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外贸出口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受到技术壁垒影响的问题也日见突出,部分动植物源性食品、纺织品等出口产品被退货、封关的情况屡有发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想保持山东外贸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突破技术壁垒已经成了不能回避的问题。
山东外贸出口很受伤
2002年山东外贸出口额211.2亿美元,居全国第五位。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出口大户,山东外贸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技术壁垒的困扰。从总体上看,山东外贸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纺织产品和机电产品领域,且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要对象,受限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考察山东外贸出口结构发现,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这三大类产品所占比例高达出口总额的39.3%,其中又以低技术含量的中低档产品为主,因而,山东外贸出口受技术壁垒的影响不仅范围广,而且受影响程度较之江浙沪等省市也更为严重。
禁止性指令使出口产品无法进入目标市场
随着欧盟各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对禽肉食品卫生要求更加严格,从1996年8月1日起,欧盟就以中国禽肉生产不符合其卫生检疫标准为由,禁止中国冻鸡肉进入欧盟市场。该禁令刚于2001年解除,欧盟又于2002年1月再度封关。其中受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是作为出口大户的山东省,全省8万多农户和加工出口企业大幅减收,直接损失3亿多美元。
山东水产品的出口也遭遇过类似问题,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宣布,1997年1月18日以前,凡没有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方案的水产品企业生产的水产品一律不准进入美国市场。山东恰是水产品出口大省,出口量占全国水产品总出口的1/3,在山东出口的水产品中进入美国市场的又占到了1/4,受害之深不言而喻。
作为山东外贸出口的另一大支柱,纺织服装行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也遭遇到了技术壁垒的尴尬。2002年9月11日,欧盟通过了第61号指令列出了22种对人体有害的芳香胺,如果使用了偶氮类染料的某种纺织品被检测出所含有害芳族胺的量超过30ppm,那么这种纺织品在欧盟市场上将被禁止销售。据相关资料显示,德国要求禁止的118种偶氮类染料中有近百种在山东各地仍被普遍使用。偶氮类染料的禁令对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很大,山东的一些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一度陷入困境。
机电产品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去。虽然不像禽肉制品那样直接遭封关,但出口到美国市场需要通过UL认证,出口到加拿大要通过CSA认证,出口到欧盟要通过CE认证。没有这些认证就不能进入相关市场。山东省除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如海尔、海信等),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取得相关认证,因而也就无法进入目标市场。
限制性指令减少了外贸产品的出口
技术壁垒限制出口的手段之一是提高检验标准,使产品的不合格率提高,迫使出口国减少出口。2002年4月,日本公布了新的蔬菜农残限量标准,规定菠菜的毒死蜱最高限量为0.01mg/kg,而当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菠菜毒死蜱限量为0.05mg/kg。日本方面的这一规定明显有违国际惯例。尽管山东的许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向日本方面提出抗议,但日方仍坚持执行新标准。由于新的标准导致山东输往日本的冷冻菠菜农药残留不合格率增加了一倍,仅山东莱阳当年出口至日本的冷冻菠菜的贸易额就下降了40%左右。
技术壁垒另一种限制出口的手段是不断增加检测项目,通过繁琐的进口通关程序使出口国减少相关产品的出口。1996年1月16日,日本出台最新家畜传染病预防细则规定: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猪牛羊制品,要经过特定设备加热消毒处理,并且要提前1—4个月申报,出口前再专门隔离35天,到岸后还需耗费大量时间逐个体检。如此繁琐严格的程序,自然使山东相关出口企业望而却步。
非限制—自愿性指令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除了推行限制指令外,技术壁垒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推行各种“自愿性措施”。如欧盟2002年5月12日通过的“生态纺织品标签”指令以及ISO14000标准,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要想维持来之不易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申请这些标准。可申请价格不菲,申请标准也颇为严格,我们的自愿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技术壁垒的有些指令并不只是限制或禁止产品出口,而是增加产品成本。例如2003年2月,欧盟公布了《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造成山东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削弱了产品的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山东外贸为何屡屡受限
山东外贸之所以受技术壁垒限制,存在着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质量不过硬。以机电产品为例,山东机电产品出口额在2002年达到5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3.8%,虽然同比有了较大增长,但在大类商品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影响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有些企业的产品本身存在着一些质量和性能问题,不能达到相关标准,申请不到CE、UL、CSA等认证,因而无法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
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低,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2001年,江苏、广东两省的机电产品出口分别为140、554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8.5%和58%;而同期山东省的对应数据则只有38亿美元,所占比重也仅为21%。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三个省分别为24.8%、23.4%和4.3%,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出口产品的目标市场过于集中。日本、美国、韩国、欧盟是山东外贸最大的四个贸易伙伴,在这四个地区中,日、美、欧盟都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这种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山东外贸出口将不得不直面技术壁垒的威胁。
对技术壁垒的影响不够重视,了解不够充分;标准化建设落后。
采取合理措施 突破技术壁垒限制
6管理模式
