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创建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创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模式。大学生“全息场”德育模式是德育主体通过“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新型德育范式,其构成要素包括德育目标、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全息场以及德育评价等,其中“全息场”是其核心要素。“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创建既是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全息场;德育模式
   “全息场”德育模式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出的一种实现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德育范式。
   一、“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内涵与架构
   “模式”一词在《辞海》中指:模本、范本或变本的样式,也称范型[1]。《现代汉语词典》中模式的定义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样式。”[2]“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德育的典型化范式[3]。
   “全息场”德育模式是德育主体通过“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大学生德育范式。这一内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全息场”德育模式不同于育人模式。“全息场”德育模式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育人模式则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其二,“全息场”德育模式主要通过构建“全息场”对德育客体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全息场”德育模式的核心是构建“全息场”。
   “全息场”德育模式主要由德育目标、德育主体、全息场、德育客体以及德育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全息场”是其核心要素。“全息场”德育模式具体结构框架如图1。
   在“全息场”德育模式中,德育目标居统帅地位,决定“全息场”中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制约德育主体和德育客体的行为;德育主体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全息场”对德育客体发挥作用;德育客体在“全息场”的聚合力影响下内化德育内容,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德育评价及其反馈功能对德育主体和德育客体双方的行为起着激励、约束、调整、纠偏的作用。
   (一)“全息场”的内涵与构成
   所谓“全息场”,是借用物理学中的电场、磁场、引力场等概念中“场”的含义,将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和德育制度等德育要素耦合而成的,通过聚合影响力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功能场”。如图2所示。
   全息场的构成要素包括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和德育制度,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同的德育内容要求采用不同的德育方式,发挥德育方式的作用需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德育制度是落实德育内容、发挥德育方式的作用以及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的重要保障。全息场将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和德育制度聚合成德育功能场,不再是单一德育要素的作用,而是诸要素集合而成的聚合影响力,通过全息场的这一整体功能,实现德育目标。
   (二)“全息场”的特征与功能
   正向性是“全息场”的根本特征。“全息场”是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德育方式及德育制度的耦合体,其功能指向德育目标,具有正向性。其中,德育内容是对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具体化,符合一定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德育方式是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德育客体,引导和培育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环境是学校营造的、旨在对学生给予熏陶和感化的德育要素,也是富有正能量的信息体系;德育制度是促进和保障德育方式、德育内容、德育环境等要素围绕德育目标积极作为的机制,作为一种保障机制,与德育内容、方式和环境具有相同的性质。德育主体根据德育目标,通过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就能将符合德育目标要求的正能量信息作用于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德育目标。正向性是全息场的根本特征。
   全面性是“全息场”的基本特征。这里的全面是指德育全要素和对大学生施以全面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感化。“全息场”中德育环境是指覆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所有时空,整合一切德育正能量因子;德育方式是围绕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包含“立”“导”“浸”“践”“省”等的立体、多层的方法体系;德育制度是针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环境,制定的保障德育目标实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系统性是“全息场”的本质特征。“全息场”将德育系统中的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德育制度通过耦合成有机的整体,使这些德育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产生聚合影响力。德育环境融合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制约德育方式,德育方式落实德育内容,德育制度保障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式。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德育方式和德育制度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德育客体发挥强大的聚合影响力。
   聚合性是“全息场”的显著特征。“全息场”是德育要素的耦合体,更是德育功能的聚合体,“全息场”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其构成要素各部分功能之和,具有聚合性。“全息场”内的各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部分,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功能体。如科学的德育方式,加上良好德育环境的熏陶,可以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大大增强德育效果;在科学德育方式和良好德育环境的基础上,配合德育制度的有效保障,能提高德育的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正是“全息场”的聚合性,才能确保德育模式系统功能的倍增。
   “全息场”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其所有德育要素耦合而成的聚合影响力。德育内容发挥导向作用,德育方式发挥主导作用,配合德育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以及德育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全息场”四要素的四种作用力有机耦合,形成聚合“功能场”,充分发挥“全息场”的德育功能,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全息場”德育模式的作用机制
   “全息场”德育模式的作用机制是模式的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及运行方式。从作用机制上看,“全息场”德育模式实质上是德育主体依照德育目标要求,充分运用“全息场”的聚合影响力作用于德育客体,并通过德育评价反馈,强化德育效果,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范式。“全息场”德育模式的作用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功能作用,最终实现德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目标的作用机制
   “全息场”德育模式中,德育目标居于首要地位,对德育主体和客体、“全息场”以及德育评价起着统摄和调控作用。
   德育目标是国家德育意志的体现,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是德育主体实施德育方式的基本遵循。德育目标必须体现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以及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全息场”德育模式的运行方式。德育目标在“全息场”德育模式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目标在“全息场”德育模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它对“全息场”作用的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德育评价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德育目标对“全息场”具有定向和调控的作用。德育目标为“全息场”的构造提供总的指导思想,规定“全息场”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避免“全息场”对大学生作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德育目标为“全息场”功能发挥规划方向,指引和控制“全息场”按预定的方向发挥作用,同时对“全息场”功能的偏离进行干预和调整,确保“全息场”功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德育目标对德育主、客体具有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德育目标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规范要求。对德育主体而言,它是一种任务规范,规定和引导德育主体以此为依据展开德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目标规定了德育主体期望大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形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表达了德育主体对大学生的形象特征或行为方式的认可或不认可。
