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21
抗日英雄杨昌文
■ 本刊记者 梁健 赵明
他出生贫苦,在抗战中致残,儿子在抗美援越战场上牺牲,住宅曾两度遭遇火灾……然而,他没有被挫折难倒。他就是已101岁高龄,把一生风雨和坎坷都付诸笑谈的世纪老人杨昌文。
走上抗日之路
1930年10月,杨昌文来到贵阳,进入贵阳警察教练所学习,8个月后,便进入贵阳警察局当警士。但他只在那里工作了一年便回家了。能进入省城警察局工作,在当时来说是份很不错的差事,他为什么这么快就不干了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杨昌文解释道:“你认真起来,容易得罪人;你不认真,别人又说你不负责任。我左右为难,又不想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干脆不干了。”
杨昌文回到老家后,经过考试,任江口县南二区常备队长,但又只干了一年多。原来,当时有个军官叫他看管一名犯人,因他一时疏忽,犯人逃跑了,军官要拿他是问。于是,他不敢归家,就到外面谋生。此时,抗日战争爆发,杨昌文便奔赴南京参军,走上了抗日之路。
从士兵到上尉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杨昌文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潮流中,他所在的部队是国民革命军71军87师260团,部队长官是沈发藻。
1938年2月,沈发藻率部前往西北战区,杨昌文随部前往,被编排在3营9连。这年9月,杨昌文任中尉排长。
1939年至1940年,杨昌文在西北随部从事抗日斗争,辗转于阳城、晋城、王家场一带。一次,杨昌文所在的部队奉命攻克日军的一个司令部所在地。清晨天还没亮,他们就开始渡黄河,一到敌人据点就开始攻击,一天要打几个回合,他所在的部队伤亡惨重,第一营的营长和第四营重机枪排长都牺牲了。后来,他们决定采用火攻,晚上8点,他们偷偷摸进敌人据点放火,很多敌人当场被烧死。杨昌文发现没被烧死的敌人逃跑,便前往追击,不料,右手被敌人的子弹打断。
杨昌文受伤后,部队把他送到河南洛阳的后方医院。一天,师长来看望他,鉴于他抗战英勇而致残,师长将他晋升为上尉。后来,杨昌文又被转移到陕西第十八临时残废教养院休养了一年。1941年底,他请假回到老家江口县闵孝镇,并留在家乡务农。
田园生活一波三折
1943年,杨昌文所在的上练村发生了火灾,很多房屋都被烧毁了,杨昌文的家没有幸免。当时,他的祖母已年逾九旬,杨昌文考虑到家庭情况,一直没有外出谋生。家里没有田地,杨昌文就租别人的田来种,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
1951年土改后,杨昌文分得了1亩地。有了土地,杨昌文家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自己修了房子。可好景不长,厄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杨昌文,1955年,他们千辛万苦修成的房子又被火烧掉了。
灾难过后,杨昌文又开始了租借的生活,他到处向亲朋、邻里借粮食,有时还上坡砍柴卖换钱来补贴家用。“想起那个时候,真是难啊!”忆起当年困苦的生活,杨昌文感触很深。
1971年,杨昌文被打成了“坏家伙”。那时,杨昌文每天都必须到学习班改造学习,进行劳动,修建沟渠。每天学习完了,还要写坦白书。“当权派”说他没有如实交代,他就得重写。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72年。“当权派威胁我们,抗拒从严。有些人受到迫害,想到了跳水自杀。”“我不管,就算拿我去枪毙,我也不怕,我是清白的。”杨昌文说。
1981年,与众多在“文革”中受冤的人一样,杨昌文得以平反。那时,年逾七旬的杨昌文不但没有停止劳作,反而成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如今,杨昌文偶尔也会到邻里走走,街上看看。更多的时候,则静坐于庭前,观院里花开花落,看远山云卷云舒。
寿星档案
姓 名 杨昌文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生 日 1908年1月
住 址 江口县闵孝镇中练村上练寨组
文 化 贵阳警察教练所毕业
职 业 农民,军人
长寿史 妹妹98岁过世
生活习惯
早上7点钟左右起床,吃两个生鸡蛋。中午有时吃饭,有时不吃饭。每天中午午休一下。有时出去走走。晚餐吃一两碗米饭。喜食米粉、凉拌豆腐、白糖开水。
脾 气 温和,随和
喜爱活动 劳动
长寿秘诀 勤劳,随欲而安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2
妇女队长曾元元
■ 本刊记者 梁健 赵明