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作为应对技术壁垒的首选。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摩托罗拉公司于1986年首先推出的6管理模式,便是先进的管理方式之一。1995年,美国GE公司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完善,将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到1999年,该管理模式为GE公司节约了10亿美元,节省出来的资金则可以用于加大对产品科研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由于6б模式在管理上的独特魅力,因而它赢得了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和企业财团的青睐,被纷纷采用。山东省内的企业大多数管理水平在3—4个б之间。这也说明山东企业还很有潜力可挖,只要奋起直追,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突破技术壁垒也就多了锐利的武器。
掌握技术壁垒协议条款和贸易伙伴的技术壁垒信息
山东省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熟练掌握并充分利用《技术壁垒协议》条款,防止发达国家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疫制度方面对我门的出口产品设置高门槛和实行双重标准。对于明显的歧视性措施,如日本对我国大米进行的农残检测远比对其国内市场生产流通的大米要严格和苛刻,日本对我国出口菠菜的毒死蜱限量实施高于国际标准的检测等,政府部门就要带头坚决予以反击。
行业协会可以和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网站,负责收集、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可能采取的技术壁垒措施。企业要重视来自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信息和建议,主动研究和利用关于技术壁垒的情报,熟悉和掌握同类产品和目标市场有关的技术壁垒情况以及技术壁垒协议中成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待遇。例如,产品要销往美国,就应该着重研究美国苛刻的标签和包装要求以及包括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具有较大影响认证体系在内的55种认证体系。
加快产业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扭转山东出口商品结构中农产品所占比重过大的局面,改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格局,是从长远着眼,应对技术壁垒的又一策略。要以骨干企业的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贸结合,利用山东有利的地理、经济条件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高机电产品生产企业消化吸收能力,培育和增强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则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培育多元化市场
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发挥自己组织上的优势,多做工作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捕捉更多的商业机会。山东省每年都有商贸洽谈会,而且效果还挺不错。我们应该继续办下去,并争取把规模再办大一些,档次再提高一些,邀请的国家再多一些。
加快标准化建设
通过加强对话、相互学习,共同寻求制定和评估行业标准的途径;企业也要多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从中获取发达国家大公司的标准化信息,取长补短,并尽可能使国际标准的制定或修改多考虑和采纳我们企业的建议。
保障人力资源
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大批熟悉世贸组织规则,精通外语,能够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专门人才,特别是熟悉技术壁垒的专门人才,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挑战提供人才保障。(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外贸出口很受伤
2002年山东外贸出口额211.2亿美元,居全国第五位。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出口大户,山东外贸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技术壁垒的困扰。从总体上看,山东外贸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纺织产品和机电产品领域,且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要对象,受限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考察山东外贸出口结构发现,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这三大类产品所占比例高达出口总额的39.3%,其中又以低技术含量的中低档产品为主,因而,山东外贸出口受技术壁垒的影响不仅范围广,而且受影响程度较之江浙沪等省市也更为严重。
禁止性指令使出口产品无法进入目标市场
随着欧盟各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对禽肉食品卫生要求更加严格,从1996年8月1日起,欧盟就以中国禽肉生产不符合其卫生检疫标准为由,禁止中国冻鸡肉进入欧盟市场。该禁令刚于2001年解除,欧盟又于2002年1月再度封关。其中受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是作为出口大户的山东省,全省8万多农户和加工出口企业大幅减收,直接损失3亿多美元。
山东水产品的出口也遭遇过类似问题,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宣布,1997年1月18日以前,凡没有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方案的水产品企业生产的水产品一律不准进入美国市场。山东恰是水产品出口大省,出口量占全国水产品总出口的1/3,在山东出口的水产品中进入美国市场的又占到了1/4,受害之深不言而喻。
作为山东外贸出口的另一大支柱,纺织服装行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也遭遇到了技术壁垒的尴尬。2002年9月11日,欧盟通过了第61号指令列出了22种对人体有害的芳香胺,如果使用了偶氮类染料的某种纺织品被检测出所含有害芳族胺的量超过30ppm,那么这种纺织品在欧盟市场上将被禁止销售。据相关资料显示,德国要求禁止的118种偶氮类染料中有近百种在山东各地仍被普遍使用。偶氮类染料的禁令对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很大,山东的一些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一度陷入困境。
机电产品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去。虽然不像禽肉制品那样直接遭封关,但出口到美国市场需要通过UL认证,出口到加拿大要通过CSA认证,出口到欧盟要通过CE认证。没有这些认证就不能进入相关市场。山东省除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如海尔、海信等),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取得相关认证,因而也就无法进入目标市场。
限制性指令减少了外贸产品的出口
技术壁垒限制出口的手段之一是提高检验标准,使产品的不合格率提高,迫使出口国减少出口。2002年4月,日本公布了新的蔬菜农残限量标准,规定菠菜的毒死蜱最高限量为0.01mg/kg,而当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菠菜毒死蜱限量为0.05mg/kg。日本方面的这一规定明显有违国际惯例。尽管山东的许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向日本方面提出抗议,但日方仍坚持执行新标准。由于新的标准导致山东输往日本的冷冻菠菜农药残留不合格率增加了一倍,仅山东莱阳当年出口至日本的冷冻菠菜的贸易额就下降了40%左右。
