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的课堂提问,催生高效的语文课堂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不是繁琐零散的“问”,而是一种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催生高效的语文课堂。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随意提问,没有针对性。2.单向提问,学生只被动回答。3.提问成了考验学生记忆的手段。4.提问脱离实际,超越学生认知水平。5.提问反复,数量过多。
  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单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更需要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来催生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
  教师提问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情趣的激发、学习能力形成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具体而言,其应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一)能以问促思
  所谓以问促思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批评、判断、澄清、想象的思考平台,使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体现出灵动与飞扬,激发其创新的火花。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并把这一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智慧的碰撞,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欲,激活个体的生命体验。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使其具有深入性、启发性、开放性、拓展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要重视提出有思考价值、扩散性的问题,投石激浪,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教师通过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语文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为促进学生思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只要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就不难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填空式的问题,那些可以用对错、是非等简单回答的问题会让学生不必探求课堂内容就随便猜一个答案来搪塞。教师应提那些学生在没有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前提下就不能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探求、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此外,教师也要避免将答案包含在所提问题之中。
  (二)能以问激情
  所谓以问激情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感情波澜,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超常发挥,他接受外面的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这种积极的情感、情绪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千万不可忽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相对有限,而一堂课应有三至五个兴奋点,使学生产生好奇之意、疑虑之情、困惑之感。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探究性、悬念性、假想性的问题,切忌整堂课的问题都过于平淡,老调重谈。如学习课文《坐井观天》一文,在结课之前的十分钟,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说些什么呢?这个假想性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情趣的带动下,更深刻地理解了“坐井观天”的含义。
  (三)能以问引问
  所谓以问引问,是指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出另一新的问题,它既可以是教师的提问从学生的质疑中获得,又可以是学生的问题从教师提问中生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而取代这一方式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将会引起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并能提出新问题。我们在课堂提问中倡导以问引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尽信书、尽信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更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师的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追问、深问、反问、质问,形成兵来将往、高手过招、生动活泼的互动局面,就将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中仅有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勤于发问的学习品质。
  (四)能以问导学
  所谓以问导学,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之愿意学习、探究,并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使之愿学习,会学习,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提问时应融入知识方法的迁移,渗透学法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问题
  (一)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來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
  
  有效的提问策略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
  (一)抓住契机提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心里有数。顺序的确定和时机的把握要从认知规律出发,要能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防止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养成其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例如,在教《四个太阳》这课时,让学生以课题设疑提问:四个太阳分别是怎样的?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二)迂回设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迂回设问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
  (三)注重提问的层次和角度,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领略无限风光。这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全文,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同时教者还应该注意提问的角度。教师提一问题要求学生多角度求答,海阔天空,发散思维,以拓宽学生思路。
  (四)注重答问点评
  学生回答问题很看重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点评,才能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点评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要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学生理解透彻,回答完整的,教师不宜重复,只须适度的表扬。学生回答有疏漏的,教师应引导并补充,使之完整。学生回答凌乱的,教师要进行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学生回答错中有对的,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既要给予肯定,又要使之明确回答不正确的地方。但对于回答全错的,应给予纠正,教师要有具体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以此引导对问题的理解。
  (五)适机以问引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还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富有艺术生命力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控制手段。它也是一门研究不完的学问,也是一種永无止境的艺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不断地探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从而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不断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双桥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其他文献
习近平一贯重视青年的成长成才工作,在系列重要会议、座谈、给青年的回信中深刻系统阐述了青年加强学习的意义、内涵和基本要求.习近平关于青年加强学习的重要论述从练就过硬本领的内在需要、民族复兴的使命召唤、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个基本层面科学分析了青年为何学的问题.围绕学习党史国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工作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三大学习内容详细论述了青年学什么的问题.提出了苦读钻研,持之以恒;勤学善思,交流借鉴;学以致用,实事求是的思路以解决青年怎么学的问题.
现阶段,职业院校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根据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国家要求培养双元化的人才,即一个学生除了拥有自身的学历证书外,还可以拥有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在当下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了符合现阶段国家和企业的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实行“1+X”证书能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前国家需要的人才,也能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微课以其针对性强及细致入微等特点,得到了教育行业的一致认可.文章以个人原创微课《简单抢答器的制作》为例,针对如何解决教学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具体项目,从选题、分析、设计、制作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的思路、流程及方法,并对其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追踪及分析.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可以解决当前阶段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部分基础问题。围绕红色文化创意加强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水平,促使红色文化能在高职思政教育方面发挥良好教育主导优势,是强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
粤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助于大学生思政工作进一步展开,这对于粤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也十分有利.先从粤北地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知现状作为切入点,基于大学生对粤北红色文化资源认知现状,从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活动参与情况,基于粤北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与促进作用认知等几个方面.接下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对粤北红色文化资源认知差距原因,分别是红色文化与学生之间距离感,外部思政环境新变化,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不充分.充分运用粤北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路径,分别是着重弘扬粤北红色文化树立大学生正确文化观;借助多种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开发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因此,国家只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一般要求
期刊
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需要坚持传统音乐文化原真性的传承原则,加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可以采用优化生产、销售、流通的商业化过程,再次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提升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效果。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基础上,结合其保护与传承意义,探究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以期实现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着眼于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的发展,着眼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探讨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设计与呈现方式的有效性策略。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设计才算“有效”?笔者认为,除了依据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特点,具有必要的形式外,至少应满足以下几个特征:  1.问题设计的生活性  问题设计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
期刊
今年我们镇数学中心组申报国家子课题《小学数学“以问导学”四步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立项后,通过培训学习,让我们教师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把目标问题化、教学过程问题化、课堂总结问题化。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以问导趣,以问设疑,以疑导思。以问导创,全面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我镇的教学质量。做为课题组成员之一,我们全体成员通过抽查分析,找出了我镇教师的教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
期刊
远程教学具有教学资源丰富、资源整合便捷、人力成本降低等优点,但对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为实现能力导向型职业教育目标,需要精心组织教学设计.文章基于理实一体化课程特点,以管理会计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平台、程序、内容、组织和监控六个方面对远程教学的设计加以研究.文章进一步提出远程教学符合职教改革方向,师生适应远程教学需要进一步赋能,以推进教育新生态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