江口县怒溪乡龙眉村高山组,云环雾绕,一栋普通木房隐现于树林间,百岁老人曾元元就住在这里。屋顶冒着淡淡青烟,走进屋里一看,老人正在灶房里,她坐在凳子上不时地往两个灶里添柴,并拿着扇子不停地朝灶里扇风。老人告诉记者,她正在烤笋子。
生产队的急先锋
曾元元一生没有上过学,20多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早逝了。她小时候家境贫困,从小便在家务农,少年时代困苦的生活铸就了她坚韧的性格。
解放后,由于劳动积极,曾元元被推选为生产队的妇女队长。那时,怒溪乡龙眉村和全国各地一样,百废待兴。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曾元元带领全队妇女,上山下田,天天劳动。
1957年大跃进时,地处大山的龙眉村交通不便,为了方便群众,曾元元便带领妇女修马路。为了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她带领妇女们起早贪黑的开垦荒坡,开山劈地,种植粮食。在劳动中,曾元元总是处处带头,队里的重活累活总是抢着干。
在以前,喝水难是龙眉村群众感到困惑的问题,家家户户要到村外几里路远的地方挑水,路远又费时。为了解决群众的饮水和农作物的灌溉问题,曾元元带领妇女群众带着铁铲和锄头在村里到处寻找水源,为了找到大的水源,曾元元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田间山头。后来,终于找到了好的水源,曾元元就带领妇女群众披星戴月的去挖井,挖了十多天,终于挖出水来了。看着井里流出的汩汩清泉,曾元元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曾元元介绍说,那时她带领妇女共修建了6口水井。
青石板上造良田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龙眉村环境艰苦,条件很差,青石板布满了山坡。为了使群众获取更多的粮食,她带领妇女群众在青石板上修造良田。
他们起早摸黑,每个坡坳山头都有他们劳作的身影。他们把一块块杂乱的青石砌成一道道整齐的田坎。田坎砌好了,可是没有泥土,曾元元就带领大家从山脚挑泥巴到山上来填充。从山脚到山顶需要1.5个小时,来回一次需要3小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大家天天挑泥砌坎,硬是将60多亩的沙石荒坡建成了良田。那时,曾元元除了白天带领大家劳动,晚上还要组织大家开会。
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后,曾元元卸下了妇女队长的担子。在担任31年的妇女队长期间,曾元元每年都要受到表彰。谈及这些经历,老人很是自豪。
邻里乡亲的调解员
曾元元担任妇女队长期间,不仅要带领大家进行生产劳动,农闲之余,还要处理邻里关系、调解群众纠纷。
老人介绍说,那时队里有个姓宋的人家,家庭关系很不和睦,婆媳关系紧张。得知情况后,曾元元马上前往做思想工作,起初,她以为处理这种事情很简单,可事实上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容易,她花了三个晚上前后调解了三次,事情才得以处理清楚。还有一次,村里有两家争屋场,双方争执得很激烈,甚至到了刀戈相见的地步。这时,曾元元又出面了,她首先了解清楚双方争执的原委,然后慢慢的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最后,双方结束了争执。
老人介绍说,村里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她自己也不知道调解了多少起这样的纠纷。
如今,老人已是四世同堂,共有43个子孙。她生活还能自理,天气晴好时,还能到坡上打菜。
寿星档案
姓 名 曾元元
性 别 女
民 族 土家
生 日 1908年4月
住 址 江口县怒溪乡龙眉村高山下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农民
病 史 无
长寿史 老伴88岁过世
生活习惯 早上8点钟左右起床,晚上9点睡觉。一天三餐规律,喜食稀饭、面条。
脾 气 温和,随和
喜爱活动 劳动
长寿秘诀 勤劳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3
贴心保管李贵香
■ 本刊记者 梁健 赵明
生产队保管
李贵香3岁时,母亲就去世了。8岁的时候,父亲再娶,她有了继母。继母对她很好,她又得到了母爱。
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李贵香的家庭贫困,从小挨饿,年纪幼小的她便干起了砍柴、放牛的差事,她就这样度过了童年的岁月。
20多岁的时候,李贵香嫁到双江镇,到生产队里当保管。在生产队里,她主要负责保管仓库的粮食,她把米碾好,平分给群众。可是有人告状,说她挑公家的粮食回家。面对别人的诬告,她不怕,她说:“公社的人吃不饱,个人还想吃饱吗?”
