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的典型垄断行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与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我国典型垄断行业的改革既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方向,也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我国典型垄断行业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典型垄断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对策。
关键词 典型垄断行业 行政性垄断 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典型垄断行业的现状分析
典型垄断行业是指既具有一定自然垄断特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行政垄断色彩,通常以国有独资或控股形式存在的企业集合,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烟草、食盐﹑邮政等产业。下面我们以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中国的电信产业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革和重组以引入和推动竞争,但事实上,无论移动业务还是固定电话业务,各企业的市场份额差距很大,不可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局面。在2009年的移动业务市场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占市场份额为73.7%,是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3倍; 而中国电信仅占5.1%.
垄断容易扩大贫富差距,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破坏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垄断行业享有的垄断福利扩大了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剧收入分配不公.下面我们依然用强有力的数据来阐述垄断行业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现状。(见下图)
图 2009年两会经济学家调查报告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83.9%的受访专家认为垄断行业收入畸高是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表现。(见下图)
同样我们从调查中显示出全国有八成人对现在的工资水平不满意,非常满意的仅占2%。95%的人认为,当前各行业收入差距非常大,很多人认为自己“干得多,挣得少”,目前的收入分配不合理。
二、典型垄断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一)收入差距扩大,极易激化社会矛盾。
垄断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经营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也被认为是不公平的?根据行业收入差距的表现及价值判断,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虽然一直就存在,但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很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开始加大,目前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已经很大,并有继续扩张的趋势,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不仅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还引起社会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导致低效甚至形成亏损,影响所有企业和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更值得一提的是,由垄断造成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还极易引发社会问题。
下面我们就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刊登的2008年垄断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截面数据,更为直观的来分析垄断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情况, 2008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28898元,其中,国有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为30287元,城镇集体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为18103元,其他单位为28552元,而15个典型垄断行业职工(合计)的平均工资的平均数达到了52666元,城镇集体单位的平均值达到了24517元,其他单位的平均值达到了59242元。国有单位平均工资占全国职工的1.04倍,城镇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分别为0.62倍和0.98倍,都远远超过了全国的一般水平.而证券业平均工资最高为167995元,是全国平均值的5.08倍,这不仅仅是名义上工资的倍数值,据我们了解,近两年来,证券业的一半职工的年收入大都在20万元左右,年收入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二)限制性的竞争行为,导致社会经济效率低下。
在我国许多垄断产业中限制性的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垄断高价;我国电信价格主要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电信资费制定的。电信价格偏高,特别是移动通信方面的双向收费更是变相提高了电信的价格。(2)掠夺性定价;近年来电信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航空公司的机票打折等都是掠夺性定价行为。(3)歧视行为;在电信产业互连互通中,曾经出现的降低竞争企业接入本地网络的语音质量等行为是歧视行为。(4)拒绝交易;在电信产业中的互连互通中出现的拒绝竞争对手接入本地网络的行为。在电信企业的竞争中,主导运营商利用手中的垄断资源遏制对方就是拒绝交易行为。(5)搭售;电力行业在部分地区施行的居民电力测量仪表的搭售,电信公司对电话机的指定购买。(6)串谋;电力产业在实施纵向分离后,发电企业要竞价上网,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数目本身就很少,彼此非常熟悉,在竞价上网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串谋。这些表现不利于市场有序竞争,将会导致社会经济效率低下。
(三)价格扭曲,影响经济和谐发展。
我国的典型垄断行业不仅垄断着市场,同时也垄断着价格。总体而言,典型垄断行业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沿着由计划到市场,逐步放开,并引入竞争的方向进行的。但由于典型垄断行业在我国的特殊地位,政府在定调价时,往往考虑这些行业的利益较多。其突出表现在:一是政府采取召开协调会、办公会等形式越权直接定价;二是直接干预价格主管部门定价;三是价格主管部门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虚高”定价等。种种的原因造成了“价格失真”,于是就造就了这些央企获取了高额垄断利润,也使某些价格主管部门有了寻租的可能。此外,当前对资源价格的控制,产生了“双重价格扭曲”问题,垄断性价格或低于合理价格,或高于合理价格。长期以来典型垄断行业得以以低质服务收取高价,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利于社会公平,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我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一)以法律制度支持为保障,有序推动垄断行业改革。
