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面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花艺术是传统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蕴涵着图腾崇拜、地域文化特征、民风民俗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冲击,面花艺术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困境。本论文以华县花馍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及艺术文化内涵,并结合国内相关艺术产业创新实例探究“互联网+”时代面花艺术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传承和创新的相关举措,力图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延续 。
  关键词:华州花馍;“互联网+”;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165-02
  一、华县花馍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文化内涵
  1.华州花馍的历史背景。面花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花艺术便是“华州花馍”。可以说从小麦生长在关中这片土地上开始,制作面花便成为了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这种花馍即保持了小麦本身的麦香,颜色洁白干净,又能够捏成不同的形状。在《左传》中记载郑国的郑桓公在食用了由民间妇女制作的花馍后惊叹不已,便提议将这种手工艺品代替马羊等活物用来祭祀,食用的同时又起到娱乐祭祀的功能,慢慢地这种用途流散开来,成为民间节日及人生礼仪等重要场合的祭祀用品[1]。
  华州花馍是面花艺术的源头,慢慢地又有了“渭南合阳面花”“山东阳泉面塑”等,各地对面花的叫法不一,但只有华县的面花才能叫“花馍”,因为它的制作手法是在蒸制馍之前对发起白面加以施工,捏成不同的形状,出笼后用食黄、食红适当着色,再用各类谷物(如五谷豆类)、红枣、花生等点缀,它在祭祀用途的同时又保持了面的食用功能,因而被称为“花馍”。而其他地区的面花,为了增添艺术色彩,大量的上色,红橙黄绿颜色不一,使得制作出来的面花具有丰富饱满的色彩,但已完全脱离了食用功能,因而不能被称为“花馍”。
  2.华县花馍的艺术文化内涵。面花在我国北方民间艺术占据代表性的地位,其朴实的特质和浓厚的民间农家色彩被广泛运用于节日庆典、节日祭祀、婚俗嫁娶以及人生礼仪之中。华州面花艺术是秦东虎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活化石”[2]。它与古代的埋葬制度和祭祀、送礼文化息息相关,出现在各类民俗活动中,以黄河流域居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食用功能,演变成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品。
  關中地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可以说从小麦生长在关中这片土地上开始,制作面花便成为了关中地区的文化特色,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渭南的华州花馍作为面花艺术的发源始祖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它一般不着色,洁白如玉,保持了面食自然的白、香、甜,造型质朴厚重,内涵丰富,富有变化,大胆夸张,不以形似,而以神似为满足,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场合送的面花也各不相同,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外界被赞誉为“讲礼的馍”。其所体现出的对于虎文化的神权膜拜、在节日文化及礼仪文化中所表现出的社会关系结构都是华县文化地方性特点的表现。在华县地区,人们互相来往时,带不带面花,如何配置面花,都有严格的原则。
  二、华县花馍发展现状分析
  在农耕社会,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提供了大部分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面花艺术的成熟发展更是体现了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民间手工技艺日趋式微,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更是限制了面花手艺的大范围传播。
  我们在对华县面花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人目前最大的困扰是面花的保存。由于华县面花坚持保留其自身的食用性,使得华县面花的保存具有短暂性,面花的展览也因时间限制损耗较大,无法扩展规模向外销售。华县民俗专家刘高潮先生说:“其他地区的面花艺术由于脱离了使用功能,创作过程中更加随意大胆,且便于保存。而华州花馍保留了花馍的食用性,因而制作过程中有时会有变形,虽然制作好的花馍自然风干在阴凉处也可以保存,但干了的花馍也属“易碎品”。同时华县花馍在当地皮影戏、戏曲、阿宫腔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下,原本就显得单薄的面花文化更是后劲不足。”
  面花的传播影响范围有限也与当地的手艺人只重制作忽略传播有关。尽管此前央视、地方媒体都对华县面花进行过报道,但篇幅比重并不大,效果差强人意。如今虽然华县地区已经建立初步的营销网络,但向外销售的面花由于时间、距离等问题食用性大大下降,其特色无法体现,因此如何协调两者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对面花手艺进行新的探索和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面花艺术发展新举措
  1.表现形式数字化。数字化面花是“互联网+”时代新出现的相对于传统原生态面花的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它与民间面花有着某种传承的关系,它是原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3]。其优势在于传播成本低、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泛、发布模式丰富,传播形式多样;可以融化文字、图片、影像、动画、声音。现在山东等地已建立了数字化博物馆,通过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创新模式为面花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面花艺术的审美也在不断地丰富,因此面花艺术不能只停留在以实物为传播对象的传统形式上,应结合3D虚拟技术模拟面花的生产与制作,让受众参与亲身体验,融入其中。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VR技术,我们期待其独特的浸入感、交互感在未来能够实现对面花创造过程的全还原,使人们超越时间和距离体验面花手艺的创作乐趣。另外由于华县花馍的保存时间有限,若建立面花艺术VR体验馆,就能够在避免对面花成品的损耗的同时,扩大其传播范围,提高作品影响力。