保管总要和数字打交道,可是李贵香未上过学,不识字。为了克服困难,他就用脑记,哪家称了多少粮,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当了1年的保管,李贵香从未出现过差错。
为了让群众能够吃到更多的粮食,李贵香经常到附近的乡镇去找粮食,如大米、小米、玉米、豆子、绿豆,只要是粮食,她都会要到生产队的仓库里。据了解,从他们村到最近的乡镇至少有十来里路,她经常翻山越岭,往来其间。
别人问她:“我那有二三十斤绿豆,你收吗?”李贵香说:“要,都是粮食。”
在“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李贵香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雨雪风霜,总是奋战在生产的第一线。
后来,因为“业绩”突出,李贵香又被推选为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并且一直干到土地承包到户。
心地善良
作为妇女队长,李贵香关心群众,总是告诉食堂的人:“群众的饭菜分量要多一点,让他们多吃一点。”李贵香心地善良,分给她的粮食,她经常分出一点给别人,自己却经常用食盐拌饭吃。
当开荒遇到刺藤时,李贵香总是走在最前面。一次,她发现妇女翠翠的两个小孩没有人带,考虑到母亲去了孩子没有人照顾,她就不让翠翠去,叫别人替翠翠出工,让翠翠在食堂煮饭。有些妇女是晚上去劳动的,她也按白天来计工分。
当群众挨批斗时,她总是挺身而出,保护群众。一次,一位队上的妇女在食堂楼上切菜,切得咚咚作响。这时,公社有几个干部正好从食堂楼下经过,他们听到切菜声,认为是李贵香队上的妇女在开小灶,就把这个切菜的妇女告发到公社,公社准备开批斗会批斗这位妇女。开批斗会那天,李贵香径直走上台说道:“吃都吃不饱,又想马儿跑。群众吃的饭菜这么少,给他们多吃一点又有哪样不可以?”在李贵香的辩护下,这位妇女终于免于批斗。
心胸开阔
土地下户后,李贵香分得了田地,她便自己种粮。为了补贴家用,她还做起了生意。她到处去收买鸡蛋、花生之类的东西,然后到逢赶集的镇上去卖。从她家到最近的集镇,至少有三四十里,远的有五六十里,但是她来回总是走路,一个人跑。
因她已80多岁,有好心人劝她坐车,这样放心一点,她总是婉言谢绝了。老人做生意一直到2000年,此时她已90多岁。
这几年,老人喜欢一个人到街上走走,买些糯米酒来喝,也经常到女儿家走走,到县老龄办办公室坐坐,有时也到外孙家玩玩。
老人早上五六点就起床,打扫院子,清洗家里的衣物。每年农历八九月,屋后的柿子熟了,她还会拿着长长的竹竿去摘柿子。
寿星档案
姓 名 李贵香
性 别 女
民 族 土家
生 日 1903年9月
住 址 江口县双江镇凯德村付家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农民
病 史 无
长寿史 无
生活习惯 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一天三餐规律。每天喝半斤左右白酒。
脾 气 温和,随和
喜爱活动 劳动
长寿秘诀 勤劳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4
土家“百灵”刘桃仙
■ 本刊记者 梁健 赵明
江口县怒溪乡怒溪村,山青水碧。5月12日,位于怒溪街上的一栋青瓦木房前,院子里摆满了大圆桌,人们端茶送水,里里外外张罗着;大门上贴着用红纸书写的一幅对联:“福海朗照千秋月,寿域光涵万里天。”原来,次日就是这家老人刘桃仙的百岁寿辰。
进入江西会馆
走进老人的屋里,她正躺在床上,见有人来访,便立即坐了起来,吩咐家人招呼客人。她的家人告诉记者,老人最近身体不大好。虽然身体欠佳,但老人依然精神矍铄。
1910年,刘桃仙出生于松桃县普觉镇,20多岁时嫁到江口县怒溪乡怒溪村。到了怒溪村后,当时村里的江西会馆请她去做餐饮服务,她便成了那里的一名工人,并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她才离开江西会馆。
在江西会馆当工人期间,她不仅要做好会馆的饮食服务,还要操持自家的家务。年轻时,刘桃仙共养育了4男1女。农村的生活曲折而艰辛,加上子女众多,她担起了繁重的担子。
土家“百灵”爱唱歌
刘桃仙天生一副好嗓子,四乡八里都闻其歌而知名。她从小就喜欢唱歌,一边跟着母亲学织布、绣花等针线活,一边学唱山歌。她记性好,学起歌来很快,唱得犹如百灵鸟那般婉转动听,她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
村里人家,不管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都要请她去唱歌和哭嫁。她只要嗓子一亮,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出是她的声音。老人说,“山歌不唱忧愁多”,她将一生的烦忧都抛洒在歌里了。
刘桃仙唱歌时,从来没有照着书本上唱,而是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唱不同的哭嫁歌。一位曾经请刘桃仙唱哭嫁歌的村民告诉记者,当时刘桃仙一本书都没带,他心里犯了难:她能唱好吗?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村民说:“她出乎我意料,她唱得很好,全是自己现场即兴唱的。”
织布造纸维持生计
为了补贴家用,刘桃仙年轻时操起了织布、绣花的活儿,布织好了,花绣好了,她就一个人拿到怒溪街上去卖,攒下的钱除了维持家庭生计外,她还要供5个子女上学,生活十分艰辛。
因家庭出生原因,刘桃仙曾被划为地主成分。她攒下的家当和日夜辛劳织出的布和绣出的花被没收了。这时,她又重新开始,从种南瓜到造纸、搞生产,一刻也不停歇。她一个人上山挖竹笋,然后挑到集市上去买。她咬紧牙关,在困难的岁月里,顽强实干,从没有向困难低过头。谈及母亲过去艰难的日子,刘桃仙的儿子郑云佳记忆犹新、深有感触:“母亲很坚强,她为这个家辛劳了一辈子。”
刘桃仙一生劳顿,直到脚被扭伤。刘桃仙80岁时,一次她在院子里晒谷子,突然天空阴沉下来,风雨大作。她连忙用脚把晒席踩稳,然后迅速收拾谷子,结果大风把晒席卷了起来,她跌倒在地上,扭伤了脚。打那以后,刘桃仙由于腿脚不灵便,不再插手重活,但闲暇之余,她仍然坚持帮助家里做些较轻的家务。
