆的喉咙”。
“卖弄”是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在这儿贬词褒用,从听觉角度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所以恰当!“放开”只写出了声音,缺少了情趣!
二、咀嚼法
“咀嚼”就是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在此引申为对耐人寻味的文字进行品尝和品读,从而领悟其中深层含义。要让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就要“咀嚼”,如何“咀嚼”?慢慢“嚼”,一点点“嚼”,要“嚼”到位。
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静默”是肃立不做声的意思。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写房屋,实则从侧面表达了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气氛,渲染了房屋沐浴春雨的温馨画面。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是作者以视觉的角度对春雨进行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晶莹透亮的特点。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写了春雨,而且也写了春风。“织”字是承上句像细丝的比喻,准确地表达出了春雨的动态。而且“织”字做动词讲是“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之意,春风有情,春雨如丝,织出的自然是美好的生活,用“织”和本文的意境相同。
三、删除法
删除法,顾名思义,就是删除句中某个词语,然后比较删前删后的表达效果。
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删去“微微”如何?
“微微”一词,本意是轻轻的,很淡。作者用该词形容空气,更突出了春雨的细,密和轻,如此轻微的细节也能被作者感觉到,自然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花里带着甜味儿;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删去“仿佛”如何?
“仿佛”是好像,似乎的意思,“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意思是说花里的甜味儿就好像让我看到了树上已经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仿佛”在这里是指作者的一种想象,能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已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中。如去掉“仿佛”则不能如此传神地表达花香的迷人。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删去“偷偷的”如何?
删去后文章也就缺少了趣味,不能表达出不经意间发现刚冒出的小草的惊喜之情。“偷偷的”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令读者读起来印象深刻。
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删去“呼朋引伴”如何?
“呼朋引伴”是招呼朋友,引来伙伴的意思。拟人化的手法,鸟儿要将自己的喜悦彼此分享,表现出鸟儿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
四、联想想象法
根据自己的积累,联想想象补充作家在文本中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以体会文本中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以事物相同的特质为中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活泼与趣味。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设想来到了一个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地方,每一朵花都在尽力地绽放,生怕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天。快看,那一片红,像火;那一处粉,如霞;那一抹的白,像雪。现在请用鼻子轻轻地吸一口气,只能轻轻地,因为这儿太香了。有没有嗅到甜味儿?如果嗅到了就咽下口水吧,因为再过几个月,这些树上就会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摘一个下来,等不及去擦、去洗,你只想啊呜一口咬上去…… 好,请睁开眼,说说刚才你脑海中的所见、所感……
2.“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同学们,请联想:老老小小都会做点什么呢?如果是你,在这样美好的春天,你又会做些什么呢?
五、改变句子法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将以上三个句子的语序改变一下,如何?
这三句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他们的顺序不可以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这是写春天的成长过程。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有意将它放在句末,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比在前面会更加有趣味,也使文章生动起来。
学习这种句式,试将下面这句话中的某些成分单独拿出来放在句后,感受一下改变后的表现力。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雨是最寻常的。”
六、名句佐证法
教师提供一些资料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笼统地灌输长长的背景,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要找的小目标,细节材料的提供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憾,越小的材料越能打动学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结合课本的课下注释可以了解到这句诗的作者、诗名和整首诗文。如有兴趣,稍加了解,会发现古人的“杏花雨”、“杨柳风”更具有美感,更富于画意。作者引用此诗增添了美感和画意,并再次基础上增加了温度,即“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给人增添了一种温暖,舒心的感觉。
由此,能否展开联想和想象——
写春风的诗句有哪些?是“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可以像什么呢?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还是寒冷时握在手中的一杯温水……
七、空白点评析法
“文本细读”在一个“细”字。“细”即细小、仔细、细微之意。如何细呢?细到对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解读,甚至一个标点的理解。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文本的一些“空白点”进行了阐释。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替换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是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上句用“;”,表示嗅觉和视觉,现实与想象两个维度。如果改为“,”则体现不出此维度。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个“看”字,是让谁看,读者还是自己?“看”字流露出作者对于春雨的喜爱,他不但自己喜欢,他还要人们都爱上春雨。所以,跟着作者的指点,你必要看着春雨、观察春雨,否则怎能发现它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的特点?
八、演绎渲染法
演绎渲染法即通过对书面文字进行演绎,利用语言、动作将文字变得立体、丰富,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可分为教师演绎和学生演绎。
1.“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演绎这句话时,除了声音的配合,可以在读到“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时,和学生对视,眨一两下眼。这样,学生能感受到春天野花的气息。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那么在演绎第一句娃娃时,可以奶声奶气些;演绎第二句时声音是甜甜的,要面带笑容;演绎第三句时声音要有底气,表情坚定有力。三句的语气层层递进,渐渐升高、激昂,气势迭起。
3.扮演其中的角色。
本文写了很多春天的景物,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不妨让学生选择其一改变、扮演。
如:“我是春天的小草,我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看,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我的身影。我让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我软绵绵的。”
这样的改编、演绎能很好的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感受文章的美。
九、还原生活法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回想一下,春天里,你又会做些什么?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儿争先恐后的竞相开放,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或经历过类似的事。
3.“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此时天下着雨农民还在工作,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还在工作?工作时农民们又会想些什么?
十、质疑法
耳熟能详的《江雪》(柳宗元),我们学习了、背诵了,可似乎没有深究过什么问题。但是一位教授提出“为什么这么冷的天,老翁还在垂钓?”我们不妨在本文中也探究一点——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的“健壮”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体现在能战胜寒冷的冬天,带给万物生命,并能带着人们走完这新的一年。不健壮,何以完成这些重任?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一般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教学能达到第一、二个层面,少部分的教学能真正进入第三、四个层面。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第三、第四个层面?但愿以上我们的做法有实战意义。
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语的含义;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正确地品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正的语文课堂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喝温吞水,不是粗枝大叶!真正的语文课是“不厌其烦”,要有“耐心”。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在师生的“文本细读”中绽放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光彩!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但愿笔者归纳的方法对一线老师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