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在场与不在场”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场,意为亲身在事情发生、进行的场所。对于身兼多重身份的我们来说,一个时空的在场,则意味着另一个时空的不在场。
  除了不可避免、无法选择的客观情况之外,还有一些具有主观选择性的情况。对此,有的人选择在场,有的人选择不在场。这一类在场与不在场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权衡与思考。
  某杂志以“在场与不在场”为话题向读者征稿,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向该杂志投稿。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阐释类材料作文,首先对“在场”进行了阐释,接着引出了“在场与不在场”的选择,最后再提出了写作任务,以“在场与不在场”为话题向杂志投稿。要写好这篇作文,需要先理清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在场?是我们,是具有自主选择性的人。当然,也可以是抽象的主体,比如责任、关注、善良在场,但是写抽象主体的时候,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人的选择上。
  第二个问题:在场是什么意思?在场的含义是亲身在事情发生、进行的场所。表面意思是人在场,但这只是表层的在场,真正意义上的在场还意味着精神在场、关注在场,参与、投入和付出。
  第三个问题:在什么场?这个场,可以从小处着手,作为儿女,在场;作为父母,在场;作为打工人,在场;面对困难的时候,在场;也可以大处着手,国家需要的时候,在场;国家建设的时候,在场;维护国家利益的时候,在场。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个场?为什么不在这个场?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这就是立意的关键,选择的标准可以是初心、梦想、发展、责任,还有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等。
  【立意·选材】
  立意角度一:国家层面的在场与不在场。国家作为主体,在老百姓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帮助的时候,
  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个体,它是在场的,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着想的;国家作为主体,在面向世界的时候,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世界需要的时候,国家也是在场的,能够为世界的发展和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选材小贴士: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国家一直不遗余力。从建档立卡到助农助销,从上天揽月到下海深探,从人工智能推广到無二维码绿色通道,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到青少年抑郁症的筛查……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是国家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体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挑起了大国重担,在全球疫情严峻的时候,派出精干的医疗队伍,前往他国支援,在疫苗研发克难攻坚的同时,加入疫苗计划,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践行到底。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等一些国家对新冠病毒肺炎采取消极的抗疫做法,是国家在老百姓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不在场。
  立意角度二:个人层面的在场与不在场。在个人层面在场这个方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作为主体选择在与国家相关事情上场,一类是个人主体选择在生活和发展的场。第一类着重在个人作为主体时,面对国家需要的时候,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出一分力,发一分光。第二类着重在个人生活或者发展方面进行选择的时候,体现更为人性化或者有人情味的场,或者选择积极向上、推动个人发展的场。
  选材小贴士:个人选择在国家(老百姓)需要上场的素材有很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艰苦奋斗,带领百姓走出贫困;“邓稼先”们不计名利,甘做无名英雄;改革开放初期,一批批建设者奋勇当先,锐意创新;疫情期间奔赴一线的钟南山、李文亮、张定宇……都是适合于写在国家所需要的在场的素材。
  而在个人生活或者发展方面的场,比如关爱在家的父母或者老人,在工作之余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等等。在个人发展方面,有在青春的时候坚定理想不懈奋斗,作为“后浪”,打破偏见,活出自我的精彩等等。反面的例子可以选用“积极废人”“日常丧”等现象作为论据,还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比如“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以增强说服力。