如今,刘桃仙已是四世同堂,全家共46口人,子孙们都事业有成了,而且都很孝顺。老人谈到这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人很满意能有今天的日子,她说:“一家人团圆和睦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采访的次日,就是老人百岁大寿的日子,亲朋好友都提前来祝福她。当记者给老人照全家福时,老人的子孙簇拥在她的周围,老人笑开了怀。
寿星档案
姓 名 刘桃仙
性 别 女
民 族 土家
生 日 1910年4月
住 址 江口县怒溪乡怒溪村下街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农民
病 史 无
长寿史 无
生活习惯 早上7点钟左右起床,晚上9点钟睡觉。一天三餐生活规律,不挑食,每餐吃一至两碗米饭。喜食面、粉、葡萄干。
脾 气 温和,随和
喜爱活动 劳动,散步
长寿秘诀 心态好,勤劳。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5
拥军模范杨玉芝
■ 本刊记者 佟文玲
印江自治县木黄镇,是著名的红二、六军团的会师地。红二、六军团的会师,不仅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还为后来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月13日,记者一行人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来到了百岁老人杨玉芝的家里,掀开了老人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
小镇上来了红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杨玉芝回忆说:“那时,许多地方都自发组织了‘神兵’进行反抗,提出‘灭兵、灭捐、灭税’的口号,但大多数都被反动派镇压了。”
不久,年轻的杨玉芝发现,小镇上新驻扎了许多兵。“这些兵都很和善,一点都不凶。”
这支部队就是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军团和由任弼时、萧克、王震将军率领的红六军团,在木黄镇胜利会师。
据老人讲,1934年10月24日,贺龙将军等候在一棵古柏树下,当任弼时等人到来时,大家互相握手、问候,共享胜利的喜悦。此后,人们便将这株古柏称为“会师柏”。“现在,那棵柏树还在呢,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中共的领导下,当地“神兵”被收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尤其是剿匪运动,小镇的居民都交口称赞“红军好啊”!
冒死支持红军
虽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杨玉芝知道,这支部队是贺龙的部队,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所以,她用行动支持他们。
“当时,红军受到各方面的围剿,形势不利”,再加上贵州地势险要,山峦叠嶂,在山里打仗,很容易转晕,“我找到当时的红军将领,主动要求给他们带路。”几十年后,杨玉芝都不记得多少次在枪林弹雨中一次次地闯过了“鬼门关”。
除了带路,杨玉芝还给红军的战士们洗衣服、做饭,发动当地群众支持红军。那时,在木黄,由于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对红军有误解甚至怀有敌意,谁要是给红军办事就要诛九族。“我不怕,为老百姓办事的军队就是好人。”杨玉芝笑着说。
一次,贺龙率军路过木黄,遇到了土匪伏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名战士牺牲,杨玉芝和丈夫把自家的门板卸下来,冒着生命危险把他安葬了。
说到此处,老人很谦虚:“其实,许多老百姓都帮助过红军,不止我一个。”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克将军曾经感慨地说,我们吃了黔东人民的饭,喝了黔东人民的水,感谢黔东苏区人民对红军的爱护和支持。他提到的黔东也包括木黄在内。
红色信念矢志不移
现在生活好了,但是杨玉芝对党的感情始终没变,且更加深厚。
杨玉芝的儿子谭必高说,母亲经常教育我们“以前吃了许多苦,现在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凡是国家的各项政策,她都无条件支持。
在杨玉芝的影响下,儿孙们都踏踏实实的做事,老老实实的做人。谭必高担任地茶村村支书32年,为村民们做了许多实事。“母亲很支持我的工作。当时修地茶公路的时候,都是靠村民集资,是母亲率先带头捐钱。”
谭必高说,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为村民排忧解难。“学校建完后,村民不满意,那我就拆了重建,先后修缮3次;为了解决村民吃水的问题,我们又建了沧沟水库。”
如今,杨玉芝的眼睛已经看不到东西了,但她依然很乐观。没事的时候,她喜欢坐在院子里讲故事,讲的当然是她对那片红色土地的记忆。不在乎有没有听众,因为她的记忆装在心里。
寿星档案
姓 名 杨玉芝
性 别 女
民 族 土家
生 日 1909年9月6日
住 址 印江县木黄镇地茶村一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农民
病 史 无
无
生活习惯 习惯晚睡,不挑食,从不饮酒
脾 气 温顺
喜爱活动 喜欢讲故事
长寿秘诀 喜劳作,待人善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6
敬老劳模唐老冬
■ 本刊记者 佟文玲
印江自治县合水镇坪峨村,青山环绕,绿水潺潺。在村公路旁边,一幢整洁的二层白色小楼吸引许多人的目光。这就是合水镇敬老院,现在里面居住着几十位老人。
101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唐老冬说,四十多年前,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老人有些感慨:“几十年的变化可真大啊!”
