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地说,在风光摄影里,我是接受用Ps的,不过用的度就有底线。为什么我支持Ps呢,其实很简单,就如同胶片时代大家拍片选择不同品牌以及型号的胶片一样。那时候是为了追求不同胶片的独特“味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厂家提供的Ps了,只不过选择余地没现在那么多,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是支持Ps的。那底线在哪里呢?就是科考、勘测、施工等范畴的影像我不接受“移花接木”式的Ps,不过这次话题讨论的风光摄影大意上会有艺术化拍摄的指向,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没问题。
数字影像时代,大家用不同品牌和型号数码的相机,实际这是使用了不同设计师设计的程序。拍风光嘛,谁都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像风格(这里我具体指的是色调等),所以后期输出之前调整反差与色调顺理成章。就算你什么也不调,相机里的色彩设置也是不同厂家设计师们的喜好罢了,并不是什么绝对客观的“真实影像”。你拍摄的一瞬间,已经过了别人给你预设的Ps了,而且相机内设的Adobe RGB和sRGB色彩空间你必须选择一个才能拍摄(如果采用RAW格式,可以在解图时选择色彩空间,JPEG格式是在拍摄时决定的)。这两个的色域范围并不一样,哪个你拿来“直出”是真实的?另外,风光摄影里常用到偏振镜以及软边、硬边灰渐变镜,这样拍出来的算“直出”吗?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轨与云雾般的水流,这些和人眼看到的哪个更真实?这样想下来,我还是支持用Ps的。
Ps的功能非常强大,也确实有很多摄影师用得精妙,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用色彩调整,对比度、锐化等也比较常用,而“移花接木”式的Ps相对少一些,毕竟那样对后期技术和画面控制力的要求很高,玩不好就容易弄巧成拙。反正我着实见过不少这类的风光片子,且不谈后期的功夫好坏,单说画面,整个片子还是更像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作业,属于出力不讨好的类型。因为您是拿自己当摄影师来交流,不是以平面设计师的身份,那这样的情况下Ps就成为摄影师的障碍了。为了后期而后期,形式大过天,格调也并不高,用不用也就那么回事。而同样是用Ps,有的摄影师也“移花接木”了,但移得巧妙,接得无暇,前期拍摄功夫扎实,后期处理水平出众,给片子锦上添花,那就是格调的高下了。所以,用不用Ps只是个人喜好,用得好不好就是个人修为了,这个度全在人为,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Ps,而是摄影者的艺术修养。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有言:“艺之至者,终和且平,使人情欲止息,造宁静之境;此境高于悦愉,犹悦愉高于痛快也。”那么拍片及Ps亦是如此吧,我想。
数字影像时代,大家用不同品牌和型号数码的相机,实际这是使用了不同设计师设计的程序。拍风光嘛,谁都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像风格(这里我具体指的是色调等),所以后期输出之前调整反差与色调顺理成章。就算你什么也不调,相机里的色彩设置也是不同厂家设计师们的喜好罢了,并不是什么绝对客观的“真实影像”。你拍摄的一瞬间,已经过了别人给你预设的Ps了,而且相机内设的Adobe RGB和sRGB色彩空间你必须选择一个才能拍摄(如果采用RAW格式,可以在解图时选择色彩空间,JPEG格式是在拍摄时决定的)。这两个的色域范围并不一样,哪个你拿来“直出”是真实的?另外,风光摄影里常用到偏振镜以及软边、硬边灰渐变镜,这样拍出来的算“直出”吗?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轨与云雾般的水流,这些和人眼看到的哪个更真实?这样想下来,我还是支持用Ps的。
Ps的功能非常强大,也确实有很多摄影师用得精妙,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用色彩调整,对比度、锐化等也比较常用,而“移花接木”式的Ps相对少一些,毕竟那样对后期技术和画面控制力的要求很高,玩不好就容易弄巧成拙。反正我着实见过不少这类的风光片子,且不谈后期的功夫好坏,单说画面,整个片子还是更像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作业,属于出力不讨好的类型。因为您是拿自己当摄影师来交流,不是以平面设计师的身份,那这样的情况下Ps就成为摄影师的障碍了。为了后期而后期,形式大过天,格调也并不高,用不用也就那么回事。而同样是用Ps,有的摄影师也“移花接木”了,但移得巧妙,接得无暇,前期拍摄功夫扎实,后期处理水平出众,给片子锦上添花,那就是格调的高下了。所以,用不用Ps只是个人喜好,用得好不好就是个人修为了,这个度全在人为,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Ps,而是摄影者的艺术修养。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有言:“艺之至者,终和且平,使人情欲止息,造宁静之境;此境高于悦愉,犹悦愉高于痛快也。”那么拍片及Ps亦是如此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