   德育目标引导、规范功能的实现,是以大学生明了德育目标为前提的。在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适时地实施德育目标教学,展示德育目标的内容,促使大学生清楚德育目标,理解德育目标的意蕴,既有助于德育目标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将有助于德育活动的开展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德育目标不仅要掌握在德育主体手中,更需要被大学生知晓和内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评价标准的依据。目标是行动的旨归,德育评价到底要评价什么,应该拟定什么样的德育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是德育评价中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在德育过程中,德育目标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是检验德育活动成功与否、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以及评价德育主体德育成效的直接依据。“就本质而言,德育评价也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搜集信息,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对学生道德品质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高校德育整体工作的评价、对高校德育实施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品德的评价。”[4]
   (二)“全息场”的作用机制
   “全息场”作用机制影响着德育成效,更影响着德育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全息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和德育制度等德育要素有机耦合的产物,具有对大学生产生聚合影响力的德育场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环节、有力手段和有效路径,是“全息场”德育模式的核心子系统。
   在“全息场”中,德育内容决定德育方式,德育方式要依据德育内容要求以及大学生所处的德育环境综合考量。其中,德育环境是“全息场”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对德育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德育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德育制度则是“全息场”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既保障德育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也促进德育环境的营造和改善,还确保德育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总之,构成“全息场”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耦合成“全息场”德育模式的核心子系统,形成具有聚合影响力的“德育场”。
   “全息场”是德育主体对大学生实施聚合影响的德育功能场。德育过程实质上是德育主体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运用合适、有效的德育方式,以德育制度为保障,对大学生施加聚合影响的过程。其作用机理不只受制于其中某个要素,而是取决于由这些要素聚合而成的“全息场”聚合影响力的整体功能发挥。
   “全息场”的聚合影响力转换为德育效果的关键是对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把握。德育过程是大学生在一定的活动中接受“全息场”聚合影响力的过程。大学生能否接受“全息场”聚合影响力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是由其按自身的目的、需要等因素所作出的选择而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接受任何一种教育影響都是一个自我调适的过程。不可否认,大学生自身的情感、认知等主体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在外部影响下形成的,然而当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制约、限定大学生接受外部影响的取向影响程度。把握大学生的这一特点,才能避免德育的效果落空。此外,大学生并不是静止、被动地接受“全息场”聚合影响,而是在其参与的德育活动中接受其影响的。“全息场”聚合影响力只有渗透在大学生活动中,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和作用,才会被纳入大学生反应的领域之中,与其内部的需要、动机、思想、情感等因素发生交互作用,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全息场”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必然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践证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德育环境。“全息场”中的德育环境既包含学校自身的校园环境,还包括学校的班级环境和寝室环境,具体地说,包括学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全息场”聚合影响力的充分发挥,一方面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创优争先的班级环境和进取友爱的寝室环境,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各方面环境的关系,形成环境育人的合力。
   德育制度是保证“全息场”聚合影响力的保障系统,是“全息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明确德育内容的制度、规范德育主体德育行为方式的制度、营造德育环境的制度及德育评价制度。    德育制度具有引导规范功能,德育主体通过制定并贯彻实施一系列的德育规范和德育制度,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并利用教育引导、约束、激励等具体方式,引导并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促使德育目标的实现。没有德育制度的保障,德育目标就成为口号和形式化的象征,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三)德育评价的作用机制
   德育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德育目标制定的德育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德育主体的德育效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德育评价既是了解德育效果的过程,也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互动交流的过程,是利用评价对德育主客体进行激励、促进发展的过程。德育评价在“全息场”德育模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
   德育评价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和改进功能,其作用机理如图3所示。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全息场”聚合影响下发展提高的。由于复杂的环境因素和大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其思想道德品质不一定都能按德育目标的要求而发展。因此,要在大学生已有的思想道德品质基础上实施德育,就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诊断,进而因势利导地开展德育活动。德育主体借助德育评价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发现弱点;通过德育评价来检查德育主体实施德育的效果,为改进德育方式和改善德育环境提供反馈信息,对保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朝着德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保障促进作用。
   德育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定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对大学生的德育状况有一个诊断,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德育评价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激励改进作用。只有充分激发德育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促使德育客体不断矫正自身行为,才能实现德育目标。德育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全息场”德育模式功能的实现,不仅依赖于模式构成要素各自功能的发挥,更依赖于构成要素耦合后“全息场”聚合影响力的作用。“全息场”中德育内容、德育制度越完善,德育方式和德育环境越优;构成“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各要素联系越紧密、相互协调耦合度越高,聚合影响力越大,模式运行质量越高,越能实现德育目标。这是“全息场”德育模式运行的基本规律。
   三、“全息场”德育模式创建的意义
   德育模式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相继掀起了德育模式研究的热潮,德育模式建构成为研究者和相关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点。但在当前高校德育实践中,德育模式创建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或实效性,“全息场”德育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全息场”德育模式是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德育模式是將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契合起来的桥梁,既是德育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也是德育实践的经验化、结构化。因此,德育模式可理解为是基于一定的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中长期规律性的总结,将德育主客体、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形式、德育环境、德育评价等德育要素结合起来的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
   德育模式是实现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与之相适配的德育模式,将德育目标与德育实践连接起来,让德育目标化为具体的德育实践行动,促使德育真正落地生效。缺失德育模式,德育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不同,与德育目标适配的模式也不同。创建德育模式的关键是要掌握并体现时代要求和德育对象的特点。解放初期,我国大学生思想单纯、作风朴素、道德观念一致,“说教式”的德育模式流行并能奏效。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和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不同主体经不同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益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学生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化,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制订的目标去理解信息,同时,学生理解信息变得更加主动,他们会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在一起,自行选择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被动地听从教育者的安排。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并不难,难的是分析信息的价值,并有效地利用信息。网络就是信息的聚集地,但其中信息的效用良莠不齐,如果学生不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就会被信息所俘虏,成为信息的奴隶。