乡里有了敬老院
1958年的一天,正在钢铁厂上班的唐老冬,接到乡里通知,“叫我下来照顾老人,担任合水乡民办敬老院的院长。”
唐老冬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的“转行”,竟然一干就是45个春秋。
“当时一共有60多个孤寡老人,几间简陋的房子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看到这些,唐老冬心里不是滋味,她想,一定要尽心尽力地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
因为人多资金少,唐老冬就组织敬老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开荒种地、养猪,这样也只能勉强糊口。“其他的,就靠亲戚朋友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
对于老人,唐老冬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没钱买药,她拿菜去换,尽力给老人最好的照顾。一次,一位老人生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而去世了,唐老冬既伤心又自责,流着泪把老人安葬好。
除了孤寡老人,当时敬老院还有8个孤儿。唐老冬也是一名孤儿,她更能体会到孤儿内心对关怀和爱的渴望。于是,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有什么好吃的,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他们。“现在,他们都成家了,经常来看我。”唐老冬笑着说。
去北京看天安门
1989年,在敬老院工作31年、并已81岁的唐老冬被国务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我到了北京,看到天安门了。”
老人回忆说,当时她与其他劳模一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时间久了,记不清都有谁了,但还记得有邓小平主席,他和我握手呢。”
作为劳模代表,唐老冬还受邀参加天安门联欢焰火晚会。她拿着珍藏了20年的一张卡片说:“这就是当时发给我的请柬,还有国务院的公章。”
几十年来,唐老冬获得的荣誉无数,单是奖状就堆得很高一摞。她认为,荣誉的获得,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老人的儿子龙友发说,虽然母亲1999年就退休了,但是她仍然在敬老院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直到几年前,因为摔伤了脚,在家人的坚持下,才在家里颐养天年。
关心身边事
虽然年纪大,但唐老冬对身边的大事小情总是保持着一种浓厚的兴趣。2006年,她得知贵州省“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即将展开,马上叫儿女为她报名。对于这件事情,老人认为,虽然现在她老了,也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争取在有生之年多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唐老冬喜欢看电视,而且最喜欢看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联播”。老人的家人介绍说,她现在还认得许多国家领导人。每当电视里出现胡锦涛主席的画面时,老人就很兴奋:“我认得,我认得,他是胡主席。”
性格温顺的唐老冬,却也有固执的一面。“母亲不允许我们在家里打麻将,即使去外面玩,也会叮嘱不要玩的太久。”
2008年春天,贵州发生凝冻灾害后的第一个农耕。唐老冬经常拄着拐杖走到村里的田坝上,看着村民们耕田种地,还不时询问大家的地种得怎么样了?有什么困难没有?她说:“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再大的天灾也不怕!”
寿星档案
姓 名 唐老冬
性 别 女
民 族 苗
生 日 1908年12月8日
住 址 印江县合水镇坪峨村新峨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农民
病 史 无
长寿史父亲86岁去世
生活习惯 每天起床后喝一杯牛奶,喜素食
脾 气 善良、温和
喜爱活动 喜欢看电视,喜劳作
长寿秘诀 坚持劳动,讲究卫生
长寿绝技 穿针引线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7
造纸寿星陆柳金
■ 本刊记者 佟文玲
梵净山西麓的印江自治县合水镇,沿着郎溪小坝上行,一路溪水潺潺,绿树成荫,有如走进“人间仙境”一般。在这个风景如画却很偏僻的山村里,传承着两千年前的汉代古法造纸——以造白皮纸而闻名,并家家供奉着蔡伦先师的神位。
下了山坡,转了几道弯,百岁老人陆柳金的家就掩映在一片翠竹丛中。
传承汉代造纸术
走进陆柳金的家中,老人正坐在椅子上安静地撕着纸料,一点一点地,很慢,却很有耐心。她说,这就是造纸需要的材料。