垄断行业的改革必将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需要调整许多利益关系,因此,为了保证垄断行业改革的有效性,应该采取先立法、后改革的原则。但是我们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看,似乎看到的是有一种先改革后立法的传统,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根据在改革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再制定相应的法律。比如,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目前还是以1990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为基本法律,该法的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尤其不能适应铁路运输行业改革的需要。还有, 在中国电力行业,1996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是我国垄断行业中一部相对较新的法律,但该法规定的不少内容也已不适应当前电力行业的实际,更不适应深化电力行业改革的需要。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始施行,正式走出了我国反垄断立法工作的第一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反垄断法》中并没有涉及到知识产权滥用的相关内容,约束力和可实施性有限,因此修订和细化反垄断相关法律必须与反垄断实践相结合,逐渐完善。因此,加强法制制度建设对中国垄断行业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经济效率。
在我们看来,在实践中,应是在国有企业掌握控制力的前提下,允许民营企业适度进入,以产生“鲶鱼效应”,激活国有企业的竞争活力。竞争会迫使垄断企业自觉消除各种低效率现象,同时,竞争所产生的这种对降低成本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所牺牲的部分规模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影响是竞争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供应产品或服务。因此,我们认为为提高垄断行业的经济效率,必须在垄断行业打破垄断经营的格局,积极运用竞争机制。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的政府放松门槛,引入壁垒,允许多家新企业进入,以较充分地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但政府仍然要控制进入竞争性业务领域的企业数量,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达到最小的经济规模,以避免低水平的过度竞争现象。而前提就是以这种垄断行业的竞争理论为指导的。让我们从根本上来看, 中国垄断行业低效率问题的根源是管理体制问题.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低效率问题,必须进行垄断行业改革,以促进竞争和民营化为主要内容,提高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
(三)加强宏观调控,防止价格扭曲。
我国垄断行业的传统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垄断基础上的,但是旧的改革管制体制不能适应有效管制的要求, 并且,实施改革后实行政企分离,政府与企业之间脱离了传统的直接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就要求建立新的管制体制。其实, 建立中国垄断行业管制体制,实质上是对原有计划体制下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制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垄断行业改革,防止价格扭曲。
(作者:王红阳,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主任,副教授;杜丹,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讲师;蔡伟,女,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教师,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垄断性行业改革如何深入.宏观经济研究。2005,(3).
[2]刘超.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机刺改革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8).
[3]肖兴志,张曼.美英日自然垄断型企业改革的共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8).
[4]常修泽.中国垄断性行业深化改革研究.宏观经济究,2008,(9).
[5]李俊,李增森.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规制与竞争引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8).
[6]胡静波 李立 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2(11).
[7]周其仁.数网竞争:中国电信业的开放和改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8]王俊豪.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人民出版社,1995.34-37.
关键词 典型垄断行业 行政性垄断 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典型垄断行业的现状分析
典型垄断行业是指既具有一定自然垄断特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行政垄断色彩,通常以国有独资或控股形式存在的企业集合,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烟草、食盐﹑邮政等产业。下面我们以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中国的电信产业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革和重组以引入和推动竞争,但事实上,无论移动业务还是固定电话业务,各企业的市场份额差距很大,不可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局面。在2009年的移动业务市场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占市场份额为73.7%,是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3倍; 而中国电信仅占5.1%.
垄断容易扩大贫富差距,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破坏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垄断行业享有的垄断福利扩大了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剧收入分配不公.下面我们依然用强有力的数据来阐述垄断行业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现状。(见下图)
图 2009年两会经济学家调查报告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83.9%的受访专家认为垄断行业收入畸高是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表现。(见下图)
同样我们从调查中显示出全国有八成人对现在的工资水平不满意,非常满意的仅占2%。95%的人认为,当前各行业收入差距非常大,很多人认为自己“干得多,挣得少”,目前的收入分配不合理。
二、典型垄断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一)收入差距扩大,极易激化社会矛盾。
垄断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经营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也被认为是不公平的?根据行业收入差距的表现及价值判断,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虽然一直就存在,但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很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开始加大,目前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已经很大,并有继续扩张的趋势,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不仅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还引起社会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导致低效甚至形成亏损,影响所有企业和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更值得一提的是,由垄断造成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还极易引发社会问题。