   当今,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德育对象受到的影响与以前截然不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指出,德育对象的变化有以下几点:从思想行为看,青年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观点多样性特点突出。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和讲求实效,更加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更善于独立思考,更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更喜欢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选择真知。从思想走向看,他们在政治观念上,积极、健康、向上、认同;在社会热点上,思考多、关注多、忧患多;在成才意识上,求新、求知、求整体素质的提高[5]。这些变化给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下,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取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价值重心的转移,各层次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日益显现出来,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人们不再以政治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将政治与经济、文化乃至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彼此参照起来,看作是一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多维整体,不可或缺。
   第二,价值主体的自我化取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分层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利益关系,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纵向的简单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传统,被市场经济冲破。除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纵向关系外,还有多元利益主体的横向联系。    第三,价值取向的务实化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他们注重实效,崇尚务实,理想、信念、奉献、荣誉等观念淡化,变“重义轻利”为“义利结合”。
   第四,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取向。当代学生的价值目标,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一些人不思长远,想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要的是眼前的实惠。
   第五,价值实现手段的超前化取向。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书包两只碗,教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式的大学生活模式,而是向往火热的社会生活。目前高等学府内出现的“打工妹”、“小老板”就是例证。
   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德育环境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纯粹,变得空前复杂化;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各种利益交织、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主流,那种“灌输式”“说教式”的德育模式无法适应现实需要,迫切需要具有聚合影响力的德育模式去应对当前环境。
   我国大学尽管探索了许多德育模式,但就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处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其弊端日益显现,主要存在着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际、德育方式重灌输轻养成、德育环境重硬件轻软件、德育制度治标不治本、德育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不足。与此同时,我国大学德育模式中的各种德育要素大多各自独立,缺乏联系协调,未能形成系统的德育合力,大学德育总体上呈点状、块状的碎片化状态。占教师队伍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专注于学生的专业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的工作,未能将育人当作自己职责所在;相当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埋头于事务之中而育人意识淡薄;近年来倡导的课程思政仍停留在一般号召层面,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不够,效果不明显;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状况未能根本改变。德育中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全息场”德育模式是由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目标、“全息场”、德育评价五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全息场”是由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和德育制度共同组成的耦合系统,对德育客体具有聚合影响力。构造“全息场”有助于大学生将德育目标要求内化为自身需求,促进自身发展成长。
   “全息场”德育模式克服了原有德育模式在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际、德育方式重灌输轻养成、德育环境重硬件轻软件、德育制度治标不治本、德育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不足;还克服了德育要素各自独立、缺乏聚合、德育工作“两张皮”“碎片化”的弊端;适应了信息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各种利益交织、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的复杂德育环境;适应了大学生主体性、选择性、观点多样性以及信息摄取行为愈益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越来越强,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化等特点;解决了现有德育模式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全、对大学生影响力不够等问题。“全息场”德育模式成为信息时代大学实现德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全息场”德育模式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2018年5月,教育部辦公厅《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从试点区、试点高校、试点院(系)三个层面全面部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委托北京市等5个省(区、市)、清华大学等10个高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50个二级院(系)开展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知指出,“三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是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2019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公布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遴选产生了第二批3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15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42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可见,“三全育人”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大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
   2019年11月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行。总的看来,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经验较多但不典型,影响不大,鲜有全国性影响的典型经验的系统报道和推介。根据教育部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要求,在一些问题上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譬如,“育人”是一个在教育领域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其内容和方式很多,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教育都可视为育人。因而,以下问题均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将“三全育人”的目标由综合育人聚焦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何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用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来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各种德育要素的作用,打造覆盖学生所有时间空间的正能量德育环境,通过要素的聚合,形成德育聚合影响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如何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建构大学德育的运行机制、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反馈机制,明确大学德育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德育方式等等。
   “全息场”德育模式是探索落实“三全育人”总体要求的具体体现,解决了“三全育人”需要合适的德育模式实现新时代的德育目标问题,为“三全育人”政策落地提供了实践指南,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图书出版社,2009:159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61.
