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富 油画作品赏析

来源 :艺术观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ang3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友富(又名徐旭),1940年出生于四川宣汉县东乡镇。1962年毕业于青海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专业。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一直坚持写生和油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展览,入编出版刊物和画册等。
  油画作品颇具大巴山地域特色,还将继续在现实主义油画民主化的道路上深入探索。
  


  


  
  彩笔深情绘巴山
  刘兴国/文
  
   画家徐友富先生多年来一直生活、创作在四川东部大巴山深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求学于青海艺专;也曾在改革开放初期游艺于深圳、广州。但在艺术上,他却始终恪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创作方向。作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他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技巧,忠实地耕耘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什么“现代与后现代”,什么“国际接轨”以及美术圈所流行的“丑、怪、奇”等等,山外那些人怎么折腾都统统 与他无关。老老实实在山区小县城画室里作画的徐友富先生,多年来一直生活、创作在四川东部大巴山深处。他曾走出大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求着中国气派、充满浓浓乡情的油画作品。
   在徐友富先生的油画作品中,引人注目的首先是他笔下的大巴山人。作为写实性极强,色彩最为丰富的画种,中国油画比其它任何画种更多地保留了百余年中国历史的体温与余热,凝聚了华夏古国人民穿越近代风风雨雨的喜怒哀乐。徐友富先生笔下的巴山人主要是大山里的农民。这里没有改地换天,风云变幻的画面,反映的是巴山峡川农民在与贫穷抗争中的坚韧、勤劳和质朴。而《山谷之声》《村里的年轻人》《留守者》《求职》《路弯弯》等所传达的是巴山农民在改革开放后的希望和生活的变化。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老人肖像,没有任何背景,无需任何说明,透过画面中老农妇饱经风霜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巴山人的历史。
   徐友富先生的油画风景很明显受过列维坦、希施金的影响,画面深邃而又有灵气。他的作品中没有大漠雄风,没有江南清丽,所描绘的多是处于原生自然状态的巴山巴水那充满田园诗意的风光;一湾碧水,清可见底见鱼;绿树丛中,掩映几间吊脚楼;大片鹅卵石滩,飞起几行水鸟。《白鹤故乡》使人更热爱大自然和对环境的珍惜。特别是他近年创作的三十余幅组画《巴山古镇》系列,有依山而建的木楼街巷,错落有致的青石板道路和梯坎,瓦檐高挑的马头墙,巴河边的船码头,树荫下的老茶馆、老祠堂、老庙宇……这些远去的历史场景,有很多是画家凭记忆画出来的。这说明作者不仅仅是怀旧,而更多的是对故乡民风民俗及中华文明的深情和厚爱。
   在当今热闹的画坛上,像徐友富先生这样坚持写实手法而又执着表现乡土民风的画家已不多见。画坛上胡涂乱抹几笔就充大师蒙骗国人,以表面花样讨好外国人,东拼西凑上展览拿大奖的油画家多了去了。而徐友富先生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耐住寂寞清贫,坚决地走自己写实的路,这作为艺术品质,在当下的画坛就显得格外的难得和高尚。我认为,无论中国油画,还是中国其他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第一价值和基本价值都取决于他如何服务于祖国和自己的人民。因此,徐友富先生油画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其他文献
姚延怀,1968年生。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建筑美术教学十余年,发表有美术作品百余幅;常年坚持中国画创作,主修人物,兼攻山水,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美展并获奖;业余致力于艺术理论研究,著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期刊
        
期刊
艺术简历  梁成斌 1956年1月16日生,属羊。专业画家。师从公丕炎。崇尚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崔子范,篆刻宗汉印,收藏研究汉画像石拓片多年,已发表论文多篇,拓片已达数百张。作品多次在《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发表,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南京、扬州、洛阳、哈尔滨、徐州等地10余次举办个展,已有《梁成斌画集》、《梁成斌花鸟画选》、《诗书万卷藏书票》、《梁成斌花鸟画明信片》、《梁成斌中国画精
期刊
■ 学山水画必先师人、后师物,即先学传统、后法造化。学传统易,后法造化难。有人出手就是传统,每幅皆成套路,无不题上仿某家某派,以示本源来历,无自己的东西。后师物是向大自然学习,真正的高手都会受到大自然的启迪。李可染在写生的过程中,发现了光影并运用在山水画中,成就了一代大师。一是要尽可能地早深入生活,否则就容易将目光过多地专注于传统技法的积累,而忽视对生活的研究和再创造。二是对前人的经验、技法要深入
期刊
张文荣1931年生,上海嘉定人。毕业于华东艺专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博物院画家。
期刊
张珍荣,1960年出生于山东崂山,大学本科学历,二级美术师。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白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临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白山市书画院副院长、临江市政协常委。现就职于临江市职业技术学校。   其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观察》、《中国书画报道》等国家级和省内外报刊、杂志。1994年作品《珍珠泉声》获吉林省美展二等奖。作品《长白秋色》参加韩国第十二届国际美术展并获奖。1996年作品《春》荣获吉林省首
期刊
自述     我好篆隶,后学草书,二十几年的沉迷孤独无以言表,但苦中有乐,虽所得甚微也乐此不彼。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是一门技艺的传承,需要长期的积累、个人的涵养、审美的领悟、情性的表现和丰富的想象,但更需要传统的积淀和灵感,结合自己的个性气质和追求,才能用笔墨演绎自己灵魂深处的追求。搞书法创作需要在比较从容的状态中去书写,来体现线条的质感,章法的错落,笔墨的生动,气息的高古,通篇的神采,使
期刊
2008年5月12日,汶川等地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投入到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中,谱写了一曲团结一致、不畏艰难的英雄凯歌,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战斗力。   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美术家们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奔赴灾区一线,踊跃参加抗震救灾战斗,用饱满激情的浓墨重彩,用与人
期刊
于大伟的艺术创作形式多变,兼具了绘画、装置、行为和观念。这些多样、立体的艺术专能为他不断呈现新的面貌提供了广阔的展现空间,坚韧不拔的创造力和中西文化交融整合为一个全新的美学欣赏点,而东方文化底蕴和个人体验则是他作品的生命所在。    于大伟简历  于大伟 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同年赴法留学,毕业于法国布尔日国家美术学院,并获得法国国家高等表现造型艺术学位,现执教于山东
期刊
庞彦德1958年生,苏州人。自幼喜好绘画艺术,师从刘懋善、杭青石先生。现为苏州革命博物馆展览部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师、寒山艺术会社副秘书长、东南画院画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