  2.传播途径多样化。研究学者布尔斯丁曾经提出过“伪事件”的概念,他以百货商场为例讲了视觉刺激对大脑产生的强烈影响,旨在研究视觉效果对人产生的刺激。传播学中也曾提到,视觉传播这种单一感官对人的影响具有独特性[4]。同样传统手艺的传播应该结合新的科技实现艺术造型的再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如今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热媒介”(麦克卢汉将媒介分为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指不需要参与者对媒介进行过多解析且对大脑的直接刺激强的媒介,如影像;冷媒介则相反,需要参与者自己进行更多工作,如文字)越来越多,许多技术追求在一种媒介中能够同时刺激到人的各个感官,这属于极热媒介,如现如今正在发展的VR产业。传统文化的传播应该融入新的产业链,才能共同进步,例如:(1)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如融入姓氏、戏曲脸谱、属相生肖、影视动画形象等文化元素,发展一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特色产业链;(2)与现代动画形式相结合,对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一套民族性的动画剧本,再用三维动画进行包装设计和制作,利用网络视频的宣传优势和受众的广泛性打造华县面花的品牌效应;(3)对制作材料进行升级改良,可将面花针对性地分为食用性面花和观赏性面花,食用性强的面花采用真空包装等减少损耗,延长存放期限;观赏性面花则通过描绘、喷漆、增加色彩对比等方式,增强其艺术性。   3.全方位立体式宣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新兴交流方式不断涌现,它们在传统媒体点对点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了言论和观点的自由交换,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形成一个融合自我和社会的自媒体网络[5]。社交网络的传播优势为面花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面花艺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优势,构建交互立体的全方位传播渠道。
  现今,我国部分面花产区如胶东面花等在建立了数字化博物馆网站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App为主打平台,加以辅助性宣传,通过模拟面花制作的3D场景,提供给用户一个体验面花文化的渠道,同时开设私人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以有关面花文化的小游戏进行宣传,更好地吸引线上用户关注,内外联动,通过对面花艺术的介绍、制作手艺的交流、探讨,以及如何创新发展等问题的讨论交流建立了一种公共、开放、包容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并将面花艺术进行二次设计与装饰、旅游纪念品等相结合,通过市场化焕发其生机和活力。
  4.市场化开发与保护。当今社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开拓了新的消费者接触端口,从而催生了一系列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面花的销售不能只停留在本地及周边地区,要突破空间地域限制,华县当地的手工艺公司可利用自身独特的媒介,专有人才和网络营销优势,立足于“互联网+”的平台上,利用3D虚拟技术模拟面花制作场景,使消费者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得到满足,并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实现私人定制、生产、购买、送货一体化服务;另外在售后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享受更好服务的同时获得消费者情感体验,并将公益、传统文化艺术和互联网三维一体相结合勾联,形成一条科学,先进的循环健康生产、销售模式,使“互联网+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另外,面花的市场价值并非只体现在扩大市场,更需要在保留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潮流趋势推出新的品牌形象和营销方式,例如:与网络新兴产业电商、游戏、动漫、电影文化、旅游等产业等合作开发创造出一系列的新形象的彩绘面花,既实现了传统手工艺的改革创新,同时又开发出了新的产业;或将面花作為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周边产品出售,既扩大了市场效益,又提升了品牌形象[6]。
  四、结 语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而此次我们的项目将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花有机结合在一起,旨在宣传我国即将消亡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开发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资金的短缺、网络虚拟技术是否能满足人们对于文化鉴赏的要求等。因此,传统民间艺术在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背景下,应紧紧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面花艺术[7]。
  参考文献:
  [1] 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 南志刚.亲情·祈福·生命——华州面花艺术的社会功能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1).