下面我们就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刊登的2008年垄断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截面数据,更为直观的来分析垄断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情况, 2008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28898元,其中,国有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为30287元,城镇集体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为18103元,其他单位为28552元,而15个典型垄断行业职工(合计)的平均工资的平均数达到了52666元,城镇集体单位的平均值达到了24517元,其他单位的平均值达到了59242元。国有单位平均工资占全国职工的1.04倍,城镇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分别为0.62倍和0.98倍,都远远超过了全国的一般水平.而证券业平均工资最高为167995元,是全国平均值的5.08倍,这不仅仅是名义上工资的倍数值,据我们了解,近两年来,证券业的一半职工的年收入大都在20万元左右,年收入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二)限制性的竞争行为,导致社会经济效率低下。
在我国许多垄断产业中限制性的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垄断高价;我国电信价格主要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电信资费制定的。电信价格偏高,特别是移动通信方面的双向收费更是变相提高了电信的价格。(2)掠夺性定价;近年来电信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航空公司的机票打折等都是掠夺性定价行为。(3)歧视行为;在电信产业互连互通中,曾经出现的降低竞争企业接入本地网络的语音质量等行为是歧视行为。(4)拒绝交易;在电信产业中的互连互通中出现的拒绝竞争对手接入本地网络的行为。在电信企业的竞争中,主导运营商利用手中的垄断资源遏制对方就是拒绝交易行为。(5)搭售;电力行业在部分地区施行的居民电力测量仪表的搭售,电信公司对电话机的指定购买。(6)串谋;电力产业在实施纵向分离后,发电企业要竞价上网,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数目本身就很少,彼此非常熟悉,在竞价上网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串谋。这些表现不利于市场有序竞争,将会导致社会经济效率低下。
(三)价格扭曲,影响经济和谐发展。
我国的典型垄断行业不仅垄断着市场,同时也垄断着价格。总体而言,典型垄断行业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沿着由计划到市场,逐步放开,并引入竞争的方向进行的。但由于典型垄断行业在我国的特殊地位,政府在定调价时,往往考虑这些行业的利益较多。其突出表现在:一是政府采取召开协调会、办公会等形式越权直接定价;二是直接干预价格主管部门定价;三是价格主管部门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虚高”定价等。种种的原因造成了“价格失真”,于是就造就了这些央企获取了高额垄断利润,也使某些价格主管部门有了寻租的可能。此外,当前对资源价格的控制,产生了“双重价格扭曲”问题,垄断性价格或低于合理价格,或高于合理价格。长期以来典型垄断行业得以以低质服务收取高价,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利于社会公平,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我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一)以法律制度支持为保障,有序推动垄断行业改革。
垄断行业的改革必将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需要调整许多利益关系,因此,为了保证垄断行业改革的有效性,应该采取先立法、后改革的原则。但是我们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看,似乎看到的是有一种先改革后立法的传统,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根据在改革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再制定相应的法律。比如,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目前还是以1990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为基本法律,该法的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尤其不能适应铁路运输行业改革的需要。还有, 在中国电力行业,1996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是我国垄断行业中一部相对较新的法律,但该法规定的不少内容也已不适应当前电力行业的实际,更不适应深化电力行业改革的需要。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始施行,正式走出了我国反垄断立法工作的第一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反垄断法》中并没有涉及到知识产权滥用的相关内容,约束力和可实施性有限,因此修订和细化反垄断相关法律必须与反垄断实践相结合,逐渐完善。因此,加强法制制度建设对中国垄断行业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经济效率。
在我们看来,在实践中,应是在国有企业掌握控制力的前提下,允许民营企业适度进入,以产生“鲶鱼效应”,激活国有企业的竞争活力。竞争会迫使垄断企业自觉消除各种低效率现象,同时,竞争所产生的这种对降低成本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所牺牲的部分规模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影响是竞争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供应产品或服务。因此,我们认为为提高垄断行业的经济效率,必须在垄断行业打破垄断经营的格局,积极运用竞争机制。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的政府放松门槛,引入壁垒,允许多家新企业进入,以较充分地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但政府仍然要控制进入竞争性业务领域的企业数量,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达到最小的经济规模,以避免低水平的过度竞争现象。而前提就是以这种垄断行业的竞争理论为指导的。让我们从根本上来看, 中国垄断行业低效率问题的根源是管理体制问题.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低效率问题,必须进行垄断行业改革,以促进竞争和民营化为主要内容,提高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
(三)加强宏观调控,防止价格扭曲。
我国垄断行业的传统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垄断基础上的,但是旧的改革管制体制不能适应有效管制的要求, 并且,实施改革后实行政企分离,政府与企业之间脱离了传统的直接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就要求建立新的管制体制。其实, 建立中国垄断行业管制体制,实质上是对原有计划体制下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制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垄断行业改革,防止价格扭曲。
(作者:王红阳,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主任,副教授;杜丹,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讲师;蔡伟,女,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教师,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垄断性行业改革如何深入.宏观经济研究。2005,(3).
[2]刘超.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机刺改革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8).
[3]肖兴志,张曼.美英日自然垄断型企业改革的共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8).
[4]常修泽.中国垄断性行业深化改革研究.宏观经济究,2008,(9).
[5]李俊,李增森.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规制与竞争引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8).
[6]胡静波 李立 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2(11).
[7]周其仁.数网竞争:中国电信业的开放和改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8]王俊豪.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人民出版社,199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