  立意角度三:对在场与不在场的辩证思考。我们对在场与不在场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应该着重于在场与不在场的深层含义:精神在场、关注在场,投入在场。所以对一些人不在现场,但是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努力的情况其实也是一种在场。除此之外,对于在不在场,我们不能只肯定在场而否定不在场,对某些不得已(不影响原则和立场)的不在场,也应该报以宽容的态度,这样方可体现对个体自由的尊重。
  选材小贴士:这一类选材,要用到一些哲学的观点,比如对立统一、发展与联系等等。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等等,都在抗疫一线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没有在一线的普通人,宅在家、不出门,不信谣、不传谣也是对抗疫的支持,也是一种在场。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在千千万万岗位上,有人在聚光灯下,这是一种在场;有人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这更是一种在场。有一种警察很少穿上警服,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做着什么,但是他们正在默默地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他们是国安警察。英雄,不求有名,这也是一种撼动人心的在场。
  素材点拨:我们在使用相关素材的时候,要强调这类素材与题目相关的地方,即是在场,在默默无名的场,为什么在场,因为心中有着百姓的生命安危,因为有着朴素动人的家国情怀。
  推荐素材二:鲁迅弃医从文,他选择在从医事业上的不在场,选择了文学事业的在场,因为他觉得当时人们的问题主要在于精神,而不是在于身体,所以他拿起笔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写下一篇篇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文章,去唤醒愚昧无知的人们。
  素材点拨:鲁迅的文章在“唤醒国民”方面很有代表性。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祝福》《拿来主义》。在使用这些素材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当然,也要把“在场与不在场”的选择标准与鲁迅的选择联系起来,才算是紧扣材料。   【素材演练】
  怀善义之心念,择在场之与否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 谢钰婷
  在场与不在场是一对完全相反、互相映照的词汇。有些时候,在场与不在场是不容我们决定的,但也有一些时候,在场与不在场是由我们的权衡和思考决定的。对于这些可选择的在场与不在场,我认为:要怀着正义善良的心念去做在场与不在场的抉择。这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在我们身边,已经有无数的人默默付出努力、斗争乃至生命,来践行这一信念。
  有些人选择了埋头奋斗的在场,那么他们就选择了奢靡享乐的不在场。同样是二十出头的年龄,一些人已经确立了一生的理想目标,或扎根基层,或投身科研,于耕耘中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像一些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终日坐卧在祖辈积攒的财权中,流连于声色犬马,在花天酒地中浪费生命。
  有些人选择了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在场,那么他们就选择了以强凌弱、仗势欺人的不在场。这个社会并不完美,所以我们发现了许多被信息时代所遗忘的老人,看见了很多贫团山区的孩子难读书、没书读,甚至目睹了层出不穷的家暴事件……可是,正因为有这样一群設身处地地为弱势群体着想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从无健康码通道的设立,到义务教育建档立卡,从冠状支架集中招采大幅降价,到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这一群人无声地推动着社会文明与进步,将身影留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一些人选择了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在场,那么他们就选择了安逸平凡生活的不在场。当人们沉浸在柴米油盐、生活琐事中时,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亲友挥别,或前往山区,或奔赴边疆,和安逸告别。从此,他们走最难的路、爬最险的山、去最偏僻的疆土,做中国最可爱的人!
  这一些在场与不在场,很多时候是指向两条背离的道路的,但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这样。
  疫情期间,医生们选择了战疫一线的在场,而许多普通人或因客观条件或因主观原因选择了战疫一线的不在场。但他们即使不在战疫一线,也在后方支援奉献。我们听到了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收到了一箱箱紧缺的物资,感受着一件件动人的故事,他们不在场,却如同在场。
  我们不难看到,情况不同,事件有别,在场与不在场选择的孰优孰劣,是无法用一个概括性的语言来定义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我们都需要正义、良知、善意的在场和懒怠歧视、欺侮的不在场。这既是我心之所向,亦是众心之所往;这不仅是个人正确成长的方向,更是社会不断发展,国家逐渐富强的要求。
  【教师评点】文章紧扣材料进行论述,提出了“怀善义之信念择在场之与否”这个中心论点,接着从个人的角度到国家的角度进行举例论证,讨论了埋头奋斗的在场和奢靡享乐的不在场,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在场和以强凌弱、仗势欺人的不在场,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在场和安逸平凡生活的不在场三种不同的情况,由点及面,层层递进,逐渐升华。难能可贵的是,文中还对在场与不在场有一个思辨性的表述:有时候身不在场,但是精神可以在场。