  [3] 盛维娜.新形势下面花艺术的多样化表现[J].价值工程,2012(7).
  [4] 吴筱玫.传播科技与文明[M].智胜出版,2008.
  [5] 李瑛.胶东面花艺术数字化传承之路[J].齐鲁艺苑,2016(1).
  [6] 黄玲.水族剪纸与黔南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J].大舞台,2012(8).
  [7] 欧阳有旺,舒明,赵立秋.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4(11).
  [责任编辑:传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滴滴打车为研究对象,以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民众对相关服务行业的需求状况,通过深入研究滴滴打车运行模式、形成过程以及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接洽以借鉴,并从中总结经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对已有行业潜力进行再次挖掘,从而统观整个互联网线上服务行业。寻找其中的突破点,从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可借鉴的方案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行业;发展
期刊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遭遇盈利模式的瓶颈期,被迫转型,纷纷探寻新的模式以适应当下瞬息万变的媒介环境。本文运用范围经济理论探讨ProPublica网站和《每日镜报》的媒体实践,浅析媒体盈利模式的内涵及本质。当下传媒行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关键,仍在于寻找稀缺的、有商业价值的新闻投入要素,从而发挥媒体内部的协同效应,实现盈利最大化。  关键词:范围经济;传媒产业;ProPublica;《每日镜报》  
期刊
摘 要:电视节目不仅为电视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同时获取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实现其产品价值。近几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办宗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相继播出,成为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为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提高传播力、塑造媒介形象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传播;中国文化;受众需求;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党建专题片的直接功能就是对党员进行党性和先进性教育,但是,党建专题片要遵循电视宣传创作规律,适应受众日益变化的需求。否则,节目吸引力不强,党员干部群众不爱看甚至不愿看。笔者以创作党建专题片《回家》为例,认为以受众的审美意识和心理体验为出发点,充分调动电视各种表现手法,把政治性理念艺术化、把思想性的内容形象化,才能提高党建专题片的可视性,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党建专题片;思想
期刊
摘 要:随着古装剧投入的资本越来越大,对于影视剧的制作方而言广告植入变得更加重要,我国古装剧中植入现代广告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如何使影视植入式广告不伤害古装剧内容,令观众真正接受,从而提升品牌营销效果,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策略化的角度, 通过分析古装剧市场上现象级案例,探讨对于古装剧进行广告植入的策略。  关键词:植入式广告;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8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作为一种电视文化资源来开发并没有引起大多数电视媒体注意,央视对少数民族音乐“原生态”的大力宣传逐渐引起了一些省级卫视的关注。本文以CCTV和西部各省级卫视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来阐述电视媒体开发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资源的历程、原因、条件与路径。  关键词:电视媒体;开发;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资源;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助理主持,顾名思义就是在节目现场协助主持人完成主持的人。助理主持在国内电视脱口秀节目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其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助理主持在节目中协助构建活跃、和谐、互动的谈话场;担任观众的意见领袖和主持人的“捧哏”;情景再现扮演,多元角色调控。起到了铺垫叙事、推动叙事、缝合叙事的多种作用,同时使助理主持与主持人在节目中相得益彰,从而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助理主持;《金星秀》;脱口秀;叙
期刊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為病毒营销传播建立了良好的前提,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病毒营销的低成本、高收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畅销书《增长黑客营销》的病毒营销传播过程作为研究个案,通过系统分析《增长黑客营销》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传受双方方面所使用的传播策略,以期对产品病毒营销传播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传播策略;病毒营销;畅销书;《增长黑客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6
期刊
摘 要: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多有关于新闻人自身新闻理想的描述。本文就是以1997年到2016年这21篇新年献词为例,从中分析《南方周末》新闻人的新闻理想是什么,有何变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南方周末》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新闻理想分别表现在为底层百姓代言、走向理性建设以及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关键词:《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新闻理想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坚持弘扬优秀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是报纸副刊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担当。同时,在今天全媒体的新业态环境中,正是副刊对自身文学特质的强调,对文化品质的追求,为报纸赢得了新的、更大的生存空间,副刊的文化面孔将成为一份报纸的识别条码和金字招牌。  关键词:报纸副刊;文化责任;栏目创新;文学周刊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