据老人的孙媳妇帅玉凤介绍,这种“白皮纸”的造纸技术是对东汉时期著名的发明家蔡伦发明的古法造纸法的继承,当地蔡姓、帅姓、柳姓等100多户人家基本上都以此为业。
陆柳金家有着悠久的造纸历史,老人从小就是看着家人造纸长大的。所以,耳濡目染,年纪轻轻的陆柳金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
老人说,造纸的过程不复杂,但是要经历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弄好。“当地流传着一段顺口溜:‘造纸不轻松,七十二道工,道道须认真,外加口吹风。’”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野生或家种的构树皮,要先剁碎,放进石灰池浸泡。几天后,放入木桶内蒸煮,等树皮煮烂了,再用石碓舂捣。接下来,还要反反复复经过漂、踩、切、锤、淘、搅、摇等工序,才算真正完成。
经验老道的陆柳金认为,捞纸这个过程最重要了。原来,经过以上过程,构树皮已经变成纸浆了,要小心地轻轻地舀起弄均匀了,一张厚薄均匀的纸张才能形成。
“我家的纸很有名”
陆柳金家院子里的墙上,贴晒着纸;院坝上,一根根竹竿晾晒着纸;堂屋的桌子上,还堆着厚厚一摞造好的纸。老人笑着说,一张纸卖一角五分钱,每年要造大约两百捆,大概有1万元的收入。
老人家里的堂屋供奉着“历代祖师蔡伦先师之位”。据说,这一带的村民几乎家家都供有这种牌位。每年,蔡姓造纸人家还要共同举行“蔡伦会”,纪念他们的蔡伦先师。
“奶奶四五年前还造纸呢,现在我们不让她干了。但是她仍旧每天帮我们撕纸料。”听到孙媳妇的话,陆柳金笑了:“闲不住。”
陆柳金家造的纸,远近闻名,“许多外地人都会打听着过来买呢。”老人的家人说,这种纸张具有韧性强、细腻而不松散,色泽好而不反光,吸水不浸渍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书法、装裱、包装、制作雨伞、斗笠等,远销湖南、四川、江苏、天津等省市,文人尤其喜欢用作书画纸张。印江土家族书法家严寅亮,就常使用印江白皮纸,抗战时期,中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在贵州创作的大量国画,有不少就用的是印江生产的白皮纸。老人不停地强调:“这纸好用,好用。”
一辈子都在造纸
106岁的陆柳金,除了造纸制纸,没有其他的爱好。她对子孙的要求也很简单:不出去惹事,靠双手吃饭。老人喜欢安静,也从没出过门,就连离家不远的集镇都没去过,每天就是足不出户的造纸、干家务。
老人的丈夫和儿子都去世得早,她一个人带着两岁的孙子生活,吃了不少苦,但是从不抱怨。在陆柳金眼里,她的长寿秘诀就是“孙子、孙媳妇孝顺我啊,孝顺,我就高兴”。
虽然几年前把造纸的技术传给了孙媳妇,但陆柳金还是坚持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她说:“这辈子只会造纸。”空闲时候,她就坐在电视机旁,一边撕着纸料,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电视上花花绿绿的画面,不在意演的是什么,也不关心周围的事情,关注的只是手中的纸料而已。
寿星档案
姓 名 陆柳金
性 别 女
民 族 土家
生 日 1903年10月20日
住 址 印江县合水镇香树坪村郊北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农民
病 史 无
长寿史无
生活习惯 每天要喝三杯米酒,喜欢吃面食、肥肉
脾 气 温和,不爱讲话
喜爱活动 看电视
长寿秘诀 子孙孝顺,家庭和睦
长寿绝技 撕纸料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8
传“玻”使者谭剑鸿
■ 本刊记者 叶力
贵阳市南明区湘雅村文雅巷49号,在这条百米长的小巷子尽头,有处满园花草的小院落。这里住着现已100岁高龄的“贵州玻璃工业之父”谭剑鸿。
精忠报国
1938年,当时的贵州省政府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共同组织贵州企业公司,发展抗战后方的工矿事业,电邀中国硅酸盐工业专家萧泽来贵阳考察并建设玻璃厂。随后,谭剑鸿随岳父萧泽来到贵阳进行原料、材料、燃料的产地质量考察。他们调查后认为,贵阳将是大后方优质玻璃器皿的生产基地。贵州企业公司领导当即决定成立贵州企业公司直属玻璃厂筹备处,要求玻璃厂在一年内建成投产,谭剑鸿受聘为筹备员参与玻璃厂的前期筹备工作。
创业之路
当时的贵阳,虽属后方重镇,但基础工业薄弱,仅一座小电厂发电,根本不能供工业用电。贵阳市区又遭日寇飞机轰炸,精华全毁,人民死伤无数。玻璃厂必须建设在郊区隐蔽处,有好水源,交通便利,能解决生产生活用水,还要利用水力代电。谭剑鸿负责选厂址,每天到贵阳郊区头桥、二桥、三桥、水口寺、小车河等地调查,最后在小车河南岸山脚找到一处约2万余平米的土地。经过贵企领导勘察认可后,决定在该处建厂。谭剑鸿随即进行征购土地、收购水车水碾、建筑设计、修砌烟囱厂房等基础设施工作。厂区建设及主体工程竣工,如期投产,玻璃成品在贵企公司成立一周年展览会上展出第一天即轰动全城,展台前挤满了参观的人群,购买者甚多。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当即委托中华南路一家商店设玻璃专柜发售。
誉满西南
