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式学习是对传统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姐讨论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及合理的组织与优化提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讨论式学习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采用小组讨论式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小组讨论式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对传统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合理组织与优化小组讨论式学习呢?
1 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具体实施
1.1 导向明确。讨论有价值,且次数不宜过多
通过小组讨论式学习,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教师头脑中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组学习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要让学生确实有问题可以讨论。在同一节数学课中,过难和过易的教学内容都不宜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那些具有中等难度,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是最适合小组讨论式学习的,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小组学习的次数在同一节数学课中也不宜过多,一般是2~3次,次数过多,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也不能突出重点。
1.2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对于一个确实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讨论或学习,要考虑到不同类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一系列讨论题或自学思考题。在布置小组讨论学习之前,让学生明确一步一步该怎么做。设计的讨论题或自学思考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讨论题的引导下,也乐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在讨论汇报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发言面,一些简单的问题,盡量顾及中等偏下的学生,甚至对于些较难的问题,只要这部分学生举手,也尽量让他们阐述自己的意见,并及时鼓励,有回答不到位地方,可由优等生来补充,从而帮助中等偏下的学生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3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互助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应是小组讨论式学习的主人。但如何使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
模拟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来承担,使人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小组成员结构也应合理搭配,每一小组都有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并积极发挥优等生的作用,让他们帮助中等偏下的学生梳理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互助合作,形成合力,与其他小组展开积极竞争。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从而产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 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合理组织与优化
2.1 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干什么?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在展开讨论时,教师应该也应当是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放下教师的师道尊严,蹲下来看孩子,坐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地发现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火花,及时激励,及时反馈。在汇报讨论结果时,师生也可以易位,让学生代表承担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换位到这个学生的小组中作为一个成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提出的问题,当其他学生解决不了时,再由教师以大朋友的角色来解决。小组学习呼唤新型的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2.2 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小组学习是建立在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基础之上的,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较合理与到位,但组与组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的。小组是一个小团体,班级是一个大团体。如何把若干个小团体融合为一个大团体,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艺术。在组内,各个成员应该积极合作,不同的小组之间,要努力竞争。比一比哪一组的解题方法多,哪一组的方法最简单,哪一组的思考符合生活实际等等。在每一堂课结束之前,还要评选一下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与竞争,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2.3 小组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精彩纷呈的思维,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时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就有了施展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回答,要有所肯定或否定,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或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讲解,不能一带而过。有时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回答因为集中了多个学生的意见而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也不能视而不见或回避,经过师生的交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把尊重学生落实到实处,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延伸到课后。
2.4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小组讨论式学习除了达成以上目标外,教师还要调动学生一起参与评价,注意随时评价与随机评价,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评价的主体和客体也应该是互换的,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以评价教师,评价教材等等。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的评价,建立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讨论式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理念落实到了教学实施中,促进了师生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讨论式学习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采用小组讨论式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小组讨论式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对传统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合理组织与优化小组讨论式学习呢?
1 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具体实施
1.1 导向明确。讨论有价值,且次数不宜过多
通过小组讨论式学习,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教师头脑中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组学习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要让学生确实有问题可以讨论。在同一节数学课中,过难和过易的教学内容都不宜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那些具有中等难度,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是最适合小组讨论式学习的,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小组学习的次数在同一节数学课中也不宜过多,一般是2~3次,次数过多,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也不能突出重点。
1.2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对于一个确实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讨论或学习,要考虑到不同类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一系列讨论题或自学思考题。在布置小组讨论学习之前,让学生明确一步一步该怎么做。设计的讨论题或自学思考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讨论题的引导下,也乐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在讨论汇报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发言面,一些简单的问题,盡量顾及中等偏下的学生,甚至对于些较难的问题,只要这部分学生举手,也尽量让他们阐述自己的意见,并及时鼓励,有回答不到位地方,可由优等生来补充,从而帮助中等偏下的学生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3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互助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应是小组讨论式学习的主人。但如何使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
模拟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来承担,使人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小组成员结构也应合理搭配,每一小组都有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并积极发挥优等生的作用,让他们帮助中等偏下的学生梳理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互助合作,形成合力,与其他小组展开积极竞争。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从而产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 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合理组织与优化
2.1 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干什么?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在展开讨论时,教师应该也应当是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放下教师的师道尊严,蹲下来看孩子,坐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地发现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火花,及时激励,及时反馈。在汇报讨论结果时,师生也可以易位,让学生代表承担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换位到这个学生的小组中作为一个成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提出的问题,当其他学生解决不了时,再由教师以大朋友的角色来解决。小组学习呼唤新型的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2.2 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小组学习是建立在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基础之上的,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较合理与到位,但组与组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的。小组是一个小团体,班级是一个大团体。如何把若干个小团体融合为一个大团体,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艺术。在组内,各个成员应该积极合作,不同的小组之间,要努力竞争。比一比哪一组的解题方法多,哪一组的方法最简单,哪一组的思考符合生活实际等等。在每一堂课结束之前,还要评选一下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与竞争,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2.3 小组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精彩纷呈的思维,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时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就有了施展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回答,要有所肯定或否定,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或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讲解,不能一带而过。有时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回答因为集中了多个学生的意见而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也不能视而不见或回避,经过师生的交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把尊重学生落实到实处,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延伸到课后。
2.4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小组讨论式学习除了达成以上目标外,教师还要调动学生一起参与评价,注意随时评价与随机评价,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评价的主体和客体也应该是互换的,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以评价教师,评价教材等等。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的评价,建立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讨论式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理念落实到了教学实施中,促进了师生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