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进一步完善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集团公司对其所属子公司及控股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健全企业集团内部监控机制,确保企业集团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集团实行了财务总监委派制。据对江苏农垦集团调研可知,财务总监委派制能为集团公司快速获取子公司的会计信息,真实、全面地反映子公司的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有效维护和保障集团公司的利益,在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江苏农垦集团;财务总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70-02
1 江苏农垦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的主要做法
1.1 突出事前、事中控制
江苏农垦集团总公司要求派驻的财务总监必须加强对企业的财务预警分析。一是选择有关公司经济运行状况的敏感性指标,根据日常收集整理的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超前提出合理化财务建议。二是通过列席公司办公会议机会,主动参与对重大经营项目、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达到项目运营顺畅、风险较低、收益最大。对一些重大决策严格按规定执行实施,做到事前手续完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具体包括国有股权的出售与转让、大额资产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核销、对外提供担保、借款或抵押、大额现金流出等。
1.2 建立有效联签制度
集团公司出台的财务总监管理办法规定,重大财务事项必须由财务总监与派驻公司负责人联签,并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执行。如无特殊情况,未经财务总监联签而公司擅自决定的,集团公司将追究派驻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1.3 实行定期和专项报告制度
财务总监派驻到有关公司工作后,应与集团公司随时保持联系,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确保财务信息上下畅通。每月都要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内容包括上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本月工作计划安排,对派驻公司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现金流量情况提出评价意见,年度报告内容更多。对一些重大财务事项或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财务问题,以专项报告的形式,及时书面上报集团公司。
1.4 建立双向考评制度
集团公司根据相关处室和公司领导及公司审计财务人员的意见,结合社会中介审计、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报告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对财务总监年度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合理确定报酬。同样,财务总监可参与对公司领导的年度考核,通过相互监督提高监督效 率。
2 江苏农垦集团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取得的成效
2.1 提高了收益,降低了费用
据统计,推行财务总监制度前,江苏农垦全系统对外投资2.4亿元,年均分红860万元,投资收益率仅为3.33%,低于银行同期利率。而推行财务总监制后,全系统投资3.3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1980万元,投资收益率为4.69%,而且全系统无一重大投资损失事件。同时降低了费用。推行财务总监制度前,每年全系统管理费用为4.3亿元,其中,仅业务招待费就达3100万元,相当于当年利润的82%。而推行财务总监制后,通过执行费用开支计划和报销把关,年均管理费用下降了7000万元,大大降低了费用,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2 有效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
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后,集团公司将管理费的上缴与财务总监业绩的考核联系起来,要求工业企业按月上缴,农业企业下半年按月平均上缴,财务总监在资金运行中一定要保证应交费用的及时上缴。从实际效果来看,年费用上缴率达99.7%,各企业基本上都能按时缴纳,只有部分企业因确有困难并经总公司同意后拖欠了部分款项。
2.3 有效管理资金运营
财务总监对企业资金运营进行统一管理,既提高资金的收益,又保证财务上的安全。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减少财务费用开支,搞活资金运转,减少“两项”(存货和应收账款)资金的占用。同时,对公司大额资金支出严格把关。财务总监还加强对公司向外借出资金的控制,督促和帮助公司及时收回已借出资金。江苏农垦集团总公司实行财务总监后,财务总监根据调研的情况,及时向集团总部提出控制公司向外借出资金的建议。在财务总监的积极参与下,集团公司很快出台了规范公司向外借出资金的管理规定。到目前为止,该集团的所有下属单位没有发生一起违规向外借出资金的情况,充分地保障了公司资金的安全。
3 完善江苏农垦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建议
3.1 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能和地位
集团公司应根据自己的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总监委派制,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责和职能,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审批制度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按这一制度开展工作,使财务总监在监督执法过程中,能够做到按章办事。同时要确保财务总监相对独立的地位,从监督职能上,财务总监是董事会的授权代表;从价值与行为管理方面,财务总监又是公司的高管人员。通过对财务总监合理的定位,使财务总监全面介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更好地履行财务总监职责。
3.2 改善财务总监的工作环境
集团公司应为财务总监营造必要的工作环境。财务总监受所有权人委派到派驻单位从事财务监管工作,往往是一个人面对一个群体的财务行为,所以无论是财务总监开展工作还是委派单位对财务总监实行考核,离开了被派驻单位的配合都将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过分地依赖被派驻单位,特别是在财务总监与被派驻单位工作不协调时以及对财务总监进行考核时,如果财务总监不能受到公正对待,势必会使财务总监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独立性以及客观性受到严重影响。
3.3 不断提高财务总监素质
提高财务总监综合素质是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重要内容。财务总监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强化对财务总监的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业务水平、道德素养等方面不断提高,满足岗位职责的客观要求。选派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总监,对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财务总监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工作要有计划性,每个月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公司近期情况,制订较为科学的工作计划;工作要有主动性,突出一个“勤”字,及时发现问题,增强事前监督功能;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将实地监管与网络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随时与公司保持联系,包括财务信息的传输、财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每天现金流反馈、专项调研等;明确工作重心,确立以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为工作重点。加强与企业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深入实际,熟悉公司的生产经营环节,懂管理才能懂监督。