群众的赞美、舆论的表扬,使当时的贵阳形成了一股玻璃“小旋风”。各地经销商纷纷要求经销代理。1939年至1943年是贵企玻璃厂辉煌全盛时期。玻璃厂在重庆设立了经销处,昆明、西安组织了代销,并与进口玻璃器皿抗衡,占领了云南市场,从此誉满大西南。
1942年,谭剑鸿任贵企玻璃厂厂长,将事业越做越大,他毕生从事玻璃陶瓷工业的建设、发展工作,改变了中国的玻璃陶瓷工业原始落后的面貌,有功于国,有利于民,他更是被贵州人民亲切地称为 “玻璃之父”。
退而不休
1979年,70岁的谭剑鸿从贵阳第一玻璃厂退休。十年浩劫并未磨掉谭剑鸿的雄心壮志,他誓为贵州玻璃陶瓷工业的发展鞠躬尽瘁。相较于省城贵阳,贵州其他地区的硅酸盐工业发展滞后,存在严重的专业技术和技术人员缺失的情况,谭剑鸿不顾自己年老体弱,80多岁时仍奔波在黔山贵水之间,先后帮助铜仁等地建成了玻璃厂。
谭剑鸿毕生从事玻璃工业的研究、发展工作,从原料的探采、技工的培养,到一系列玻璃制品的开发、生产,无不殚精竭虑,耗尽心血。正是这位“玻璃之父”,使贵州玻璃制品不仅满足了本省市场,还远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将贵州的玻璃工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寿星档案
姓 名 谭剑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生 日 1909年3月16日
贵阳市南明区湘雅社区文雅巷49号
文化程度 湖南师范学院毕业
病 史 很少生病,95岁时因意外摔倒致股骨骨折,行动不便。
长寿史 无
生活习惯 一日三餐规律,不挑食,饮食清淡,常吃面食,喜食蛋糕等松软甜点;保证每天睡眠充足,起床后精神好。
脾 气 善良,宽厚,性格温和,精神乐观。
喜爱活动 年轻时喜欢游泳、打篮球;栽种花草;腿脚不方便仍要人搀扶着散步;92岁编写岳父萧泽传,自传尚在编写中。
长寿秘诀 心境宁和、豁达。
长寿绝 写传记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29
慈善老人贾希陶
■ 本刊记者 田婧实习记者 穆伍
在贵阳市黔灵西路一套普通民房里,有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放大镜,每天很认真地读着《贵阳晚报》。别小看了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他已光荣成为“百岁寿星”里的一员,过着五世同堂的幸福生活,还在5月18日的《贵州都市报》上露了面。提到他,社区的汪老师总是忍不住要夸上两句:“老人家不但精神很好,心地更好!”
百岁“慈善家”
老人名叫贾希陶,退休前曾是云岩区粮食局的职工,干了几十年的粮食调运工作。一生辛劳,如今总算是过上了“什么都不愁的夕阳生活”。
5月18日上午,老人的儿子贾其贵一如既往地准备出门给老人买报纸,报纸刚买到手翻了翻,发现自己的老爸居然上报了,吃了一惊,标题赫然写着“百岁老人想捐万元修公路”。
贾其贵只知道老人一直想做善事,不想却真的付诸行动了。
“你有什么事情不能和我们商量一下吗?这么大年纪,还自己跑出去取钱捐钱。”儿子拿着报纸问他,老人嘿嘿一笑:“我就是想做点好事嘛,书上说人老了要多做点善事,我看着这几年贵州的交通变化这么大,想着就捐钱去修公路吧,让更多的地方都通上高速路。”老人振振有辞,儿子也不便多说。
老人有这样的想法已经很多次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贵阳疏散下放的时候,贾希陶就说要把自己平时攒下的钱捐给公社买拖拉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几天,他自己出去办老年乘车卡,去了好久都没回来。大家正在为他担心的时候,他大汗淋漓地站在了家门口,问他为什么去了这么久,他支支唔唔的半天才告诉儿子,自己是去办乘车卡没办成,顺便去了市西办事处,想给灾区捐点钱。
贾希陶总想捐钱做点善事,光家里知道的就有这三次,还有很多次是老人自己的“单独行动”。
一片爱心全靠点滴积攒
市西路工行营业厅的营业员都知道,每月8日,这位百岁老翁必定要到柜台办理业务。先是问问退休金打到自己的帐户上了没,再取出来转存到自己的私人存折上。戴上眼镜,写字填单动作麻利,身边没有其他人。
老人的收入其实不多:1977年退休时,退休工资才每月三十元;现在每月也只有一千元左右。老人的钱,孩子们是不能管的,有一次家里急需用钱,儿子用他的存折到银行取钱,银行的营业员都不给取,非要老人自己亲自去。老人把这件事情的原因归纳为,因为他去的次数多了,银行的营业员们都认识他了。
老人平时基本上不花什么钱,吃得清淡,穿得也简单,每天的花销仅仅只是几毛钱的报纸钱。天气好的时候,他自己花两块钱坐公交车到黔灵山散步,仅此而已。就是这样的省吃俭用,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基本上都积攒下来,“悄悄”地找机会捐出去做善事。
心怀善愿
这次老人捐款修路,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收入微薄,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公路局婉言谢绝了老人的好意。
“他们不收我的钱啊,说我年纪大了。我想我总是还能尽一点善心的吧。”老人心怀善愿,每日依旧过着一张报纸两顿清淡饭食的生活。老人不停地重复到,“要多做善事”!