其他文献
我们生来就被置于各种各样的尺度之下,被迫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差别。幼儿园时,以谁上课乖巧、午休最安静为尺;义务教育阶段,以成绩是否优异为尺;上高中后,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杆,却因此繁衍出众多的标杆:竞赛成绩、作文获奖、科创成果……到了大學,人与人之间无处不在的无形的尺比较着各自的绩点、家庭背景、外貌才华、人脉关系……我们也因此认为成功必须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胜利必须以损人不利己作为代价;而活在自己的
看了一部关于编词典的电影。编了几十年大词典的人,把因长年摩挲词典和资料卡、指纹几乎已经磨光的双手摊给新人看,然后不无骄傲地说:“用手指触摸词语,也就等于摸到了世间万物。”这部光线昏暗、场景单调、人物对白少得可怜的片子,用这个片段迅速抓住了我。寡言的人開了金口,往往有这样字字珠玑的效果,就像一个和顺柔弱的人,一反常态,拼出一身的力气去做一件众人都不赞同的事,从而整个人都亮堂起来。
“红色经典”,一般意义上是指产生于或者反映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广义上包括文学、影视、音乐及舞台剧。“红色经典”中的“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则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对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实、深刻的体验和表现。  “红色经典”,充满了真诚的理想和激情,充满了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从而高于现实,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品质
法律是最有力的行为指引。鼓励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法律规定和司法判例比道德说教要有力量得多。  苏轼说,“见义勇发,不计祸福。”不过,就赵宇来说,他的见义勇为不啻于一场个体“灾难”。2018年12月26日夜里,在家陪伴怀孕妻子的赵宇,听到楼下传来女子喊“强奸”“救命”的呼叫声,遂下楼了解情况。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赵宇看到施暴者李某正在殴打邹某,便上前制止拉拽李某,赵宇和李某一同倒地。两人起身后,李某
文题  阅读下面的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的“新青年”喊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口号。一百多年后,在当今纷繁多元的社会形态下,“新青年”又该如何定义?有人说,热心公益、甘于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就是“新青年”;也有人说,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走寻常路的青年就是“新青年”;还有人说,崇尚自由、与世无争、重视自我生活情调的青年才是“新青年”。  要求:请结合以上材料,以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论述使我陷入深思。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个人的人生价值是由其生活的群体及社会给予评判的,唯有在社会群体之中,其生命价值才得以体现。因此,个人不能是完全利己的
予我安全感,助你复兴梦。恰此间少年,倾满腔热勇,赴祖国之约。  ——题记  满目痛惜 惜战乱炎凉  提起安全感,你会想到什么?  作为一名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是一份安全感;作为一名子女,看到父母的笑容,是一种安全感;徜徉于书乡,执笔于纸端,为我所热爱的文学而努力,是属于我的安全感。作为中国人,正享受着一份全世界都羡慕的庇佑,它无处不在,时刻守护,以至于我们往往意识不到,那便是祖国给予中国公民的安全
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檐牙高啄,错落有致。究竟是什么,让古人不用一颗螺丝钉便建起这样恢宏壮观的建筑呢?  答案是——榫卯结构。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榫为阳、卯为阴,阴阳相生,外观四称,含而不露;内蕴阴阳,相生相克,以制为衡。”榫卯之间,互避互让,又相辅相成,依靠力学原理,紧密联结,高大雄伟又结实耐用,成就了斑斓璀璨的中国古建筑文化。  榫卯结构,既是建材与建材的纽带,又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纽带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南昌,到燃起星星之火的井冈山;从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到艰难跋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重温那个年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内心总会被一种力量震撼;感受一位位革命英雄牢不可破的信念和坚不可摧的意志,总能让人热血澎湃。  历经岁月沉淀,那个红色的时代,那面血染的旗帜,永远熠熠生辉。回望百年党史,会愈加强烈地感受到,正是那些红色的故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的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强而化作惊涛骇浪……  請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涟漪”含义是指水面上细小