3.4 确立明晰的权责
财务总监的权利可以从两个方面确立。一是从监督职能角度,财务总监应监督的范围是对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一切经济合同、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控制。具体包括:审核公司财务报告、参与公司财务制度的制定、参与公司重 大财务决策、监督经营计划的执行、接受监事会指导和组织公司的审计工作等;财务总监参加或列席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以及经济、投资、财务和审计等会议;财务总监能够检查企业对外投资、对外担保、产权运作和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监督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即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立项、审核)、发展(实施)以及执行的结果,以确保各项业务均在可控的状态下进行。二是从价值与行为管理职能角度,财务总监的管理内容包括产权管理、营运资本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和增长管理等。管理职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参与公司战略、投融资决策、经营计划、全面预算制定和拟定利润分配方案,以及日常财务运作与财务收支管理。与此相对应,财务总监的责任包括:对国有资产的损失承担监督不力责任;对投资决策失误承担相应责任;对公司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负责;对因财务总监把关不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财务总监的责任。
3.5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应加强对其委派的财务总监的支持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在文件中明确财务总监一些实质性权利和单位负责人违反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对一些重要的生产经营项目、重大投资项目、大额资金支出等问题财务总监可以参与其中。这样,财务总监在工作中就有章可循,也有了坚强的后盾,消除了他们在工作中力量单薄的后顾之忧。
3.6 加强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更好地发挥财务总监的监督作用,促使财务总监认真钻研业务,廉洁自律,保证财务总监制度的有效运行,应建立充分的激励和严格的约束机制。既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性报酬方案,考虑把年薪制、红利激励等引入财务总监的薪酬计划中,以调动财务总监的工作积极性,又要制定科学的财务总监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采取领导与群众,机关与企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财务总监一年来的德、能、勤、绩、廉、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以加强对财务总监的管理,推动财务总监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沈玉林.论财务总监的独立性[J].财会论坛,2007(1):46-47.
[2]富晓风.国企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现实选择——财务总监委派制[J].财务管理,2007(2):81-82.
[3]朱胜利.浅析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J].财务与会计,2007(12):30-33.
[4]李淑琴.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73-76.
[5]郭凤林.试论我国企业财务总监制度[J].会计与审计,2007(10):36-39.
[关键词]江苏农垦集团;财务总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70-02
1 江苏农垦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的主要做法
1.1 突出事前、事中控制
江苏农垦集团总公司要求派驻的财务总监必须加强对企业的财务预警分析。一是选择有关公司经济运行状况的敏感性指标,根据日常收集整理的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超前提出合理化财务建议。二是通过列席公司办公会议机会,主动参与对重大经营项目、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达到项目运营顺畅、风险较低、收益最大。对一些重大决策严格按规定执行实施,做到事前手续完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具体包括国有股权的出售与转让、大额资产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核销、对外提供担保、借款或抵押、大额现金流出等。
1.2 建立有效联签制度
集团公司出台的财务总监管理办法规定,重大财务事项必须由财务总监与派驻公司负责人联签,并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执行。如无特殊情况,未经财务总监联签而公司擅自决定的,集团公司将追究派驻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1.3 实行定期和专项报告制度
财务总监派驻到有关公司工作后,应与集团公司随时保持联系,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确保财务信息上下畅通。每月都要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内容包括上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本月工作计划安排,对派驻公司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现金流量情况提出评价意见,年度报告内容更多。对一些重大财务事项或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财务问题,以专项报告的形式,及时书面上报集团公司。
1.4 建立双向考评制度
集团公司根据相关处室和公司领导及公司审计财务人员的意见,结合社会中介审计、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报告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对财务总监年度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合理确定报酬。同样,财务总监可参与对公司领导的年度考核,通过相互监督提高监督效 率。
2 江苏农垦集团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取得的成效
2.1 提高了收益,降低了费用
据统计,推行财务总监制度前,江苏农垦全系统对外投资2.4亿元,年均分红860万元,投资收益率仅为3.33%,低于银行同期利率。而推行财务总监制后,全系统投资3.3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1980万元,投资收益率为4.69%,而且全系统无一重大投资损失事件。同时降低了费用。推行财务总监制度前,每年全系统管理费用为4.3亿元,其中,仅业务招待费就达3100万元,相当于当年利润的82%。而推行财务总监制后,通过执行费用开支计划和报销把关,年均管理费用下降了7000万元,大大降低了费用,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2 有效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