寿星档案
姓 名 贾希陶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生 日 1909年6月7日
文化程度 读过私塾
职 业 粮食局退休职工
病 史 患有白内障,戴上老花镜仍可阅读报纸
长寿史 老伴84岁去世
生活习惯 每天上午喝豆浆,饮食清淡
脾 气 性格温和,从不发脾气
喜爱活动 看报、散步
长寿秘诀 一心向善,饮食清淡
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No.30
新潮老人龙正清
■ 本刊记者 田婧
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老人,却在大家都认为多子多福的年代里率先实行“计划生育”,还把唯一的女儿送到了部队;一个一生勤俭持家的老人,却在自己85岁高龄的时候,和家人一起搞自驾游、乘飞机跑遍了大半个神州。
独生女儿送边疆
这位老人,名叫龙正清,今年刚好100岁,只有一个女儿,是她贴心的“小棉袄”,今年也已70岁。“母亲没读过什么书,但思想很开明,从来不认为只有一个女儿会怎么样。”老人的女儿李素珍介绍说,老人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都很疼爱自己。
但是,当女儿要选择去当兵的时候,这个“无依无靠”老人表现得非常大方。1954年,西南军区疗养院到李素珍所在的重庆钢铁公司子校招兵,李素珍没和老人商量就报了名,龙正清知道后不仅没生气,还很支持女儿到部队锻炼。可是,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她这个唯一的女儿当兵不久就被调往西藏工作,之后又以一封电报的形式告诉老人她已经定下了自己的婚姻大事。这在还很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让很多父母不能接受的事情,却只在老人“尊重恋爱的自由和选择的自由”简短一句话里就得到了圆满解决。很难相信,这是个从来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老人在五十年代就做出的决定。
1958年,李素珍和她的爱人余连山转业到地方。转业前,地方给出了“独生子女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工作”的分配政策。老人一听很不高兴,给李素珍说:“你们要服从组织分配,不要考虑我。”就这样,老人把自己唯一的“小棉袄”又“送”到了需要建设的贵州山区。
百岁不“祝寿”
1959年,老伴去世,给这个一直坚强生活的老人带来不小的打击。伤心之后,老人又做出了一个决定,送老伴的遗体到殡仪馆火化。这在土葬还盛行,火化才刚刚开始的五十年代末,不能不算是一个普通老人实实在在为社会考虑的具体行动。
10年之后,殡仪馆的电话打到了家中,告知龙正清,她老伴的骨灰存放期限已到,是领回家中还是按照殡仪馆的安排“集体深埋”。老人这时已年过半百,孤独生活之余,却再次作出了决定,“老伴的骨灰就和大家一起‘集体深埋’吧,拿回家中也只不过是有点念想,就不必烦劳女儿女婿为此操心了。”
如今,这位思想开明的老人已经乐观的生活了一个世纪。在她百岁生日到来之际,街坊好友亲邻准备为她“祝寿”,她却摆摆手拒绝了所有人的好意。邻居好友到家里看她,她却很高兴。笑呵呵地说,“谢谢你们啊,你们要常来啊!”
外婆不叫“外”
认识龙正清的周围邻居,对她有个特别的称呼:“余婆婆”。为什么叫余婆婆呢?因为龙正清把自己的女婿当成自己的儿子,在女儿女婿都忙于工作的时候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孙儿门的教育工作。
没什么文化,却用最朴实的话影响了孙儿和曾孙们:“要好好学习,走正道。”孙儿们至今感激外婆曾经的抚养教育,牢记父亲定的“家规”——家里没有“外婆”,只有“婆婆”。
85岁游遍神州
一生勤俭持家的龙正清,85岁时却欣然接受了家人的建议,跟着孙儿、曾孙们坐飞机,自驾游,不但不晕车,还一下飞机就跑到宾馆里洗澡洗衣服,边玩边欣赏,不亦乐乎。她还爬上了庐山,到过‘仙人洞’!”女婿余连山说道,“可不能小瞧了这个没怎么出门的老太太。”
跟着孙辈们下苏杭,逛北京,游西北……这个“新潮”的老人提前开始了自己的“夕阳红专列”!
寿星档案
姓 名 龙正清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生 日 1909年2月26日
住 址 贵阳市南明区兴关路老门牌38-1-8号
文化程度 无
2003年得过脑血栓,但治好后并无后遗症
长寿史 无
生活习惯 喜食糯食和汤圆,每隔一天要吃一个鸡蛋
喜爱活动 散步、喂金鱼
长寿秘诀 思想开明、心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