  [3] 蓝维,田敬文.对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4]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34.
  [5] 赵纪宁.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创新[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57.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分会2019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CASE2019001)
   作者简介:赵作斌(1958- ),男,湖北京山人,武昌理工学院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颜海(1962- ),男,湖北武汉人,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家园是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作品中时隐时现的恒久主题之一。通过精神还乡下的“家园”回归、立足“边界”的家园书写和超越家园的文化身份三个层面分析,文章指出,拉什迪的家园的想象和呈现不仅蕴含了其对家园的精神追寻,而且超越了以物质家园为主题的文化书写,演变为重构移民文化身份和文化记忆,寻求移民文化认同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拉什迪;流散;家园书写;文化认同   “家园”历来是文学作品
摘 要:“协同治理”旨在实现“生态善治”、体现“人民本位”、运用“辩证思维”等,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把“生态”“技术”“创新”“融合”等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破解单一主体对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GDP至上”的政绩观、“生态治理碎片化”“生态治理的全局意识欠缺”,以及自然资源依賴型习惯思维定式等,回答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实践之追问,从而实现生态集约化与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
本文通过对长护险试点城市荆门的抽样调查获取研究样本,在安德森理论模型框架下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了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和失能程度对失能老人照护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长护险实施后,经济约束条件放宽,重度失能老人的专业照护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婚姻状况和收入水平依然是失能老人选择照护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前,消费结构升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背景下,推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的因素.短视频成为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关注的热点,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月活跃用户达8.52亿,除了社交、娱乐诉求,短视频平台借助强大的流量优势,成为企业开展产品推广的最新阵地,如何利用好短视频平台开展产品推广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将结合消费结构升级和短视频平台营销价值提升的背景,以抖音APP为例,探讨短视频平台优化产品推广效果的相关策略
利用1999-2018年东盟十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数据,通过塞尔指数、收敛检验、Morans I指数等分析方法,探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差异、收敛性、空间集聚等特征。研究发现:(1)东盟经济增长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均逐年缩小,而金融发展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呈小幅增长,且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区域间差异均大于区域内差异。(2)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均呈现α、β收敛,且金融发展的收敛速度大于经济增长。(3)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本研究为东盟经济和金融合作
摘 要:马口窑陶器是极具荆楚文化特色的湖北民间艺术,造型端厚淳朴,装饰纹样稚拙凝练,被列为湖北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口窑器物表面的装饰纹样则以富有张力、挥洒自如的抽象形式显著区别于同时代其他陶瓷制品。通过对比中西方美学观念,探索马口窑纹饰彰显的美学价值,进而揭示它对现代设计创作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荆楚文化;马口窑;抽象性;美学;设计创新   马口窑陶艺是极具荆楚文化特色的湖北民间陶
《民法典》第184条提出紧急救助行为,但未明确其法律性质、适用要件及免责范围。理解紧急救助行为制度,绝不可生搬硬套我国现有的其他制度。考察传统立法和案例分析,说明紧急救助行为不同于地方性法规的院前医疗急救;对比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和比较见义勇为的法律性质,明确紧急救助行为是特殊的无因管理,不等同于一般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并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紧急救助行为制度的适用要件。客观方面限定救助对象为人身权,紧急状态需同时满足时间和程度紧要,救助行为的要求包括救助无须征得受助者同意、救助行为的合理性和非必要持续性。
本文基于笔者所在团队于2019年7~8月期间对云南、广东和湖北三省下的三个样本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抽样数据,统计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成效,并进一步采用OLS和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政策对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精准扶贫政策对于贫困居民的增收效果显著,有效帮助了贫困群体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第二,精准扶贫政策在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样本区域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状况,实现了贫困减少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
摘 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加快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释放长江经济带在全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长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面临困境努力生存,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本文以教育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新东方作为研究对象,为探究疫情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两者如何相互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并提出可行的策略途径,既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突出企业形象,同时提高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