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后,集团公司将管理费的上缴与财务总监业绩的考核联系起来,要求工业企业按月上缴,农业企业下半年按月平均上缴,财务总监在资金运行中一定要保证应交费用的及时上缴。从实际效果来看,年费用上缴率达99.7%,各企业基本上都能按时缴纳,只有部分企业因确有困难并经总公司同意后拖欠了部分款项。
2.3 有效管理资金运营
财务总监对企业资金运营进行统一管理,既提高资金的收益,又保证财务上的安全。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减少财务费用开支,搞活资金运转,减少“两项”(存货和应收账款)资金的占用。同时,对公司大额资金支出严格把关。财务总监还加强对公司向外借出资金的控制,督促和帮助公司及时收回已借出资金。江苏农垦集团总公司实行财务总监后,财务总监根据调研的情况,及时向集团总部提出控制公司向外借出资金的建议。在财务总监的积极参与下,集团公司很快出台了规范公司向外借出资金的管理规定。到目前为止,该集团的所有下属单位没有发生一起违规向外借出资金的情况,充分地保障了公司资金的安全。
3 完善江苏农垦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建议
3.1 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能和地位
集团公司应根据自己的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总监委派制,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责和职能,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审批制度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按这一制度开展工作,使财务总监在监督执法过程中,能够做到按章办事。同时要确保财务总监相对独立的地位,从监督职能上,财务总监是董事会的授权代表;从价值与行为管理方面,财务总监又是公司的高管人员。通过对财务总监合理的定位,使财务总监全面介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更好地履行财务总监职责。
3.2 改善财务总监的工作环境
集团公司应为财务总监营造必要的工作环境。财务总监受所有权人委派到派驻单位从事财务监管工作,往往是一个人面对一个群体的财务行为,所以无论是财务总监开展工作还是委派单位对财务总监实行考核,离开了被派驻单位的配合都将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过分地依赖被派驻单位,特别是在财务总监与被派驻单位工作不协调时以及对财务总监进行考核时,如果财务总监不能受到公正对待,势必会使财务总监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独立性以及客观性受到严重影响。
3.3 不断提高财务总监素质
提高财务总监综合素质是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重要内容。财务总监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强化对财务总监的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业务水平、道德素养等方面不断提高,满足岗位职责的客观要求。选派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总监,对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财务总监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工作要有计划性,每个月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公司近期情况,制订较为科学的工作计划;工作要有主动性,突出一个“勤”字,及时发现问题,增强事前监督功能;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将实地监管与网络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随时与公司保持联系,包括财务信息的传输、财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每天现金流反馈、专项调研等;明确工作重心,确立以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为工作重点。加强与企业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深入实际,熟悉公司的生产经营环节,懂管理才能懂监督。
3.4 确立明晰的权责
财务总监的权利可以从两个方面确立。一是从监督职能角度,财务总监应监督的范围是对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一切经济合同、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控制。具体包括:审核公司财务报告、参与公司财务制度的制定、参与公司重 大财务决策、监督经营计划的执行、接受监事会指导和组织公司的审计工作等;财务总监参加或列席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以及经济、投资、财务和审计等会议;财务总监能够检查企业对外投资、对外担保、产权运作和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监督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即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立项、审核)、发展(实施)以及执行的结果,以确保各项业务均在可控的状态下进行。二是从价值与行为管理职能角度,财务总监的管理内容包括产权管理、营运资本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和增长管理等。管理职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参与公司战略、投融资决策、经营计划、全面预算制定和拟定利润分配方案,以及日常财务运作与财务收支管理。与此相对应,财务总监的责任包括:对国有资产的损失承担监督不力责任;对投资决策失误承担相应责任;对公司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负责;对因财务总监把关不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财务总监的责任。
3.5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应加强对其委派的财务总监的支持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在文件中明确财务总监一些实质性权利和单位负责人违反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对一些重要的生产经营项目、重大投资项目、大额资金支出等问题财务总监可以参与其中。这样,财务总监在工作中就有章可循,也有了坚强的后盾,消除了他们在工作中力量单薄的后顾之忧。
3.6 加强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更好地发挥财务总监的监督作用,促使财务总监认真钻研业务,廉洁自律,保证财务总监制度的有效运行,应建立充分的激励和严格的约束机制。既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性报酬方案,考虑把年薪制、红利激励等引入财务总监的薪酬计划中,以调动财务总监的工作积极性,又要制定科学的财务总监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采取领导与群众,机关与企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财务总监一年来的德、能、勤、绩、廉、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以加强对财务总监的管理,推动财务总监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沈玉林.论财务总监的独立性[J].财会论坛,2007(1):46-47.
[2]富晓风.国企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现实选择——财务总监委派制[J].财务管理,2007(2):81-82.
[3]朱胜利.浅析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J].财务与会计,2007(12):30-33.
[4]李淑琴.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73-76.
[5]郭凤林.试论我国企业财务总监制度[J].会计与审计,2007(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