技术壁垒另一种限制出口的手段是不断增加检测项目,通过繁琐的进口通关程序使出口国减少相关产品的出口。1996年1月16日,日本出台最新家畜传染病预防细则规定: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猪牛羊制品,要经过特定设备加热消毒处理,并且要提前1—4个月申报,出口前再专门隔离35天,到岸后还需耗费大量时间逐个体检。如此繁琐严格的程序,自然使山东相关出口企业望而却步。
非限制—自愿性指令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除了推行限制指令外,技术壁垒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推行各种“自愿性措施”。如欧盟2002年5月12日通过的“生态纺织品标签”指令以及ISO14000标准,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要想维持来之不易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申请这些标准。可申请价格不菲,申请标准也颇为严格,我们的自愿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技术壁垒的有些指令并不只是限制或禁止产品出口,而是增加产品成本。例如2003年2月,欧盟公布了《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造成山东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削弱了产品的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山东外贸为何屡屡受限
山东外贸之所以受技术壁垒限制,存在着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质量不过硬。以机电产品为例,山东机电产品出口额在2002年达到5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3.8%,虽然同比有了较大增长,但在大类商品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影响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有些企业的产品本身存在着一些质量和性能问题,不能达到相关标准,申请不到CE、UL、CSA等认证,因而无法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
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低,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2001年,江苏、广东两省的机电产品出口分别为140、554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8.5%和58%;而同期山东省的对应数据则只有38亿美元,所占比重也仅为21%。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三个省分别为24.8%、23.4%和4.3%,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出口产品的目标市场过于集中。日本、美国、韩国、欧盟是山东外贸最大的四个贸易伙伴,在这四个地区中,日、美、欧盟都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这种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山东外贸出口将不得不直面技术壁垒的威胁。
对技术壁垒的影响不够重视,了解不够充分;标准化建设落后。
采取合理措施 突破技术壁垒限制
6管理模式
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作为应对技术壁垒的首选。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摩托罗拉公司于1986年首先推出的6管理模式,便是先进的管理方式之一。1995年,美国GE公司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完善,将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到1999年,该管理模式为GE公司节约了10亿美元,节省出来的资金则可以用于加大对产品科研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由于6б模式在管理上的独特魅力,因而它赢得了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和企业财团的青睐,被纷纷采用。山东省内的企业大多数管理水平在3—4个б之间。这也说明山东企业还很有潜力可挖,只要奋起直追,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突破技术壁垒也就多了锐利的武器。
掌握技术壁垒协议条款和贸易伙伴的技术壁垒信息
山东省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熟练掌握并充分利用《技术壁垒协议》条款,防止发达国家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疫制度方面对我门的出口产品设置高门槛和实行双重标准。对于明显的歧视性措施,如日本对我国大米进行的农残检测远比对其国内市场生产流通的大米要严格和苛刻,日本对我国出口菠菜的毒死蜱限量实施高于国际标准的检测等,政府部门就要带头坚决予以反击。
行业协会可以和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网站,负责收集、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可能采取的技术壁垒措施。企业要重视来自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信息和建议,主动研究和利用关于技术壁垒的情报,熟悉和掌握同类产品和目标市场有关的技术壁垒情况以及技术壁垒协议中成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待遇。例如,产品要销往美国,就应该着重研究美国苛刻的标签和包装要求以及包括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具有较大影响认证体系在内的55种认证体系。
加快产业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扭转山东出口商品结构中农产品所占比重过大的局面,改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格局,是从长远着眼,应对技术壁垒的又一策略。要以骨干企业的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贸结合,利用山东有利的地理、经济条件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高机电产品生产企业消化吸收能力,培育和增强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则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培育多元化市场
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发挥自己组织上的优势,多做工作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捕捉更多的商业机会。山东省每年都有商贸洽谈会,而且效果还挺不错。我们应该继续办下去,并争取把规模再办大一些,档次再提高一些,邀请的国家再多一些。
加快标准化建设
通过加强对话、相互学习,共同寻求制定和评估行业标准的途径;企业也要多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从中获取发达国家大公司的标准化信息,取长补短,并尽可能使国际标准的制定或修改多考虑和采纳我们企业的建议。
保障人力资源
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大批熟悉世贸组织规则,精通外语,能够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专门人才,特别是熟悉技术壁垒的专门人才,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挑战提供人才保障。(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